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物化的體育運動  ——談體育運動要以人為本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當今,中外體育運動出現了許多令人困惑的現象:為什么伴隨著社會對競技投入的增大,反而因其過度的商業化、職業化和興奮劑濫用使其“黑洞”越來越大?為什么世界足球,并未因球員收入普遍增高而明顯好起來?為什么國內天真活潑的青少年,不愿上以單純提高技術或體能為主的體育課?究其原因是體育運動物化了!體育運動的物化對世界體育運動的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因而,認真研究“揚棄”體育運動的物化,對于促進其可持續發展頗有價值。
      1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文獻資料法和調查法。近年來,筆者走訪了有關省、市的高水平教練員、運動員、管理人員、部分體育教師及體育科研單位的學者,并立項研究了《重構競技教育理論》的國家社科基金課題。
      2 結果與分析
    2.1 體育運動“物化”的社會根源
  目前,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已表明:維系自然經濟社會的穩定因素是血緣、倫理和權力;維系商品經濟社會穩定的要素是物質。因為“商品經濟社會特點,在于它直接以商品和交換的關系為基礎,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的、務實的社會關系,”(《物化的時代》,《新華文摘》1999年12期)這種以“物”為中介的聯系,日趨帶有普遍性。在以商品經濟為主體的社會環境中,一切人都依賴商品交換,否則無法生存,所以這個社會是典型的“物化”社會。社會物化的利有二:首先,它奠定了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有學者認為:“人類文明的基礎首先不是道德,而是物質生活。商品經濟的突出歷史功績在于它創造了一個輝煌的物的時代。”(同上)其次,使人了解了社會和自身的價值,并逐漸形成獨立的人格。商品交換,要求雙方必須有權決定自己的行為,相互了解和承認各自的價值,并直接對自己行為后果負責,這就培養了人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從而又使人能夠充分認識到自身的價值。在商品經濟社會,沒有物質基礎,只想在倫理關系內突破傳統的依賴關系,謀求個性的解放是不可能的。然而,以商品經濟為基礎的社會形態也有其弊端。首先,是人的物化。人對物的依賴容易導致主客體關系的顛倒。例如,人的主體屬性(勞動、才能、名譽、良心、情感和責任感等),在物的誘導下如商品一樣可以買賣和交換;商品、金錢、財富本來是人的創造物,卻成為支配人的力量,使人受其奴役。其次,人的物化導致其精神生活的萎縮。人在物的誘導下,物質生活需求極度膨脹,因而人失去了許多做“人”的意義。如何引導人們超越有限的物質生存實踐是商品經濟時代必須解決的一個難題,也是當前社會提倡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的目的所在。社會普遍物化的現象,導致了教育、科技和體育運動也在物化。于是,人們先后提出科技“以人為本”,社會“以人為本”,這是社會對物化時代的自我揚棄。社會的物化,給體育運動物化提供了土壤;社會對物化的揚棄,也為體育運動升華奠定了思想基礎。因此,社會物化,給體育運動帶來了全面而深刻的影響。
    2.2 體育運動的物化
  體育運動的物化是它由促進人身體全面發展的文化,演變為偏重于追求體能、技藝或物質的運動;其“人化”是它以新的姿態回歸于全面提高人的“身、心、群”素質,促進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文化。當今,人們只有“揚棄”體育運動的物化,才能使其走出物化的困境,因為“揚”是對其適度“物化”的肯定:“棄”是對其“過度”物化的否定。若把體育運動作為一種文化分析,那么,其中的精神文化的開發要滯后其物質文化的發展,體育運動精神文化滯后的現象又影響、制約其物質文化高水平的演進,這是有目共睹的。因此,研究體育運動的“物化”與“人化”頗有時代意義。體育運動是由體育和運動(競技)組成,其物化,包括“體育的物化”和“競技的物化”。
  2.2.1 競技物化
  千年古奧運的興衰與現代百年奧運異化的挑戰,同樣是在“人”與“物”的鏈條上演進的。當初,希臘人從事競技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健壯、保衛城邦的“人”,即教育人。后來,他們又把顯示城邦實力的競技推向了賽場,但古代奧運會也正是因為自身過度的商業化和職業化,即過度的“物化”,再加社會政治的干預,使其消亡了。同樣,現代奧運會,也是顧拜旦從防止工業社會使人畸形發展的不足,即教育人的角度而發起的。但是,現代奧運會由于過度的商業化和職業化的加劇,再加上興奮劑的濫用和賽場“黑洞”的加大,使其物化的程度與古代奧運會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例如: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先生指出,他在國際足聯已工作25年,足球沒有發生什么變化。但歐洲一個球員轉會費高達一億多馬克,這是一個“危險信號”,也是一個難對付的問題。他告誡人們,世界足球并沒有因為球員的報酬提高而真正好起來( 《 中國體育報》2000年4月19日)。同樣,在國際競技持續物化的今天, 剛剛步入市場經濟社會的中國競技,出現了“馬家軍兵變”、“海外兵團”、足球大款敬業精神不佳以及賽場上暴力、興奮劑、賄賂的“三大腫瘤”等。這些曾使國人一度瞠目和惋惜。其實,在物化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度里,這些問題也是常出現的,只不過是沒有中國如此突出。客觀分析,類似“馬家軍”等由于物質關系和人際關系調節不佳使運動隊伍處于困境的問題是當今物化社會的產物。當時,若不出現“馬家軍”,可能會出現“王家軍”、“李家軍”等等。我們的領導、教練員和體育愛好者,當時對之的困惑不解是尚未認識當今物化的社會和物化的競技,還停留在自然經濟社會依靠血緣和權力維系家庭與社會穩定的舊觀念上;尚未理解當人進入市場經濟社會后,在能力與商品等物質交換的過程中,人的獨立性、物化性和自我價值性是客觀存在的;尚未理解物化社會的物質對于維系集團與社會穩定的重要性。馬俊仁若受人啟發可能會更聰明;王軍霞也會象劉易斯那樣“常跑”;朱建華也能和布勃卡一樣“常跳”。可見,類似馬家軍等問題的出現,我們理論界和各級組織,不能將其責任都歸結在他們身上,應當認識到這些問題是社會物化的產物。由此可想,我們的領導和理論工作者給馬俊仁等人多少超前的思維?研究了多少解決物化的體育運動的措施?這些恰是我們應共同負有的責任,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要問題。
  2.2.2 體育的物化
  改革開放前,我國學校體育存在著重技術、重形藝,輕體質、輕育人的“物化”問題。70年代末,國內學者提出體育要從以技術為中心的“形藝體育”,轉向以增強體質為中心的“健身體育”。這是體育從“物化”轉向“人化”的開端。但是,有人稱其是單純的生物學觀點,這是不妥的。因為現代體質的概念本身就涵蓋了人的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三個要素。目前,我們應在增強體質的基礎上,結合健康教育整體地研究以人的生物屬性為基礎,以人的心理屬性為中介,以人的社會屬性為延伸的“人的體育”。當今,學術界之所以有人提出目前的體育“有體無育”;“學校體育改革走進了死胡同……”;用“達標”單純提高人體能的體育課,替代內容豐富多彩的體育課是不可取的等等。這些都是由于我們研究體育“物化”的層面多,探索有關人的心理和社會適應方面的內容少,并且還有人因為體育與競技不分,誤用競技的成績,替代體育的成果。有一位教育學者李大敏指出:“體育強身健體的意義在當今社會已被消解殆盡,在當今人眼中體育明星和競技就代表著體育運動。人們看一場比賽不是在欣賞精彩……而是更關心誰輸誰贏;運動員也更關心自己能掙多少萬……因此,我們不能不對現今的體育的真正意義做深刻的思考。”《對當今社會人文精神的幾點思考》,《中國教育報》1999年11月4日)四川大學美學教授高爾泰,80 年代末在《體育報》撰文指出:“體育的目的本來是增強體質,但運動員為了奪金牌、得獎金不惜打針吃藥損害其身體,這樣的體育能不異化嗎?”以上,這些體育圈外人看體育似乎有些尖刻,但他們確實看到現實的體育和競技都在“物化”。
    2.3 體育運動的升華
  當今,人類已認識到過去盲目發展科技,竭力“拜物”釀成的“惡果”。1999年世界科技大會明確提出,未來科技應“更富有人性”。這是人類對物化的社會的覺悟。科技以人為本、教育以人為本已成為時尚,但人們尚未認識到體育以人為本,這是與時代發展的差距。因此,體育運動的升華,首先是人的升華,即思想觀念的更新。
  2.3.1 轉變體育運動的觀念
  轉變觀念是促進體育運動升華的關鍵所在。在現實物化的社會中,轉變體育運動的觀念,首先要承認體育運動的物化是社會物化的產物,體育運動物化絕不是什么“洪水猛獸”。當今,競技的發展仍然還要借助于職業化和商業化的“動力”向前推進。否定它,難免要阻礙競技的發展,因為現實競技參與者和組織者認為,若沒有物質利益驅動,很難提高其水準,但其理論研究若不超前指出其“過度”物化的弊端,必然會促進其發生異化的質變。過去,千年古奧運會的興衰史就是例證。今天,中國足球與世界足球一樣,并未因球員“物欲”的滿足而提高其敬業精神和技戰術水平。同樣,存在于物化社會的學校體育和群眾體育,偏重于追求技術、形藝和體能等物化因素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在物化的社會中,人們尚未充分認識到通過體育改善人的心理狀態和社會關系,從而增進人健康等問題,因而目前如果過于限制體育物化的因素,也會適得其反。其次,要充分認清當今社會由“以物為中心”向“以人為中心”轉變的趨勢。面對世界科技異化和社會物化的挑戰,1994年9 月在埃及召開的“世界人口與發展大會”指出:“可持續發展的中心是人”。同年,我國政府頒布的《21世紀議程》白皮書指出:“可持續發展以人為本位。”可見,人類將告別“物化”的時代,進入一個以人為中心的新時代。同樣,體育運動必將從物化的時代,升華到人的時代。這就需要樹立一個新的以人為本的現代體育運動觀,以改變物化的體育運動,使其升華為“人”的體育。客觀分析,體育運動單純提高運動技術、技能、成績和滿足運動員的“物欲”是一種運動現象。作為現象,皆有明顯的流動性、易變性和易逝性,而人通過體育運動,促進自身有運動個性的全面發展才是其本質。尤其是人有運動個性的全面發展是潛藏在技術、技能、成績和獎金等物化層面背后的最基本、最穩定、而起決定作用的東西。如果我們僅僅將提高運動的技術、技能、成績和運動員的物質待遇作為體育運動發展的根本所在,必然會促使人成為運動的手段,而運動卻成了目的。正如程志理所言:“奧林匹克中的‘人的危機’是手段超越目的,為榮譽在手段上肆無忌憚,也就是失道了。”“奧林匹克運動的文化意義,還是在于將異化與物化的分裂得以妥協性地動態平衡。妥協是暫時的,平衡是相對的。今天的西方世界處在異化與物化、理想與現實、目的和手段的嚴重分裂狀態,奧林匹克運動中種種病根即源于此。”(《奧林匹克運動的“人文危機”及消除途徑探討》,載《體育與科學》,1998年第5期)中國體育存在“重物輕人”的現象, 競技存在“揚物抑人”的弊端,中國足球不能“沖亞入世”皆與體育運動“重物輕人”有關。當然,樹立以人為本的體育運動新觀念,絕非“揚人抑物”,因為當今的人是物化時代的人,是尚未充分認識到社會和體育物化利弊皆在的人,所以此時人們若沒有必須的物質保障,人與社會都是難以發展的。所以,建立新的體育觀念是為了保障“物”的適度供給,預防和抵御因其過度供給而使人也“物化”的問題。體育運動建立以人為本新觀念的內涵有三:首先,以人為本的競技要重視同步提高運動員運動素質和人文素質。其中,人文素質中的情感和責任感的提高尤為重要,否則,運動員就是一個運動的“低級動物”。例如,美國拳王泰森,缺少教育、文化、情感和責任感,變成了冷血動物,由此弄出了“驚世之咬”的天大笑話。運動員若如此這般競技,那么體育運動和運動中的人,那將太可怕了!其次,以人為本的競技,要求運動員要適當接受教育,使其真正成為社會化的人。哲學界有人認為,人有兩重生命,“從父母獲得肉體生命是第一次生成,人要做人,還得經歷第二次生成,以便獲得第二重生命。”(《重新認識“人》,高青海著)還有人認為,人的進化新特點是:“通過人的社會屬性的改變,使人的生物屬性進化的特別方式延續下去。”(《論人的新進化》,舒偉光著)競技者是人,人必須接受社會教育才能社會化,才能“二次生成”,才能得以充分發展。過去,有人說高水平運動員過早專業化,缺少義務教育,是“半拉人”,曾遭到非議。但在現實中,許多國家高水平運動員成名后,出現很多與其名譽、地位極不相稱的問題,其原因絕大多數是因其接受教育程度不夠,素質不高,未完成社會化——“第二次生成”所致。因此,改革物化的競技,樹立“以人為本”的新的競技觀念,保證運動員在必需的物質條件下,努力提高其綜合素質,使其逐步社會化的同時,完成其奪標的任務。競技以“奪標育人”為宗旨是促進中國與世界體育運動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國家體育總局局長袁偉民同志曾在80年代《我的執教之道》中提出:“金牌可貴,在奪取金牌中培養的犧牲精神更可貴。”“抓思想與抓訓練同步”,“授技育人”等思想;今年7月19 日他又在全國優秀運動隊思想政治工作會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運動隊伍建設的靈魂。加強和改進運動隊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從歷史的責任出發,把運動員培養成‘四有新人’……”這些都為我們深入研究抵制體育運動的物化,樹立以人為本的體育運動思想指明了方向。第三,“以人為本”的體育,要重視通過體育的教學或鍛煉,在保證提高人的身體素質的前提下,更要注重提高人的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因為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在于他不但有生物屬性,而且還有心理屬性和社會屬性。體育若忽視提高人后兩者的素質,那么,不但會使其難以擺脫過度“物化”的困擾,而且也會促使教育把育人的任務都推給德育,使體育與智育成為單一功能的教育要素。目前,社會上有人非難學校體育和群眾體育“重體輕育”或“有體無育”的道理就在于此。客觀分析,教育育人的任務是德、智、體三者完成各自特有任務的同時,必須有機完成的中心任務。因此,體育運動若“以人為本”,那么,學校體育必須要以“強身育人”為宗旨;群眾體育要以“健身育人”為中心;競技運動要以“奪標育人”為核心,這是未來“以人為本”的體育運動的基本特征。
  2.3.2 深化體育運動體制改革
  20世紀90年代,我國體育開始逐步由國家管體育和社會辦體育相結合的新體制轉變。但是,由于物化社會的存在和傳統觀念的束縛,導致絕大數的高水平運動隊和競技體校依然靠國家投資求發展,但仍然不能通過充分、有效、整體地提高我國運動隊伍的綜合素質,積極抵制體育運動的“物化”,因此必須深化改革。
  青少年訓練,要回歸于教育。目前,我國青少年的高水平訓練大都集中在各省市的體校。這類學校表面追求的是為國家培養后備競技人才,但由于國家體育行政部門對其評價,并不完全以其輸送率高低為水準,而是以其奪牌多少為尺度。這就客觀地造成我國許多青少年運動員“速成”或“早熟”,即能在青少年期間奪得世界冠軍,而不能在奧運會上成名。這與中國青少年能獲得世界中學生物理比賽冠軍,到成年卻拿不到諾貝爾獎是同一個道理。當前,國家在普教中大聲疾呼“減負”,其“減負”是對“物化”的教育的抵制,是對人的素質教育的呼喚。這與體育運動既重奪標,更重育人是一個道理。因為中小學生身心正處于高速發育時期,此時讓孩子們整天高強度、大負荷地學習或訓練,從而使他們的興趣、愛好、好奇心、身心完美的發育都被弱化了,他們剩下的是什么?是沒有學習和競技潛力的軀殼,是應試或訓練的機器,是諾貝爾和奧林匹克獎競爭的落伍者。顯然,中國的體育與教育命運不佳,都應歸結“重物輕人”的結果,是教育和體育忽略了應根據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適當“減負”,待他們身心發育完善后,再“增負”,其潛力更大。因此,我國青少年的專業訓練應回歸于教育,最好的培養方式是競教緊密結合,在重點中學辦體育班,學習國外一些國家,用最佳的師資和教育環境培養“大器晚成”的運動良才。最近,中國足協副主席閻世鐸同志通過調研指出,中國足球運動員綜合素質較低,值得關注。“一是缺少文化知識,連九年義務教育都未完成;二是職業道德不足,出現違犯、不服從裁判、打罵、蓄發甚至非常出格的行為。”他還強調一定要把文化教育與訓練結合好。這是中國足球走出困境的基礎。近年來,我國吉林市體操學校、長春市冰上學校等,都把青少年高水平單項訓練放在普通中小學進行,已初見成效。例如,長春市寬城區少兒速滑隊建在育新小學,10年來先后輸送的運動員,有8 名分別獲全國和世界冰上冠軍。可以預言,解決競技物化和異化的根本出路,在于競技未來的教育化和社會化。最近國際學術界有人指出,雅典申辦2004年奧運會的成功,說明了國際體育界力主回歸教育文化本源的傾向。
  成人訓練要競、教、企三結合,促進競技運動社會化。過去,運動員不但少兒時期進入體育專業學校過早突擊搞專業化訓練,而且待他們被選入體工隊后,仍然繼續從事專業面狹窄的運動訓練,從而使他們適度接受教育的權力和義務皆被削弱了。因而,導致其綜合素質不高,更有甚者成為重利輕義的人,如此單一培訓,中國競技必然接受物化的挑戰。因此,為改革物化的競技和國家包辦競技的體制,首先應該將成人的高水平訓練與高等教育結合,培養現代智體型的高水平運動人才。因為從體校和普通高中輸送的運動員,大都在18歲左右,他正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時期,國家若在普通高校或體育院校辦高水平運動隊,施行亦讀亦訓的學分制,并在培養過程中,先增加訓練的比重,后增加學習比重,把提高運動員的運動素質與提高其想思道德、文化素質結合起來,主動抵制競技的物化,其效果會更好。其次,研究競、教、企三結合。目前,國內外已有許多知名企業搞體育俱樂部,促進體育產業化,頗有成效的。競、教、企三結合,可促使三者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各有所獲的新機制,即訓練單位可依靠教育單位有人,并借助企業提供資金,搞物質條件好的競技教育;教育單位可借助企業和訓練單位的資源,培育有體育特長的人才,提高辦學效益;企業也可借助教育和訓練單位的資源,培養運動人才,提高企業知名度,創造品牌效益。有關競教結合的成功經驗國內外早已有之。例如。國際上莫斯科體育大學、法國體育學院、韓國體育學院都是競教結合的體制。1980年,第13屆冬奧會,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醫科學生21歲的海登,7天破5項世界紀錄,并包攬速滑比賽全部金牌(5枚)。 國內吉林體院以建立“競教緊密結合”的越野滑雪隊為“實驗隊”,在運動員的培養過程中突出“育人奪標”,成績斐然。例如,1999年這支隊伍獲得了全國越野滑雪冠軍賽的全部16枚金牌中的13枚金牌,產生了良好的反響。再者,競教結合能促進國家體育體制改革由國家辦體育,向社會辦體育轉變。因為競教結合,培養綜合素質高的競技人才,即使他們畢業后,完全從事俱樂部性質的訓練工作,也能為國家創佳績。 這遠比過去靠單一訓練培養出的運動員要好得多。 美國NBA的球員絕大多數是大學畢業的球員, 其敬業的精神和高超的球藝是來自于自身的高素質。中國的運動員要達到NBA的水平, 并不完全在于訓練,而在于我們培養運動員的觀念、體制、機制和運動員綜合素質的提高,即在于中國體育運動徹底從物化轉向人化。近年來,國內CUBA大學生籃球聯賽,提出了“教球更育人”的新思想和打“三假”,“培育一方凈土”的措施,這就是抵制體育運動物化,促進其升華的有力措施。實踐證明,重視研究“育人奪標,競教結合”的競技教育思想,探索培養綜合素質高的運動人才是促進競技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因為只有一流的人品才能有一流的技術,才能培養可持續發展的一流隊伍。馬拉多納和羅馬里奧的人品和球技不及貝利;中國八一男籃蟬聯甲A 五連冠,號稱“團結拼搏的體壇勁旅”,成為全國體育戰線的楷模,這些都是例證。
  2.3.3 改革體育的內容
  學校體育和大眾體育,首先,要改進過去偏重于一個技術怎么教,一個動作怎么學,一個身體部位怎么練的“物化”思想,樹立通過體育運動促進人身、心、群(在群體中關心、利他、協作的素質)素質全面提高的思想,即在體育過程中,強調對人的尊重、關心、理解和信任,發現人的價值,發揮人的潛能,要充分滿足人的個性及興趣與愛好。其次,創建有利于全面提高人的身、心、群素質的體育內容和方法體系。例如,過去的健美操的教、學、練,我們重視的是技術、形藝、體能提高的內容與方法的組合。然而,以人為本的體育,并不是要拋棄前者,而是要求在前者的教與練的內容與方法的基礎上,要掌握其“健身育人”的機制,即掌握健美操在生理層次上,提高人的耐力素質和心肺機能的理論與方法;在心理層次上,要掌握健美操能陶冶情操,提高人的表現力、美感,從而滿足人的心理需求,增進其心理健康的理論與方法;在社會層次上,要掌握它能通過集體活動,強化人際間的交往和協作意識,即掌握培養人良好的社會心理和社會行為的理論與方法,這對于促進當代體育由“物本位”向“人本位”轉變更有價值。值得強調的是當前體育教學要重視在“玩”——娛樂中,讓學生學會動作、學會健身、學會做人,以滿足人在運動中求快樂的天性。試想,我們的學校體育和群眾體育的內容體系與方法體系如此構建,體育必將會由過去的形藝化、體能化——“物化”轉向“人化”。這是當前我國學校體育和社會體育,由以技術為中心向以人為中心轉變的大趨勢,也是貫徹以“育人”為核心的素質教育思想的重要舉措。
      3 結論
  論體育運動“物化”的實質是對其物化的“揚棄”;當今社會的物化是體育運動物化的根源;體育運動由物化轉向人化,首先轉變人的觀念,即“棄”:以單純提高人的體能、技藝或物質獎勵為主的舊觀念,“揚”:“以人為本”的新的體育新觀念——學校體育要“強身育人”、群眾體育要“健身育人”、競技運動要“奪標育人”;其次要變革體育運動的管理體制及其內容,這是促進體育運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體育與科學南京10~14,17G8體育宋繼新/貢娟20002000揭示當今阻礙中外體育運動發展的障礙是人們不能主動“揚棄”現實“物化”的體育運動;論證體育運動的物化是社會物化的產物;未來人們對體育運動物化的揚棄,首先要剖析其物化的利弊,建立“以人為本”的新觀念;其次要變革其管理體制,以此促進其可持續發展。體育運動/物化/升華/人化  sports/material benefit/sublimation/humanismOn Seeking Material Benefit  Sports ——Discussing  theimportance of humanistic sports  Song Jixing/Gong JuanThe thesis is trying to tell the readers that now theobstacle to the Chinese-foreign sports develprnents is thatpeople can't sublate the " material benefit " sports actively,proofing that material benefit sports is the product ofsocial maetrial problems, people must know the  materialbenefit sports in detail, esp,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constructing humanistic sports ,transforming the regulatoryregime to improve the contionued developments.宋繼新/貢娟,130022,長春,吉林體育學院 作者:體育與科學南京10~14,17G8體育宋繼新/貢娟20002000揭示當今阻礙中外體育運動發展的障礙是人們不能主動“揚棄”現實“物化”的體育運動;論證體育運動的物化是社會物化的產物;未來人們對體育運動物化的揚棄,首先要剖析其物化的利弊,建立“以人為本”的新觀念;其次要變革其管理體制,以此促進其可持續發展。體育運動/物化/升華/人化  sports/material benefit/sublimation/humanism

網載 2013-09-10 21:48:38

[新一篇] 論海洋倫理及其內涵

[舊一篇] 論犯罪化及其限制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