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深度觀察清末民初精神脈絡 >>> | 簡體 傳統 |
微信ID:ibookreview 編者按:因老虎吃人,歷代人民一直在持續不斷地打虎。最久遠的打虎是馮婦打虎;最津津樂道的打虎是武松打虎;最悲壯的打虎是蔣經國上海打虎。 1948年8月,蔣介石為挽救因內戰而急劇發展的巨大經濟危機,將蔣經國派到上海“打虎”,實行經濟管制。蔣到上海后,采取群眾運動和鐵腕手段,強行“限價”,打擊投機倒把、囤積居奇的“奸商”,在一段時期內頗見成效。但是由于宋美齡、蔣介石徇私包庇孔氏家族,蔣經國不得不辭去職務,黯然離開上海。 蔣介石自奉儉約,廉潔自守,對孔氏家族的貪瀆、腐敗有過調查和制裁,但是,顧慮重重,下不了狠心,終于因宋美齡關系,在孔令侃和揚子公司問題上失足,失去治理“豪門”和權貴資本的一次重要機會。 蔣經國上海打虎時 蔣介石派蔣經國到上海“打虎”,蔣經國豪氣干云,決心大干 1948年8月,蔣介石為挽救因內戰而迅速加劇的巨大經濟危機,以曾任財政部長、中央銀行總裁的俞鴻鈞為經濟管制督導員,蔣經國為助理,其任務是到上海實行“經濟管制”。蔣經國雖名為助理,實際上負全責。 蔣經國深知在上海前臺活動的商界大佬們的后臺就是南京的黨國要人,任務艱難,赴任之前,就對乃父說:“上海金融投機機關無不與黨政軍要人有密切關系,且作后盾,故將來阻力必大,非有破除情面,快刀斬亂麻之精神貫徹到底不可也。” 蔣介石支持蔣經國的鐵腕做法。9月7日,蔣經國親自回南京向蔣介石報告,蔣介石雖對上海官商勾結的嚴重狀況感到痛心,但對蔣經國的“戰果”卻聽得眉開眼笑,“興奮非常”。由于滿意蔣經國的工作,9月19日晚,蔣介石在和宋美齡乘車到南京東郊兜風時,特別和妻子相約,支持蔣經國在上海的舉措,“同為經兒前途打算,使之有成而無敗也”。 啃到了硬骨頭——孔令侃的揚子公司 當時,上海最大的“老虎”是孔祥熙、宋藹齡的兒子孔令侃所開設的揚子建業公司(簡稱揚子公司)。9月29日,盧家灣警察局向上海警察總局報告,茂名南路、長樂路口的英商利喴公司汽車行囤有大量物資。當由經濟警察大隊會同該局前往檢查,發現該處存有大量物資,均系揚子公司所有。另在大通路二百七十七號及虹橋路倉庫中也發現該公司儲存的大量物資。30日,奉命查封所有物資。10月2日,上海《正言報》發表消息,標題為“豪門驚人囤積案,揚子公司倉庫被封”,副標題有“新型汽車數近百輛,零件數百箱,西藥、呢絨,價值連城,何來巨額外匯,有關當局查究中”、“貨主孔令侃昨晚傳已赴京”等。 在揚子公司被查封后,孔令侃曾致函蔣經國交涉,說明揚子公司營業額不大,查封之物,已向社會局登記,孔令侃并已于事發后乘夜車離滬赴京。孔令侃不僅是孔祥熙、宋藹齡的大兒子,而且和宋美齡關系密切。宋由于早年小產,后來一直沒有生育,非常疼愛她的這個外甥,視同己出,精心培植、呵護。 宋美齡突飛上海,上海報紙的報道發生微妙變化 繼《正言報》之后,10月3日,上海三家大報《申報》、《新聞報》和《大公報》陸續報道揚子公司被查封的有關消息,但其態度卻出現了微妙的變化。《申報》的標題是“抄獲揚子建業物資,呈候經管局候示”, 這篇報道不僅標題較《正言報》平淡,其內容則一是強調“上項物資均已向主管機關呈報有案”;二是強調外傳相關報道不確,聲稱“至外傳查獲大批新汽車及呢絨等,則并非事實”。《新聞報》的報道根據上海警察局特別刑事處的官方文書,其內容大體與《申報》相仿,但其標題則為“揚子公司物資呈報當局有案”,說明該批查封物資“呈報”過,有案可查,意在告訴讀者,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僅僅相隔一天,但三報與《正言報》的報道卻相差很大。其故安在?推其原,當和孔令侃的緊急赴寧與宋美齡的緊急上海之行有關。孔令侃在揚子公司被查封的當天,曾飛往南京,向宋美齡求救。《正言報》的報道則說,孔令侃系乘夜車赴寧。兩說在孔令侃赴寧所用交通工具上雖不同,但9月30日確有南京之行則一致。另據中央社消息:宋美齡于10月1日晨9時乘美齡號專機抵滬。《申報》、《新聞報》、《大公報》的低調處理顯然和孔令侃、宋美齡抵滬之間的緊急互動相關。 蔣經國的困難與矛盾 按蔣經國的脾氣和一貫作風,在揚子公司查獲了如此巨額的囤積物資,自然只有一個辦法——審查、扣押、查辦其主人孔令侃,然而,蔣經國感到,抓不得。 揚子公司以孔令侃為董事長兼總經理,屬于權貴資本(當時稱為“豪門資本”)。成立于1946年4月,注冊資本一億元,1947年資本增加為十億元,分為一百萬股,孔令侃占二十四萬九千股。該公司長期名聲極糟。1947年7月,已因套用大量外匯事引起廣泛的社會反感,此次囤積大量物資一事被發現,自然更加激起各階層人士的不滿,甚至憤怒,不少人主張立即逮捕孔令侃。據蔣經國當時的親信賈亦斌回憶,某日,他問蔣經國:“孔令侃案辦不辦?”蔣經國裝作沒有聽見,不回答。賈亦斌再問:“孔令侃案你準備辦不辦?”蔣經國便說:“塔斯社發表了一篇文章,評論上海‘打老虎’,說用政治手段去解決經濟問題是危險的。”說完便不再吭聲。賈亦斌當時對蔣經國仍懷有希望,過了幾天,再到蔣經國的住處,對他提出:“你對孔令侃一案究竟辦不辦?如果不辦,那豈不真像報紙上所說‘只拍蒼蠅,不打老虎’了嗎?”蔣經國本來情緒就不好,聽了賈亦斌的話,便將沙啞的喉嚨放得特別大,嚷道:“孔令侃又沒犯法,你叫我怎么辦?”這時,一種從未有過的失望和憤怒從賈亦斌胸中涌起,一拳擊在桌上,大聲反駁說:“孔令侃沒有犯法,誰犯法?……你這個話不僅騙不了上海人民,首先就騙不了我!” 蔣介石來到上海 蔣介石自北平趕到上海 東北戰局逐漸轉向有利于中共。林彪實行“關門打狗”方針,先圍錦州,企圖卡斷東北國民黨軍退往關內的通道。由于錦州危急,蔣介石于9月30日自南京飛北平。10月8日上午,蔣介石先后與侯鏡如、陳鐵、傅作義等將領研究東北作戰計劃,但是,當日下午,蔣介石卻突然乘中美號專機,飛抵上海,住進東平路官邸。 當時宋美齡到上海后,即乘中秋節之機召見蔣經國、孔令侃,企圖調解這兩個表兄弟之間的矛盾,蔣要孔“顧全大局”,孔則大吼:“什么!你把我的公司都查封了,還要我顧全大局!”兩人大吵起來。蔣經國臨走時表示:“我蔣某一定依法辦事!”孔則回答:“你不要逼人太甚,狗急了也要跳墻!假如你要搞我的揚子公司,我就把一切都掀出來,向新聞界公布我們兩家包括宋家在美國的財產。”當即氣得宋美齡面色煞白,手腳發抖,急忙打電話給在北平的蔣介石,說是上海出了大事,要蔣介石火速乘飛機南下。蔣介石到上海后,當夜與宋美齡“月下談心”。同晚見到上海出版的《大眾夜報》,其第一版報道為《揚子囤貨案,監委進行徹查,必要時并將傳訊孔令侃》。該報并配發一篇社評:《請蔣督導為政府立信,為人民請命》,中云:“政府究竟是要豪門呢?還是要人民?將此處決定。” 蔣介石阻止監察院調查 揚子公司案件發生后,在南京的監察院迅速注意到此案,決議派員調查。院長于右任將這一任務指派給了監察委員熊在渭與金越光。二人于10月7日抵滬,自12日起,先后訪問上海市政府、上海市經濟督導員辦公處、上海警察局、上海社會局等處,會見蔣經國,并且詢問了孔令侃本人。 10月18日,蔣介石自北平致電上海市長吳國楨云:,以保護“商民”和“商營事業”為盾牌,批評監察院超出其職責范圍,對于如何處理孔令侃及揚子公司,無一語涉及,相反,卻嚴厲批評監察院“對商營事業無理取鬧”,要吳國楨轉囑孔令侃“聘請律師進行法律解決”,實際上是在鼓勵孔令侃抗拒調查。 揚子公司的囤積物資履行過“登記”,不好隨意逮捕,但是封存、查核,以便判明其罪或非罪,不僅是可以的,而且是應該的、必需的,蔣介石反對、制止監察委員的調查,而又不下令其他機構調查,其包庇行為就十分明顯了。11月4日,蔣經國將孔令侃的囤積清單交給蔣介石,蔣介石閱后很生氣,日記云:“本日經國報告,孔令侃囤積居奇,見其貨單,痛憤之至,故今日情緒更覺抑郁矣。”然而,蔣介石也僅止于“痛憤”而已。 揚子公司案激起了監察委員們對宋子文、孔祥熙家族的聲討熱情,蔣介石本來認為,中國國情和西方不同,“未至民主程度而硬行民主”,只能“自討苦痛”。早在10月16日,他就在日記中批評立法院、監察院的委員們不守紀律,和黨,和政府,包括他這個“領袖”矛盾、對立。10月23日,立法院舉行時局談話會,有立委激烈地批判政府,發言說:“人事破壞法統,貪污無法懲辦。如宋子文套購外匯,揚子公司的囤積嫌疑,至今也莫奈何。其次,例如豪門問題,至今沒有辦法。試問現在政府的權貴哪個不是豪門?哪個不是老虎?號稱打虎的蔣經國,又有什么辦法!” 蔣介石與蔣經國 行政院取消“限價”,蔣經國辭職離滬 蔣介石阻止調查,揚子公司的案子辦不下去,其他事情自然也難于推動。10月16日,蔣經國在《反省錄》中承認:“揚子公司的案子,未能徹底處理,因為限于法令,不能嚴辦,引起外界的誤會。同時自從此事發生之后,所有的工作,都不能如意的推動了,抵抗的力量亦甚大。”蔣介石下令阻止監察院調查的當日,蔣經國約吳國楨、宣鐵吾等討論目前經濟問題,“可以說沒有一個是支持政府政策的”。蔣經國在日記中自稱:“今日在精神上受到極嚴重的壓迫,未安睡。”此后的一段時期內,蔣經國既感到行政院方面的動搖,也感到自己的話越來越沒有人聽。10月27日日記云:“在前半個月我的話是不會打折扣的,而現在則不如前了。” 10月28日,蔣經國到南京參加經濟管制會議,“大家都主張讓步”。會議決定糧食可以自由買賣,工資可以調整,百物都可以照成本定價。11月1日,行政院宣布取消限價,糧食按市價交易,自由運銷,紗布、煤、糖、鹽,由中央主管機關核本定價,統籌調節。蔣經國原來主張堅決守住“八一九”的限價防線,至此,徹底崩潰。當日,蔣經國發表《告上海人民書》,承認自己未能盡責完成任務,在若干地方,增加了人民的痛苦,應向政府自請處分。11月6日,正式發布消息,辭去督導員職務。從即日起,蔣經國可以不再到中央銀行辦公。11月15日,上海經濟督導員辦公室發表聲明宣告,孔令侃和揚子公司無罪。 國民黨和政府陷入人心盡失的危機 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蔣介石、宋美齡包庇孔令侃的情節迅速在社會流傳、發酵,蔣介石父子和宋美齡都受到社會,包括國民黨內部的廣泛批評,它使國民黨和政府陷入人心盡失的嚴重危機。當時守衛北平的將領傅作義就曾為此事對杜聿明說:“蔣介石要美人不要江山,我們還給他干什么!”此事成為傅對蔣“失去信仰”的重要原因。賈亦斌在向蔣經國勸諫不成后也對他最后失望,“決心同蔣家王朝決裂,同蔣經國分道揚鑣,去尋找新的道路”。 1949年4月,在浙江嘉興起義,投向中共。 1948年11月4日,《中央日報》曾發表殷海光執筆寫作的社論《趕快收拾人心》,批判“豪門”貪財橫行,“享有特權的人享有特權,人民莫可如何。靠著私人政治關系而發橫財的豪門之輩,不是逍遙海外,即是依勢豪強如故”。孔祥熙當時在美國,孔令侃在揚子公司被查封后不久也經香港去了美國。社論指認“豪門”為“人民公敵”,斥責國民黨和政府“甚至不曾用指甲輕輕彈他們一下”。在揚子公司問題上,人們對蔣介石、宋美齡、孔祥熙、孔令侃以及蔣經國的批評實際上就是對掌控當時社會、國家的“豪門”的批評。這種批評是很容易轉化為打倒“豪門”、推翻“豪門”的革命情緒的。 平心而論,蔣介石自奉儉約,大體清廉,對孔氏家族的貪瀆、腐敗也有過制裁。例如:1942年12月,槍斃與孔祥熙家族關系密切的林世良。1945年,親自審查孔祥熙涉案的美金公債舞弊事件,迫使孔祥熙辭去行政院長、財政部長、中央銀行總裁等多項職務。但是,蔣介石顧全國民政府和孔氏家族的體面,担心“夜長夢多,授人口實”,最終還是只能以大事化小,后臺結案的方式了斷。到了揚子公司問題上,蔣介石礙于宋美齡和孔令侃之間的關系,壓制調查,窒息言論,徇私包庇,終于毀滅了國民黨和政府擁戴者的最后一點希望,陷入人心盡失的嚴重局面。 豪門越“豪”,處理其貪腐,就應該越堅決、果斷、及時,這就是歷史的教訓。 尾聲 熊在渭、金越光在《糾舉書》中提出,揚子建業公司的“侵犯司法部分,并應移送法院,依法究辦”。其后,該案交上海地檢處偵查,由游鴻翔檢察官承辦。1949年1月9日,地檢處傳孔令侃及揚子建業公司副總經理于鐘聲到庭說明。二人不到。1月18日,再傳,28日,三傳,仍然不到。其間,上海社會局擬定對該公司查封貨品處理辦法,建議將其中工業原料及日用品兩部分由政府收購出售,其盈余之數,半供全市公教人員福利基金,半充救濟難民之用。12日,上海市政府第一百五十八次會議討論,通過這一辦法。15日,孔令侃呈文反對,聲稱“所存貨品并無違法,不服處理,聲明異議,請予取消原處理辦法,發還貨品”。上海社會局審核后,于2月24日報告吳國楨,認為該公司存貨大多系1946年、1947年購進,儲存均在一年以上,當限價期內工業原料恐慌之時,該公司仍不應市,實屬囤積居奇之作為。2月26日,吳國楨批交上海參事室核議。4月12日,孔令侃再次遞狀。聲稱現因病在穗,不能來滬,一俟病愈,即行投案。4月30日,參事室復核,認為揚子公司“違法囤積”一案,經監察院金、熊二委員調查屬實,孔令侃所稱毫無囤積居奇意圖之說,“自難采信”,原經濟督導員辦公室“將其貨物予以查封,以利處理,于法尚非無據”,按照限價,供應市場的決定“亦無不合”。參事室并提出,將揚子建業公司的貨品分為三類:日用品部分,待法院判決后再行處理;無關法令部分,帶征自衛捐后發還;工業原料部分則收購出售。同年5月27日,中共領導的解放軍攻入上海,實行軍管,揚子建業公司案件結束。 注:本文選摘自《找尋真實的蔣介石》(九州出版社,作者:楊天石) 本書為楊天石繼《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1》、《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2》之后又一研究蔣介石日記的成果精選。主要內容分為抗戰時期、國共談判、戰后中國、退守臺灣等四部分,通過引述和研究蔣介石日記及其他相關資料,就相關歷史時期蔣介石親歷的重要事件進行了深入詳細的分析解說,提出了具有學術價值的觀點和結論。
綜合 2022-01-09 18:58:23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