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下自愿被你吃的豬,有錯嗎?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你去領錢。提款機吐出好多錢,比你要領的還多,但是你的賬戶一切正常。嘿嘿,銀行不知道出錯了,除了銀行,沒有人有所損失。這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嗎?你是消費者。滿街都是「便宜的好咖啡」,真是好康。不過,為什么會這么便宜?是因為店員薪資過低、咖啡農被嚴重剝削嗎?你是不是助紂為虐?你是國家元首。聲名狼藉的商人想要改變形象,愿意捐款拯救卡奴,減少燒炭自殺的現象。條件是:頒授國家最高榮譽勛章給他!這是賄賂,還是行善?

人生經常面臨許多抉擇,也經常遇到許多令人不解的現象,而且都找不到答案。沒錯,這些就是哲學問題。你可以選擇不面對哲學,卻無法逃脫哲學問題的糾纏。在《自愿被吃的豬:100個讓人想破頭的哲學問題》(麥田出版)一書中,英國暢銷哲普作家巴吉尼設計了100種場景,引導出100個哲學問題。他會帶你思索這些問題,提出各種可能的解答;一旦面對這些似曾相似的場景,或許能讓你找到最恰當的解決方法。





◎自愿被吃的豬


博格吃素四十年了,這次他準備坐下來好好享用一頓由豬肉香腸、酥脆培根與平底鍋煎雞胸肉組成的肉食大餐。博格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嘗過肉的滋味,他的原則顯然勝過了口腹之欲;不過,現在他卻可以一邊吃肉又不違反良心。


香腸與培根來自博格一周前見過的豬普莉希拉。這頭經過基因工程改造的豬會說話,更重要的是,牠還自愿被吃。在人類餐桌上劃下生命句點,是普莉希拉畢生職志,牠在待宰的那天醒來時,內心澎湃不已。普莉希拉沖進舒適又人道的屠宰場之前,將自己的期望全告訴了博格。博格知道整件事的來龍去脈之后,心想如果不吃了普莉希拉,就太對不起牠了。


雞肉則是來自經過基因改造的「無腦」雞,換句話說,這種雞就像植物一樣,無法知覺到自我、環境、疼痛或舒服。殺這種雞就跟拔紅蘿卜一樣,一點也不殘忍。


然而,菜肴端到博格面前時,他禁不住作嘔。這是長年茹素造成的反射作用,還是內心痛苦反映出的生理現象?博格鎮定了一下心神,拿起刀叉……


關心動物福利不是少數素食人口的專利,然而,真正能做到不殺生的,卻只有素食主義者。素食主義者不打蒼蠅,也不撲滅老鼠,而一般人──雖然不是全部──倒是樂意殺光這些生物。


有些人認為,飼養并殺掉動物是錯誤的行為,他們的理由主要有二。首先是飼養動物的環境問題,這里人們關心的是動物活著時遭遇的悲慘狀況,而非死亡。其次則是屠宰行為,它終結了生物的生命,剝奪其安享晚年的機會。


解決第一個問題的方式很簡單,只要確保動物能生活在良好的環境中即可。因此,許多關心動物福利的人士只吃自由放養而非集約飼養的家禽與牛羊。


然而,對素食主義者來說,更重要的是第二個理由:反對殺生。不過,若是能創造出沒有生存利益的動物,也就是說,這些動物就跟紅蘿卜一樣沒有知覺,結果會不會有所不同?剝奪牠們從未知覺或擁有過的存在感是否有錯?或者,如果動物實際上自愿被吃,就像道格拉斯‧亞當斯在《宇宙盡頭的餐廳》中想象的牛?


小說主角丹特對于這項提議感到一陣恐怖的嫌惡,他說:「這是他見過最令人作嘔的事。」但是畢波布羅克斯駁斥丹特的說法:至少這「比吃掉不愿被吃的動物還好吧」?丹特的反應不過就是「惡心想吐」,這是人們面對某種不自然東西時、即便當中沒有道德問題也會產生的一種本能厭惡。器官移植與輸血一開始也被批評為異想天開,然而,等到人們逐漸見怪不怪,許多不道德的指責也隨之消失,只剩極少數宗教人士還堅持反對。


人們可能會提起動物尊嚴或尊重自然秩序,但嚴肅而論,創造無腦雞是不是也減損了雞的尊嚴?普莉希亞是不是死得很有尊嚴?甚至于有機農夫選擇與培育各種農作物并大量生產的行為,是否等于紊亂了自然秩序?簡言之,如果博格的菜單成真,素食主義者還有理由拒絕與博格一同開葷嗎?


◎賄賂無罪,受饋有理?


首相向來以「正直」的形象自詡,他不容許政府內部出現貪污與丑聞,并且希望建立一個廉潔誠實的政府。


然而,某個事件讓他陷入兩難。在唐寧街的會客室中,有個以欠缺良心著稱的商人──但是他并無刑事犯罪或民事不法記錄──把首相拉到一旁。他帶著陰謀家的口吻,低聲對首相說:「許多人不喜歡我,也輕蔑我做生意的方式,對此我并無怨言。真正讓我苦惱的是,我的壞名聲將使我永遠無法得到國家授爵。」


商人又說:「我知道我們可以一同解決這個問題。我準備了一千萬英鎊,要協助提供干凈飲水給數十萬非洲民眾飲用,前提是你要保證我列名在新年授爵名單上。如果不行,這筆錢我就留著自己用。」


商人拍拍首相的背說:「考慮一下。」然后轉身走入賓客中。首相知道這是賄賂,但如果能讓這么多人受益,賣爵又有什么不好呢?


對于道德標準明確的人而言,有兩種做法可以輕易解決這個兩難處境。如果采取狹義的功利主義觀點,道德上可欲的結果是能造福最多數人,當然應該接受賄賂。這個道德數學題很簡單:如果首相接受商人的賄賂,數十萬人有干凈飲水可喝,商人得到「爵位」;唯一的代價是,看到這個如同罪犯的貪婪家伙接受女王授爵時,心中會帶點怒氣。


如果采取的是正直原則與正當法律程序原則,很明顯地應該拒絕賄賂。事務的處理必須遵循正當法律程序,允許富人買爵,即使錢是用在好的用途上,也會破壞國家授爵的原則,使其從論功行賞變成論錢行賞。


要衡量這種兩難處境的困難度,必須先了解上述兩種論證會造成什么影響。正當法律程序與法治對于民主開放社會十分重要,但若是稍微扭曲法律可以獲得極大的好處,只有極小的壞處,謹守法律無所作為豈不太過愚蠢乃至于不道德?


問題的核心在于,這里有一種道德自我沉迷的現象。首相急于建立廉潔的政府,這意味著他不想沾上任何貪腐的污點;但是在故事中,首相不想弄臟自己的手,其代價便是犧牲了數十萬需要干凈飲水的非洲人的福利。首相該受指控之處在于,他對潔身自愛的興趣遠大于讓世界更好。他想要道德,實際上卻干了不道德的事;他對道德的沉迷,使得非洲人注定與疾病及跋涉取水為伍。


或許首相察覺到這一點,但是仍有其他考慮。若他接受這種想法,接下來會招來多少賄賂?為什么不對選民說謊,這樣可以讓他們支持而非反對一場正義的戰爭?為什么不支持專制政權,如果長期而言可以促進地區穩定并防止更糟的人掌權?如果所有的政治人物都只考慮結果不問過程,首相如何主張自己是個正直、誠實又不貪腐的領導人?還是說,這些理想都只是天真的夢?



鳳凰讀書 2015-08-23 08:45:15

[新一篇] 【推薦】馮象:樂園本不是人祖長久的居處

[舊一篇] 主持人都要失業了嗎?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