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幫人物資料(三)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21、李征五(18751933

 

名厚禧,字征五,以字行,鎮海小港(今北侖區)人。早年負責李氏坤房投資的上海絹絲公司。辛亥革命前參加同盟會,與陳其美一起工作。一九O九年為聯絡華僑集款支持革命軍,赴南洋籌備華商銀行。辛亥革命時募兵組織滬軍光復軍,任少將統領,參加光復上海之役,并為革命軍勸募軍餉。旋與方樵苓發起的軍事募捐團合并組成“中華民軍協濟會”,籌集巨款,支援民軍。上海光復后,曾任市政廳長。民國元年后,戰事甫定,即首解兵權,以為之倡。一九二六年移居天津。關心家鄉慈善事業。一八九三年寧波大饑,遵父命辦糧萬担賑濟災民。在家鄉創辦益智學堂,為一郡之冠。曾任寧波旅滬同鄉會理事長,上海《商報》總經理。

 

22、孫衡甫(1875—1944

 

又名遵法,慈溪半浦(今江北區)人。一九O六年在寧波當學徒,后至上海侖余錢莊任賬房。一九一O年入浙江銀行上海分行任營業主任,不久升為經理。一九一一年四明銀行改組,被聘任總經理。一九三一年再度担任四明銀行董事長兼總經理,兼四明保險公司董事長,四明儲蓄會會長,全國公債委員會委員,中國企業銀行發起人、董事長。并投資工礦、金融業,有泰州面粉廠、穿山輪船公司、童涵春國藥號、元泰五金號、長興煤礦、寧波永耀電力公司、上海益昌、成豐、信裕、恒隆、恒賚及寧波元春、恒生、元余等錢莊。還先后兼任上海明華商業銀行總經理,墾業銀行董事長,通商銀行常董,國民商業、浙江商業儲蓄、蘇州信孚商業儲蓄、杭州浙江商業儲蓄銀行董事,上海中國建設銀行公司監察人,上海各銀行聯合準備會委員等職。熱心公益事業,在家鄉有興辦小學,捐款興建寧波靈橋及修橋、鋪路等義舉。

 

23、周宗良(18751957

 

寧波人。少時在斐迪中學就讀。后進海關工作,曾與人合資開設通和布廠,獨資設立謙益順號,經營染料銷售和土布。一九O五年任職于德商上海謙信洋行,升為買辦。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掌握謙信全部棧存染料,成為上海染料業的巨擘。一九二O年,集資一百四十萬元,組建謙和靛油號,任副經理,實際負責業務。又先后在全國設立十七個銷售處、幾十個分號。一九二四年前后,德商在上海成立德孚洋行,任總買辦。隨著染料銷售擴大,分支號猛增到二百余個,資金為四百萬。一九三O年獨資設立周宗記顏料號。成為顏料業中顯赫人物。此外還投資興辦金融業、工礦企業和房地產業,先后任浙江實業銀行、中國墾業銀行、中國銀行董事和中央銀行理事。投資漢口既濟水電公司、杭州電氣公司、中興輪船公司、宗泰進出口行、鎮東機器廠等。一九四八年六月,從廣州轉道香港,大部分資產轉到海外,分布在南美、瑞士、德國等地。

 

24、謝蘅窗(1875—1960

 

名天錫,又名德豐,字蘅窗,以字行,鎮海江南鄉(今北侖區)人。十六歲到上海煤炭行當學徒,滿師后主管店務。后自設裕昌、老永昌煤號,并在寧波、無錫、南京、漢口等地設分號,被推為上海煤業公會會長。曾任法商立興洋行買辦。后籌資創立煤業銀行,并任漢冶萍、賈旺、大通、博山、六河溝、長興等煤礦公司董事、監事,被譽為“煤炭大王”。抗戰爆發后,為上海市抗日后援會主持人之一。后偕翁文灝同赴重慶,繼續經營煤礦業務。抗戰勝利后,續任上海煤炭公會理事長。新中國成立后,任上海煤業公會主任委員。關心桑梓,熱心公益。早年曾參與發起成立寧紹輪船公司和寧波旅滬同鄉會;在鄞縣、鎮海創辦求精國民學校7所,延聘名師,免費招生,堅持數十年;并先后創建四明孤兒院、育嬰堂、醫院以及造橋、修路等。

 

25、張壽鏞(1876—1945

 

字詠霓,又字伯頌,號約園,鄞縣(今鄞州區)人。一九O三年中舉人,任江蘇淞滬捐厘總局提調。一九一O年任江蘇度支公所科長,后任寧波政法學堂監督,不久調杭州關任監督。辛亥革命后歷任浙江、湖北、江蘇、山東等省財政廳長。一九二四年任江蘇滬海道尹。一九二五年捐獻滬西法華鄉60余畝地為校址,創立上海光華大學并担任校長。一九二七年后,被南京國民政府任命為江蘇省政府委員、財政廳長,并兼國民政府財政次長、中央銀行副行長,軍政部陸海空軍撫恤委員會委員。一九三O年起致力于收集編輯寧波地方歷史文獻,歷時十余年編纂刊刻《四明叢書》。該書凡一百八十四種,一千一百八十四卷,搜羅之廣,卷帙之巨,為全國鄉郡文獻中所罕見,對保存浙東學派文獻資料作出很大貢獻。新中國成立后,《四明叢書》的全部雕版,由其家屬捐獻給浙江圖書館;其家藏“約園”圖書四萬余冊亦捐贈給國家,受文化部褒獎。

 

26、趙家藝(1876—1925

 

字林士,慈溪人,后遷至鄞縣(今鄞州區)。童年時與其兄趙家蕃隨父親到蘇州,在當時著名學者吳大澄家附讀。一九O四年與兄趙家蕃同赴日本,結識孫中山,后加入同盟會。一九O七年,孫中山發動反清起義,屢遭失敗,糧餉無著。趙家藝兄弟把父親留下的大宗田產貶價出售,資助革命。回國后在上海集資創辦《民呼日報》、《民立報》等。與陳其美關系甚密,一九一一年參與成立同盟會中部總會寧波分會,并任會長,是辛亥革命滬浙聯合起義時寧波方面主要負責人。寧波軍政分府成立后任參謀部長。又與陳訓正等在上海創建“平民共濟會”,出版《生活雜志》,創辦《商報》,作為當時革命之喉舌。并響應孫中山“實業救國”號召,投資創辦亞林臭藥水廠,參與籌辦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任常務董事。

 

27、鄔挺生(1877—1935

 

名卓然,字挺生,以字行,奉化西塢鎮人。早年就讀于上海中西書院,一九OO年前后在上海老晉隆洋行當跑街。一九O二年被聘為英美煙公司上海分公司大班,后為買辦。一九一一年隨上海市商會組織的中國商業團訪美。一九一三年任財政部調查卷煙稅專員。一九一七年在上海組建協和貿易公司,任總經理。一九二二年担任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營業部經理及全國紙煙捐務總局總稽核。一九二七年任浙江省研究公賣局駐滬辦事處處長。次年任華商煙廠聯合會會長。一九三二年創辦許昌煙葉公司,任董事長兼總經理。曾參與籌建鄞奉公路,并發起成立奉化旅滬同鄉會,任會長。

 

28、張申之(1877—1952

 

名傳保,字申之,以字行,號繼望,鄞縣(今鄞州區)櫟社里仁堂人。清末舉人。一九O五年應寧波知府邀請,先后創建寧波府師范學堂、中學堂,成立教育會。一九O七年任鄞縣勸學所總董。一九O九年選為浙江省咨議局議員,次年創辦《四明日報》,傳播新思想。寧波光復后,任寧波軍政分府財政部長,并被選為第一屆全國國會眾議院議員。一九二二年任廣東政府國會議員。一九二四年后任鄞縣水利局長。一九二七年被推為鄞縣知事、寧波市臨時政府籌備委員會主席。“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時,參與營救《民國日報》社長莊禹梅和被捕共產黨員。一九二九年赴滬,任寧波旅滬同鄉會辦事處主任。一九三一年參與發起興建靈橋,創辦通運汽車公司,資助修建鄞慈鎮公路。次年“一·二八”事變后,調度輪船運送旅滬同鄉回籍。一九三三年任鄞縣通志館館長,聘陳訓正為總編,歷時十八載成書。一九三八年抗戰爆發,赴上海任難民救濟所副秘書長。一九四六年返里,繼續主持興修水利。新中國成立后,被選為縣、市、省人大代表。

 

29、秦潤卿(1877—1966

 

名祖澤,字潤卿,以字行,晚號抹云老人,慈溪縣城(今江北區慈城鎮)人。十五歲時至蘇州程氏在上海開設的協源錢莊學業,滿師后由賬房、信房升為外場。后協源改組為豫源,一九一九年又改組為福源,先后被聘任副經理、經理。一九二三年又受聘兼任程氏集團福康、順康兩錢莊督理,由經營資方錢莊發韌而執上海金融界牛耳。歷任上海錢業公會理事長、上海總商會副會長、中央銀行監事、交通銀行上海分行經理、四明銀行常務董事、上海墾業銀行董事長兼總經理等職;并被推為四明公所理事、寧波旅滬同鄉會副會長等。在“五四”運動和“五州”慘案時,領導錢業公會全行業罷市。“九•一八”事變后,斷絕與日本廠商來往。上海淪陷后,拒任偽職。由是聲譽益著。新中國成立后,以七十七歲高齡出任上海公私合營銀行副董事長,并任上海市政協委員,是中國錢業界元老。自奉節約,熱心公益。一九一三年倡建保黎醫院。一九一五年起在家鄉興辦普迪小學、慈溪縣立中學,資助寧波效實中學;在上海先后創辦修能學社、儲能中學。并有賑災濟貧等義舉。一九五二年將所建“抹云樓”及藏書四萬余冊全部捐獻給國家。

 

30、王才運(1879—1931

 

名士通,以字行,奉化江口鎮人。一八九一年隨父去上海當學徒,學制西服。一九O二年與族人合資在南京路開設“榮昌祥呢絨西服店”,任協理、經理。由于技藝精湛,服務周到,生意興隆。一九一六年改獨資經營。善治店、精工藝、成“紅幫裁縫”名師。一九一九年,“五四”運動爆發,力倡商界罷市,任上海南京路商界聯合會會長。一九二五年“五卅慘案”后,以上海各路商界聯合會會長身份,決定與工人學生聯合罷市,抵制洋貨,并毅然歇業歸里,以表愛國之心。一九二七年任鄞奉長途汽車公司籌備主任。一九三O年任上海皮鞋股份公司經理。熱心家鄉公益,任奉化孤兒院董事兼經濟主任,自助及募集經費不下一萬。還捐田集資辦義莊,出資修建壽通橋等。

 


網載 2012-07-27 22:57:18

[新一篇] 寧波幫人物資料(二)

[舊一篇] 寧波幫人物資料(四)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