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社會轉型時期公民道德觀的變化及對策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目前我國社會正處于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型,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的劇變時期。在這一深刻的歷史變遷中,我國公民的傳統價值觀念,尤其是道德觀念受到了猛烈沖擊。深入研究這一問題,對于加強市場經濟條件下公民道德建設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道德變化現象
  市場經濟的發展,使社會利益主體呈現多元化的趨勢,傳統體制下的道德體系發生重大變化,并逐漸趨向多樣化。在這一過程中,由于處于變革中的社會結構的整合度不高,脆性較大,由于轉換中的社會運行機制不穩定,因而舊有的共同價值規范在一定程度上失卻了社會聯系與社會協調的作用。由于新的道德規范又沒有及時產生,因而使人們的行為缺少規范并喪失整合的功能。人們在處理一定的社會關系和行為選擇中無據可依,無規可循,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呈現“無序”狀態。在這種情況下,道德扭曲、混亂的現象變得尤為突出。也有人把這種現象叫做“道德滑坡”。這些現象嚴重影響著社會的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其主要表現是:
  1.道德主體意識的強化與道德認同感的弱化并存
  經濟體制的轉軌給公民主體意識的強化與張揚提供了廣闊空間,舊體制下形成的依賴性和被動性在新體制下得到了松綁。人們的主體意識開始得以強化,開拓創新的精神得以發揚,這促進了獨立人格的進一步形成;效益意識使“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絕對平均主義觀念遭到否定;民主意識使循規蹈矩、安分守己的做人標準發生動搖;競爭意識使公民重義輕利、安貧樂道的生活價值觀發生改變;自主意識改善了勞動者的勞動態度,激發了勞動熱情,提高了主人翁意識與責任感。但市場經濟的逐利性不適當地泛化了道德主體意識,人們對道德的認同感也日益淡化,對于個人所處環境及個人所屬集體的仰慕日益減弱,自覺接受道德統領的意愿逐漸消失。由此導致種種不道德的事情接踵而至:以自我為中心.把別人當作自己“攀爬”階梯的極端利己主義;把親情,友情,愛情等都拋進了冷冰冰的利害關系中;假冒偽劣產品和欺詐服務充斥市場;比吃講穿,擺闊斗富,千方百計地追求物質的享受,完全成了“自己的福利條件和技術的奴隸……為了自己的福利而喪失了自由和幸福”。[1](P7)
  2.新舊道德觀念的并存導致道德評價標準混亂
  市場經濟對人們道德價值觀的形成和發展具有二重性作用。市場經濟使公民逐漸形成商品觀念、利益觀念、平等觀念、自由觀念、效率觀念等一系列嶄新的價值觀、道德觀。但也出現了一些人的道德取向的混亂,使我國社會呈現出轉型時期特有的“過渡性”,即多種道德價值觀并存、沖突的狀態。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幾乎時時處處都要面臨無數的道德判斷和選擇。但當前可供人們使用的道德評價尺度具有多樣性,缺乏統一性,由此就使道德評價和行為選擇成為人們的生存、發展的普遍難題。在這種情況下,道德評價就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道德規范的調節作用越來越弱化了。
  3.道德反叛
  伴隨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多元文化的交融碰撞,勢必引起整個社會生活的變化。人們在眼花繚亂的“花花世界”中模糊了是非標準,導致了心態的失衡。從而對現實生活中的道德關系、道德行為和道德品質表示的不是認同而是鄙棄,不是同情而是冷漠。有些人用故意違反道德來表現自己對道德的不屑一顧;有些人對社會中遵守道德的現象加以嘲笑、奚落,甚至是羞辱,以表明自己和道德的勢不兩立;對于無關自己的事置若罔聞,避而遠之,患上道德冷漠癥。這些現象導致了人們在道德上的虛偽,對道德的任意踐踏,使道德成為一種游離于社會生活的東西被懸置起來。
    二、道德變化原因淺析
  1.傳統道德教育機制的缺陷
  傳統道德教育主要有三個方面的缺陷:第一,道德教育與政治教育結合得過于緊密,甚至被混為一談,弱化了道德的社會控制功能,結果出現了“小學生講愛國主義,中學生講集體主義,大學生講文明禮貌”的奇怪現象。第二,道德教育形式化。傳統道德教育停留在人們道德認知層面上,遠遠未將道德內化為人們的道德品質。由于忽視了道德教育的實踐性特征,從而使道德理論與道德實踐出現了“兩張皮”的現象,人們道德修養方面所表達的道德態度與實際的道德行為相脫節。第三,道德教育缺乏層次性。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覺悟程度、認識能力,乃至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是有不同層次的,但傳統的道德教育不管人們年齡的差別,水平的高低,修養的異同,只用同一種模式,并且要求所有的人在受教育后都達到同樣的程度、水平和境界,這顯然是脫離實際的。
  2.制度缺乏有效的供給
  盡管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都在極力追求個人的經濟利益,社會風氣存在著“物欲化”的不良傾向,但“良心”作為一種自己行為的“自律”的壓力.依然是約束多數人行為的根本因素。基于“良心”道德責任的道德“自律”因素,目前在公民的行為中依然是一種有效的力量。道德良心和社會輿論也是建立在一定的利益基礎上的,而利益又是由社會制度決定的。在社會轉型時期,社會制度的不完善,就成為道德失范和道德混亂的直接根源。鄧小平同志曾經深刻地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2](P333)在一種不完善的社會制度下,踐行道德需要付出慘痛的代價。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道德領域出現的問題有著深刻的制度根源。
  3.市場經濟對人性的負面影響
  市場經濟作為人類經濟活動機制的高效率的合理選擇,它為個人主體性的發揮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市場經濟孕育出來的主體性精神最明顯的表現是個人的利益意識、責任意識和自主意識的增強。但是,市場經濟對人性的影響也有消極的一面。長期被束縛的個人利益的閘門一旦被打開,很快就形成了一瀉千里之勢,嚴重沖擊著人性中道德的一面。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過程中,市場經濟的效益原則誘發了惟利是圖的利己主義、拜金主義觀念;市場經濟的等價交換原則滲透在人際關系中造成道德觀念的淡薄和扭曲,造成職業道德喪失,以權謀私,貪污腐化等;市場經濟的競爭原則使得極端個人主義思想盛行,為了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不惜犧牲別人的利益和幸福。必須指出的是,市場經濟的發展有利于提升人們的道德境界,但這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確立的過程,必須伴隨著人們道德境界的提高。但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時,其負面影響是在所難免的。這是人們的道德失范的經濟基礎。
    三、道德體系的構建及對策
  道德的社會功能,不僅是一種對人的行為規范,而且是一種社會批判與建設的力量。它可以使得人際關系和諧、社會祥和、經濟良性運行、政治穩定、國家長治久安。因此,我們不能以犧牲道德為代價來搞現代化,必須把構建社會主義新道德體系作為一項十分迫切的歷史任務。新時期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體現與時俱進的品質,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按照十六大報告所提出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3]
  1.認識道德轉型的必然性
  我國社會的轉型是在復雜的經濟、文化結構之中進行的,既有傳統觀念,又有工業化早期進程中的變化和問題,亦受到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影響。社會利益的重組、文化價值觀的差異,使人們的倫理觀念產生了裂變,出現了新舊交織、傳統與現代混雜的道德格局。我國社會的轉型,已在實踐中提出了“道德轉型”的要求。傳統道德所蘊涵的優良成分反映了人類情感、道德的共性而應繼承和發揚;同時,傳統道德的某些觀念抑制人的欲望和個性獨立,限制人自由發展,過于強調以道德評判經濟行為,以“重義輕利”為價值取向,是與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相背離的。社會的轉型正在推動社會道德的轉型,這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深入研究和充分認識,要創造有利道德轉型的環境。
  2.加大宣傳力度、改善教育機制
  加大道德建設的宣傳力度,大力倡導優良道德傳統,繼續強化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要求與市場經濟的結合,特別應重視大力加強社會公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公民責任義務教育、誠實信用教育等。在道德教育理念上遵循“人是主體,客體是自然”,“人始終是主體”[4](P243)的原則。增強人是道德活動的創造者和體現者的積極主體意識。在道德教育的內容上避免假大空,注意道德教育的生活化、現代化,使之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社會經濟現實條件和社會成員的認知水平聯系起來,使人們能夠“從我做起”。新的道德體系既要反映我國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道德原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道德精神,中國傳統道德方面的積極因素,同時又要吸收反映全人類共同需要的道德內容。在道德教育的形式上,要使人們道德認知與道德實踐結合起來,探索人們喜聞樂見的又易于接受的方式,使道德規范作為自律而不是它律存在,實現道德建設的目標。另外,還要注意道德教育的針對性、層次性和多樣性。中共中央十六大報告提出:“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3]這就充分體現了理想與現實,先進性與廣泛性的結合,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應該成為我們構建新時期道德體系的指導思想。
  3.確立新的道德評價標準
  道德評價標準的欠缺和多元化是社會變革中所不可避免的。這顯然給人們實施道德的評價和選擇增大了難度。因而建立一個相對客觀、科學、統一的道德評價體系和標準是非常必要的。道德評價具有很強的價值導向性,對人們的行為選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社會能夠通過道德評價來揚善抑惡,從而促進全社會道德水平的提高。在當今社會條件下,找到這樣一個相對客觀、科學、統一的道德體系和標準并不是不可能的,我們已經取得了一些為人們所認可并被實踐證明為有效的標準,如“三個有利于”的評價標準。黨的十六大又提出了民族精神和“四個尊重”的評價標準等,這都是我們從長期的實際工作中得出的有效結論,也應該成為新時期道德評價標準的一部分。
  4.實施德、法并舉
  依靠法律手段促進道德建設的發展是公民道德建設的規律性要求。《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指出,“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形成、鞏固和發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要“綜合運用教育、法律、行政、輿論等手段,規范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約束和制止不文明行為,形成扶正祛邪、懲惡揚善的社會風氣”。江澤民同志把道德建設提到了“以德治國”的高度,這一重要思想的提出具有深遠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這不但為我們構建新時期道德體系提供了一個契機,也為我們指明了一條道路,即要“德、法并舉”。具體來講,可通過普法教育引導公民在對法律法規的認識中判斷是非善惡,提高道德覺悟;在對社會成員違法行為依法懲處的同時進行道德譴責,在對違反道德行為進行譴責的同時作出相應的處罚,通過嚴格執法去引導公民的道德價值選擇,以法律的形式建立社會道德的獎懲機制。用法制促進道德建設的最佳方法是將部分道德“法律化”,將原來是由道德管轄的社會生活領域劃歸道德和法律共同管轄。只有加強道德和法律的約束力,方能創造出與傳統宗法社會不同的社會道德環境和氛圍。
  5.實現制度的有效供給
  道德建設的關鍵是實現制度適時有效地供給。道德品質的生成離不開一定的物質條件。馬克思曾經指出:“個人怎樣表現自己的生活,他們自己也就怎樣……因而,個人是什么樣的,這取決于他們進行生產的物質條件。”[5](P14)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為構建新的道德體系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物質條件,我們可以用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來抑制市場經濟對人的道德和行為的負面作用。在合理有效的制度設計之下,善的美的德行被普遍肯定,使踐行道德規范的人既能實現個人的利益,同時也能為社會公共利益做出貢獻。動用制度與立法手段使公平與正義能夠得到維護,從而使道德的力量也強大起來;使惡的行為在合理有效制度的設計下,并不是一種有利可圖的行為,踐行者甚至需要為此而付出慘痛的代價,遭到懲罚。從而通過制度建設達到道德懲惡揚善、扶正祛邪的目的。
  6.加強個人自身的修養
  “道德的基礎是人類精神的自律”。[6](P15)無論是制度建設還是教育對道德的社會調控都是以喚起個人的自覺性為前提的。人是一個積極主動的主體,有著自己的意志和目的,在社會生活和交往中有自己自覺認識和自由的選擇。社會調控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關鍵在于個人道德修養和水平。公民應增強自律意識,變“要我遵守”為“我要遵守”,把道德規范內化為自己的品質,自覺理解和實踐道德品性以求養成完善的道德人格,達到道德修養的更高境界。
  綜上所述,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特殊時期,人們傳統的道德觀念受到巨大的沖擊。社會轉型呼喚道德轉型,需要構筑新的道德體系來適應社會的發展。社會主義新時期道德體系的建立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各個方面并不是孤立地發揮作用的。既需要進一步完善社會制度、改善教育機制,又需要加大宣傳力度、實施德法并舉。但對個人而言,外部因素只是道德品質生成的重要條件,道德最終要通過個體內在的選擇才能發揮作用。
河南教育學院學報鄭州64~67G2思想政治教育王振國20032003在經濟轉軌,社會轉型的今天,傳統的道德體系受到了來自各方面的猛烈沖擊,從而導致我國公民的道德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些變化的原因是傳統道德教育機制的缺陷,制度有效供給的缺失和市場經濟的影響。我們應當以“三個面向”為指導,建立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道德觀變化/原因分析/道德體系/對策王振國(1957-),男,河南鞏義人,鄭州大學公民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河南 鄭州450052 作者:河南教育學院學報鄭州64~67G2思想政治教育王振國20032003在經濟轉軌,社會轉型的今天,傳統的道德體系受到了來自各方面的猛烈沖擊,從而導致我國公民的道德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些變化的原因是傳統道德教育機制的缺陷,制度有效供給的缺失和市場經濟的影響。我們應當以“三個面向”為指導,建立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道德觀變化/原因分析/道德體系/對策

網載 2013-09-10 21:58:24

[新一篇] 淺析我國對管理科學需求的“兩大”反差

[舊一篇] 淺議中專語文教材中的幾種“聯想”方式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