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中國民族關系的一個新視角:各民族共生態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D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623(2003)06-0055-04
    從上個世紀末至今,盡管世界的主題仍然是和平與發展,但是,國際范圍民族間和地區間的沖突、部族間的仇殺,一點也沒有因人類科技進步和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而減少。伴隨著蘇聯一分為十五,南斯拉夫一分為五,世界掀起了第三次民族主義浪潮。多民族國家內民族矛盾、斗爭也從沒有停止,如英國的北愛爾蘭問題;歐洲大陸新納粹排外風潮等。甚至當今世界嚴重的恐怖組織暴力活動也往往與民族問題交織在一起。從我國國內民族關系看,特別是二十多年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不僅使國家綜合國力大增,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而且給國內民族關系注入了新的活力,民族團結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得到了升華。但是,各民族在越來越頻繁的交往中,體現在社會生活的各種權利和權益方面,因不同民族成員間文化差異、民族特點和心理承受力的不同而引發的民族矛盾和沖突也隨之增加。就我國國內民族關系而言,民族問題的根本解決,取決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總問題的逐步解決和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進程。但同時在各民族人民中灌輸和倡導什么樣的觀念意識、價值取向,創造什么樣的社會政治和文化氛圍,這不僅是我國改革、發展、穩定所必需的,也是增強中國各民族凝聚力,增進民族之間親和力的客觀要求。
    由此可見,在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中,對各民族人民進行馬克思主義民族觀的教育,既是國家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中國各民族共同發展繁榮與進步的根本要求。但是,隨著世界格局向多極化發展,我國市場經濟的逐步發展,社會的多元化,社會成員觀念意識的多層次,人們價值取向的多樣性表現得越來越突出。以筆者之見,在當今各民族之間交往日益頻繁、擴大、加深的情況下,倡導和樹立各民族共生的理念和意識,運用民族共生態理論認識我國民族關系,既是時代的呼喚和民族進步的客觀要求,也是運用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認識和觀察民族關系的一個新視角。
      一
      (一)社會共生理論
    所謂共生理論,原指不同生物之間那種共生、寄生、密切生活在一起的生活方式。現代生態學把整個地球看成一個生物圈,各種生物之間以及與外部環境之間存在著能量轉換和物質循環的密切聯系,借用生物共生理論的原理來研究人類社會現象,這便形成了社會共生理論。社會共生論所要揭示的是,在社會發展中,個人之間或人們共同體(群體)之間既有相互排斥性,又有互補性這樣一種關系:在一定的社會中,人的個性力圖伸展,價值力求最大化實現,因此,在一定環境中的個人之間產生矛盾沖突是必然的;不同的社會群體在發展中,也力求各自勢力的擴張,因此,一定社會環境中的不同群體之間產生矛盾沖突也是必然的。但是,個人也好,群體也好,為了各自的生存和發展,絕不能一味與他人、他群體無限矛盾沖突下去,在力求個人自由,力圖群體整合的同時,必須求得與他人、他群體的妥協、合作。這種不同社會主體之間在利益關系上表現出的既矛盾沖突,又妥協、合作、互補關系即社會的共生態[1]。
    矛盾、沖突、斗爭,妥協、緩和、合作,是社會共生的體現方式,無論是個體,還是群體,凡是獨立主體之間永遠存在各種利益關系上的矛盾,但并非絕對的,任何一方無權也不可能取消對方的生存權利,同時為了自身的存在和發展,在一定條件下,各自必須做出讓步,求得妥協、折中,進而達成一定的契約,以求共生。一個國家的政治越民主,社會越文明,共生理論在實踐中就貫徹得越深刻、越完全。法律正是這種社會共生的一種度量衡,它發揮著區分和調節不同利益主體之間關系的作用。一個國家的和諧發展,法制社會的建立完善,就是社會共生理念的最好實現。由此可見,社會各個領域各種關系中均存在著共生關系,就我國多民族這一客觀現實國情而言,也是一種共生關系,即民族共生態。
      (二)我國各民族共生態
    所謂我國民族共生態,是指我國每個民族作為一個利益群體,在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進步中所處的地位和發揮的作用,與各自分享相應的各種權利、利益相適應的和諧民族關系。
    首先,我國現有的56個民族,盡管人口有多少之分,發展有先進與落后之別,但都有其悠久的發展歷史,形成了各具特點的穩定的人們共同體。既然民族是一個獨立群體,就一定存在自我回歸力,就存在民族的自我意識,在多民族國家中就存在民族的特殊利益,因此,民族之間產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但在每一個民族的形成發展過程中,離不開民族之間的互通有無。因為,從我國每一個民族的發展歷史來看,由于各自所處的自然環境不同,并產生了各具特色的經濟類型,形成了各自的優勢,進而存在民族間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互補。從各少數民族的現狀來看,盡管經濟文化發展相對落后,但各少數民族地區地域遼闊,資源豐富,而且又是我國的自然生態屏障,具備發展經濟多方面的自然稟賦,我國實現現代化離不開各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因此,中國各民族相互學習、相互合作也是必然的,各民族在長期的歷史交往中,在矛盾之中求合作,沖突之中求緩和,斗爭之中求妥協,在求同存異之中各民族共生。
    其次,中國各民族不僅在歷史上就是一個共生態的發展過程,當今更是一個共生態不斷升華的過程。特別是建國以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各民族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的新型民族關系。國家從政治和法律上保證了每個民族在多民族大家庭中的平等地位、權利和義務。作為每個民族群體在享有自我生存發展權利的同時,也承担著尊重其他民族生存發展權利的義務。我國的《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就是維護、保障和調節各民族共生態關系最根本的度量衡。
    各民族共生態理論,是對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創造、每個民族都有優越于其他民族的地方這一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的新詮釋,也是對費孝通先生所提出的關于中華民族是多元一體格局理論以及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各民族“誰也離不開誰”(即“三個離不開”)思想的科學性,從社會共生理論的新視角所作的歷史和邏輯證明。
      二
    中國各民族的共生態關系,通過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集中反映出來。
      (一)我國各民族間的政治共生態
    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政治的核心是權力和權利的享有、占有和分割問題。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民族關系的政治共生態,反映的是這樣一種動態關系:即每個民族群體在尋求發展過程中,總在訴求和謀求更大更多的有利于自我發展的權力和權利,這樣,民族之間、民族與國家之間、地方與中央之間必然要產生一定的矛盾;但同時,中國各民族在對外對內的關系上又存在共同的利益,為了共同的發展和共同的利益,民族之間要溝通、協商,并達成不同利益主體共同接受的分權關系。民族間在分享國家政治資源過程中形成的和諧關系即民族間的政治共生態。
    民族間的政治共生態,通過兩個方面反映出來。一方面,就國內民族關系而言,每個民族都有要求自治的愿望,積極爭取管理本民族本地區內部事務的權利,謀求對國家管理的有效參與,實現當家作主的民主權利。因為,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沒有地方的活力,便不可能有整個國家的繁榮與強盛。正如列寧曾講:“如果不保證每一個在經濟上和生活上具有比較大的特點以及具有特殊民族成分等等的區域享受這種自治,那就不可能設想有現代的真正民主國家。”[2](P150)另一方面,各民族的集中統一對于多民族國家來說,就是各民族政治共生態關系的一種政治組織形式,即通過國家的制度安排實現各民族關系的和諧發展。我國實行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既是現時民族間共生態關系的一種政治調節機制,也是我國各民族政治共生態關系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近年來,朱倫先生提出的“民族共治論”,盡管還有待進一步研究,但筆者以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提升我國各少數民族在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過程中的地位、作用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3]。
      (二)我國各民族間的經濟共生態
    經濟是社會的基礎,經濟的核心是社會成員和利益主體對社會財富的生產和分配,即對經濟利益的占有和分割問題。各個民族在自身的發展過程中,形成的與大自然的溝通方式,占有著獨特的生態環境和自然稟賦。因此,社會經濟發展的多元性和差異性,以及人們需要的多樣性,使每個民族的生產和創造的財富,成為其他民族需要的提供者,人類在發展中,民族在交往中,各個民族的生產及其創造的財富的互補性是不可或缺的。民族經濟共生態關系,即多民族國家內,每個民族在經濟發展的水平上,對社會從經濟的貢獻上以及社會財富和經濟利益的享受分配上,趨于合理公平的一種動態過程與和諧的民族關系。
    從我國多民族國家的歷史發展看,由于我國東、西、南、北地理生態的差異,形成了不同類型的民族經濟,進而使民族間的交往不可避免,而且,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民族之間、地區之間,經濟上的聯系和互補越來越強。歷史證明,民族間經濟方面的往來暢通、頻繁,民族關系就和睦,社會政治就穩定;如果民族間經濟往來遭到破壞或阻隔,社會便出現動蕩,民族矛盾會激化。民族間經濟共生態規律還要求,民族間在經濟發展速度和水平上,不同民族成員在分享社會財富方面,應趨于平衡和合理,否則,會導致民族關系的緊張,甚至產生政治沖突。
    建國以來,我國解決民族間、地區間經濟發展差距的實踐證明,當我國民族地區和各少數民族的經濟得到迅速發展,民族間的發展差距有所縮小,民族關系就會進一步鞏固,民族間的矛盾就減少,國家的凝聚力就會增強。反之,如果各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緩慢,民族之間發展差距拉大,必然引起民族心理失衡,人們對黨和政府信任度下降,隨之,民族之間、地區之間、地方和中央之間的矛盾會加劇、增多。國家應從全局利益出發,促進各民族、各地區發揮比較優勢發展經濟,增加社會財富,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防止出現兩極分化和民族間發展差距拉大,盡可能縮小民族間、地區間已存在的發展上和經濟利益分配上的差距。在我國,民族間的經濟利益關系是最基本的關系,也是最敏感的問題之一。因此,我們黨和國家始終堅持扶持和幫助各少數民族發展經濟文化的政策,長期致力于解決歷史遺留下的民族間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方面的差距。現在我國正在實施的西部大開發戰略,就是要從根本上解決國家地區間、民族間發展極不平衡的問題。我國對各少數民族實行幫助的特殊政策,既是國家整體發展利益所必需,也是民族共生態規律的客觀要求。
      (三)我國各民族間的文化共生態
    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是凝聚和激勵一個民族不斷發展的重要力量。所謂民族文化共生態,是指各個民族在人類的進步中,各自有創造文化產品的自由,有弘揚傳播這種文化產品的社會環境以及民族間應該互相尊重對方這種權利的一種和諧的民族關系。民族文化共生態要求,每個民族都有選擇文化的自由,誰也無權強加或取締各民族所認同或不認同的文化。
    民族文化正是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歷史選擇過程中,其精華得到發揚,并為其他民族所吸收,成為時代的、世界的,豐富了人類的文化寶庫。我國及世界各民族,從古至今,正是在這種民族文化共生態關系中得以發展進步。因此,各民族文化的自由多樣性發展,才使我們的世界五彩繽紛、繁華似錦。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盡管人類歷史上,局部和短時期出現過毀滅某種文化的倒行逆施,但每一種民族文化均具有極強的生命力,都具有與不同文化相抗衡的力量,不同的民族文化在相互吸納與排斥、融合與斗爭、滲透與抵御的過程中共生態,才使人類文化的百花園不致枯萎。凡熟悉中國古代歷史和民族關系史的人,不難發現這樣一種規律:哪個朝代、哪個時期,統治者民族偏見少,思想開明,容納各種文化,社會經濟文化就會出現繁榮,民族間的交往就會加強,民族關系就和睦。反之,就出現社會經濟文化停止甚至衰敗,民族關系緊張甚至出現紛爭的局面。
    中國各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共同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同時,每個民族在歷史的實踐中還創造了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這種文化不僅是每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也是我國各民族共同的精神財富,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動力。在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發揚光大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不僅是民族發展進步的必然,也是各民族文化共生態發展規律的必然。
      三
    中國民族關系是共生態關系,因此,在全體國民中樹立和強化中國各民族共生態的理念是很重要的。
    生態學把整個地球看做一個生態系統。在這個系統中,人與自然共生態,自然為人類提供生存發展的各種資源,人類寄生于自然界。人類在向大自然索取資源的同時,要保護自然環境,遵守“地球道德”,在發展中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的關系。否則,人類必然遭受自然規律的懲罚,當今全球生態危機警報頻頻出現就是最好的證明。人與自然的關系是這樣,人際之間、不同社會群體之間、不同民族之間的關系同樣是互相依存的。他們之間存在著各種利益的矛盾和沖突,但即使這種沖突在一定時期發展到極端,最終還得回到妥協、緩和、聯系、容納的軌道上來,求得共生發展。
    人們可能還沒有忘記,南非曾是個白人與黑人水火不相容的地方,在經過了多少年的沖突、斗爭,最后還是走向了妥協、合作。最近,俄羅斯發生多起車臣武裝分子的恐怖事件,盡管遭到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強烈譴責,但如果我們冷靜地反思,恐怕不能不說與斯大林時期對車臣等民族的不公對待,以及后來俄羅斯解決車臣武裝的方式無關,此時的矛盾可以說是一種歷史的反彈。正如未來學家托夫勒在《預測與前提》中指出的:到了沒有退路的時候,人終究要反抗的,而在我們生活的時代,哪怕人數很少的集團,只要下決心干,破壞作用也是很大的。筆者以為,這多少對理解認識當今世界多民族國家內的民族矛盾,國際范圍的民族沖突、地區沖突有所啟示。不管是一個人、一個群體,還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在尋求自我發展的同時,絕不能“目中無人”。世界是多元的、多樣的,誰也離不開誰。
    古往今來,中國各民族之間經濟、文化方面的聯系就從未間斷過,而且越來越緊密,并且促進了國家政治統一的向前發展。這一歷史發展趨勢,反映了中國民族關系是共生態關系的發展規律。在未來的社會發展中,中華民族對人類貢獻的大小,取決于國家凝聚力的增強和國內民族關系的和諧發展,同時也取決于各民族社會成員認識和對待民族關系的正確觀念和意識。因此,在全體國民中樹立和強化中國各民族共生態的理念,既是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加對社會弱勢群體人文關懷、改善社會各種對立關系的一項基礎工程。這一理念的建立和增強,會使不同民族成員觀念中的民族偏見減少,開放意識和民族心理承受力逐漸增強,對不同民族文化的容納性會更強。
    [收稿日期]200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呼和浩特55~58D5民族問題研究丁龍20042004筆者運用社會共生理論來分析中國的民族關系,認為從古至今,中國各民族就是一種共生態關系,并通過政治、經濟、文化的共生態關系表現出來。主張在全體國民人文教育中,要倡導和樹立民族共生理念,這是實現社會和諧發展,加強民族團結,增強國家凝聚力的一項基礎工程。中國/民族關系/民族共生態
    China/national relations/the state of symbiosis of all nationalities本文為華中科技大學2002年社科基金項目“民族地區農村村民自治與宗族關系研究”、湖北省社科“十五”規劃基金項目“社會轉型過程中湖北民間組織發展研究”、教育部2002年人文社科研究項目“村民自治制度下我國鄉村治理的文化基礎研究”的中期成果之一。同良汪THE STATE OF SYMBIOSIS-A NEW PERSPECTIVE IN WHICH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ALL THE CHINESE NATIONALITIES
  DING Long-zhao
  (Marxism-Leninism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Huhhot,China 010022)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applies the social symbiotic theory to the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relations, holding that since the ancient tim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Chinese nationalities have always been a state of symbiosis that finds its expression in the political,economic and cultural symbiosis.The advocacy of developing a national symbiosis in the humanistic education of the whole Chinese people is a fundamental project to bring about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to strengthen the national solidarity and the cohesive force of the country.丁龍召(1959-),男,內蒙古達茂旗人,內蒙古師范大學馬列教研部副教授。內蒙古師范大學 馬列教研部,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 作者: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呼和浩特55~58D5民族問題研究丁龍20042004筆者運用社會共生理論來分析中國的民族關系,認為從古至今,中國各民族就是一種共生態關系,并通過政治、經濟、文化的共生態關系表現出來。主張在全體國民人文教育中,要倡導和樹立民族共生理念,這是實現社會和諧發展,加強民族團結,增強國家凝聚力的一項基礎工程。中國/民族關系/民族共生態
    China/national relations/the state of symbiosis of all nationalities本文為華中科技大學2002年社科基金項目“民族地區農村村民自治與宗族關系研究”、湖北省社科“十五”規劃基金項目“社會轉型過程中湖北民間組織發展研究”、教育部2002年人文社科研究項目“村民自治制度下我國鄉村治理的文化基礎研究”的中期成果之一。同良

網載 2013-09-10 21:59:33

[新一篇] 認真總結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經驗  ——由40年前兩篇重要文獻談起

[舊一篇] 認識論研究能轉換成對意識形態的批判嗎?  ——與俞吾金同志商榷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