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性軟件與學習者高階思維發展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社會性軟件與學習者高階思維發展

Development of Higher-Order Thinking Abilities of the Learner Based on Social Software

胡強 毛宏云 張琦 邱婷 鐘志賢

江西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南昌,330027,電子郵箱:huqiang2008@163.com

【摘要】 本文從社會與技術的角度,分析了社會性軟件的定義、類型、層次關系和相關理論基礎,描述了高階思維的特點及其構成元素,討論了運用社會性軟件促進學習者高階思維發展的理由,并以Blog與Wiki為例探討了運用社會性軟件促進學習者高階思維發展的方法。

【關鍵詞】 社會性軟件、高階思維、Blog、Wiki

 

Abstract: By the view of society and technology,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definition, sort, layer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Social Software, depicts the characteristic and structure of Higher-Order Thinking, discusses the reason of using Social Software in development of learners' Higher-Order Thinking Abilities, and then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explore the proper means of facilitating learners' Higher-Order Thinking Abilities by Social Software from the example of Wiki and Blog.

Keywords: Social Software, Higher-Order Thinking, Blog, Wiki

 

1 前言

今天,隨著數字化時代的飛速發展,社會日漸趨于技術化,軟件日益走向個人化和社會化。打量我們這個“一不小心就變得陌生”的世界,信息技術已融入了社會主流,滲透到人們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浸潤在數字化世界的生存已宛如一首平常的歌。QQ、MSN帶給人們的不僅是一種全新的交流方式,更是一種數字化時代的心理體驗;Blog(博客)以草根文化的姿態,為實現人人都能“自由敘事,隨意表達”提供了一種傻瓜化的平臺,Wiki(維基)以“人人都是作者,人人都是編輯”的口號,呼喚著網絡時代的智慧匯聚,共創分享……應當看到,軟件社會化或社會性軟件的發展正在掀起一場網絡革命。

與此同時,心理和教育技術等領域在重新思考“人是怎樣學習的”和“學習者的核心能力”問題,分布式學習、協作學習、社會性建構、集體智慧、知識建構和知識共享等等,成為今日學習與教育領域的嶄新話語。為適應數字化時代需求,以創造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問題求解和決策制定為核心的學習者高階思維能力培養,已成為現代教育與課程教學改革所關注的重心。

社會性軟件與學習者高階思維能力的發展似乎有一種天然的關聯。高階思維能力的發展需要學習群體和協作建構,社會性軟件以其強大的協作互動性,豐富的社會資源整合,創建以知識共創分享為中心的協作學習社群,構建和諧的學習生態系統,為促進學習者高階思維能力的發展提供了適切的工具平臺和有效的路徑。

2 社會性軟件

2.1社會性軟件概述

社會性軟件(Social Software, SS)也叫軟件社會化。自2002年以來,便一直是個熱門的話題。目前,國內外關于社會性軟件的定義很多,且處在不斷的發展演變過程之中。我們可以列舉一二以觀現狀。

“社會性軟件指任何可以促使團體或者社群溝通和協作的軟件,如我們熟知的電子郵件以及我們不太熟悉的Hydra(一個文檔編輯程序)之類的文件編輯軟件。”(William Davies,2003)。“社會性軟件相對于普通軟件的優勢在于它的在線用戶。”(Matt Jones,2003)。“社會性軟件是適應環境的軟件,而不是要求環境去適應軟件。”(Ross Mayfield,2002)。“社會性軟件構建了充滿活力的群體環境,這一群體的能力超越了任何參與其中的個體。”(Jean Philippe,2003)。“社會性軟件……是人們用來與他人交互的軟件,它擁有以下五個要素中的幾項或全部:身份、在線、關系、對話、群體。”(Stewart Butterfield,2003)。“社會性軟件首先是基于個人,其次才是社群——社群產生于個體交互中。使用者作為個體存在,具有各自的興趣、喜好、關系網,這些都在社會關系中得到體現,而社群也產生于其中。”(Stowe Boyd,2003)。“個人帶著軟件成為社會網絡的一部分。”(毛向輝,2003)。

從以上述列舉可以看出,目前關于社會性軟件這一概念還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學術定義,它們大多是描述性或感覺性的定義。盡管如此,不同的社會性軟件還是有其共性的特點,可以作為理解社會性軟件概念的一種框架,我國教育技術學者認為,無論從何種角度來定義社會性軟件,社會性軟件的內涵應該包括以下三點(莊秀麗,2004):(1)社會性軟件首先是個人軟件,是個人參與互聯網絡的工具;個人軟件突出了個體自主性的參與和發揮;(2)社會性軟件構建的是社會網絡,這種社會網絡中包括弱鏈接(week ties),也包括強鏈接(strong ties);不同的鏈接關系在不同的時候所呈現的社會價值是不同的;(3)社會性軟件是個人性和社會性的統一。

2.2 社會性軟件分類

其實,社會性軟件在其正式“注冊概念”之前就已經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得到廣泛應用,例如E-mail、Instant Message、SmartGroups都是早期的社會性軟件。不過,這些社會性軟件的功能比較單一,主要起到交流通訊的作用。近幾年,隨著社會性軟件概念的逐步明晰以及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社會性軟件進入了發展的高峰期,涌現出了眾多新型的、功能強大的社會性軟件,特別是建立在知識傳播、交流和共享方面的社會性軟件,如Blog、Wiki等。同時,社會性軟件的涵蓋面也越來越廣,William Davies(2003)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對社會性軟件做了初步的分類。如表1所示。

表1  William Davies的社會性軟件分類

類型

應用樣本

E-mail

Outlook,Sendmail,Pine,Hotmail

WebBlog和Wikis

Movable Type,BlogWikipedia

即時通訊系統

ICQ,MSN,Trillian

文件編輯系統

Groove,Hydra,LotusNotes

組群日記

Livejournal

引見系統

MeetUp,Update,Ryze

組群討論系統

SmartGroups,BBS,Usenet

 

根據W. Davies的研究和社會性軟件的任務指向,我們認為,社會性軟件可以分為如下幾類。

(1)建立社會關聯、反映社會網絡的社會性軟件,也稱為社會網絡服務(Social Network Service,SNS),如Friendster、億友。

(2)主要實現通訊交流功能的社會性軟件,如E-mail、即時通訊系統(Instant Message,IM)。

(3)群體協作性的社會性軟件,如文件編輯系統、組群日記、引見系統、組群討論系統。

(4)知識傳播、交流和共享的社會性軟件,如Blog、Wiki、美味書簽(del.icio.us)。

2.3 社會性軟件的層次關系

根據上述分類,可以描繪社會性軟件的層次關系。如圖像1所示。

圖像1  社會性軟件的層次關系

2.4 社會性軟件的四大基礎理論

2.4.1 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理論

“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理論是由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米爾格拉姆(Stanley Milgram)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一種社會關系理論。簡單說來,這一理論的意思是“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亦即,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舉個例子來說,你與布什之間相隔幾個人?或者說你通過幾個人可以認識布什?答案是六個人!這是S. Milgram(1967)所做的連鎖信實驗結果。“六度分隔”理論就是這一實驗結果的提煉。你也許不認識布什,但是在優化的情況下,你只需要通過六個人就可以結識他。“六度分隔”理論說明了社會中普遍存在一些“弱鏈接”關系,但是卻發揮著非常強大的作用。有很多人在“找工作”時會強烈體驗到這種弱鏈接的效果。曾幾何時,“六度分隔”理論只是作為一種理論或理想狀態而存在。但是,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使這一理想的理論變為真切的現實。反過來說,根據“六度分隔”理論,建筑于信息技術與互聯網絡之上的應用軟件越來越人性化、社會化。軟件的社會化,即在功能上能夠反映和促進真實的社會關系的發展和交往活動的形成,使得人的活動與軟件的功能融為一體。“六度分隔”理論和社會性軟件的發展表明:社會性軟件所構建的“弱鏈接”關系,正在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4.2 150法則(Rule Of 150)

150法則(Rule Of 150)是Malcom Glaweld(2000)在The Tipping Point(國內翻譯為《引爆流行》)一書中提出的一種人際關系假設。M.Glaweld認為,“150是一個統計出來的人際關系網絡數目極限”。在一次不期而遇的聚會上,150是一個你不會感到尷尬的人數最大值。

150法則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很廣泛。比如中國移動的“動感地帶”SIM卡只能保存150個手機號,微軟推出的IM工具MSN里面的聯系人數剛好為150個。把人群控制在150人以下是管理人群的一個最佳和最有效的方式。

150是“我們可以與之保持社交關系的人數的最大值。”無論你曾經認識多少人,或者通過一種社會網絡服務(SNS)與多少人建立了“弱鏈接”,那些“強鏈接”仍然在此次此刻符合150法則。這也符合“二八”法則,即80%的社會活動可能被150個“強鏈接”所占有。

2.4.3 關聯主義(Connectivism)

關聯主義(Connectivism)是George Siemens(2004)提出的一種面向數字化時代的學習理論或學習景觀。他認為,關聯主義是一種經由混沌、網絡、復雜性與自我組織等理論探索的原理的整體。學習是一種過程,這種過程發生在模糊不清的環境中,將核心成分——(部分)置于個人的控制之下。學習(被定義為動態的知識)可存在于我們自身之外(在一種組織或數據庫的范圍內)。我們可將學習集中在將專業知識系列的連接方面。這種連接能夠使我們學到比現有的知識體系更多、更重要的東西。

社會網絡分析是理解數字時代學習模式的額外要求。A.Kleiner(2002)探索了K. Stephenson的“信任量子理論”。該理論“不但解釋了如何識別一個組織的集體認知能力,并且還解釋了如何培養與提高這種識別力”。在社會網絡中,各種活動中心就是那些建立起良好連接的人,他們能夠培養并保持知識流。他們的獨立性導致了有效的知識流,實現了個人對種種活動狀態的有組織性的理解。

2.4.4 分布式認知(Distributed Cognition)

分布式認知(Distributed Cognition),也叫分布式學習、分布式智力或分布式能力,是目前國際上一種正在發展的學習理論。它是一種研究認知存在形態和認知活動方式的學習理論。它有四個關鍵要點:(1)認知是存在于個體/群體和制品(artifact)之中;(2)人的認知活動方式不僅僅是個體的,而是“個體+群體/共同體+制品”的;(3)強調社會-物質情境對認知活動的影響;(4)強調交流、共享、各要素(人和制品等)相互依賴和制品在分布式認知中的重要作用(鐘志賢,2004,2005)。

分布式認知理論對社會性軟件和學習者高階思維能力的發展有著豐富的隱喻:(1)在分布式認知中,人和制品同樣重要,個體和群體/共同體同樣重要,人和制品能形成合成的認知力量,是最為理想的認知方式;(2)學習者共同體、知識建構共同體和協作學習等等,是具有重要價值的分布式認知活動;(2)交流/對話是實現分布式學習,獲得分布式認知效果(如知識的社會性建構)的必然方式;(4)信息技術在分布式認知中的作用十分顯見(鐘志賢,2004,2005)。

3 高階思維(Higher-Order Thinking)

3.1 定義

高階思維(Higher-Order Thinking)是一種以高層次認知水平為主的綜合性能力(鐘志賢,2004)。高階思維能力是超越既定信息的能力、問題求解的能力、元認知能力和評價能力,是批判性的態度,是作為自主學習者的能力,也是對事物或現象作出合理判斷的能力。

3.2 高階思維的構成與特點

3.2.1 構成

根據相關研究,結合知識時代對人才素質要求偏向的分析,我們認為,高階思維主要由以下四大能力構成:創造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問題求解和決策制定。如圖像2所示。

 

 圖像2  高階思維的構成

3.2.2 特點

根據相關研究,我們認為,高階思維具有五大顯著特點和相應的行為表現。如表2所示。

表2  高階思維的特點及其行為表現

高階思維的特點

行為表現舉隅

主動的

(積極/自覺)

有主人翁意識、積極展開思維活動、表征/呈現知識、與他人交流

建構的

(闡釋/反思)

獲取信息、建構個性化的理解、明晰已知、內部/自我協商、反思所學(內容/過程/結果)

意圖的

(反思/調節)

明晰的自我驅動的目標導引、內部/自我協商、執著追求成就、付諸心智努力/堅持不懈、在行動中反思

真實的

(復雜/情境)

完成真實的任務、解決有意義的/復雜的問題、建構情境特定的圖式、界定/操作特定的問題空間、綜合運用多種能力、運用多元標準評價問題解決方案、情境化判斷

合作的

(協作/交流)

社會協商/對話、形成學習者/實踐者共同體、知識建構共同體、與他人溝通/交流

4 運用社會性軟件促進學習者高階思維發展

顯然,針對高階思維能力的特點來說,目前多數教育技術軟件產品處于“低認知水平,簡單技術操作”的層次,在促進學習者高階思維能力發展方面存在較大的欠缺或差距。社會性軟件作為認知工具在促進學習者高階思維發展方面有其特有的優勢。

4.1 與學習型社會相契合,為學習者高階思維發展創建適切的學習環境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創建學習型社會、實現終身學習的問題更加急迫的擺在了人們面前。人人皆學、處處皆學、時時皆學、活到老學到老是農業時代和工業時代難以想象的學習景象。而互聯網及信息技術是打造這一學習景觀的核心力量。通過提供便捷的即時通訊手段(如QQ、MSN)、支持網絡自主學習(如Blog)、在線協作學習(如Wiki)等,社會性軟件能夠實現一種雙向整合:一方面將互聯網整合到每一個社會成員的日常學習中,另一方面,將日常學習整合到互聯網中。這種整合有助于消除隔離的鴻溝,使得跨越時空、無所不在的學習成為可能,有助于構建信息豐富的、反思性的學習環境,允許學習者進行充分的自由探索,極大地促進學習者高階思維的形成和發展。

4.2 激發學習者的主體性,為學習者高階思維發展提供一個極度自由的空間

當前,眾多的教育技術軟件產品還是把重點放在教學重點和難點的演示上,把信息技術的使用權控制在教師手中,學習者在學習中處于被動狀態。D.Jonassen(1999)認為,我們不應該簡單把計算機等信息技術用作傳遞知識的教學媒體,而是應該作為認知工具。這就是說,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使用,應該讓學習者獲得學習自由,為他們提供可以自由探索、嘗試和創造的條件,支持、引導和擴展學習者的思維過程,促進學習者的知識建構。

社會性軟件所構建的交往空間是平等自由的交往空間,是由交往主體進行自主選擇自主控制的交往空間,是能夠進行知識轉化創新促進主體不斷自我更新的交往空間,是主體與主體互相發現形成社群探索領域新知的交往空間,因此,社會性軟件所構建的主體交往空間充分實現、發揮和展現了人的主體性,即人的主體能動性、自主性和自為性,以及主體與主體之間交往的主體間性。

社會性軟件“形成一個有利于師生一起學習和共同發展的綜合性生態環境”(祝智庭,鐘志賢,2003)。這種環境是學習者的探究發現空間、個性展現空間和集體智慧發展空間。在這種自由發展的空間中,學習者的主體性得到極大的激發,潛能得到充分的開掘,高階思維能力得到嚴格的訓練。

4.3 在社會性知識建構中激發學習者高階思維

社會性軟件所支撐建構的網絡學習環境不是一個簡單的信息資源庫,而是同時包含物理的、社會的、文化的和心理的維度,學習活動正是通過學習者與學習環境的交互作用而進行的。在社會性軟件構建的網絡學習環境中,交互形式不僅表現為學習者與信息內容的傳統交互,而且還表現為學習者與他人(教師、輔導者、同伴等)、與學習群體之間的社會性互動,這種交互直接導致了社會性知識建構活動,使學習者在共享性的學習活動中共同建構知識。

社會性知識建構的復雜性和互動性要求學習者投入積極的思維活動,高階思維的運作是知識建構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成分,也就是說,離開了高階思維活動,不可能完成知識建構任務。如,學習者在知識建構活動中要積極地理解問題情境,對活動結果做出積極的預期,在活動過程中進行認知調節和監控、與他人進行交流協作,對活動過程和結果進行持續的評價等等,所以這些活動都是高階思維的映射。

4.4 通過建構性互動促進學習者高階思維

社會性軟件一般具有強大的人際交互功能。例如,E-mail、IM可以實現P2P的異步/同步交互,群體協作性的社會性軟件如文件編輯系統、組群日記、引見系統、組群討論系統則可以有效支持Many2Many的協同工作。正如Lee LeFever(2003)所說,普通軟件將使用者與一臺電腦或一個網絡的內部運行機制鏈接起來,而社會性軟件則能聯通使用者彼此之間的思想、感情和觀點。社會性軟件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時空距離,實現了學習者之間的建構性協作互動。

學習者在運用社會性軟件圍繞問題進行深入的討論、交流和協作的過程中,可以在以下三個方面促進高階思維的發展(張建偉,孫燕青,2005)。

1、智慧分布與共享。協作小組可以賦予學習者集體認知責任,對探究任務進行分解,學習者負責不同的子任務,協作小組可以共同進行單個學習者無法完成的復雜探究任務。每個學習者都可以成為某方面的“專家”,他們彼此交流探究成果,分享經驗感受,共同貢獻于集體探究任務,達到共同知識建構的目的。

2、認知沖突與融合。學習者之間的交流、爭議、意見綜合等有助于激發學習者的深入思考和批判性反思,幫助他們建構起新的、更深層次的理解。

3、思維外顯化與精致化。為了和他人交流共享自己的想法,學習者必須首先將自己的思路及觀點明確化,并提供夠的證據支持,進行自我解釋。在這一活動過程中,學習者的知識和思維策略都被外顯化和精致化了,這有利于促進學習者的反思監控,提高思維和學習活動的質量。

5 社會性軟件如何促進學習者高階思維發展

一般說來,各類社會性軟件都能夠在不同程度上支持學習者高階思維能力的發展。本文僅以建立在知識傳播、交流和共享上的社會性軟件Wiki與Blog為例進行探討。

5.1 Blog與學習者高階思維發展

5.1.1 關于Blog

Blog是一種普遍的社會性軟件。Blog是Weblog的簡稱,Weblog是由Web和Log兩個英文單詞組合而成。Weblog是指在網絡上發布和閱讀的流水記錄,通常稱為“網絡日志”,簡稱為“網志”。

Blogger即指撰寫Blog的人。Blogger一般翻譯成“博客”,而撰寫Blog這種行為,有時候也翻譯成“博客”。因而,中文“博客”一詞,既可作為名詞,分別指代兩種意思Blog(網志)和Blogger(撰寫網志的人),也可作為動詞,意思為撰寫網志這種行為,只是在不同的場合分別表示不同的意思罷了。

簡單說來,Blog就是一個網頁,通常由簡短且經常更新的帖子構成,這些帖子一般是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的。作為Blog的內容,可以是純粹個人的想法和心得,也可以是在基于某一主題的情況下或是在某一共同領域內由一群人集體創作的內容。它并不等同于“網絡日記”。作為網絡日記帶有很明顯的私人性質,而Blog則是私人性和公共性的有效結合,但它絕不僅僅是純粹個人思想的表達和日常瑣事的記錄,它所提供的內容可以用來進行交流和為他人提供幫助,是可以包容整個互聯網的,具有極高的共享精神和價值。

Blog是一種魅力無比的個人網絡。只要看看目前1.3億網民中有3000萬博客這樣一個數字,你就知道Blog的確是今日互聯網中的功勛新貴,大有加冕全球之勢。Blog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再到自媒體的切換,它最大限度地滿足了人們對個人網絡權利的訴求、個人網絡空間的表達和個人網絡身份的塑造。人們在Blog里極度地狂歡,淋漓盡致地表現主體性的力量,強烈地釋放原始的表現欲望。

5.1.2 運用Blog進行自主學習,促進高階思維

Blog以網絡作為載體,便捷地發布自己的心得、感受,及時有效輕松地與他人進行交流,同時也是一個集豐富多彩的個性化展示于一體的綜合性平臺。學習者將Blog作為認知工具,透過每日的資料整理與書寫,不僅能夠改善寫作能力,同時也能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

——實現思維外顯化與精致化。學習者要在自己的Blog中公開發表個人的知識和見解,與他人交流共享自己的想法,他就必須運用精確的歸納分析、抽象概括、評價判斷和數字化表達能力,將自己的思路及觀點明確化,實現自我知識和思維策略的外顯化和精致化。

——促進自我反思,培養創新精神。Blog不但可以反映學習者的知識積累過程,還能夠激發更高層次的批判性反思、創造性思維。一位美國教師Terry Elliot(2004)將“博客”應用于教學后認為,Blog能夠承載使用者的意圖。它就像任何其他好工具一樣,工作于人們的愿望和想象中,幫助我們創新。如果我們把Blog當作一種學習工具,學習者通過記錄與閱讀博客,將能夠從反思中收獲很多。另一位美國教師Laura Shefler(2004)也深有感觸,學生在博客過程中,鍛煉了批判性思維,做了一些有創意的冒險活動,并嘗試語言和設計元素的更復雜用法。由此,通過博客(Blog),學生掌握了一些無論在學術上還是專業環境中都必需的技能。博客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閱讀、批判性地思考和積極主動的寫作。

5.2 Wiki與學習者高階思維發展

5.2.1 關于Wiki

Wiki這一概念是由Ward Cunningham(1995)提出的。它來源于夏威夷語的“wee kee wee kee”,原本是“快點快點”的意思,事實上,Wiki在網絡上的成長也著實體現了其詞義的內涵——既簡單又快速。

一般說來,Wiki是一種超文本系統,它支持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同時也包括一組支持多人協作寫作的輔助工具。Wiki站點可以有多人(甚至任何訪問者)維護,每個人都可以對共同的主題發表自己的意見,或者對之進行擴展。有人認為,Wiki系統屬于一種人類知識網格系統。首先,可以在Web的基礎上對Wiki文本進行瀏覽、創建、更改,而且創建、更改、發布的代價遠比HTML文本小;其次,Wiki系統支持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并為協作式寫作提供必要幫助;第三,Wiki的寫作者自然構成了一個社群,Wiki系統為這個社群提供簡單的交流工具。與其它超文本系統相比,Wiki有使用方便及開放的特點,所以Wiki系統可以幫助我們在一個社群內共享某一領域的知識。Wiki的具有以下一些特點:

——簡單易用。Wiki具有維護快捷、格式簡單、鏈接方便和命名平易的特點。使用者可以快速創建、存取、更改超文本頁面,用簡單的格式標記來取代HTML的復雜格式標記,通過簡單標記,直接以關鍵字名來建立鏈接(頁面、外部連接、圖像等),同時,關鍵字名就是頁面名稱,并且被置于一個單層、平直的名空間中。

——開放的增長架構。Wiki為使用者提供了一個共同創作的環境,亦即,每個使用者對Wiki上的內容都擁有修改,添加和刪除的權利。Wiki的首批成果之一就是www.Wikipedia.org網站,這是一個自由的在線百科全書站點,截止2006年3月1日23:09(UTC),Wikipedia上的英文條目已達到100萬,這都是在短短五年多時間內完全由志愿者編撰而成的。

——信賴與協作。Wiki的設計哲學主要還是建立在“人之初,性本善”、相互信任的基礎上,它充分體現了參與者之間的信賴、協作精神。當然,由于人人都擁有Wiki內容的編輯權利,這就會造成相對的不安全性,因此,所有的Wiki都有版本控制(Version Control)的概念,你隨時都可以找回之前的正確版本。

5.2.2 運用Wiki實現頭腦風暴,培養創造性思維

頭腦風暴(Brain Storming)是由現代創造學的創始人、美國學者Alex Osborn(1938)年提出來的一種思維方法,它是一種利用集體的智慧,通過互相交流、啟發和激勵而產生新思想的方法,表現的是一種思維高度活躍,打破常規的思維方式并產生大量創造性設想的狀況。

頭腦風暴的特點是讓參與者敞開思想,使各種設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腦海的創造性風暴。其基本原則,一是推遲判斷。認真對待任何一種設想,而不管其是否適當和可行,對各種意見、方案的評判必須放到最后階段,此前不能對別人的意見提出批評和評價;二是思路要盡可能自由。創造一種自由的氣氛,激發參加者提出新穎的、異想天開的主意;三是想出盡可能多的主意,追求數量,意見越多,產生好意見的可能性越大;四是、探索取長補短和改進辦法。除提出自己的意見外,鼓勵參加者對他人已經提出的設想進行補充、改進和綜合。

Wiki在實現頭腦風暴,培養創造性思維的運用中有其特有的優勢:

——搭建信息共享、交流平臺。頭腦風暴是一種培養創造性思維的有效途徑,但由于時間與空間的關系,我們不可能在所有時候都以Face to Face的形式進行頭腦風暴,這時候我們就需要采用其它的形式,而Wiki作為一種線上多人協作式的寫作系統,可以很好地為頭腦風暴實現技術支持。

組織者可以根據事先設定的“主題和指導語”,如“自行車的改進”,“智能書桌”等等,在Wiki中創建一個條目以展現主題,參與者通過Web頁面進入這一條目后,可以對頁面進行瀏覽、創建、更改,以參考他人的觀點、發布自己的想法或對別人的作品進行整合和改進,參與者甚至還可以附上圖片或聲音對自己的想法進行說明。這些操作都可以在Web頁面上完成,非常的方便、快捷。

Wiki為參與者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提供了頗為強大的功能,傳統形式頭腦風暴中記錄員已不再需要,討論的記錄都存儲在網頁中,查閱和整理可以非常輕松地實現。

——聚沙成塔,集思廣益。“想出盡可能多的主意”是頭腦風暴的一個重要原則。Wiki是一個開放的網絡系統,其參與者存在相對差異較大的生活背景和思維模式,因此相對于傳統面對面形式而言,基于Wiki的頭腦風暴可以產生數量更多的主意、想法、觀點,也勢必各具特色,這有助于更好地克服由于同種思維定勢造成的想法單一、思想僵化,并進一步促成更多新想法的產生。

——營造活躍的創造性氣氛。網絡環境下,參與者不必直接面對面就可以實現思想、觀點的交流,這種形式可以使其身份保持一定的隱匿性,有利于幫助他克服害羞、担心失敗、懼怕別人的批評等影響創造力發展的內部心理障礙,構建自由、開放、活躍的討論、交流環境。在這種非正式的頭腦風暴中,有助于建立一種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創造性氣氛,對于打破習慣定勢,產生獨創性的沖動,形成具有獨創性的想法具有重要的作用,也就強化了創造性行為(紀婷婷,徐曉東,2001)。

——培育創造性人格。基于Wiki的“頭腦風暴”不僅是一個融會觀點、產生新知、訓練思維的過程,而且也是參與者人格成長的歷程。個體在參與“頭腦風暴”的過程中,通過交流、討論、提出新想法、新創意,實現了對自身能力的挑戰,這能夠使其產生自豪感,增強自信心。此外,網絡環境下的協作群體有著更和諧、更融洽的氛圍,成員間相互激勵、啟發、補充,有利于培育參與者的樂觀性、敢為性、智慧性、人格特征及群體協作精神,克服各種阻礙創造力發展的人格因素。

總之,Wiki平臺上“頭腦風暴”可以提供參與者一個寬松、自由、和諧、活躍、富于想象的創造性思維環境,有益于充分激發參與群體的創造靈感,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集思廣益,促進問題的解決,是一種實施創造性思維教學的有效方法。

6 結語

在這個數字化時代,社會性軟件已經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成為了當今學習者不可或缺的認知工具,它所實現的溝通、對話、協作、分享、共創正成為當代學習的主旋律,也為學習者高階思維能力提供了高度多維的發展空間。

Blog和Wiki在學習領域的運用已經充分展現了社會性軟件在促進學習者高階思維能力方面的巨大潛力。同樣,其它各類社會性軟件憑借其自身特點也能夠在不同維度上契合學習者高階思維能力發展,其具體應用方面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胡強 毛宏云 張琦 邱婷 鐘志賢 2012-07-29 13:56:02

[新一篇] 創新能力培養和教育體制改革

[舊一篇] 英語寫作必背200句對譯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