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關閱讀 |
![]() |
>>> 深入傳統文化及個人修身養性 >>> | 簡體 傳統 |
愛爾蘭詩人、劇作家,民族主義者葉芝(William Butler Yeats),是愛爾蘭凱爾特復興運動的領袖,也是艾比劇院的創建者之一。他在早年創作中善于營造夢幻般的氛圍,作品中具有浪漫主義的華麗風格。然而進入不惑之年后,在現代主義詩人伊茲拉·龐德等人的影響下,尤其是在其本人參與愛爾蘭民族主義政治運動的切身體驗的影響下,葉芝的創作風格發生了比較激烈的變化,更加趨近現代主義了。葉芝曾于192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的理由是“以其高度藝術化且洋溢著靈感的詩作表達了整個民族的靈魂”。 23歲時葉芝遇上了時年22歲的茅德·岡,他對她一見鐘情,且一往情深。她是一位駐愛爾蘭英軍上校的女兒,美貌非凡,苗條動人。在感受到愛爾蘭人民受到英裔欺壓的悲慘狀況之后,她開始同情愛爾蘭人民,毅然放棄了都柏林上流社會的社交生活而投身到爭取愛爾蘭民族獨立的運動中來,并且成為領導人之一。這在葉芝的心目中對于茅德·岡平添了一輪特殊的光暈。 葉芝對茅德·岡眷戀一生,臨終前幾個月還約她出來喝茶。但獻身愛爾蘭革命的茅德·岡,壯懷激烈,與敏感細膩的葉芝性格兩極,自始至終沒有答應葉芝的求婚。葉芝對于愛情無望的痛苦和不幸,不斷激發他的創作靈感,促使他寫下很多針對于茅德·岡的詩歌。《When You are Old》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 葉芝的愛情觀也展現了英國傳統騎士精神的“愛情至上”原則。中世紀騎士對情人的崇拜是他們的第二“天性”。有學者認為,現代意義上的愛情正是從騎士與情人的關系上產生的。騎士與其情人的愛情拋開古代或中古社會的政治、經濟婚姻,追求徹底的無功利的羅曼蒂克關系,表示對女性的尊重。由此可以看到葉芝一生對茅德·岡的愛情關系似乎正是騎士愛情的翻版。葉芝也因此寫下無數絕美的愛情詩。 葉芝早年的詩歌韻律優美,感情細膩,辭藻華麗,象征意味濃郁,深受英國浪漫主義和法國象征主義詩歌的影響。其中1889年創作的愛情詩歌《Down by the Salley Gardens》被譜曲,并加入了愛爾蘭風笛的元素,悠揚深情,至今已有三十余種不同版本的演繹。 《Down by the Salley Gardens》最初翻譯為《柳園里》,原名為《舊歌新唱》 。葉芝曾為此詩作過下列注釋:“這首詩是根據斯萊戈縣巴利索戴爾村里一個經常獨自吟唱的老農婦記不完全的三行舊歌詞改寫而成的”。這首詩看似簡單,卻向人們揭示了生活的哲理:對待愛情和生活,人們應當順其自然,就像“綠葉長在樹枝上”,“青草長在河堰上”。不然,會因為一時的“愚蠢”而遺恨終生。 在所有版本中最富盛名的大概是由日本美聲歌后藤田惠美(Fujita Emi)演繹的版本。她的聲音溫暖通透,在她的歌聲中能夠同時感受到北歐清新的氣息以及獨特的東方美。
《國家人文歷史》 許寧 2015-08-23 08:49:35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