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 簡體 傳統 |
本系列文章轉載自 http://hexun.com/2154909
前 言
讀中國的歷史常常讓人感到極度的壓仰和痛苦,里面充滿了太多的仇恨、陰謀、權術、血腥、殺戮、暴力還有更多的無奈、嘆惋、惶惑。
當鴉片戰爭落下他沉重的帷幕時,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表達了這樣一個事實:“落后便要挨打”。
在現代漢語的表述中,“落后”是一個極為寬泛的概念。它所涵蓋的不是一個簡單的方面,在當時的歷史件下,中國的官僚集團,作為國家統治層,目睹了船堅炮利的西方帝國主義列強,是如何輕而易舉地將手執大刀長矛的帝國軍隊摧毀。在儒學思想調教下的中國主流知識分子心靈上所受到的沖擊是前所未有的,他們引以為豪的文明與文化的驕傲,在這些從遙遠地方而來的入侵者面前,竟是如此的脆弱,不能不讓他們感到五雷轟頂,目瞪口呆。
戰爭的烽火讓他們看到了自己國家在科學技術上的落后,痛定思定,于是便急不可奈地要在西方世界的科學技術中尋找一條既能迅速趕上發達國家同時,又能保持和延續中國優秀文化的捷徑。因為,正是這種他們認為的優秀文化,才使他們能夠成為這個國家的精英和領導者,成為中國社會最大的既得利益集團,放棄這種文化就等于放棄自己已經擁有和確立了的政治權力和因此帶來的各種特權,這對任何一個中國的知識精英來說,無疑是一場比亡國更為可怕的噩夢。于是,為了他們的地位在不發生根本性動搖的前提條件下,一群精英中的杰出人物,開始嘗試著聰明而務實的以夷治夷的巨大工程,開啟了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臥薪嘗膽的洋務運動。這一運動的實質是一種單純的從軍事技術的角度出發,直接將現代文明的成果移植到中國來,力圖使中國的軍事力量能夠在短時期內具有抵卸外侮的能力。然而,數十年的苦心經營,盡管使中國表面上所具有的技術和軍事力量在迅速地提升。似乎拉近了與世界先進發達國家的距離。然而,不幸的是,1894年與日本帝國的交手中,仍然一敗涂地,不堪一擊。
數十年洋務運動的成果還來不及讓這些國家的棟梁品嘗到驕傲與自豪便傾刻間化為烏有,而且是敗在一個曾經師從中國有千年歷史的彈丸島國。
歷史太過于無情,這血與火的教訓赤裸裸地告訴人們,單純的技術進步無法挽救帝國衰落的命運。召示著政治制度的落后才是國家最為致命的缺陷,而這一缺陷已經到了無法回避的地步。
面對這樣一個痛苦的選擇,最高領導者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尷尬境地,他們清楚地意識到,國家的命運前途與自身的命運與前途并不是一致的。
擁有絕對政治資源,掌握著帝國命運的滿清貴族與官僚集團,無法接受將他們所擁有的那些最為使人愜意的政治權力白白地拱手送人的現實。
對于滿人來說,這個國家是他們光榮的祖先,經歷了千辛萬苦才置下的一份家業,沒有理由,特別是讓被自己訓化了的漢人奴才來分享他們的權力,這對他們來說,等于承認失敗,不只是交出部分權力這么簡單,而是對他們先輩的一種羞辱。
此時,中國主流的漢人知識分子,以經習慣于在奴才的位置上舔食著主人賜予的殘羹剩飯,同樣也不愿意讓更多的人來參與分享已經在嘴上的權力之餅。
體制內進行政治的改革,已經完全沒有希望和可能。統治者只是在惶恐中打發和消磨著歷史的時光。因為,他們比誰都更為清楚地知道,這個老大帝國已經病入膏肓,無藥可救。國家政權的前途和命運需要的是浴火重生,而非無濟于事的修修補補。
這體制內的既得利益者,誰也沒有有足夠的勇氣去點燃這也許將自己連同帝國大廈變為一片瓦礫的熊熊大火。很少能有人想到利用自己還擁有的政治資源去緩和日愈尖銳的社會矛盾,去尋求一種能夠達到雙贏的政治妥協方案,而是坐等新的暴力革命給他們連同他們所依賴的政權帶來的滅頂之災。這就是中國歷史的宿命,一個無法無法擺脫的夢魘。
近代中國,歷史的重任不得不選擇那些尚在草野還沒有進入體制內的知識分子的身上,以康有維、梁啟超為代表的平民知識分子走上了歷史的舞臺,出現了中國兩千多年以來未曾有過的政治局面,他讓人們看到了一種和平理性地進行新舊政治體制轉換的一線生機。然而,這是一群空有愛國熱情和遠大理想的讀書人,他們對西方世界文明與文化的認識,遠比當時的官僚集團要深刻得多。他們看到了國家的未來發展的方向,力圖通過對現有國家政權的改造和改良來實現國家政治的和平轉形,使中國能夠跳出朝代更選的歷史輪回,然而,他們所依托的政治資源又是那樣的微不足道:一個不愿在充當傀磊的皇帝和一群并無實權的而對君權旁落心懷不滿的官僚。
對權利有著特殊愛好的并握有實際權力的滿清貴族和保守的官僚集團,無法容忍任何一種搶班奪權的謀逆成為事實,因為這關系到他們所有人的切身利益,他們迅速結成了強大的政治聯盟,這是一場力量對比完全不對等的政治游戲。因此,戊戌變法的命運注定只能是曇花一現,根本就沒有一絲可以實行的可能。
北京菜市口,六君子那充滿豪情和對未來無限憧憬的一腔熱血,飛濺在已經褪色的帝國大龍旗之上。中國,一個和平崛起歷史契機,就這樣在一片嘆息聲中慘淡而悲涼地結束了他的歷史使命。政治改良的幻想還在襁褓中便命喪黃泉,死于政治與文化的共同謀殺,中國當時最為優秀知識分子的美麗夢想和努力,無情地被國家機器徹底地粉碎。
帝國重新又回到那死氣沉沉的政治格局,別無選擇,等待的就只有辛亥革命那遲來的槍聲。
百年的風雨,有多少人曾經幻想過中國能以一和平的方式進行革命,憲政改良一直是他們所追求的夢想,直到今日有許多人仍然堅持認為,憲政改革比孫中山先生所推行的暴力革命更能減少國家政治轉形中所帶來的政治和社會的成本。然而,歷史事實無情告訴我們,這只是一個幻想,一個浪漫的泡影。
在中國文化的大視野下,兩千多年的文明史,就是剝奪了中國人思想的權力和喪失了是平等、自由的歷史。
一個威權社會的建立,必然將包容置之腦后,一切不為威權所容納的思想意識都會被視為離經叛道,被無情地消滅在萌芽之中。而一個新威權政權的誕生,其所依賴的仍是暴力而不是出于人類理性和智慧的思考與設計。這就是為什么“槍桿子里出政權”能夠成為中國人心目中顛撲不破的真理。因此,中國的社會就成了野心家、陰謀家、冒險家、流氓、地痞們大展拳腳的天堂,而成為善良、正直、誠實人的地獄。
也就是為什么,許多中國人百年來的奔走吶喊,卻掌聲寥落,吁聲四起,有太多的人為了他們所追求的真理與人的尊嚴而失去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然而,世界并不因一個國家的停滯而放慢他前進的步伐,中國與世界的差距使得一代又一代的仁人義士,前赴后繼為中國美好的未來,執著不懈的努力,但是他們的努力和心血仍無法實現使中國成為一個真正義意上的現代國家。
一個又一個的歷史機遇,在中國人眼皮下悄悄地溜走,機遇是那樣的難得,而讓他溜走卻又是那樣的輕而易舉,轉眼即逝。
這正是我們那積淀了千年的文化情結讓我們在歷史的抉擇中發生了錯位,全體國人不得不為之付出沉重的代價,咽下這共同釀造的苦果。
一個沒有思想的民族,必然只有功利,沒有誠信、沒有寬容、不懂得懺悔、不知道承担責任。被剝奪了思考權力的中國人,以實用主義、現實主義所建構的文化心理意識,強烈地影響著人的歷史選擇與社會實踐。
以這種民族文化為基礎組成的國家形式,是封閉的,在1840年以前,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狀態下,還可以關起門來做大,悠然自得。一旦置身于國際的大環境下,他面臨的是發展還是死亡的殘酷考驗。文化的沖突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強烈而具體地表現出來,他所遭遇的挑戰,正是決定中國歷史命運何去何從的一個關鍵,考驗著中國人的智慧與勇氣。
傳統文化,如影隨形地制約著國家向現代文明的方向發展,使中國一而再,再而三地錯失了和平崛起的機會,在國人的思想上蒙上一層抹不去的陰影。
今天,中國人還有多少能夠錯失的機遇?我們還能為自己的國家不能融入國際的大家庭分享全人類共同創造的文明成果而無動于衷嗎?
2006.8于花溪
本系列文章轉載自 http://hexun.com/2154909
一生懵懂 2011-04-13 20:34:38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