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人的帆船時代:沙船,小港李家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沙般模型

 

孫中山為小港李家題詞

 

乾坤亭

   如果你注意一下上海的市標,會發現它最突出的要素是一艘正在揚帆出海的沙船,還有一只巨大的螺旋槳。
  沙船,是上海港最古老的船舶,把沙船突顯在市標的正中心,說明這個城市沒有忘記它的繁榮是沙船載來的。那些把著船舵、駕著沙船乘風鼓浪的人,其中不少是寧波人。
  寧波人什么時候來到上海?一般認為是在五口通商以后,尤其是太平軍打到江南以后。其實,早在清乾嘉年間(17 30—1820),大批寧波人就已離開家鄉,來到更為繁華的港口城市上海謀生。1790年,旅滬甬籍縉紳們發起“一文愿捐”運動,即旅滬甬人每人每天捐輸一錢,籌資成立了上海最早的同鄉會館——“四明公所”,就是明證。
  如利希霍芬所言,早期旅滬寧波人很多從事“船夫、水手”等苦力。寧波小港的李也亭就是其中一個。
  1822年,15歲的李也亭來到上海南市油碼頭曹德大糟坊兼酒店當學徒。南碼頭停泊著許多沙船,李也亭每天送熱酒上船。
  沙船是一種船體扁淺寬大,方頭、方梢的平底船,這種船航行起來輕捷平穩,最大的好處是能坐灘,即不怕擱淺,“ 持沙行以寄泊,因底平稍擱無礙”,特別適宜航行于航道水淺多磧的北方沿海。正如上海的方志所說:“南北物資交流,悉借沙船。南市十六鋪以內,帆檣如林,蔚為奇觀。每日滿載東北、閩廣各地土貨而來,易上海所有百貨而去。”沙船貿易促進了上海的商業,奠定了上海的繁榮。
  日子一長,李也亭與船工混熟了。船上老大見他勤快機敏,便慫恿他到沙船上做事。在沙船上當船工雖然工資極低,但允許附帶貨物,船主讓出一部分艙位以供伙友帶貨之用。這是一種看似尋常、實質帶有股份合作性質的極高明的經營方法。船家好說“同船合一命”,允許船工附帶貨物,船員也就成了這艘船的主人,如果遇到海盜或者大風大浪,船工沒有理由不為自己的生命財產去搏命。這也說明沙船業確實是冒險的事業,但對于窮得只有一條命的人來說,卻也不失為發財的捷徑。如老天保佑,順風順水,平安無事,那么只消南北洋跑幾個來回,便可賺得日后做生意發跡的本錢。
  19歲的李也亭聽從了船老大的話,辭去糟坊的工作上了沙船,把自己的生死禍福交給了大海。李也亭的運氣不錯,他上船的這一年(清道光六年,1826),正遇上清政府因為運河淤塞,把漕糧的河運改為海運,規定江蘇各地的糧船均到上海交兌,然后直運天津、直沽。上海的沙船業適逢其會,正好大顯身手。
  漕糧乃“皇糧國稅”,運送漕糧為軍國大事,因而頗為優惠:每運一石漕糧,官府貼水腳(運費)銀4錢,并補“耗米”8升,承運一船,往往可得銀數百兩。此外還規定,運糧沙船僅載漕糧八成,其余二成可聽憑船家帶貨,并且享受免稅優惠……好處還有很多,比如漕糧運到,返程時可自行攬貨,所賺運費又是一大筆額外收入。
  李也亭趕上了好機會。他頭腦活絡,具有寧波式的精明,每次所帶貨物都十分好銷,幾年下來居然積得可觀的銀兩。寧波人還有一個特點:當伙計時做個好伙計,但一旦有機會就要咸魚翻身做老板。李也亭賺得銀子沒有急于回到鄉下買田置屋,而是傾其所有買了一條船。
  李也亭成了船主,卻仍然身兼伙計,依舊風里來浪里去,南來北往,利潤也就分外可觀。他的沙船也從一條變成兩條、三條……數年之后居然發展到十幾條,李也亭從船工變成船主,建立了船隊,進而成立了自己的船公司。李也亭名承久,他把船公司起名為“久大沙船號”。隨著船隊的發展,李也亭又買進黃浦江邊一塊灘地,建起自己的碼頭,名為“久大碼頭”。
  咸豐三年(1853),李也亭受命經辦蘇(州)、松(江)、常(州)糧道和浙江的漕糧海運任務。當時清軍和太平軍戰事頻仍,航路也很不太平,志書說,“督運者有難色,也亭所部船獨先進,余艘從之。”李也亭緊緊抓住這個高風險但高利潤的獨特機遇,成為上海沙船業巨擘,也為李氏家族數百年的興盛奠定了基礎。
  經營沙船需要相當的流動資金,為此必須向錢莊借入大宗款項。李也亭經常需要和錢莊打交道,并通過同鄉、錢莊跑街趙樸齋得到錢莊放款。由此李也亭索性和趙樸齋合作自己創辦錢莊,在上海陸續開設慎余,崇余、立余等多家錢莊。李也亭在經營沙船之外,又派生出一大產業,被公認為上海錢業巨擘之一。
  李也亭一生靠海吃海,從一個寧波窮小子一變而為海上巨富,充滿傳奇色彩,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幕:同治七年(1 868),李也亭60歲的時候,有一天忽然傳來“久大”沙船隊在海上遭遇颶風,全軍覆沒,損失慘重的消息。沙船隊為他一生心血所系,得此噩耗,李也亭精神受到沉重打擊,竟抑郁而逝。誰知靈柩還未回鄉入土,死里逃生的一部分船只卻又奇跡般地回來了。而且據說當時因為颶風,到達北方的船很少,南去的和北來的貨物都很少,“久大”的船兩頭都賣得了好價錢,反而大獲其利。
  李也亭留給上海灘一個永遠說不完的神話故事,也留下了一個龐大的家族。李也亭被李氏后人尊為“發財太公”,他和胞兄李弼安的乾坤兩房,人財兩旺,延續180多年,至今已歷五代,有一百多位子孫散布在世界各地。在事業上,多業并舉,大展鴻圖,到19世紀末,李家除了擁有“余”字號錢莊近10家,還擁有“天、地、元、黃”四家房地產公司,自辟兩條馬路,“地豐路”(今烏魯木齊北路)、“李誦清堂路”(今陜西北路)。此外,還擁有眾多工商企業,經營范圍涉及航運、金融、地產、倉儲、碼頭及百貨等行業。
  李氏后人中也代有杰出人才。除經商以外,從第三代起,還出了一些投身政治、參加革命的人物,如第三代中,担任上海總商會會長的李云書、旅滬寧波同鄉會會長的李征五及李薇莊三兄弟。同是第三代的李善祥,受抗日救亡運動影響,其子女大多投奔共產黨、參加革命,次女李幼蘭成為新四軍戰將、共和國國防部長張愛萍的夫人。第四、五代則多有從事科教、文化藝術事業的杰出人物,如第四代有享譽民國畫壇的女畫家李秋君,第五代中有美國杰出的舞臺美術設計大師李名覺,還有在美國建筑界有“小貝聿銘”之譽的著名建筑師李名儀,以及著名鋼琴演奏家李名強,美國腦外科醫生李名弘等。
  與李也亭同時期從寧波來到上海的,還有鎮海桕墅方介堂家族。與李家不同的是,方家以經營糖業、絲業起家,并開辦了上海第一家錢莊。李也亭之后,來到上海的寧波人更多了,并且大都和沙船業有關,如慈溪董棣林家族,鎮海莊市葉澄衷家族。葉澄衷14歲到上海,17歲在黃浦江搖舢板為生,后來雖以五金業起家,但也同時經營沙船業。
  李也亭無疑是帆船時代旅滬寧波人中的杰出代表。
 


王耀成 2012-08-14 19:36:45

[新一篇] 上海沙船業巨擘李也亭

[舊一篇] 拳拳濟蒼生 依依百草情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