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感甄賦》怎樣變成了《洛神賦》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第二章

《感甄賦》怎樣變成了《洛神賦》

由王位而上升到帝位的曹丕,卻把甄王后賜死,封新寵郭氏為皇后。在甄后死去的第二年,被趕到封地鄄城的曹植回家,曹丕卻送他一個枕頭,不知所以然的曹植知道真相后,無比傷感。回鄄城途中過洛水時仿佛見到甄夫人在洛水之濱,有如夢幻。于驛舍中夜不能寐的曹植揮筆寫下一篇賦作,以抒胸中之塊壘,將悲思之情盡匯筆端紙上。并冠以《感甄賦》之題。數年后此賦輾轉流入甄夫人親子魏明帝之手,即將其名易為《洛神賦》。對此種說法今人另有考異。本書皆從舊史,不采新說。只當作故事來讀。而這其中的故事又何止于此?

公元219年,三國時代的蜀魏吳襄樊戰役結束后,魏王曹操不久便去世,其子曹丕接掌曹魏政權。把自己幾個年長的兄弟趕出京城,各就封地。公元210年10月,曹丕便急不可待地廢掉了東漢最后一個皇帝漢獻帝,自己稱帝,改元為黃初元年。黃初二年便賜死王后甄氏,另立自己的新寵郭氏為皇后。黃初二年,他的官場情場老對手,安鄉王曹植被貶為安鄉侯,又遷封為鄄城侯。

黃初三年,曹植奉召進京,回到洛陽。他的兄長這次很友好,也很大方,一下送他兩件“禮物”:一個是封他為鄄城

王;另一件卻是任何人都想象不到的:一個枕頭。

這個枕頭不是一般的枕頭,而是“玉縷金帶忱”:一聽這名兒,大家也自然知道用這寢物的人也不是一般人物。就連他的親兄弟曹植也不知道就里,不曉得他的這個克星兄長葫蘆里賣的又是什么藥。這位新封的鄄城王雙手捧著大枕頭,一時不知所措滿臉疑竇不解。而曹丕卻不動聲色地告訴他:這是他的嫂嫂甄王后生前所用之枕,送給他做個遺念。

民間的風俗是死者遺物一焚了之,而皇家已故帝、后的遺物,卻常常作為對臣下的一種賞賜,分贈于人,以為遺念。但將自己夫人的枕頭送給自己的親弟弟,作為念物,這似乎也有些不盡合禮數,且近于荒唐。更何況曹丕自然知道曹植曾與他爭過甄妃的往事呢!此時在曹植手上的枕頭不知道有多重,卻又像一只燙手的山藥,捧又捧不起來,放又放不下。但,那是皇命啊!燙,也得忍痛捧到底。對此,也只能說一聲例行的謝皇恩浩蕩而已而已。而心里是什么滋味兒,就無以得知了。

不久,曹植便離京打馬起駕回鄄城。一路上在車里心神恍惚,情緒全無。也許是身邊的那只“玉縷金帶枕”,讓他睹物思人吧,而橫在他面前的洛水卻讓他觸景情傷。兩眼雖盡是繁華都市領略不到的山川風物,卻禁不住那種酸風射眸的感覺,竟然毫無來由情不自禁地落下兩行清淚來。

古道西風,夕陽西下,雖有輕車肥馬,怎禁得斷腸人在天涯。去年入京時只道甄夫人病故,自是悲從中來,傷感無限,自己暗戀了十幾年的嫂夫人,從此竟人間地下,永無相見之期。而今歲入京偏又聽說了許多宮中暗昧之事,尤其對于甄夫人之死眾說紛紜,種種流言不脛而走。耳不聽,心不煩。而一入耳中便落心頭。曹植既為自己備受欺凌的處境傷悲,更為甄夫人死得不明不白而痛苦萬分。而他的那個魔鬼兄長又送給了他這個枕頭,真讓他在惶恐莫測之余,又平添了萬丈憂愁。所以他早早離開了那個讓他喘不過氣來的鬼地方,趕緊出京。而出得京城來,則心中又是一番感傷。回望都城,那畢竟是與父母兄弟姐妹共享天倫的地方啊!而自己卻被趕到了鄄城那個窮

鄉僻壤,還處處受管制,連行動的自由都沒有,簡直就是被軟禁在畫地為牢之內的囚徒。一想到這里,心中怎能不塊坐難

平?

看看車馬即將行至洛水邊上,太陽也離山頭不高了,自是人困馬乏時節,便下令駐馬停車,就在洛水邊上尋一驛處歌息。自己卻與幾名近侍沿著山坡草地漫步,來到洛水邊上。邊走邊聽侍從們講著洛水女神宓妃與巫山神女的傳說故事。

洛水女神的前身,本是上古首帝伏羲的公主,來到河邊玩耍時,不小心失足溺于洛水之中。其魂魄無歸,后來便被天帝封為洛水女神。后來又嫁給了黃河河神為妃。因而又被稱為伏妃或宓妃。但卻備受河神的虐待。黃河神一日化為白龍游戲河邊,被天帝派來的后羿射中一目,并把伏妃救出河府,似乎與后羿又發生了一段戀情。

而巫山神女的前身,則是傳說中的赤帝之女瑤姬。此女未嫁而亡,葬于巫山之陽,魂魄化為巫山神女。宋玉與楚襄王游高唐,并為《高唐賦》稱:楚先王曾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愿薦枕席。’王因幸之。(女)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蛆,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楚王)旦朝視之如言,故為立廟,號曰朝云。”是夜,楚襄夢神女,宋玉又為《神女賦》。后又為楚襄王上《登徒子好色賦》。是為著名的“三女賦”,后人莫及。又有傳說:瑤姬本為西王母之女,游東海還,見巫山美,留連忘返。適遇治水于此的大禹,大禹拜見,瑤姬卻化而為石。又早晨化而為云,晚上化而為雨。可謂是一日三變芙蓉花,朝為青云暮為雨吧。后相見于瑤臺之上,授大禹于治水之策,并輔佐大禹治江成功。從此便定居巫山,化為神女峰,她的十一名侍女也各化一峰,遂成巫山十二峰。

曹植一邊聽著他的文學侍從們講著洛神、河伯、后羿、楚王、神女、王母、大禹的種種傳說,一邊追憶著宋玉“三女賦”中的那些名句:“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

陽臺之下。”(《高唐賦》)“其始來也,耀乎若白日初出”,“其少進也,皎若明月舒其光”。“詳而視之,奪人目精。”“步裔裔兮曜殿堂”,“婉如游龍乘云翔”,“眉聯娟以蛾揚兮,朱唇灼其若丹”,“精交結以來往兮,心凱康以樂歡”。(《神女賦》)“臣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刺素,齒如含貝。“(《登徒子好色賦》)………想著想著,便把這些都加在了一個人的身上。又想起了這次在京都洛陽的親屬、臣僚間所傳聞的,關于甄夫人死因的種種傳說,心中的悲憤竟無以言說。于是便命侍從們留下自由活動,自己想一個人靜靜心,便信步來到河邊一塊高地的樹下,靜靜地坐在那里望著潺潺奔流的洛水出神。雖然面對著一派名川大河,天高地闊,而此時曹植卻是心空無物,且不覺有陣陣倦意襲來。

恍惚間,仿佛看見河水微波中有一衣帶飄飄的女子,婷婷玉立其上,似傳說的洛水女神,又似他往昔記憶中的甄后模樣。而一想到后者卻讓他著實地心驚意亂。也不知是夢是幻,眼前一切都依舊是一樣的山川河流,心中卻升起一股說不出的悲不自勝。于是便無情無緒地招呼侍從們一起回駐地。

入夜時分,眼前總是晃動著那個似是而非的洛水身影。這曹植本是才高八斗的詩人才子,不假思索便于悲情傷感中,從心底涌起許多詩樣的語句,而令其無法入寐。越是睡不著便越是浮想聯翩,越是沿著一條線追思遐想便越是睡不著,那些個關于《楚辭》中《湘夫人》、《山鬼》、乃至《大招》、《九歌》中的種種美人形象及語言辭匯,及巫山神女故事、洛水女神的傳說等都紛至沓來,像雪片飛花般一齊擠進他的腦海,而且這一切又相聚焦飄落在一個視點上,那就是甄夫人。尤其是當他記起巫山神女向楚王“愿薦”這幾個字時,又倏忽想起了曹丕送他的那個枕頭,真是百感交集。他絕無“巫山云雨”的非非之想,卻揮不去在他腦海中千變萬化的甄夫人的影子,這個影子讓他的所有思緒都集合凝固在了這一個點上,

幻想甄夫人的種種形象,竟攪得他周身神經感奮、文思泉涌噴薄。他再也躺不住了。于是便披衣而起,點亮紅燭,將臥床所思的幻景與情緒,一句句命筆書寫出來。寫到傷心處,竟禁不住淚如泉涌,無法自己。就這樣一直寫寫停停,想想寫寫的挨到了天亮,草就了一篇賦章,并揮筆直接冠題為《感甄賦》,

文人們的詩作自古以來,都不是為自己寫的,也不是為收藏寫的,總要與人共賞。不知不覺的,這篇賦作便在士人中流傳開來。后來,又傳到了魏明帝曹睿的手上。曹睿讀了,也自是一場感傷,一想到自己的母親竟然如此死于非命便怒火中燒而心痛如割。全賦都是贊美自己母親的,有什么不好?但那個題目,卻怎么看怎么不舒服,而且賦中關于男女之情的地方。對于一個帝母而言,在士子中傳來傳去總歸不成體統。就揮筆把《感甄賦》改成了《洛神賦》,這樣一來,那些寫實的東西,便全變成了游仙之詞。于是我們今天也只能讀《洛神賦》了,至于那篇《感甄賦》到底和《洛神賦》有什么不同,這就永遠無以得知,有如嵇康的《廣陵散》了。

下面就讓我們來領略一下這篇《洛神賦》吧。全文如下:

洛神賦

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其辭曰:

余從京域,言歸東藩。背伊闕,越轅轅。經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傾,車殆馬煩。爾乃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容與乎陽林,流眄乎洛川。

于是精移神駭,忽焉思散。俯則末察,仰以殊觀。睹一麗人,于巖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

“爾有規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艷也!”御者對曰:

“臣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則君王所見,無乃是乎?其狀若何?臣愿聞之。”

余吿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咬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笑蕖出淥波。秾纖得爽,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堅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后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瑰姿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悉,媚于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圖。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遠游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于山隅。”

于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蔭桂旗。攘皓腕于神滸兮,采湍漱之玄芝。余情悅其淑美兮,心振蕩而不怡。無良媒以接歡兮,托微波而通辭。愿誠素之先達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習禮而明詩。抗瓊涕以和予兮,指潛淵而為期。執眷眷之款實兮,懼斯靈之我欺。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收和顏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

于是洛靈感焉,徙倚彷徨,神光離合,乍陰乍陽。竦輕軀以鶴立,若將飛而未翔。踐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爾乃眾靈雜運,命儔嘯侶,或戲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從南湘之二妃,攜漢濱之游女。嘆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揚輕桂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佇。休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眄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風,川后靜波。馮夷鳴鼓,女媧清歌。騰文魚以警乘,鳴玉鸞以偕逝。六龍儼其齊首,載云車之容裔,鯨鯢踴而夾轂,水禽翔而為衛

于是越北沚,過南岡。紆素領,回清陽。動朱唇以徐言;陳交接之大綱。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抗羅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悼良會之永絕兮,哀一逝而異鄉。無微情以效愛兮,獻江南之明珰。雖潛處于太陰,長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張神宵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遺情想象,顧望懷愁。翼靈體之復形,御輕舟而上溯。浮長川而忘返,思綿綿而增幕。夜取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攬轡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

但怎樣神留情遺、顧望不舍、盤桓不去,也還是得回鄄城。再優美浪漫的情懷,也改變不了嚴酷的多重現實。那里還有監管人在等著回京城匯報吶。他此時尚有生存的權利,但卻已沒有行止去留的自由,但他也許終生都忘不了甄夫人。他還有一首《美人行》的五言詩,詞情與此賦極相近,而尾聯則是“盛年處房室,中夜起長嘆”。誰又能說這不是他自己的一生心境的真實寫照呢?魏晉文人們的美人詩,除了無病呻吟外,多是比喻自況。就和屈原上天入地的“三求女”一樣,他們所求的不是女,而是求能夠與自己志同道合的賢君明主的知遇。當然,曹植的這首《洛神賦》并非是一篇空泛的美人詩,而是《感甄賦》--專為懷念甄夫人所寫。天下事真真是不可一概而論之。


2022-12-08 18:55:29

[新一篇] 第一章 賦圖主人甄夫人傳

[舊一篇] 第三章 《洛神賦》與《洛神賦圖》淺說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