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年:臺灣民主與兩岸關系的未來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在臺灣,追求絕對主權的原教旨主義的臺獨運動并沒有未來。這種追求盡管有其支持力量,但只會加速導致臺灣的衰落,甚至衰亡。
 馬英九的再次當選,應當說是中國大陸政府對臺政策的勝利。這并不是指在臺灣選舉期間,大陸的理性反應,而是指這些年來大陸以和平發展為主軸的對臺宏觀政策。在這之前,中國大陸的強硬政策既沒有能夠對解決臺灣問題有任何幫助,更沒有阻止得了臺灣的獨立運動。實際上,大陸的強硬政策和臺灣的獨立運動并行不悖,甚至可以說是互相強化,進入一個惡性循環。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并不難理解其背后的邏輯。
 臺灣獨立運動標志著臺灣“民族主義”的崛起。臺灣“民族主義”本來就缺少文化或者種族基礎,其崛起有深厚的政治背景,是人為創造的政治產物。在臺灣獨立派塑造臺灣民族主義過程中,他們所倚賴的就是一個惡劣的外在環境,也就是中國大陸的對臺政策。這也不難理解。在任何地方,民族主義歷來就是“被壓迫者”(無論是真實的還是想象的)的武器。塑造臺灣民族主義的主體是民進黨人,尤其是民進黨黨內的基本教義派。民進黨是作為反抗者而產生的,首先是反對國民黨的壓迫,現在轉移到反抗自大陸的“壓迫”。無論是反抗國民黨還是反抗大陸,民進黨都訴求于民族主義,前者表現為“本省人”和“外省人”的人為的“種族”分歧,后者直接表現為政治民族主義,例如臺灣認同和中國認同、民主與專制等等的分歧。
 從本世紀初開始,大陸政府接受了以往的經驗教訓,很快改變了其對臺政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通過了《反分裂法》,試圖以法律來阻止臺獨運動,從法律上表現出其遏制臺灣獨立的決心。《反分裂法》在國際社會引出了很多爭議,很多人把此視為是威脅。不過,從政治的角度來看,《反分裂法》無疑有助于和平的兩岸關系。臺灣的獨立與否問題不僅僅是臺灣人的事情,而且也是中國大陸居民的事情。在中國大陸本身的民族主義迅速崛起的時候,如果臺灣獨立運動不能得到遏止,那么就必然導致兩岸民族主義的公開沖突,很有可能回到“內戰”的局面。
 不過,更為重要的是大陸在通過了《反分裂法》后不久,就轉入了尋求如何改善兩岸關系。盡管當時還是民進黨政權,大陸通過國共兩黨的機制,建立了定期的對話和商討。兩岸關系迅速得到改善。這些年來,兩岸關系曾現出幾個顯著的特點。
 
 民主化不等于掌握主動權
 
 首先,大陸掌握了對臺政策的主動權。此前,大陸的對臺政策始終處于被動狀態,可以說被臺獨運動牽著鼻子走。這也是其強硬政策背后的主要原因。平常不預備火情,等到著火了,就要用最有效的方式來滅火。但此后的情況就完全不同。無論哪方面說,都是大陸掌握著主動權。臺灣民主盡管充滿政治生機,但并不表明民主政府可以有更大的政策動議。在民主生態下,盡管臺灣各方面的利益吵鬧不休,但在政策面,則顯得越來越保守,越來越難有進取性。所有政治人物眼中關切的,大多是自己的政治利益,或者黨派利益,而少有社會整體利益。
 換句話說,民主不是用來增進全體人民的利益,而是用來維護和增進部分利益。例如盡管臺灣政府也盡了最大的努力,但兩岸經貿協定的簽署并不是臺灣的功勞,而是大陸主動讓利的功勞。在臺灣島內,馬政府經常被批評為過于保守,每天看著民調來做政策,缺少有意義的新政策動議。即使是在兩岸經貿協定簽署之后,臺灣在執行方面也面臨很多的問題。現在中國和韓國要談判自由貿易協定。如果中國大陸和臺灣的經濟整合先于中韓,那么臺灣還可以維持其經濟優勢,但一旦中韓整合先于兩岸,那么臺灣很快就會失去其經濟優勢。
 盡管兩岸經貿協定執行緩慢,但和平發展為主題的兩岸政策,也在靜悄悄地改變著臺灣的政治生態,尤其是人們對兩岸關系的認知。例如在兩岸經貿協定中的“早期收獲”一項,盡管占臺灣經濟很小的一部分,但受惠的人數不少,主要是臺灣的農民。開放旅游業尤其是“自由行”也是這樣,使得很多中小企業受惠。從這次選舉的情況來看,剛剛誕生不久的經貿協定已經開始生效。包括臺南的很多地方,人們開始把兩岸政策和臺灣內部政策分離開來,即把政黨票投給民進黨,把總統票投給馬英九。臺灣的民主化歷來就是和臺獨運動綁架在一起的。如果選民能夠把臺灣的內部問題和外部關系(尤其是對大陸的關系)分離開來,那么就非常有利于兩岸保持和平狀態。當然,兩岸的和平也是大陸所期望的。
 在這次選舉競爭中,馬英九強調的是兩岸政策,他向民眾釋放出這樣一個信息,那就是:是國民黨帶來了兩岸和平,也只有國民黨才能繼續維持這種局面。在內政問題上,民進黨得分不少,但在兩岸關系問題上,沒有人能夠相信民進黨的“臺灣共識”能夠帶來和平。蔡英文的民進黨盡管和陳水扁時期的民進黨已經有很大的不同,但同樣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在選舉運動中,蔡英文有一段時間有意在此問題上作一妥協,即展示出能夠承認和接受“九二共識”的可能性,但可能恐懼于黨內的原教旨主義派,結果公開拒絕“九二共識”。這使得很多人担心民進黨一旦上臺,兩岸和平局面就很難繼續。這種深刻的担心不僅存在于企業家階層,也存在于這些年來受惠于兩岸和平局面的其他社會群體。一個基本的事實是,現在越來越多的臺灣“本土”精英(包括大公司)都有足夠的動機和大陸交往。今天居住在中國大陸經商的不僅僅是臺灣的“外省人”,也包括數量很大的“本省人”。
 
 保持良好的政治氛圍很重要
 
 馬英九再次當選,為關切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人們帶來了新的希望。很多人都想在這一“新希望”上做文章,把兩岸關系推向前去。現在大家都在關注一些具體的舉措,例如政治對話、和平協議、大陸撤導彈、投資協定、兩岸互派辦事機構等等。這些具體的舉措當然都很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如何在宏觀層面繼續保持良好的政治氛圍。政治氛圍很重要,良好的氛圍可以促成很多政策方面的進步,但如果沒有良好的氛圍,很多問題就要使人担心了。
 但是,如何維持一個良好的氛圍?這并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兩岸的政治氛圍很容易遭受其它因素的破壞。如上所說,這些年來兩岸關系良好氛圍的產生是大陸領導層政策大調整的結果。現在人們開始担心新的領導層是否會意愿繼續營造、是否有能力繼續營造一個良好氛圍。
 很顯然的一點就是馬英九的當選,很可能在一些人當中產生一種“急統癥”。馬英九在過去的四年里,為了穩定兩岸關系做了不少事情,但在中國大陸,馬英九經常被一些人視為是“和平獨立”派。一些人動不動就叫喊要給馬英九施加壓力,甚至繼續聲稱要用武力來解決臺灣問題。相信類似的聲音還會繼續存在。不過,一旦這種聲音成為主流,就會對中國大陸的對臺政策環境造成負面的影響,從而也影響兩岸關系。
 這種担憂并非一點道理也沒有。馬英九連任后,原來比較溫和、比較有耐心的人也開始犯上“急統癥”,開始尋找“統一”的路徑。他們的理由很簡單,就是要“收獲”。他們把前些年大陸對臺灣的和平政策視為是“投資”。既然這些“投資”幫助了馬英九,那么就可以催促馬英九“回報”了。(實際上,在臺灣島內,一些人也是這么相信的。很多人因此一直對大陸的臺灣政策,尤其是兩岸經貿協定抱懷疑的態度,認為這些日后必然成為大陸向臺灣施加壓力的工具。)
 “急統癥”會不會成為主流還需要觀察。但可以明確的是,一旦“急統癥”成為主流,那么兩岸關系必然會出現倒退,出現緊張。道理很簡單,就是上面所提到的臺灣民族主義。要特別明了的一點是,民族主義永遠是被壓迫者的最有效的武器。沒有壓迫感,就沒有民族主義。前些年,兩岸關系之所以得到改善,是因為臺灣方面感覺到了來自大陸的善意而非壓力。一旦臺灣面臨壓力,其民族主義很快又會高漲起來。一旦民族主義高漲,那么各派政治力量就會乘機而入,利用民族主義來促使臺灣向獨立方向冒進。而臺灣民族主義的崛起,又必然導致大陸民族主義的崛起。兩種對立民族主義的碰撞,很容易導致其它方面的沖突,包括軍事沖突。
 對大陸來說,更重要的是要意識到,這次國民黨繼續掌握政權,并不是說民進黨完全輸了。民進黨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在短短四年時間里,蔡英文治下的民進黨和陳水扁治下的民進黨就算不說發生巨大轉型,也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民進黨吃虧在兩岸政策,但在內政方面,民進黨的支持力量在擴大。在兩岸問題上,現在民進黨變得比較溫和,但很多因素還沒有促使民進黨接受“九二共識”,來正式放棄其臺獨黨綱。不過,這次選舉表明,在社會層面,人們開始把內部問題和兩岸問題區分開來,開始對“九二共識”有一個基本的認同。這種趨勢繼續下去,對民進黨領導層必然產生越來越大的壓力,迫使其改變兩岸政策。在這樣一種轉型的局勢下,一旦再次面臨來自大陸的壓力,民進黨仍然具有巨大的動員能力來抗衡大陸。
 
 大陸必須重視的兩大問題
 
 要和平解決兩岸問題,大陸已經選擇了唯一可以選擇的道路,即用《反分裂法》來遏制臺獨,用經濟方法來化解兩岸矛盾,從發展進程中尋找未來的道路。這個選擇被證明為有效,也相信會繼續走下去。要認識到,大陸對臺灣的經濟整合不是大陸對臺灣的“施舍”,而是互惠關系。盡管在一些方面大陸所獲取的利益小于臺灣的利益,但大陸經濟體巨大,非常容易消化這些問題,也就是說和臺灣的經濟整合并不對大陸經濟構成任何實質性的經濟壓力。這方面,臺灣和香港有類似。
 在對臺關系上,有兩個問題中國大陸必須面對,也必須加以正確的認識。
 其一是臺灣的認同問題。這些年來,臺灣意識一直在強化。一些人就簡單地把臺灣認同等同于臺灣獨立。臺灣認同和臺灣獨立運動有關聯,但兩者并不是一件事。臺灣認同的發展既不可避免,也并不是個大問題。中國各個省份的地方認同到今天還都很強。香港回歸之后,其認同也在強化。在臺灣問題上,中國大陸所需要的不是消除臺灣認同,而是要在臺灣認同的基礎上再創造一個“中華”或者“中國”認同。認同是一個人內在的心理因素,是軟力量。中國大陸沒有可能把“一個中國”的認同強加于任何人身上。對一個軟因素的認同只能來自于軟的方法,而不是硬方法。臺灣島內這些年對“九二共識”的認同正是大陸軟方法的結果。同樣,從長遠來看,“中華認同”也好,“中國認同”也好,都會來自大陸對臺灣的“軟”政策。
 其二是主權概念。這是問題的關鍵。無論是中國大陸還是臺灣,這些年來都在為“主權”而戰。但應當清楚地認識到,這是一個起源于歐洲并且瀕臨破產的概念。歐洲創造了絕對“主權”概念,自己也成為這一概念的犧牲品。對絕對主權的追求導致了無窮的戰爭。今天,在經濟區域化和全球化的情況下,各個社會的互動越來越密切,絕對主權實際上已經不再存在,更難以實現。中國大陸用“一國兩制”來解決香港和澳門問題,已經修正了絕對主權概念,并且也可以相信這方面會繼續有創新。在臺灣,追求絕對主權的原教旨主義的臺獨運動并沒有未來。這種追求盡管有其支持力量,但只會加速導致臺灣的衰落,甚至衰亡。馬英九對此應該也有認識。他多次公開表明,“兩岸模式”不是“一國兩制”的香港模式,更非“西藏模式”。那么“兩岸模式”是什么呢?從經驗上看,要解決兩岸問題,如果從西方尋找理念和思想,會是死路一條。如果兩岸的政治人物能夠找回中國文化精神,那么就會出現有助于兩岸問題解決的政治大智慧。
 中國對臺灣沒有“治權”要求,而只有“主權”要求。主權概念一直處于快速的變動之中,兩岸的經濟和社會交往甚至整合不可阻擋,中國“和而不同”的對外關系文化,隨著中國的崛起也在改變著人們對國際關系的認識,所有這一切都有利于兩岸發展出自己獨特的關系模式來。中國大陸和臺灣雙方都應當有充分的信心,從兩岸關系的發展進程中來尋找和界定兩岸關系的未來。
 

郑永年 2012-04-27 03:26:16

[新一篇] 趙越勝:驪歌清酒憶舊時

[舊一篇] 鄭酋午:中華現代文化最高理想的構建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