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操墓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山抹微云,天連衰草,畫角聲斷斜陽。

暫停征轡,聊共引離觴。

多少蓬萊舊侶,頻回首、煙靄茫茫。

孤村里,寒鴉萬點,流水繞低墻。

魂傷。當此際,輕分羅帶,暗解香囊。

謾贏得青樓,薄幸名狂。

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有余香。

傷心處,長城望斷,燈火已昏黃。

---琴操 (滿庭芳)

“玲瓏雖小,蘇軾曾登”,《玲瓏山志》開篇八個字,便直入主題了。玲瓏山在浙江臨安境內,而臨安已有東西天目山,玲瓏山最精雕細琢,也只能是一座小山了。不過,有了山中的這一方墓冢,玲瓏山就不會是一座籍籍無名的小山了。一方墓冢,一個前朝的美人,能使一座小山名動千年。據說和蘇東坡有關,這位宋朝大詩人在其中留下了一段情……

在民國以前,到了臨安的文人騷客總要登玲瓏山,哪怕僅僅是以后說起來,他也去訪過琴操墓了。在落寞的琴操墓前,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民國年間,郁達夫、林語堂和潘光旦同游玲瓏山。三個文人翻遍新舊臨安縣志,竟不見琴操之事。對琴操這位絕代佳人的憐惜使他們憤怒了。郁達夫便在墓前寫下四行詩以嘲諷《臨安縣志》編者的沒有情趣,“山既玲瓏水亦清,東坡曾此訪云英。如何八卷臨安志,不記琴操一段情。”琴操何許人也,如郁達夫、林語堂和潘光旦之輩,替她如此憤憤不平,使臨安人如此遮遮掩掩?

琴操是蘇東坡在杭州知府任間結識的一名歌妓,這也就難怪《臨安縣志》要視若無人。在中國古代妓女是入不得正史的,既使她“年少于東坡”,和大詩人有過一段不了情。在一冊宋人的《泊宅編》中,記述了后世著名的東坡度琴操的故事。

這個故事是從西湖開始的。蘇東坡時為杭州知府,而琴操則是當年杭州最紅的歌妓。天下這么大,西湖就這么小。有一天兩只游船碰在一起,這兩個絕代的人——絕代的詩人和美女就碰在一起,在此之前,琴操就曾因改過蘇門四學士中秦少游的一首詞,而名動一時。秦少游人稱“山抹微云秦學士”。這個雅號源自他所填的《滿庭芳》一詞的首句:“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此詞當年風行南北,歌女爭相傳唱。北宋的春天,西湖的畫舫上酒宴正酣。一個官員一時興起張口就唱《滿庭芳》,卻把“畫角聲斷譙門”唱成了“畫角聲斷斜陽”。琴操聽聞抿嘴一笑。官員大窘,想找個臺階下,就問琴操,“你能按“陽”字韻把此詞改唱嗎?”少女琴操款款來到琴前,一邊撫琴一邊開唱了,幾乎沒有思索就把“山抹微云秦學士”的《滿庭芳》改唱得婉轉動人,“魂傷當此際,輕分羅帶,暗解香囊。謾贏得青樓薄幸名狂。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余香。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昏黃。”秦少游也在座中,連連頜首稱許。琴操的才名一時傳遍杭州的大街小巷。文章太守蘇東坡也有所聞,今日偶遇,自然要當面考證一番,聽說琴操頗通佛書,就說,“我來做長老,你來參禪如何?”琴操答應了。東坡問,“何謂湖中景?”琴操回答說,“落霞與孤鷺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東坡又問,“何謂景中人?”琴操對曰,“裙拖六幅長江水,髻挽巫山一段云。”“何謂人中意?”“隨他楊學士,鱉殺鮑參軍。”“如此究竟何如?”東坡追問,琴操一時默然。蘇東坡這里拍案而起,說,“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有關此事的結局,《東坡筆記》還寫到了琴操一闕謝東坡歌,“我不愿苦從良,我也不愿樂從良。從此念佛向西方。”言下大悟的琴操遂削發為尼,在杭州知府治下的臨安玲瓏山別院出家修行,草庵青燈,潛心念經。這個故事禪意太濃,了無情趣。喜歡聽故事的人,會更喜歡別一冊宋人筆記《棗林雜叢》的說法,即“琴操年少于東坡”和詩人有過一段忘年情。宋人一筆帶過的情事,在元朝后被敷衍成一曲悲歡離合的戲曲,像《眉山秀》和《紅蓮債》都是。

郁達夫登臨玲瓏山,是在民國年間的一個午后。這三個長衫布履的文人從玲瓏車站下來,“在田騰路上,溪水邊頭,約莫走了兩三里地的軟泥松路”到了玲瓏山路口,循著前人的腳印和比前人還高的荒草,找到了傳說中的琴操墓。在郁達夫的記憶里,玲瓏山有著一股頹敗的凄美。除了臥龍寺里偶爾飄來的一記鐘聲,山間只有鳥鳴。在荒草寂寂的墓前,他仿佛又聽見了這位絕代美人的琴聲。登玲瓏山之前,他們已經翻閱過前朝典籍。依據這里典籍的描述,千年之前的北宋,琴操的琴聲,和她的美貌一樣的出名。這樣曼妙的琴聲中,三個民國的游客,在琴操墓前“齊動公憤”。他們覺得眼前的這一丘荒冢,怎么也配不上這個前朝的美人。潘光旦是研究馮小青的。這個16歲時被杭州名士馮干秋從楊州買回作妾的明朝女詩人,因為大婦所不容,被幽禁在三面臨水的孤山放鶴亭邊,幽郁而死。林語堂則是《桃花扇》里李香君的熱愛狂者。那一天林語堂捏了本《野叟曝言》慷慨陳詞,叫潘光旦去杭州修馮小青的墓,自己則“立意要去修李香君的墳”,而眼前的琴操墓,則交給杭州老鄉郁達夫來修了。郁達夫是富陽人,富陽和臨安同屬杭州府,在林語堂看來,自屬義不容辭。林語堂說這番話,眼睛一直盯著郁達夫,大概是想叫他表態。郁達夫如何應答,在他的游記中沒有寫到,后人不得而知,只知道他們“在琴操前爭論得好久才下山來”。從玲瓏山回來后,那丘荒冢已成為詩人郁達夫心中美麗的驛站。

十三歲那年,琴操遭遇了一生最大的變故。她的家被抄了,作官的父親打入牢中,她自己則被藉沒為妓。抄家的那天,她正在后花園里彈琴。那把她心愛的琴,也讓人毀了。在勾欄三年后,琴操遇上了詩人蘇東坡,得以從良。這是北宋的一個春天,在杭州的孤山之上,琴操為詩人彈秦了一曲優美的琴聲。據當時在場的佛印和尚回憶,這樣美妙的聲音,可以說百年一遇天下稀聞了。

當年的琴聲,仿佛還能依稀聽聞。在佛印和尚的講述里,杭州的府衙中有一段時間充滿于這種天籟之音。翻翻蘇東坡的年譜,1090年,也就是宋哲宗元佑五年的春天,他已經五十幾歲,子孫滿堂了。被他“度入”府中的,還有一個同樣出身勾欄的美人王朝云。蘇東坡后來獲罪,遠貶惠州,身邊姬妾陸續散去。只有王朝云一人始終追隨,可謂紅粉知已。十六歲的少女琴操,很快發現,杭州府衙也不是她的安身之地,便落發為尼,在玲瓏山中出家了。而民間傳說與此有此出入,說琴操看破紅塵,落發山中,蘇東坡數登玲瓏山,是想勸說她回到杭州府中,都被琴操婉拒。山下的東坡醉臥石,便是當時詩人吃了閉門羹后,借酒澆愁之地。有關此事曾刻在一塊石碑上。郁達夫來時,還在菜地里見到了這方被遺棄的碑石。

玲瓏山的舊跡很多,唐代古剎臥龍寺在宋時香火還很盛。昔年琴操上山時,要過南天門。這是唐朝就有的山門,上有樓閣,下通行人,有石門可開啟。這景致早已湮沒,遺存的只有一方后人題刻的“玲瓏勝境”,還有東坡手植的學士松了。“九折巖”三個字,據說是東坡的醉書。當年琴操就從這方巖壁后拐過去,消逝在綠樹中。山路不長,有一種曲徑通幽之感,不知道琴操又如何想呢?她這一步過去,就和紅塵隔絕了,她拋得下世間的繁華和心中的情愫嗎?

琴操出家后,前兩年蘇東坡、黃庭堅還有佛印和尚經常來玲瓏山,和她品琴論詩。早些年,這里還挖出這三個人的石像。修行也許太孤寂了,讓一個少女,在古佛青燈之間漸漸老去,是何等的殘忍。這也是蘇東坡和琴操故事中,最令人遺憾的地方。但結局無法改變。詩人和歌妓的相識,是一段夙緣,蘇東坡一次次踏馬玲瓏山就是這一段情感覺的注釋,一直到兩年后的一天。兩年后,蘇東坡離任北上,看著詩人越來越遠的背影,琴操的心扉也漸漸關上了。任憑風吹裙椐,她的雙眸已經被淚水模糊了。琴操在進入玲瓏山八年后,聽到被朝廷勒令還俗的詩僧參寥帶來的消息,蘇東坡已被貶至南海中的瞻州,也就是現在的海南了。薄暮中的琴操茫然若失,不出數月,郁郁而終。時年不過二十四歲。垂暮之年的蘇東坡,聽人說起琴操的死訊,面壁而泣,說了一句話,翻譯成白話就是,我害了她。這句后流傳,沒有文獻記載的話,也符合后人理解中,一生風趣的北宋詩人蘇東坡的形象。

蘇東坡最后一次見到琴操,是在他離開杭州前。那是個草長鶯飛的四月,蘇東坡策馬狂奔,他回首時有著憂傷的一瞥。這個眼神在琴操的心中銘刻了一生。而那一個裙裾飄飄,撫琴而歌的北宋少女琴操,她曼妙的手勢,和那空谷琴聲一樣,烙在詩人蘇東坡和后人的懷想中,就象那個民國情種郁達夫。

詩人蘇東坡,后來玲瓏山琴操修行處,重葬了這位紅顏知已,并自寫了一方墓碑。琴操墓到宋朝時,已淹沒在荒草之中,鄉人撿到東坡的題碑,就重修了一次。民國年間,詩人郁達夫尋訪時,又只剩下“一坡荒土,一塊粗碑”,上面刻著“琴操墓三個大字”了 。郁達夫所見的墓碑,已非東坡所書,而是明人重修的碑碣。十幾年前重修琴操墓,找到這塊已被當作鋪路石的殘碑。郁達夫見到的菜地里。那塊記述東坡和琴操事的碑石,則蹤影全無了。

 查了相關資料,如下
  1、東坡先生與歌女琴操
  http://www.qgblog.cn/blog/trackback.do?wlog_id=1151980623545926
  本blog信息已經無法打開,通過baidu的快照可見,現轉摘與此: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只想告訴大家,尢其是政府官員,多點愛心,少點貪心。為官一任,多為人民辦實事;不能再做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  
  北宋歌女琴操的墳墓,座落在杭州市郊的玲瓏山。近代文豪郁達夫先生曾專程拜訪,在亂石荒野草地里找到了琴操的墓地,并題詩一首:  
   山已玲瓏水變清,東坡曾此訪去英。  
   如何八卷《臨安志》,不記琴操一段情?  
  提起這一段情,就要從東坡先生與歌女,更是才女的琴操之間的交情說起。  
  神宗 熙寧年間,蘇東坡在杭州任通判,在一次喝酒聽歌時認識了這名當年只有十三歲的小琴操。那個時候的小琴操,長得清秀活潑可愛,嬌小玲瓏的身材,能歌善舞,十分得討人喜歡憐愛。后來,東坡在杭州任通判期間被貶,一直從杭州到廣東最后又到了海南。沒想到,十五年后東坡再次回到杭州任太守,在一次和朋友的聚會中,偶然遇到了當時已經長成如花似玉又名聲在外的名歌才女子。他們久別重逢,格外親切自然話也很多,非常投緣。交談中,蘇東坡了解了琴操姑娘這些年來的生活經歷,琴操不僅僅學會了琴棋書畫,詩詞歌賦,而且還常常讀書,特別愛讀佛經。
  蘇東坡還聽聞有關琴操姑娘的一些趣事,這些趣事表現出琴操姑娘的才智與才情。
  一次宴會,有位官員隨興吟唱大詞人秦少游的《滿庭芳》,由于喝酒了,有點醉意,他模模糊糊地競然吟錯了一個韻,給在旁的琴操姑娘聽到了,她說:太人,您唱錯了。是“畫角聲斷譙門”,并非“畫角聲斷斜陽”!當時還有其他官員也在,大家開玩笑地對琴操姑娘說:琴操姑娘你能否將錯就錯,將所有的韻角都改過來呢?
  琴操姑娘笑著說:讓我試試看吧。說著隨即便改成陽字韻來吟唱:[括號內為原詞]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畫角聲斷斜陽[譙門]。暫停征棹,聊共引離觴 [尊].多少逢萊舊事,空回首,煙靄茫茫[紛紛].孤村[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低墻[孤村].
  
   魂香[銷魂]! 當此際,輕分羅帶,暗解香囊[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幸名狂[存]. 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有余香[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昏黃[ 黃昏].
  
  琴操姑娘唱罷,滿座同聲叫好。實際上,整首詞句,琴操只改動了幾個字,而詞意并沒有改變。因此,當蘇東坡還聽聞有關琴操姑娘的一些趣事,非常贊賞,:琴操姑娘真是一位秀外慧中,機敏過人的才女子。蘇東坡覺得這樣的才女子,競然流落風塵,不能自撥而身不由已,十分得可惜,決心要指點她離開風塵場所。
  一次,蘇東坡請琴操姑娘一起乘船游覽西湖風光景色。他們邊喝酒邊談話。酒至半酣,東坡關切地問她:你的日子過得怎樣,好嗎?  
  琴操說道:幾乎每天陪官員們吃喝玩樂,唱歌跳舞,勘酒助興,真是煩惱!  
  東坡開導她說:你既然討厭這種生活,為什么不作打算離開呢。
  聰明絕頂的琴操,聽出了太守話中有話,忙央求東坡先生:小女子孤苦伶仃,還有什么打算?請大人指點迷津。  
  東坡笑著說:你平時讀佛經,通曉佛理。這樣吧,今天我來權當長老,你試來參禪怎么樣?
  琴操高興地說道:好呀,您快打坐,弟子參禪來了。
  東坡果真雙手合十,閉目盤膝而坐,說:“你就問吧”。
  東坡和琴操他們倆一問一答,最后,東坡睜開眼睛,意味深長地說“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琴操讀過唐詩《琵琶行》,明白蘇大人借用白居易這兩句詩,實意是暗喻自己有朝一日年老色衰,那就不堪設想。
  天資聰穎的琴操頓時醒悟,不等東坡講完,就點點頭說:謝謝大人的指導點化,把小女子從苦海里解救出來!  
  第二天,琴操就悄悄地上了玲瓏山,來到一間庵堂,剃去青絲,做了尼姑,這就是流傳千古的“蘇東坡點化歌女出苦海,東坡與才女子琴操”的一段情。  
  
  2、關于琴操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121999&PostID=2281612&idWriter=0&Key=0
  
  3、此琴操非彼琴操
  
  http://www.cc98.com/book/11886.html
  
琴操墓 介紹
位于臨安縣城西5公里處。兩峰屹立,有石磴直達山頂。山麓有方石橫置路邊,相傳來代蘇軾曾在此醉眠,上鐫傳為蘇軾手書之“醉眠石”三字。山上有九折巖、送瀑巖、臥龍寺、琴操墓、望江石、三休亭、龍潭瀑布等建筑、景點。琴操傳為宋代臨安名妓,受蘇軾指點,在此出家為尼。


網載 2012-10-23 09:11:30

[新一篇] 心與自然的距離

[舊一篇] 攜仙箓九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