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刻不容緩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水的問題,對于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是一個生死攸關的戰略問題。正如陳云同志所指出:“水的問題始終是一個大問題,要從戰略高度來認識水的問題的嚴重性。”
  我國水資源并不少,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28124億m[3],居世界第6位。按1995年12.11億人口計算,人均水量2322.2m[3],雖然居世界149個國家的第110位, 但并沒有低于聯合國規定的人均水資源不足 1700m[3]的水資源緊張區的標準。我國局部地區水資源緊張, 主要是由于水資源地區分布與人口、耕地、工礦分布不協調造成的。我國長江流域以南的土地總面積占全國的36.5%,耕地占全國的36%,人口占全國的54.7%,水資源占全國的81%,人均水量3438.5m[3] ; 而北方人均水量973m[3],寧夏人均水量不足200m[3],天津人均水量只有100m[3], 屬于聯合國所規定的人均水資源不足1000m[3]的水資源匱乏區。根據未來氣候變化、人口增長和北方工農業用水量預測,水資源危機仍然是21世紀限制我國北方經濟發展的主要威脅。盡快實施大西線南水北調工程,是解決我國北方地區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一、 實施大西線調水是未來沿海地區人口轉移的戰略性要求
  1979年北京大學王紹武教授等利用我國500 年旱澇資料和近百年海面溫度資料進行研究,結果表明,我國東部地區存在36年旱澇周期。當赤道中太平洋出現反厄尼諾冷洋流時,氣壓偏高,澳大利亞附近的氣壓偏低,對應南方濤動指數加強,沃克環流增強,哈得來環境東弱西強,西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東弱西強并西伸,位置偏南,副高邊緣的暖濕氣流不能達到華北地區等因素,造成南澇北旱,反之,則南旱北澇。作者認為,36年旱澇規律與海面溫度密切相關。蘇聯氣候學家M·C·葉金索則認為,36年旱澇規律與太陽活動有關,當太陽黑子少的年份,則南澇北旱,反之則南旱北澇。但是,隨著現代氣候變暖,這種旱澇規律逐漸被打亂。
  我國是季風氣候國家。每年4 月西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邊緣的暖濕氣流向大陸挺進,大陸上寒冷干燥的蒙古高氣壓逐漸北撤,南北兩大氣團交鋒于南嶺山脈一帶,形成珠江流域的雨季;5—6月極鋒到達長江中下游地區,形成江淮流域的梅雨季節;7月極鋒到黃河流域, 形成華北雨季;8月極鋒到達華北北部和東北南部,形成北方雨季;9月上旬蒙古高氣壓逐漸加強,冷空氣頻繁南下,極鋒就迅速回到南嶺一帶,全國雨季結束。由于東南季風向大陸推進時,受到我國中部、北部東西走向的昆侖山—秦嶺—大別山、燕山—陰山—天山,以及西部東北西南走向的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還有南北走向的賀蘭山—六盤山—橫斷山脈的層層阻擋,使華北和西北地區的降水量比東南地區少,加上近代氣候向暖干趨勢變化,使降水量更少。太原、西安、蘭州等地的氣象資料統計結果表明,西北地區60年代平均降水量比50年代少7.1%,70年代比60年代少2.96%,80年代比70年代少8.7%,90年代更少;北京市多年平均降水量為632mm,50年代為640mm,60 年代為594mm,70年代為569mm,80年代為548mm,90年代以來為499mm , 1997 年為373mm。黃河之水天上來,隨著黃河流域降水量平均每年遞減1.02%,使黃河平均徑流量逐年代減少。據《黃河志》記載,黃河花園口的流量已由1761年(乾隆26 年)的32000m[ 3] /s 下降到1958 年7 月17 日22300m[3]/s,又下降到1997年7月17日的200m[3]/s,1997年8月6 日最大洪峰流量僅500m[3]/s,不足歷史上的一個零頭。黃河多年平均徑流量為560億m[3],80年代工農業平均用水量為271億m[3],沖刷黃河下游泥沙用水量為200億m[3],共計471億m[3],可利用水資源僅89億m[3]。隨著人口增加,經濟發展,對水資源利用率逐年增大,使黃河入海水量逐年減少。據利津水文站資料,50年代黃河入海水量占徑流量的比重為79%,60年代為60%,70年代為55.5%,80年代為51.2%。自從1972年黃河出現斷流26年來,有20年斷流,而且斷流的頻率、時間和河長逐年增大,1991—1995年平均斷流81天,斷流河長120km;1996年斷流128天,斷流河長620km;1997年2月7日開始斷流至年底,共斷流13次236天,跨越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斷流河長683km,海灤河更為嚴重,50 年代入海水量占徑流總量的比重為77%,60年代為56%,70年代為41%,80年代為2.6%,90年代已基本無流水。 這些外流河已變成了內陸河或季節河,北方的河流已無長流水,全年無流水的河流已不少見,青海湖正在萎縮,沙漠化正在擴大,說明缺水矛盾已十分突出。
  黃河斷流,除了氣候變化原因外,還與黃河中上游大量修建水庫和破壞林草植被有關。由于黃河徑流量年際和年內變化大,水庫具有調節徑流量的功能,豐水期蓄水,枯水期泄水,調控黃河徑流量時空分布的不均勻性。但是, 目前5464km 黃河中上游已修建大中小型水庫及壙壩12850座,總庫容660億m[3],超過黃河徑流總量的17.9 %, 其中水庫3000多個,大型水庫12個,它們是龍羊峽、劉家峽、三門峽、鹽鐵峽、八盤峽、青銅峽、三盛公峽、天橋峽、小浪底、萬家寨、大峽、李家峽等,總庫容510億m[3]以上。這么多水庫,層層截流, 到達黃河下游的水量極為有限,使下游干涸斷流,造成河口地區沼澤地消失,生物種群大量減少。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祁連山、六盤山、賀蘭山、秦嶺、陰山的森林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失去森林涵養水源功能,使黃河水量減少。
  據有關部門統計,近年來,我國北方的工農業生產已受到嚴重影響,特別是黃河下游786km的河道內,已遷入農民200多萬,5km 闊黃河河道兩邊的灘地已開墾了27萬多畝耕地,還遷進了一些污染嚴重的小造紙廠和化肥廠;由于黃河河床比兩側農田高5—12m,每當冬春大風季節,風起揚沙,粉沙降落到黃河兩側的農田和市鎮,久而久之,將造成沙漠化;由于黃河斷流,地下水超采,地下水位下降,濟南市130 多口泉井已大部分干涸,影響居民用水; 1972 —1996 年山東省糧食減產98.6億kg,直接經濟損失111億元,工業損失124億元;渤海灣石油管理局利用黃河入海時泥沙沉積灘涂地建立的14口新油井,由于黃河斷流,不僅不能造出新的陸地,而且巨大的海浪和潮流正在侵蝕和沖刷已經形成的陸地和海岸,由于供水不足,1996年石油減產260多萬t,經濟損失30多億元。若繼續超采地下水,一旦海水侵入,將會造成大面積鹽堿化。
  造成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是近代工業化所帶來的負效應。眾所周知,近代工業的興起和發展,一方面促進了世界各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即正效益),另一方面引起了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由于現代工業大量消耗礦物燃料,向大氣中排放的溫室氣體和氣溶膠(SO[,2])持續增加,使大氣組成發生變化。全球大氣的總重量約5130萬億t,99 %是氮氣和氧氣,還有1%是多種微量氣體,如氬、氖、氦、氪、氙、氫、 臭氧、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烴、一氧化氮、水汽等,其中CO[,2]含量占萬分之三。1750年歐洲工業革命開始時,大氣中的CO[,2]濃度為280ppm(約5936億t,1ppm=21.2億t),到1990年已增加到353ppm(約7483.6 億t),增加了26%,并正以每年0.6%的速度呈指數增長。 我國是煤炭生產和消費大國,燃燒1t煤排放CO[,2]0.66t燃燒1t石油排放CO[,2]0.54t,燃燒1t天然氣排放CO[,2]0.4t,1994年我國排放CO[,2]總量8.35億t,僅次于美國1994年排放CO[,2]13.71億t,居世界第2位, 我國人均排放CO[,2]0.17t,居世界第18位;由于南亞、 東南亞和亞洲各國水稻面積擴大,大氣中甲烷(CH[,4])濃度由1750年的0.8ppm增加到1990年的 1.72ppm,增加了1.15倍,并正以每年0.9%的速度遞增; 由于制冷器的普及,大氣中氯氟烴CFC—11濃度由1750年的0增加到1990年的280ppm,CFC—12由1750年的0增加到1990年的484ppm;由于汽車的普及,使氮氧化物(N[,2]O)濃度由1750年的288ppm增加到1990年的310ppm,增加了7.6%,這些微量氣體分布在近地面十幾公里內, 既能透過太陽短波輻射,又能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熱,使熱量滯留在大氣最底層,故稱為溫室氣體。隨著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增大,使全球年平均氣溫已升高 0.6℃,我國的年平均氣溫已升高0.32℃,其中東北地區升高1.0℃, 東南沿海地區升高0.2℃,只有四川盆地因SO[,2]濃度增大,地形閉塞,不易擴散,陰雨天氣增多,酸雨率已達97%,由于云霧對太陽輻射的遮蔽和雨水蒸發耗熱,使年平均氣溫反而下降了0.3℃;氣溫升高, 兩極冰山融化,海平面正在上升,我國1.8萬km海岸線內;已有1.2萬km的沿海地區正在海水倒灌,風暴潮頻繁侵襲。根據中國氣象局氣候中心和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模擬試驗:到2020 年我國年平均氣溫將升高1.68℃,局部地區升高2.46℃,年降水量增加63mm;到2050 年年平均氣溫升高2.22℃,局部地區升高3.02℃,年降水量增加120mm;60—70 年后,在CO[,2]倍增條件下,年均氣溫將升高2.94℃,局部地區升高5. 0℃。由于增加的降水遠不能補償氣溫升高引起大量蒸發所需要的水分,從而使氣候向暖干趨勢發展;我國的種植制度將發生變化,糧食總產量將減少10%以上;森林分布區將向北遷移3—4個緯度;分布區下限將升高200—300m,使東北紅松分布區縮小10.5%,華北落葉松分布區縮小7.9%,華中的杉木和馬尾松分布區縮小5.6%, 華南的云南松分布區縮小3.8%,全國將有20%的森林受到森林病蟲害和森林火險的影響, 森林生產力約下降13%;2050年前后, 從遼寧到連云港的海平面將升高56.6cm,從連云港到廣西北部灣的海平面將升高63.8cm, 沿海地區將有8萬多km[2]被淹,約有2000萬人口向內陸轉移。實施大西線南水北調是未來東部地區人口遷移的戰略性決策。
      二、 實施大西線調水是二十一世紀“中國能養活自己”的可靠保證
  我國的耕地占國土總面積的10%,印度的耕地占國土總面積的55%,人均耕地2.5畝,美國的耕地占國土總面積的20%,人均耕地9畝,法國人均5畝,加拿大人均21畝。解放初期,我國人均耕地2.7畝,隨著人口增加,經濟建設發展,城市擴大,耕地逐年減少(見表),《六五》期間減少3688.5萬畝,《七五》期間減少1759.5萬畝,《八五》期間減少1053.0萬畝,1995年全國耕地總面積142456.5萬畝,人均耕地1.17畝,相當于世界人均耕地的1/3,全國有1/3省的人均耕地不足1畝, 人均糧食不足400kg,所以人口與耕地的矛盾日益突出。
        1980—1995年我國耕地變化狀況表
項目      1980    1985     1990    1995耕地(萬畝)   148957.5  145269.0   143509.5  142456.5總人口(萬人)  98705    105851    114333   121121人均耕地(畝)  1.51    1.37     1.25    1.17糧食總產量(萬t)32056    37911     44623    46662人均糧(kg)   326.69   360.70    393.10   387.28
  1996年初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所長萊斯特·布朗曾預言:到2000年中國人口將達到13億,2030年達到16億。隨著人口增加,耕地減少,生態環境趨劣,水資源不足,糧食總產量將每年遞減0.5%,到2030 年糧食進口赤字將達到3.78億t。 這樣潛在的糧食赤字正在向國際機構提出一個嚴峻的問題,誰來養活中國人?誰能為中國提供這么多糧食?答案是沒有一個國家能辦到,中國將失去養活自己的能力。布朗先生的預言是正確的,他敲響了中國人要注意吃飯問題的警鐘,提醒中國不要忘記糧食這個戰略性問題。他的言論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和中國政府對糧食問題的高度重視。1996年6月4日,國家主席江澤民指出:“我國這么多人口吃飯問題只能靠自己來解決,在這個問題上不能有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9月, 國務院頒布了《九十年代中國食物結構改革和發展綱要》;10月25日,又頒布了關于《中國糧食問題》的白皮書;11月,李鵬總理在意大利世界糧食會議上作了《中國糧食問題》的報告,他明確表示,中國有潛力、也有能力養活自己,而且生活質量將逐年提高。所謂“養活”是指在自己國土上生產的食物可以維持人口再生產,主要依靠5.3億hm[2]山地丘陵、4.0億hm[2]草地、2.67億hm[2]林業用地、3.0億多hm[2]海域、0.1億多hm[2]內陸水域、1.0億多hm[2] 沙漠等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各類糧、油、肉食品。據粗略估計,到2030年,至少能開發替代糧食1.5億t,連同耕地,糧食總產量可達到8.0億t,可養活17億人口。但是,沒有水,一切開發計劃將收效甚微。
  三北地區土地總面積406.91萬km[2],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42.4 %,現有耕地3498.8萬hm[2],占全區總面積的8.5%,占全國耕地的26.4%,而糧食產量僅占全國的8.4%,畝均產量僅79.8kg。 這里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尚未開發,沙漠戈壁7972.3萬hm[2],沼澤地6959.3萬hm[2],重鹽堿地363.1萬hm[2],荒漠5901.0萬hm[2],共計21195.7萬hm[2],相當于全國現有耕地的2.23倍。這里有水則綠洲,無水則荒漠。中國人能否豐衣足食,水是關鍵,所以水是三北地區人民的生命之本。
      三、實施大西線調水是21世紀我國經濟騰飛的依托
  中國今后投資將向中西部地區傾斜,加快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縮小東西部地區的經濟差距。三北地區有130 多種金屬和非金屬礦產資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氣、銅、鎳、鉛、鉀鹽、鈉鹽、石膏、云母、芒硝、鉀、鎂、鈉、溴、硼等,這些資源是21世紀全國和三北地區經濟騰飛的依托,其中已探明可開采煤炭儲量6276億t, 占全國可開采煤炭總儲量10010億t的62.7%,目前正在開發的晉陜蒙三角地區神府——東勝煤田共有煤炭儲量2526億t,但是,開采1t煤需要1m[3]水,開采1t石油需2.5m[3]水,沒有水,一切礦產資源都無法開采和加工利用。 所以中國的問題在西北,希望也在西北,希望的希望是水。
      四、大西線調水是實施《中國21世紀議程》的戰略決策
  我國水土流失面積367萬km[2],占國土總面積的38.2%,每年流入江河泥沙40—50億t,流失的肥力相當于全國一年所需4000萬t的化肥量。其中,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積45.6km[2],年流失土壤100億t, 入黃河泥沙16.2億t;太行山區水土流失面積60.4萬km[2];長江中上游水土流失面積56.2萬km[2],年流失土壤22.4億t,通過三峽下泄泥沙5.6 億t。全國沙漠、沙漠化和風沙化土地面積由50年代的126.7萬km[2] 擴展到90年代的153.3萬km[2],占國土總面積的15.9%,已超過現有全國耕地面積9497.1萬hm[2]的61.4%,其中的97%分布在三北地區。 其它地區主要是風沙化土地,全國約有300個貧困縣的1.7億人口在風沙區艱難地生存。而且沙漠化年擴展速度由50年代的1560km[2]擴展到90 年代的2300km[2],相當于每年擴展一個縣,內蒙古每年擴展1000km[2]。我國北方草場退化面積已達9133.3萬hm[2],占全國草場總面積的1/4, 并正以每年133.34萬ha在擴展。天然草場的產草量由50 年代的3150kg /hm[2]下降到90年代的1500kg/hm[2]。
  為了保護人類生存環境,1992年聯合國召開了環境與發展大會,制訂了《世界21世紀議程》,中國政府為履行國際義務,1993年10月制訂了《中國21世紀議程》,并在煤炭、冶金、工礦、交通、電力、化工、建設、海洋、環保、農業、畜牧、林業等部門安排了減排溫室氣體對策,同時,大辦水電和核電站,減少礦物燃料消耗。全球海洋每年從大氣中吸收并溶解21%的CO[,2]。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它不僅具有涵養水源、防風固沙、吸污滯塵、減弱噪聲、控制水土流失、調節氣候、美化環境等生態功能,還具有碳匯功能。即植物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吸收光、熱、水和CO[,2],才能制造干物質,但一年生植物因當年生消,不存在儲存作用,只有森林每生長1m[3] 木材(包括根枝葉生物量)可吸收并儲存1t—C,森林采伐和破壞又可將其儲存的碳釋放到大氣中,所以森林具有碳源和碳匯功能。全球34億hm[2] 森林吸收和貯存了7000億t—C。中國政府十分重視經濟建設與環境建設的協調發展。解放初期,我國森林面積只有7689萬hm[2],森林覆蓋率為8.0%,到1978年,雖然經歷了10年動亂中的亂砍盜伐,森林面積仍保持了11527.74萬hm[2],森林覆蓋率為12.0%。為了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保護農牧業生產,把植樹造林、改善生態環境作為一項基本國策,1978—1992年國務院和國家計委先后批準了三北防護林、太行山綠化、平原綠化、沿海防護林、長江中上游防護林、全國防沙治沙和1 億畝速生豐產用材林等七大生態林業建設工程,以及東北國有林區、南方十省集體林區和隴晉秦巴山等用材林基地建設工程,規劃1978—2050年人工造林14701.8萬hm[ 2];1997年林業部又批準了遼河流域、黃河流域、 淮河太湖流域和珠江流域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規劃2001—2010年人工造林259萬hm[2]。過去平均每年造林200—300萬hm[2],到1993年, 全國有林地面積已達到1.337億hm[2],森林覆蓋率為13.92%,每年森林生長量4.0億m[3],年采伐量3.2億m[3],其中除了2025萬m[3] 木材用于制作長期保存木制品外,中國森林每年從大氣中凈吸收8627萬t—C,相當于1990年全國能源消耗所排放6.25億t—C的13.5%。我國目前正以每年造林500萬hm[2]速度發展,力爭在2030年全部完成生態林業建設工程,屆時中國有林地面積將達到26488.54萬hm[2],加上1741萬hm[2]四旁林,林木覆蓋率為29.4%,接近國務院要求我國森林覆蓋率30%的目標。根據預測,2030年我國森林可從大氣中凈吸收3.9億t—C,相當于全國能源消耗排放CO[,2]預測值的34%。但是,國家安排三北地區人工造林8540萬hm[2],沒有水就難以成活,即使成活,也難以成林。森林有高大的樹冠,發達的根系,每公頃森林每年要從地下吸收3000—5000t水分供林冠蒸騰, 否則大部分樹木將成為小老頭樹,難以起到生態屏障作用。沒有水就沒有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塞外風光,也沒有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的社會安定局面。只有實施跨流域調水,才能落實《中國21世紀議程》。
      五、實施大西線調水是解決就業的一個可靠途徑
  實施大西線調水工程,目前對安置3000多萬待業職工,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定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
  國際上已有這方面的經驗和教訓。例如,1929年美國發生經濟危機,加上連年遭受自然災害,失業人數達1200多萬。1932年羅斯福當選總統、1933年執政后,他首先提出實行新政,進行經濟改革,同時,興建以田納西州為中心的水利樞紐工程,安置大批失業工人,挖了長達1. 8萬公里的大運河,稱為田納西河,使田納西州谷地與周圍20個州的水陸交通連接起來。到70年代,已建立了35個水電站網, 裝機容量1030 億kW,年發電量相當于1933年的70倍,貨運量達到60億T/Km,比1933 年大125倍。由于改善了生態環境,減少了自然災害,糧食產量比1933 年增加了3倍,并建立了一批新興工業,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定。 斯大林曾把從西西伯利亞的鄂畢河向哈薩克、烏茲別克、土庫曼、吉爾吉斯和庫茲涅茨克等干旱地區的北水南調工程列入了改造蘇聯大自然計劃,但工程尚未實施,斯大林就去世了。赫魯曉夫執政后取消了北水南調工程計劃,結果使南部五個少數民族加盟共和國的經濟越來越貧困,民族矛盾加劇,對蘇聯解體有一定的影響。
  實施大西線調水工程可安置就業職工人數估算如下:
  1.大西線調水工程可安置職工就業人數
  (1)土建工程  大西線引水渠全長1786Km,除利用原有干、 支流外,尚需控引水渠400Km(包括從黃河河源至青海湖216km), 開鑿6條隧洞共56Km,19座大型水庫,集水渠200Km(包括89個渠庫,6個翻水池,10個匯水池)。若5個工段同時動工,工期5年,每年需用工10萬人。
  (2)輔助工程   包括從青海格爾木至拉薩鐵路1088Km , 公路2000Km,2.5萬人移民建筑,工期3年,每年需用工10萬人。
  (3)配套工程  引水進入黃河河源后,東西分流,將500 億m[3]水順黃河而下,利用黃河原有河道,向巴丹吉林沙漠、 騰格里沙漠、庫布齊沙漠、毛烏素沙漠、黃土高原供水,經內蒙古岱海調蓄后入桑干河、永定河向華北地區供水,并向二連浩特、科爾沁沙地和遼西章古臺沙地供水;其余水量引入青海湖調蓄后,向西寧市、河西走廊、柴達木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等西北地區供水。引水支流全長約1萬Km,寬20m,深4m,總土方約80億m[3]。若每個工人每年平均挖土(包括機械施工)1000m[3],工期3年,平均每年需用職工26.6萬人。
  整個調水工程施工的3—5年內,共可安置職工就業46.6萬人。
  2.農業開發工程可安置職工就業人數
  若不考慮戈壁、重鹽堿地和沼澤地的開發,三北地區現有沙漠4957.1萬hm[2],荒漠5901.0萬hm[2],共計10858.1萬hm[2],引水后可改造成農林牧用地,若每公頃用工1人,可長期安置職工10858.1萬人;若再考慮5%的行政管理、商業、 醫療、 文教和交通人員, 共可安置職工11401.0萬人。
  3.水電開發工程可安置就業職工人數
  (1)黃河中上游現有劉家峽、李家峽、龍羊峽、大峽、鹽鐵峽、八盤峽、萬家寨、天橋、三門峽、小浪底、青銅峽等11個大型水電站,原來按300億m[3]水量設計裝機918萬Kw,計劃年發電788億度, 因水源不足,現在實際年發電172億度。引水后可保證滿負荷年發電788億度,即增加發電616億度,按每度電的社會產值20元計算, 年增加社會產值1.2萬億元;若按規定每6萬KW安排一個職工,可增加就業職工119 萬人。
  (2)調水后,黃河水量增加了3 倍, 若在原廠房內增加設備投資400億元,這11個大型水電站可增加裝機2000萬KW,按每年發電5000 小時計算,年發電1000億度,其社會產值2萬億元,并可增加就業職工333.3萬人。
  (3)水利部原計劃在公伯峽、拉西瓦、積石峽、奇溝峽、小峽、烏金峽、大柳樹、龍口、前北會、磧石、軍渡、三夏、 龍門、 西霞院等14個水庫新建水電站,按300億m[3]水量裝機1283萬KW,按1998 年建設水電站投資標準,每千瓦小時投資4600元計算,總投資1770億元,年發電1924.5億度,相當于三峽水電站建成后年發電780億度的2.5倍,每年社會產值38490億元,可安置就業職工641.5萬人。
  (4)青海湖水位3194m,而柴達木盆地的海拔為2679m, 塔里木盆地羅布泊海拔為780m,岱海海拔為1221m,科爾沁沙地海拔為400m, 所以引水進入青海湖和岱海后還可以發電,青海湖可裝機5886萬KW,年發電2943億度,岱海可裝機2000萬kW,年發電1000 億度, 共計社會產值78860億元,相當于1997年全國工農業總產值,可安置就業職工1314. 3萬人。
  (5)引水后,黃河沿線煤礦可建坑口火力發電廠, 若按原計劃裝機1億KW,年發電5000億度,相當于三峽水電站年發電量的6.3倍,其社會產值10萬億元,可安置就業職工1666.7萬人。
  上述5項水電開發工程,共裝機24452萬KW,年發電12483.5億度,年社會產值24.935萬億元,共可安置就業職工4074.8萬人。
  4.工礦業開發  有了水和電后,從日喀則至天津,可恢復或興辦新的工礦企業,可安置就業職工1600萬人。
  5.港口開發  從拉薩至天津有286個港口,若每個港口安置1萬人,共計286萬人。
  6.旅游業開發  從拉薩至天津,共有1800個景點,若每個景點安置500人,共計90萬人。
  上述六項開發項目合計,共可安置就業職工17507.4萬人, 實際上是將密集的東部地區人口逐漸向西部地區轉移,提高西部地區的科技文化水平,開發西部地區的自然資源,振興西部地區的綜合經濟實力,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安定。
  引水工程可由近及遠進行,使三北地區提前受益,加快對自然資源和礦產資源開發和資金回收, 實施滾動開發。 例如, 離黃河河源約800km、面積約1萬hm[2]的毛爾蓋草地,現有積水400億m[3],開發后每年可增加黃河水量80億m[3],若每噸水按0.5元計算,可得水費40 億元;可開發出泥炭71億t,按市價每噸泥炭250元計算,可得17750億元;還可開發出50萬hm[2]的耕地,可長期安置職工50萬人。
  
  
  
當代思潮京2~10K91中國地理袁嘉祖19981998 作者:當代思潮京2~10K91中國地理袁嘉祖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1:56:09

[新一篇] 南京民國建筑的價值及其保護利用

[舊一篇] 歷史·現實·未來——中國民族關系發展回顧與展望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