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天上來 服飾璀璨譜春秋(下) 傳統服飾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作者:辛慧                

(Anastasia Lin提供)

                                                           

裙裝在明代初年用色偏向淺淡;崇禎時期提倡白色裙。裙邊有一、二寸繡邊。明初裙寬為六幅,明末時發展為八幅、十幅。裙褶十分盛行,有細密褶紋,也有大褶紋,褶紋裝飾十分講究。

(網絡圖片)


有一種名為彩條裙,每條選用一種顏色緞,每條色緞上繡出花鳥紋飾,帶邊鑲以金線可成為獨立的條帶,將數條這樣的各種彩條拼合在腰帶上,就成為彩條飄舞的裙子,因此取名“鳳尾裙”;有的還將整塊緞料用手工做成細褶紋,取名“百褶裙”;一種二十四褶裙取名“玉裙”。

(網絡圖片)


明代還有一種特殊式樣的帔子,由于其形美如彩霞,故得名“霞帔”。明代男裝以方巾圓領為代表形式,其特點是寬袖、皂(黑)色緣邊,青圓領、皂絳軟巾垂帶。

(網絡圖片)


腳夫和搬運工則著青布衫褲,青布長手巾,上衣沿寬邊。官服是云緞圓領袍,另有外加云緞外套的穿法。這種袍長離地一寸,袖長過手,袖椿(指袖身)寬一尺,袖口寬九寸,足著大紅色履為典型式樣。

清代,流行衣身修長,衣袖短窄的滿裝形式。滿族的旗裝,外輪廓呈長方形,馬鞍形領掩頰護面,衣服上下不取腰身,衫不露外,偏襟右衽以盤紐為飾,假袖二至三幅,馬蹄袖蓋手,鑲滾工藝裝飾,衣外加衣,增加坎肩或馬褂。其造型完整嚴謹,呈封閉式盒狀體,因此形象肅穆莊重,清高不凡,而獨樹一幟。

(網絡圖片)


旗袍或短裝有琵琶襟、大襟和對襟等幾種不同形式。與其相配的裙或褲,以滿地印花、繡花和裥等工藝手段作裝飾。襟邊、領邊和袖邊均以鑲、滾、繡等為飾,旗裝在清代,除具有上述共同特點外,不同時期的個性特征也比較鮮明。

清代女子服裝,有公服、禮服和常服。公服是自皇后至七品命婦規定的服制;禮服在民間指的是吉服或喪服。婚喪嫁娶及壽日的衣服,宮廷中是按命婦的品級規定的;常服形式多,變化服用也自由得多。

(網絡圖片)


從以上對中國古代服飾的簡單描述中,我們不難發現,古代服飾一個特點是其嚴格的禮服制度,這也說明古人是遵循著一定的生活準則與道德規范的,所謂君、臣、子民各守其綱。

古代服飾也可體現出古人的宇宙觀和思維狀態。《易.系辭》中記載“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之乾坤,乾坤有文,故上衣玄,下裳黃”。這段文字是說,在黃帝堯舜時期開始出現了衣裳,從而結束了史前那種圍披狀態。人們按照這種衣裳式樣穿著,有秩序地拜祖先、祭天地,從而實現天下治。乾坤是指天和地。

人們從經驗中得知,晨,天未明時,天空是黑色(稱“玄”),上衣如天,所以用玄色,而大地為黃色,下裳如地,服色即用黃色,以此表達對天和地的崇拜。從服飾上也可看出古人是信神敬天,信守天命的。

中國古代服飾,作為中國古代文化的一個重要的部分,也體現了人和自然的和諧關系。其實古人這種“天人合一”的思維方式,都是基于當時的人對神的崇尚與信仰,也正因為人有這種善念及高尚的道德水準,神才會將它顯現給人,才會讓人擁有智慧,擁有真正美好的生活環境、生存方式及美好的事物。


各朝代的服飾特點鮮明各異,似乎并無多大關聯,體現了不同朝代的文化,也體現了不同時期人類所被賦予的智慧。每一個朝代的服飾也都形象地反映和體現了當時人們的生活方式、社會地位、思想意識和觀念的不同。

這也許跟不同朝代不同時期的生命的特點與來源的不同有關。各朝各代的人都是來自不同的天國,在他們轉生中國時,把他們各自天國的文化帶到了人間,所以才使得中國文化如此絢麗多姿、豐富多彩,爭奇斗艷。

徜徉在這些千姿百態、美不勝收的中國古代服飾中,就像回到了從前,更加體會到中國古代文化的底韻和內涵、博大與精深。不禁感嘆道:此衣只應天上有,緣牽萬古落人間。(全文完)



責任編輯:王書林




辛慧 2015-08-23 08:48:41

[新一篇] 不知道這幾款軟件,你還敢說自己懂設計?

[舊一篇] 以前都不知道...原來鼻塞可以這麼簡單解決!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