近年來,人學研究在我國呈強勁勢頭,甚至有學者斷言,人學將成為21世紀的顯學。面對這一勢頭,我們必須深入思考這樣的問題:近年的人學研究與80年代人的問題研究有什么不同,具有什么特殊的時代意義?如何評論這種人學研究?究竟什么是人學,人學何以可能?
人學研究的時代特點與意義
80年代以來,人的問題一直是我國哲學研究的一個主題。90年代以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的人的問題和“人學”成為學界研究的兩大熱點,尤其是人學研究,已成為我國哲學領域的一大景觀,引起人們強烈的關注。之所以如此,其實質底蘊和時代意義在于:
第一,為了從學術上全面總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的問題研究的得失,綜合對人的各方面的研究,克服研究之局限,使研究更具科學性。
哲學界在80年代重點討論了人道主義、人的現代化和人的主體性等問題,這些研究取得了一些認識成果,分別用命題表達就是:把人當人看,應現實地研究人;把人當主體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關鍵在人的現代化;把人當積極能動的實踐主體看,人的實踐主體性有其原則和限度,要正確發揮個人的主體性。這些成果一方面使人們認識到,馬克思主義哲學應從學理上把“人”相對獨立出來加以專門研究,另一方面又要求人們必須進一步去說清“人”,只有說清了人,然后才能說清人的主體性。不可否認,這些研究也存在諸多局限,而造成這些局限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根源,主要在于未能全面正確理解“人”,討論中多見到的“人”是一個不完整的人。其一,“人是什么”未完全弄清;其二,“人指什么”(人的存在形式)含糊不清;其三,未明確區分和理解人的本性、人的本質、人性、人的屬性以及個體、個人、個性的概念;其四,沒有完整理解人的概念中的價值因素和科學因素及其辯證關系。要克服其研究局限,就必須從學理上溝通對人的各方面的研究,以達到對完整的人的全面而系統的科學理解,這正是人學的任務以及人學得以興起的學術動因。
第二,為了從學科理論上自覺地對完整的人進行專門、全面和系統的思考,建立一門相對獨立的馬克思主義人學,以填補理論上的空白。
第三,為了在現實層面上正確總結我國現代化和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的經驗教訓,科學解答現實提出的人的問題,從而為我國社會發展提供“人的設計”和“人學觀念”。
第四,為了從人生觀上為人們提供正確的指導思想以及人生觀念、行為方式和行為準則。
最后,為從理論發展角度科學分析、評價和對待當代西方的人學理論提供正確的方法論。當代西方盛行人學思潮,對此應如何看待?怎樣才能有效占領人學這一領地,并消除西方人學對我國學界的消極影響?最好的辦法就是建立馬克思主義的人學理論,并運用這一理論來科學分析、評價和揚棄西方人學理論。馬克思主義只有建立起自己的人學,并對時代提出的問題和人本身的問題作出全面系統的科學解答,才能真正科學地面對西方的人學理論。以前關于人的問題研究一定程度上表現出對西方人學理論的盲目自發的崇拜,而當今的人學研究則強調對西方人學理論進行理性、自覺和科學的有效分析、評價和對話。
對近年我國人學研究的清理
近年來,我國的人學研究主要是圍繞以下四個問題展開。
一、人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及其性質
要建立一門相對獨立的人學,就必須弄清人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人學在學科體系中的地位)及其性質。
首先是人學與哲學的關系。前幾年人的問題研究的一個重要成果,是認識到馬克思主義哲學應包括對人的研究及其人的學說。現在要把人相對獨立出來加以研究,建立一門人學,自然會提出人學與哲學的關系問題。在這一問題上,有兩種代表性觀點:一種認為,哲學就是人學;另一種觀點認為,哲學包括人學,人學只是哲學的一個分支,二者是整體和部分的關系。這兩種觀點分岐的焦點在哲學思維方式和哲學對象上,即以何種思維方式看待人和世界的關系以及人學在哲學中的地位。這一討論之最大成果,是人們充分認識到人學對哲學的獨立地位以及建立人學的迫切必要性,認識到必須重新思考哲學與人學的內在關系及二者的未來發展。問題的實質在于:哲學本質上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理論?哲學本體論思維方式和實踐論思維方式是何種關系?對人究竟作何種理解?哲學在當代重點研究人對當代哲學的發展有什么影響?哲學的當代形態與以前的形態是什么關系?可以說,在討論中,這些問題并未真正弄清。
其次是人學與唯物史觀的關系。一種觀點認為,不能把歷史觀與人學混為一談,歷史觀是整體,人學是局部,是歷史觀的部門哲學之一,人學研究應在歷史觀指導之下。第二種觀點指出,在世界中,人是同自然、社會、精神(思維)相并存的一種相對獨立的因素,既然有自然觀、歷史和思維科學,那么,作為研究人的人學也是可以成立的,而且它是可以同歷史觀相并列的部門學科,因而不能將其視為歷史觀的一部分。第三種觀點指出,馬恩曾說過,歷史是人的勞動活動的不斷改變而已,是人的本質力量的發展史,歷史唯物主義也是關于現實的人及其歷史發展的科學,所以,歷史觀就是人學,二者是等同的。這些觀點分歧的實質在于如何理解人的本質和社會歷史的本質以及人和社會歷史的關系,所以它涉及到歷史觀的根本問題,而問題解決如何,將決定著歷史觀和人學各自的地位及其發展。上述討論之重要成果,是人們不同程度上認識到人學對唯物史觀的相對獨立的意義,認識到必須進一步思考人學與唯物史觀的關系。要思考這一關系,需努力研究的問題是:唯物史觀和人學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理論?各自的對象究竟是什么?如何理解人是社會歷史的產物和人是社會歷史的前提的關系?
再次是人學與人的科學、人的哲學、人類學的關系。在這一問題上是最混亂不清的,有些學者常是在沒有弄清它們含義的情況下隨意使用這些概念。一些學者認為人的科學是研究人的某一方面(屬性)的學科群,人學是在人的科學的基礎上綜合研究完整的人的科學,人的哲學則是研究人的一般本質的科學。分歧點在于:有些學者把人學同人的哲學等同起來,有的學者則加以區分;有人主張人學研究完整的個人和群體,有人主張研究人的完整圖景及其本質,有人則主張研究人的一般;有人認為人的哲學是關于人的本質和人在世界上的特殊地位的學問;有人則對人的哲學并未給予明確界定。至于人類學和人學的關系,人們并不十分清楚。由此看來,問題的解決還在于進一步正確理解人的概念以及人學同人的科學、人的哲學、人類學的關系。可以說,迄今為止,人們對這些關系的理解并不清楚。
至于人學的性質,人們大多認為它具有哲學性質,但專門論述的文章很少。
二、人學的對象
要建立一門人學,還必須明確其研究對象。從1993年起,學術界開始逐步重視這一問題,發表了不同意見。歸納起來,主要有四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人學研究一般人的完整圖景、本質和歷史發展規律。這里的完整圖景包括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人的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第二種觀點認為,人學研究人類的完整圖景和人的本質;第三種觀點認為,人學是從整體上研究人的本質、存在和活動規律以及人生的目的、價值和道路的基本原則;第四種觀點認為,人學從哲學層次上探討個人和群體及其生存和發展最一般的規律。這四種觀點都認為人學應從根本上研究“完整的人”,但對人、人的整體圖景和人的本質內容的理解不盡一致和明確。有的學者把人看作人類,有的看作群體和個人,有的則看作一般的人;有的學者對人學對象的確定不盡規范和明確,詞義和邏輯不清。許多人對人的完整圖景和人的本質內容的區分不是十分自覺和清楚,其主要原因在于人們對人學對象的認識和確定還比較模糊。所以,問題解決的關鍵還在于如何清楚認識和科學確定人學的對象及其研究范圍。
三、人學研究的方法論
人學研究的方法論,是指研究人學問題的指導思想和一般思維原則。在這一問題上,有的認為,人學是唯物史觀的一個分支,后者更具根本的意義,并且人最終是由社會來解釋的,所以要按照唯物史觀的思維方式來分析人、解剖人。有人認為,應從實踐的思維方式來理解和研究人的問題,從主客體統一去研究人。也有人指出,應從人的生物因素和社會因素、人的群體性和個性的統一出發研究和解決人的問題。上述觀點不同,主要在于對人、人學的對象和地位以及哲學思維方式的理解不同。所以,對這些問題作進一步正確的理解是非常必要的。
四、人學基本理論及框架
學界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并不充分和深入,只有一些初步看法。一種觀點認為,人學理論體系大致包括什么是人和如何做人兩大部分。前一部分包括:人學研究的對象與方法;人的本質與人性;人的存在;人的需要和利益;人的價值;人的主體性;人的權利和平等;人的自由;人的目的和理想;人的解放;人的個性及其全面發展。后一部分包括:人生哲學一般;人生基本原則;個人生活的意義。另一種觀點認為,人學理論體系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人的本質;人的生存智慧;人的活動方式;人的發展趨向;當代人學問題。還有一種觀點指出,人學的內容框架包括兩大部分:人的現代圖景;人的本質。應該說,上述觀點抓住了人學理論的基本內容,但共同的缺陷就是,這些構想較為粗糙、含混和寬泛,有的把本應是倫理學研究的內容納入人學之中,顯得人學范圍有包羅萬象之勢:有的邏輯不清,對一些理論內容的安排或定位不盡合理,不規范。
由上可見,要使人學真正成為可能,就必須就以上討論中所存在的問題作進一步的探討。
人學的對象及性質
人學之所以可能,關鍵在于它有一個明確而獨立的研究對象。
界定人學的對象,是建立人學的一個主要難題。因為“人”這個概念是最難定義的,不同的人會對“人”作出不同的定義,對人定義的歧義性并不能得出結論說人是不能被定義的。
人學應研究完整的人,已成為共識。但在如何理解“完整的人”上,卻出現了分野。人學對象是在對完整的人“是什么”和“應怎樣”的思考中來確定的,所以,要給人學確定一個明確的研究對象,就必須遵循以下方法論:要弄清人之所以成其為人的完整圖景;從當代實踐、科學和哲學發展之要求以及人學與相近學科的區別上,確定“完整的人”的“人”之所指和所是。據此,我認為:人學是在溝通和綜合各門人的科學提供的人的不同側面知識的基礎上,對完整的個人及其本質、存在和歷史發展規律進行整體研究的科學。
人的完整圖景是由哲學來綜合各門人的科學提供的人的不同側面知識的基礎上所提供的。從人類認識和科學發展來看,人的科學所提供的人的知識有三個基本方面:人的自然屬性的知識;人的社會屬性的知識;人的精神屬性的知識。哲學對這三方面的知識進行綜合,就形成由自然人、社會人和精神人構成的完整人——人的完整圖景。
要弄清“完整的人”的“人”之所指和所是(本質內容),需要借助哲學思維對人作完整的理解,據此,其本質內容一般可歸結為三個基本方面:本質屬性;存在狀態;歷史發展。人的本質是人的本體,人的本質的完整性就是人在本體上的完整性。
人的存在狀態指的是人的存在形式、存在形態和存在狀況。人學不專門研究人的具體存在現象,這是人的科學的事。人學是力圖在綜合人的科學的基礎上,著重研究具有本質和規律意義的人的存在形態及其存在狀況(如人的依賴性、物的依賴性和自由個性及其由此產生的人的存在狀況)。人學也不專門研究人類、群體,因為:(1)在人的三種基本存在形態——個人、群體和人類中,人類和群體不是一種感性經驗上的獨立的實體存在,而是一種基于實體個人的關系存在和屬性存在,并且這種關系和屬性只能通過個人或在個人中存在。人類在人學意義上不是被看作一個被剝掉具體現實性的抽象概念,不是一群沒有鮮明個性的人,而是表示許多具體的個人,表示由個人組成的一個共同體。換言之,人類是對個人之共性的一種抽象,是一種具有人的共性的、被“人”的概念所概括的每一個人,而個人是人類特性的承担者、表現者、實現者和確定者,他反映著整個人類,使人類有意義(價值),因而個人是人類的現實基礎,離開個人,人類便無法獨立存在,且無意義。在個人之外不存在作為實體的人類一般:一般只能在個別中存在,只能通過個別而存在,任何個別都是一般,任何一般都只是個別的一個方面。群體體現的是個人間特殊的社會聯系,是一種有特殊社會聯系的一群個人,個人同樣反映著群體,他既是“他個人”,同時又是“群體大家”,所以,個人同樣是群體的現實基礎,離開個人,群體同樣無法獨立存在,且無意義。正如馬克思指出的:正是個人的需要的差別以及個人求得滿足的方式才把不同個人聯系起來而成為群體的[①a]。因而個人是什么樣的,群體才是什么樣的。實際上,只有個人,才是最現實、最具體、最基本因而是最直觀、最可感知的人,舍去個人,人類和群體就會陷入空洞抽象。所以,從認識路線上,研究人,首先要著重研究人的實體——現實的經驗的個人。(2)個人比人類、群體的內涵豐富廣泛,任何個人都既具有類特性和群體特性,又具有個性,或者人的人類特性和群體特性都存在于個人之中,個人是這三種屬性的綜合和統一,是在自身之中綜合了個人的類特性、群體特性和個性的人。這樣,從個人方面理解人,必然要考慮個人的類特性、群體特性和個性,必然包含著對人類、群體及完整人的理解。而研究人類、群體則不能必然達到對完整的人的全部研究,因為個人不能完全地包含在人類、群體之中,把個人歸入人類、群體之下,就會使個人的個性失去全部意義,就不能解釋所有的經驗個人。(3)當代國內外社會現實向哲學提出首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個人的存在和發展”問題。以獨立個人為本位的西方工業化社會所提出的個人異化問題以及以研究這一問題為己任的現代西方人本主義人學自然不必多說。從我國現實看,過去封建主義制度和近幾十年權力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造成了中國人缺乏相互平等的獨立人格;在我國進入和平建設尤其是改革開放和發展時期,需要廣泛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個人問題必然被突出出來;當今中國確立的市場經濟體制之最大歷史作用和人文價值,是促進“獨立個人”的形成,而這對我國現代化和文化建設具有戰略的意義,它對我們來說是最需要的,也是最缺乏的。既然如此,我們的人學應特別注重對個人問題的研究。只有這樣,我們所要建立的人學才能同現代西方人學進行對話,才能反映時代精神,才能克服我們以往研究的缺陷。(4)迄今為止,人類學者重研究人類,歷史唯物主義和社會學著重研究群體,還沒有哪一門學科曾對完整的個人進行專門而系統的研究。這正是我國人學建設所面臨的重要任務。
對個人的某一屬性的專門研究,是某一具體的人的科學的事,人學則力圖在綜合各門人的科學的基礎上,通過分析實體個人的種種關系來揭示其完整的本質屬性。從學說史看,馬克思所揭示的人的完整本質,就是人的類本質、社會本質、個性本質和內在本質的統一。
人學不著重研究個人發展的歷史現象,這是具體的歷史科學的事。人學力圖透過個人發展的歷史現象,揭示個人發展的一般歷史規律。個人永遠處在未完成、未確定因而需要不斷實現其本質力量的自身生成的過程中。因此,人學在研究完整的個人時,既注意個人在橫斷面(靜態)上的完整性,即探究個人的完整本質和存在,又注重人在縱向(動態)上的完整性,即完整考察個人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后者包括三個層次的基本內容:一是針對個人片面發展的個人全面發展的規律;二是針對個人畸形發展的個人和諧發展的規律;三是針對個人偶然發展的個人自由發展的規律。人學是通過研究個人的本質、存在和歷史發展的內在聯系來揭示個人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的,或是揭示個人的本質在其實現的歷史過程中呈現出不同存在形態并揚棄不同存在形態的規律。這正是人學的任務。
這樣,可以把人學所研究的“完整的個人”之具體內涵確定如下:他是由自然人、社會人和精神人的統一所構成從而具有完整圖景的人;他是以可感知的實體個人為基礎的人類、群體和個人相統一的人;他是個人需要、創造性勞動、社會關系和個性相統一的人;他是個人的全面發展、和諧發展和自由發展相統一的人;他是個人本質、存在和歷史發展在內容上相統一的人。人學力圖在以上五種統一中著重研究完整的個人及其本質、存在和歷史發展規律。這樣來看,人學便具有哲學的性質,它是在哲學層面上來研究完整的個人。
有一種觀點認為,只研究人的個體形態充其量不過是人學的一個分支學科,且這是一種著重研究個人、并把個人絕對化而否認“類”本身的現實性的存在主義傾向[①b]。由上面的論述可以看出,這是對我們上述觀點的一種曲解。
人學與相近學科的關系以及地位
人學以及人學對象的確立之所以可能,既在于哲學的當代形態是人學,還在于人學能同其他相近學科區別開來。
(一)哲學的當代形態是人學
所謂哲學的當代形態是人學,指的是以下四層涵義:(1)從哲學的當代功能及意義上,當代哲學應反映當今社會對人的深切關懷的時代精神,建立一門人學,為人們把握這個時代提供一種人學觀念。(2)從研究對象上,當代哲學并不排除研究“人”以外的其他問題(如物質世界),但應主要克服人的科學只對人的某一側面進行研究的局限,自覺轉向對完整的個人的研究。就一般意義來講,哲學主要研究人和世界的關系,但就哲學的歷史發展及當代任務來講,它應著重研究人和世界的關系中的作為主體的人本身,尤其是集中研究完整的個人。(3)從觀念體系及內容實質上,當代哲學應建立一種以“完整的個人”為核心的觀念體系,并通過對人的哲學詮釋,為科學研究人和世界的辯證關系提供一種解釋框架,避免只把世界人化或把人世界化。(4)從哲學歷史發展形態及當代本質特征上,人學只是哲學發展的一種形態,是當代哲學的主要表現形態,而不是一般哲學和從古到今的整個哲學的唯一形態,因而,當代哲學既不排除和取代哲學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曾有過的形態——本體論、認識論、實踐論和歷史觀,也不排除哲學發展的未來可能是其他形態,而不是人學形態,但應把其他形態的成果作為思想資料納入人學當中重新理解和定位。
哲學和科學的進一步發展迫切要求當代哲學必須重點對完整的人進行綜合研究,建立一門人學。哲學在以往都是對人的某一方面(如人的理性、人的社會性和人的非理性等)的理解和認識為前提和基礎,這樣看到的是一個零碎不全的人。具體科學在以往也是對人的某一方面的研究,人們還不能從各門學科所積累的關于人的知識中得出有邏輯聯系的人的完整圖景。但在當代,人的本質、存在和發展前景以及人性革命、人格轉型等問題,已作為全球性、總體性和綜合性的問題擺在哲學的前沿。這既要求哲學要把正在積累的關于人的各種知識統一起來,從不同學科的相互聯系中對人的問題進行綜合研究,以揭示人的完整圖景,又要求哲學必須綜合其以往對人的不同方面的認識,從總體上對完整的人及其最本質的一般問題進行研究。因此,當代哲學在研究人的問題時出現了協調各種關于人的認識進而對完整的人進行綜合研究的趨勢。當哲學以完整的人為研究對象時,它就成為一種人學,這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能的。這里,哲學和人學的研究對象是同一的。
從哲學思維的本質特征以及對哲學發展成果的當代理解看,哲學也應看作是人學。對人的理解是理解主客體關系的首要前提;從社會發展的當代現實來看,解決人和外部世界關系問題的焦點已集中到對作為主體的人的全面和重新理解上來,作為主體的人的本質、存在和發展前景以及人性革命已成為迫切而突出的問題。既然如此,哲學研究主客體關系實質上首先就要研究人,哲學要在對人的理解中研究主客體關系,從而確立自己的形態;在當代,哲學就是要對完整的人進行專門而系統的研究,并通過這種研究來發展自己,為解決當今的主客體關系提供新的哲學觀念和解釋框架,這種研究所達到的最高成果,就是確立一門人學。
由此看來,人學是哲學所要尋求和建立的當代形態,人學和哲學在當代處在同等地位,二者是同一的。所不同的是:人學是哲學的當代內容,哲學是人學的邏輯形式。
(二)人學與相近學科的區別
人學與唯物史觀的區別。人學一方面把唯物史觀作為它的一個基礎,另一方面又具有獨立性,唯物史觀不過是從人學分化出來的一個分支。
人學與唯物史觀的關系是通過人和社會歷史的關系體現出來的。人和社會歷史的關系有兩方面的基本內容:人是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人又是社會歷史的前提和主體。在馬恩那里,唯物史觀是以社會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為研究對象,恩格斯在論述他和馬克思所創立的唯物史觀時指出:歷史觀的任務,“歸根到底,就是要發現那些作為支配規律在人類社會的歷史上為自己開避道路的一般運動規律。”[①c]既然人是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那么,以完整的個人及其本質、存在和歷史發展規律為對象的人學就應該把唯物史觀作為自己的一個理論基礎(在這里,人學與唯物史觀在研究對象上有所區別)。實際上,社會關系是什么樣的,人就是什么樣的,人的問題都必須從社會歷史的發展中得到科學說明。人學以唯物史觀為基礎,并不否認人學對唯物史觀的相對獨立性及其意義。人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前提和主體:“我們首先應當確定……一切歷史的第一個前提,這個前提就是: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任何歷史的記載都應當從這些自然基礎以及它們在歷史進程中由于人們的活動而發生的變更出發”[②c]。既然如此,那末,人學對唯物史觀就具有相對獨立性,不能完全為唯物史觀所包含,它所提供的對人的理解是唯物史觀得以創立的一個理論前提。從較為廣泛的意義上來說,人學研究完整的人——亦即人的實踐活動的完整性,就此而言,唯物史觀雖然也研究人,但只不過是對完整的人的一個方面即現實的人及其歷史發展的研究,而不是研究人的完整性。由此可以說,唯物史觀不過是從人學分化出來的一個相對獨立的分支。
人學與人的科學、人的哲學、人類學的區別。人的科學通常指的是研究人的某一方面(屬性)的各門具體科學以及由此組成的學科群。前蘇聯一些心理學家較多地使用人的科學這一概念。莫洛夫指出,可以把人的科學看作是同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并列的科學[③c]。安納耶夫在《人學——未來世紀的熱點》一書中,把人的科學看作是研究人的某一方面的具體科學[④c]。現代西方存在主義者同樣是在上述意義上看待人的科學的。他們認為,關于人的科學的發展不僅沒有使我們接近對人的認識,而是相反,恰恰是這種人的局部細節的知識使我們對人的認識變得模糊起來[⑤c]。雅斯貝爾斯把人類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看作是人的科學的三門基本學科,認為這三門學科把人看作客體,為我們提供的只是人的某種專門知識,而不是人本身[⑥c]。日本學者細谷貞雄也指出:“在神學性的人的形象崩潰之后,關于人的各種科學便各自獨立地發展起來,積累了豐富的實證性知識”[⑦c]。這里也是在上述意義上使用人的科學這一概念的。近年我國學者也大多是在上述意義上使用人的科學概念的[⑧c]。
人學正是針對人的科學的現狀而提出的,它指的是在綜合各門人的科學提供的關于人的不同側面知識的基礎上,對完整的人進行綜合研究,以形成人的完整圖景,因而它是從人的各門科學知識中獨立出來、并由某一統一原理對這些知識進行綜合而形成的一門科學。實際上,人可以從整體和部分兩方面來研究,人的科學著眼于人的部分,人學則著重于人的各部分之間的聯系及人的整體。現有的對人的各部分進行研究的人的科學之研究成果尚不足以使人們對人的整體有一個共同明確的理解,在這種情況下,需要一門科學來為此提供一種原理以形成一個人的完整圖景,這便是人學存在的理由,也使人學具有了不同于人的科學的哲學性質。
人的哲學是在對人的完整圖景(對完整的人的綜合研究)的概括中,提升出來的關于完整的人的一般哲學理論。人的科學使人們認識到人的部分,人學使人們認識到人的整體,人的哲學則使人們認識到完整人的一般(根本)原理;人的科學告訴我們關于人的某一方面的知識,人學告訴人們關于人的整體圖景的知識,人的哲學則告訴人們完整的人是什么、期望成為什么和應做什么,這三者實際上就是關于完整的人的本質、存在和歷史發展的一般理論。就此而言,人的哲學實質上也是人學,不過它是人學的最抽象、最一般和最核心的問題,是人學的最高層次,即哲學人學。因此,人學與人的哲學經常混合使用,很難截然區分。在近年我國人學研究中,許多學者更注重哲學人學的研究,雖然注意到了綜合人學研究的意義,但由于知識準備不足,所以綜合人學研究這項基礎性的工作并沒有得到展開,這是一個缺陷,需要努力克服。
自然人類學和文化人類學著重從人和動物區別的意義上研究人這個類,人學則著重研究完整的個人及其本質、存在和歷史發展規律,所以二者的區別是十分明顯的。而哲學人類學所描述的“完整的人”,往往是從人和動物相區別的意義上來談人這個種類的特征,注重研究人這個類的種種方面,同時,哲學人類學大都從人類生命的某一現象出發來理解人的本質的完整性,其結果所看到的實質上只是活躍在各個領域中的“完整性”。正如德國哲學家鮑勒諾夫所指出的:哲學人類學“只是在人的本質和屬性的森林中砍出一條小道。雖然建立一些特定的人的形象,但他們都是片面的,只有一些被扭曲的畫面,因而,也就沒有確定地達到人的完整性定義。”[①d]人學所要達到的完整性,是由各門學科所提供的人的各個側面的綜合及其人的完整圖景。
由上看出,人學以其明確的研究對象而可以同相近學科區別開來,因而人學是可以確立起來的。人學是當代形態的哲學,是一切與人有關的科學的基礎學和綜合學,是一種全新的哲學世界觀和思維方式。
人學理論的基本框架及核心線索
人學所以可能,還在于它可以有一個系統的理論框架。
人學理論的基本框架取決于人學的對象。據此,人學理論的基本框架大致可分為上下篇:上篇為綜合人學;下篇為哲學人學。
上篇:綜合人學——人的完整圖景論
人學首先是對各門人的科學進行綜合的結果。根據人所具有的三種基本屬性(自然屬性、社會屬性和精神屬性),人的科學大致可分為人的自然科學、人的社會科學和人的精神科學。這三類科學分別形成人的自然圖景、人的社會圖景和人的精神圖景,亦即自然人、社會人和精神人。用一些有效的方法對這三種圖景再進一步綜合,便形成人的完整圖景。這樣,綜合人學部分大致包含三項基本內容:(1)人的科學的分類;(2)人的科學的整合及其哲學、心理學在其中的作用;(3)綜合人學的形成:人的完整圖景。
下篇:哲學人學——完整個人的一般哲學理論
前面已經說過,從哲學上揭示完整人的一般內容,基本上有三個本質部分:人的本質;人的存在;人的歷史發展。這樣,哲學人學的理論內容大致可分為三大部分:
1.本質論。這一部分主要解決“人的完整本質是什么”的問題。
人作為生存著的實體,具有內在本質(需要)、類本質(生產勞動)、社會本質(社會關系總和)和個性本質(個性),所以,本質論部分就包含四個基本內容:人的需要;人的生產勞動;人的社會關系;人的個性。從中還可引出其他相關的內容,如人的價值、人的主體性等問題。
2.存在論。這一部分主要解決“人在現實上是怎樣存在”的問題。
包含四個基本內容:人的存在形式;人的存在形態;人的存在狀況;人的存在態度。從中還可引出相關內容。
3.發展論。這一部分主要解決“人怎樣成其為人”的問題。
人的發展過程是人的本質的實現過程,實質上也是使人成其為人的過程,是使人的存在逐步走向人的理想本質的過程。
人的歷史發展既是有根據的,又是有條件的,既是有規律的,又是有目標的。所以,發展論主要包含四個基本內容:人的發展的根據與基礎;人的發展的條件與方式;人的發展的本質與規律;人的發展的作用與目標。從中也可引出其他相關內容。
貫穿以上三部分的基本問題和核心線索,是人的歷史發展動力——人的本質和存在的矛盾運動問題。因為這一問題既是人所獨有的根本問題,對它的不同回答可以劃分為不同的哲學傾向,同時又是哲學層次上的人學的根本問題,哲學史上的人的學說大都是圍繞這一問題展開論述。
(作者:韓慶祥,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責任編輯:斯為)
①a 參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4頁,第2卷第154頁。
①b 參見《哲學動態》1996年第2期,第27—28頁。
①c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43頁。
②c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4、32、29—30頁。
③c 前蘇聯《心理學雜志》第8期,1987年第1期。
④c⑤c 《人學——未來世紀的熱點》,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3年版。
⑥c 雅斯貝爾斯:《現時代的人》,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2年版,第93—101頁。
⑦c 日本《世界大百科事典》,平凡社1967年“人學”辭條。
⑧c 《“人學所要對象”研討會記述》,載《馬克思主義與現實》1993年第4期,第108—110頁。
①d 鮑勒諾夫:《哲學人類學方法論原則》。*
學術月刊滬28-35,47B1哲學原理韓慶祥19971997 作者:學術月刊滬28-35,47B1哲學原理韓慶祥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1: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