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需求的深度分析(下)

>>>  深入傳統文化及個人修身養性  >>> 簡體     傳統

    

自我決定論認為人有三大基本需求,而更具體在戀愛關系中區分五種人的基本需求。

1.″愛與被愛的需求″
這是最原始的心靈需求。大部分的行為,不論是正面還是負面的,幾乎都是源于此需求(你可以花三分鐘回憶一下你今天所做的事情,有多少其背后真正的動機就是為了滿足此需求)正因為我們是如此的渴求和需要愛,在追求愛的同時我們也常常忽略要好好的表達或接受愛,無意間傷害到彼此。
他轉身離開,用力關起門來,甚至生氣,可能是因為他在乎你。
她歇斯底里,情緒化,看似不可理喻,可能是因為她舍不得你。
他也知道不該怪你,但是這時候她只想找人發泄,傷到你,他比你更難過。

2.″自由的需求″
″哈,我覺得這樣單身的自由感覺很好…″前一個女朋友在分手后跟男生說這句話時,男生哭笑不得。因為男生能理解,明明在一起的時候,并沒有把對方綁很緊,甚至還常常忙過頭,她何以如此覺得?
一個簡單的原因是,當男人的存在可有可無時,他的特殊性不夠時,這層男女朋友關系就變成道德負担了,陪在男生身邊滿足不了被愛的需求,想跟別的異性相好卻又覺綁手綁腳,離開當然感覺空新鮮好自由。

一開始她的世界幾乎是繞著男生旋轉,為什么后來男生的存在會變成可有可無呢?這個問題跟下一個需求有關許多女孩擇偶條件都是:″對方要某種程度上讓我崇拜″
莫非是她不再崇拜男生了?

真正的原因是,她不能一輩子崇拜你,她需要實現她自己,而你的任務是支持她。

3.″追尋人生意義的需求″
香港中文大學曾做過一些實驗,發現讓受試者感到自己生活空虛(問他一天上網與念書的時間比,并告訴他是受試者中最懶惰的,給他看相當無聊的書等等)時,他們會試圖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來填補他們的空虛感(如捐錢)。

同樣的,如果在關系中你的伴侶在自我實現時(讀書,工作,追求夢想),你無法支持她,那么他為什么要留在你身邊?

4.″娛樂的需求″
″我覺得,我好像漸漸對你沒感覺了。″
一個女朋友說男朋友出這句話的時候,眼淚掉得比男孩還快。
她難過的不是放棄男孩放棄愛,而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自己的感覺打敗。
為什么會變得沒感覺?是男生變糟了嗎?
″天氣好好,我想出去玩,打給所有的朋友,他們都說,我可以打給你,但你一個電話也沒接。″
當時的男生在全情投入網游中,接到她終于打通的家里電話,望著被自己丟一邊附載無限多次未接來電的手機屏幕,幾秒鐘之間,才發現,為了自己的需求,而犧牲了對方類似的需求。
關系開始變得乏味,絕不單是時間造成的,更多的因素是,自己漸漸變得忽視了關系,或是忽視了對方的需求,只想到自己,而造成的。

5.″心靈安適的需求″
每次我問女生,她們覺得一個男生對象最需具備的條件是什么。
與研究一致地,不外乎可靠穩重與幽默風趣,前者其實就是安全感(當然我也聽過”能包容我任性”的答案)。
以前每次談到″安全感″我就舉雙手投降,因為我根本完全像是個小孩。
不過,后來我發現大家都有這種特質,只是每個人能給伴侶的安全感有所不同,有的人可能喜歡謹慎,有的人可能覺得有主見很棒,有的人認為能拉自己走出悲觀的漩渦的另一半才是理想的。

我們在關系中的任務除了培養一些具有安全感的特質之外,更重要的是,找尋那個″喜歡彼此所能提供的那種安全感″的人。
為什么我們這么重視安全感呢?
因為相對于西方的享樂主義,我們更傾向追求心靈的安適。
″為什么你會跟他在一起這么久啊?″
″因為跟他在一起的時候,我覺得心情很平靜穩定。一種安心的感覺。″
如果你能讓對方有這種感覺,幾乎是能長期維持相當高的關系質量了。
還有一種說法是,這個世界刺激如此復雜多樣,我們在五光十色的動蕩生活中,當然需要一些心靈可以停靠的港口,而我們所愛的人(家人,情人,朋友),如果能滿足我們這些需求,我們將能活得更順利,走得更穩健。

一言以蔽之,發現對方行為的真正動機,
并試圖滿足彼此的需求,是維持長遠關系的不二法門。

你或許會說,這很難做到,因為知與行才是世界上最遠的距離。而重點不是這些努力最終有沒有效,而是你有多努力在從事這些努力。
況且,在念了許多書與經歷許多事之后才發現,如果能早一點知道這些知識與概念,盡管不見得能樣樣做到,盡管最后還是可能分手,分開后的關系也許會比現在更好。

畢竟,試圖在彼此的需求中找到平衡這個努力本身,就足以讓你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中國情聖學院 2012-03-11 21:33:39

[新一篇]  一個陌生女孩的來信

[舊一篇]  寂寞中的你我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