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俄在中國》(二)第三章 自由世界反共戰爭中的幾個基本觀念問題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第三章  自由世界反共戰爭中的幾個基本觀念問題 第一節  戰爭目標與戰爭型態
  我們首先檢討侵略者與反侵略者的戰爭目標,克勞塞維茨以為戰 爭規模及其努力的大小,乃決定於戰爭的目標,即戰爭之政治目的。 克氏以為在戰爭的相互作用來說,雙方所用的力量,作戰的規模,以 及其所追求的戰果,應該是猛烈無比的競爭,沒有界限的。但在現實 戰爭中,由於政治目的之不同,而戰爭亦即有各種範圍和程度。有些 戰爭不過是對敵人的威脅或示威,而促使其談判。有些戰爭不過是要 佔領敵人的一部分領土,而迫使其接受某種條件。這種戰爭,都是有 限戰爭。反之,如果戰爭具有強大的政治目的,例如佔領敵人全部領 土,或迫使敵人無條件投降,則其戰爭即可呈現絕對戰爭或無限戰爭 的狀態。(註)
  就第二次世界大戰來說,軸心國作戰的政治目的,在瓜分世界, 而其戰爭即為絕對性的無限戰爭。同盟國的戰爭目標,是要求軸心國 「無條件投降」,而其戰爭亦為一種無限戰爭。
[254]   但在同盟國之中,民主國家與蘇俄雖並肩作戰,而其戰爭目標, 卻各有不同。當時盟軍最高統帥美國故羅斯福總統所抱的戰爭目標, 乃是一個世界永久和平的理想,而聯合國組織及其憲章,就是他實現 這一理想的具體方案。我中華民國政府竭力贊助這個方案,而且是聯 合國組織草案的起草國之一,也是聯合國組織發起國之一。直至今日 ,我中華民國始終是基於正義的原則而為聯合國忠實的支持者。
  但是蘇俄的戰爭目標,卻是一個無限戰爭的現實性的計畫。他對 西方,要分裂德國,併吞東歐;對東方要毀滅日本,來打開他東侵太 平洋的窗戶,並且併吞中國,來實現其從北平經加爾各答,向歐洲迂 迴的野心。從德黑蘭會議到雅爾達會議,都是他為了戰後的世界戰略 而奮鬥的外交戰場。不料在這外交戰場上,同盟國的戰後理想方案, 乃為蘇俄的戰後擴張侵略計畫所擊敗。
  一九四五年四月和八月,德國與日本皆無條件的相繼投降,一般 同盟國皆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勝利了,民主國家的無限戰爭也就結 束了。但是,同盟國的勝利,祇是軍事的勝利,而同盟國的戰爭目標 ,卻被蘇俄雅爾達密約所毀滅,致使這一軍事的勝利,同時就是政治 的失敗。而第二次大戰也就沒有真正結束。民主國家的原子武器雖然 [255] 提早了日本的投降,卻沒有挽救其政治的失敗,更不能阻止蘇俄的侵 略野心。於是蘇俄在大戰中所製造的逆流,到了戰後,乃就發展為其 對自由世界的無限戰爭,而長期的延續下去。
  納粹法西斯主義與布爾雪維克兩者同在第一次大戰末期以後發展 ,亦同為極權侵略主義,同為民主政治的仇敵。納粹主義者的戰爭思 想就是對其國內組成極權政府,來對世界進行其總體戰。他對敵國施 展其閃擊戰以前,亦要先用神經戰使其敵人陷入心理矛盾,政策動搖 的狀態。他對敵國進行其武力戰之時,更要指使其第五縱隊,製造其 奎士林式的傀儡政權,且大肆宣傳其建立世界的「新秩序」。希特勒 和墨索里尼對歐洲是這樣做,近衛和東條對亞洲也是這樣做。他們這 一戰法是與俄共相同的。但是俄共與納粹主義政治作戰的戰術,卻有 其大不相同的處所。第一、納粹主義採取民族鬥爭的方式,反之,俄 共採取階級鬥爭的方式。納粹主義的民族優越感,表現為一個民族對 其他民族的壓制與征服;反之,俄共的大斯拉夫主義,則標榜其所謂 「無產階級專政」,於是俄共乃以控制世界各國共產黨為工具,來統 治整個世界。第二、納粹主義直接攻擊民主政治,而煽動民主國家之 內的反民主的運動,來破壞民主國家的組織。反之,俄共則在民主國 家之內,利用「民主與自由」,使民主政治陷於混亂與癱瘓的狀態。 第三、納粹主義使用其本國軍隊直接作戰,侵入敵國。反之,俄共並 [256] 不使用其本國軍隊直接作戰,而指使其第五縱隊,煽動敵國內部的階 級戰爭,或挑起民主集團內的利害衝突,相互鬥爭,特別煽動其東方 民族對西方舊殖民地主義的民族戰爭,使其替俄共間接作戰。俄共的 侵略戰爭有了這三個特點,所以民主集團如以其對抗軸心國坐待錯誤 的心理來對抗共產集團自鑄錯誤,那必將招致不能自拔的錯誤。
  過去軸心國的侵略無止境,今日俄共的侵略更是無止境的。但是 過去軸心國以其軍隊直接作戰,而侵犯民主國家所不能放棄的盟邦, 或襲擊民主國家的領土,民主國家乃起而應戰。於是希特勒終於陷於 兩面作戰的困境,而招致最後的失敗。今日俄共決不願重蹈納粹主義 的覆轍。他並不使用其本國軍隊直接侵入敵國或其敵國的任何盟邦, 而採用其迂迴戰略與間接作戰,就是一面利用其政治戰術與和平攻勢 來麻醉其敵國,而一面又利用中立主義,來瓦解自由世界反侵略的盟 約,同時指使其第五縱隊即各國共產黨,在中立主義國家及其敵國和 他的與國之內,製造其「和平轉變」。所以俄共決不像納粹那樣,先 使用其本國軍隊,直接襲擊其敵國或任何民主國家的領土,而是施展 其和平攻勢與中立戰術,從其外部來孤立他,從其內部來癱瘓他,到 了最後俄共使用其本國軍隊,對民主國家實行奇襲之時,這個國家已 經在政治與心理戰場上完全失敗,而不是單純的軍事行動或某一種武 [257] 器所能挽回的了。所以民主集團等待俄共的軍事襲擊,再施行報復, 是與其等待共產集團的內部自動崩潰,來求取和平,一樣不能阻止俄 共的侵略,保障世界的和平與安全。
  所以我在本章中,要對共產集團無限戰爭的特點,以及民主集團 應該採取的對策,加以研討。
(註)克勞塞維茨戰爭論,第八篇,第九章,一五三至一五七頁。

——  ——  ——  ——分節——  ——  ——  ——

2-3-2. 第二編  第三章 第二節  共產集團的戰爭目標與與民主集團對蘇俄政策的對照
  蘇俄對自由世界的侵略行為,目的是什麼呢?他的戰爭思想和政 治目的,將在下一編中詳加研討。茲先就其侵略的行為和目的,略予 分析如下﹕
  一、以「無產階級專政」的制度,實行其全民武裝和長期動員;
  二、以共產主義,建立其集體經濟和奴役社會,摧毀一切資本主     義;
  三、以國際性階級鬥爭,摧毀世界各國民族主義和民族文化;
  四、以唯物主義,消滅人性與一切宗教信仰,箝制學術與信仰的     自由;
  五、以共產帝國的蘇維埃制度,為政治組織的典型,毀滅其他一     切國家的組織,而統治整個世界。
[258]   俄共為達到他這狂妄無比的征服世界的目的,採取了無限戰爭的 絕對型態。他對自由世界的戰爭,沒有時間的限期,亦沒有空間的限 界;他可從一個戰場轉移到另一戰場,從一個方式轉換為另一方式; 向敵人的內部展開其滲透、宣傳、組織、政治謀略、顛覆工作,乃至 武裝暴動,而與其對敵人的正面所施行的經濟、外交、文化、政治、 心理的攻擊,協調呼應;他每一行動都是為了配合其最後軍事決戰, 他每一進展,都是從其最後決戰的影響上估計其價值;如此繼續不斷 無限度的向其最後決戰的目標推進,不達其終極而不止。
  今日自由世界與共產集團的鬥爭,乃是人性與獸性,光明與黑暗 ,真理與魔術之鬥爭;而不是為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賭存亡,決生 死。如果共產國際與共產主義一日不能消滅,則世界人類不僅無和平 安全可言,而且人人的生命與生活永陷於黑暗地獄,萬劫不復,亦就 無人生之可言了。由此可見,民主集團對於世界人類所負的任務之重 大,是史無前例的,但其對蘇俄集團所持的目標,卻與其所負的任務 完全不能相稱。民主集團所負的使命是什麼呢?
  一、消弭侵略世界戰爭的威脅,保持世界的永久和平。
  二、保持全人類生活方式的自由,及其經濟社會的和平發展。
[259]   三、保障世界各國的獨立,及其民族文化的交流。
  四、維護學術思想與宗教信仰的自由。
  五、解放共產鐵幕,消滅共產主義征服世界的禍根,使國際社會 成為國家自由、民族平等的世界。
  但是民主集團今日反侵略鬥爭的目標和計畫卻是有限的。就是只 要求其能維護現狀,求得苟安而已。由於其所採取的現狀政策與苟安 心理,所以他有時雖能爭取局部的主動,但終久是仍陷於被動的地位 ,他雖亦可以局部的阻止共產集團的軍事進展,卻不能防制其政治顛 覆和經濟的侵略。以下各節,將對民主集團所持的幾個觀念,及其所 面對的幾個問題,加以商榷。

——  ——  ——  ——分節——  ——  ——  ——

2-3-3. 第二編  第三章 第三節  新殖民地主義與舊殖民地主義之爭的結果
  前節說到俄共對自由世界作戰的最後目標,是摧毀資本主義,破 壞民族主義,消滅民主主義,箝制人類自由。但在其無限戰爭進行的 過程中,他對於東方民族主義,仍然盡力利用,作為其政治作戰的重 要資本。俄共說道﹕
    「在世界各地飛揚的無數火花之中,我們不知那一火花將要 [260]   燃起大火。我們必須努力工作,把一切的一切,即令其為最古老   的,最陳腐的,以及似乎沒有希望的東西,都要攪他起來。」
    「我們不應該放過敵人政策之中,可以浸穿石頭的任何一滴   水。」(註)
  歐洲帝國主義者的舊殖民地主義,在東方所激起的民族主義,今 日是在繼長增高之中,而其所擁有的繁殖人口,又是俄共所認為「強 大的後備軍」。那我們就不難想像俄共要怎樣來利用他,作為他打擊 這舊殖民地主義的主要武器了。
  三十年來,俄共侵略世界計畫以我們中國為其第一目標,但是舊 殖民地主義者對此並無警覺。他們並不知道我們中國大陸上的侵略烽 火,必然延燃中東,而俄共在中東燃起的火燄,就會直接燒燬到他舊 殖民地主義的策源地。為什麼他們對此沒有警覺呢?在俄共的心目中 ,就是舊殖民地主義有幾個傳統觀念,很可供他新殖民地主義者利用 ,作為他對東方施展其政治戰術的憑借和助力。
  一、殖民地再分配的觀念 俄共認為西方國家最陳腐的一個觀念 ,就是把他蘇俄的世界革命(新殖民地主義),當做舊殖民地主義同 一性質和同一範圍的東西來看待。西方國家以為他如沒有方法來阻止 蘇俄的東侵,也就無妨與他求得諒解,來把東方國家的土地和資源, [261] 重新分配。他們以為這一「割肉喂狼」的政策,即令其不能滿足蘇俄 的慾望,亦可以緩和蘇俄南進中東以及其西進歐洲,而使西方得到一 時的苟安。但是俄共新殖民地的政策,決非如此。須知今日俄共不是 要分割亞非兩洲的西方殖民地,而是要獨佔整個亞洲和非洲。以及其 歐洲的全部的面積。
  二、現實主義 俄共認為舊殖民地主義者的「現實主義」,亦是 助長其擴張侵略的現實武器。因為現實主義,其最顯明的表現,就是 背棄國際正義,而承認既成事實。蘇俄的侵略無止境,則其所承認的 既成事實亦無止境。
  於是由於這現實主義,就產生了姑息主義。當蘇俄指使中共侵略 我們中國之時,舊殖民地主義者以為姑息蘇俄,可以延緩新殖民地主 義的進展,至少亦可以避免大戰的爆發。到了蘇俄已通過其傀儡工具 而侵佔我中國大陸之後,他們又對中共,存「狄托主義」的幻想,他 們所持的理由是「不要迫使中共倒向蘇俄的懷抱」。於是他們對中共 的政策就只有姑息主義。但是今日的事實,不僅說明了中共並沒有脫 離蘇俄的可能,就是南斯拉夫的狄托,至今還是不能脫離共產集團的 範疇,姑息主義到底發生了什麼作用呢?
  三、均勢政策 但是現實主義不限於消極的維持現狀,而亦有其 [262] 積極的政策。而他的積極政策,就是均勢政策。不過這個均勢政策, 在俄共看來,乃是十九世紀的歷史遺跡,至少亦是第二次大戰以前的 陳腐東西。並且他認為這個政策,正可配合其擴張侵略的計畫,協助 其提早的成功,故加以積極的利用。試觀今日歐亞大陸上,蘇俄漸次 取得絕對的優勢,西方國家對歐洲大陸,固然沒有維持均勢之可言, 即美國對於歐亞大陸,亦無採用均勢政策的餘地。在這一形勢之下而 談均勢政策,那只有西歐國家幻想美國與蘇俄永保其均衡狀態,來圖 一時的苟安。殊不知美國與蘇俄之間的實力對比,是在不斷變化之中 。西歐各國如不能堅決的站在反侵略陣線的一邊,而欲在美蘇之間, 實施其均勢政策,其影響之所及,不僅給予中立主義以極大的鼓勵, 而且更給予蘇俄以施逞其中立戰術的良機。中立主義的發展,其最顯 著的結果,就是亞洲有一些非共國家,相率走進中立主義的道路,使 蘇俄得以把握東方民族主義與歐洲舊殖民地主義之間的矛盾,而伸長 其政治侵略。這豈不是西歐國家間接幫助蘇俄,增高其在亞洲的優勢 ,來驅逐西方各國於亞洲之外麼?
  四、歐洲第一主義 在俄共的心目之中,西方國家的歐洲第一主 義,正是他們列寧迂迴政策指導正確的明證。故西方這個歐洲第一主 義,在無形之中,給予蘇俄提早完成其亞洲第一主義的機會。今日蘇 俄的迂迴路線,方從遠東轉入中東,幾乎是他俄共走進歐洲門戶的最 [263] 後一步了。以上這些事實,證明了蘇俄新殖民地主義的侵略計畫,所 以能夠步步進展的主因,乃在其對方的思想與政策所犯的錯誤。
(註)萊迪斯「政治局的作戰典範」,十一頁引用。

——  ——  ——  ——分節——  ——  ——  ——

2-3-4. 第二編  第三章 第四節  東方民族主義徬徨歧路——共產集團與西方集團對      東方民族政策的區別
  今日東方的民族主義,亦走到紛歧的十字路口。蘇俄集團對西方 民主集團的鬥爭愈為緊迫,這個路口愈沒有他們停留的餘地,而他們 所處的地位,也就愈是艱險。他們對於這東西兩個集團,有沒有選擇 的自由,那就要看西方國家的政策,和他們領導的方法如何來決定了 。
    (甲)東方民族問題的癥結
  民族主義當然有其物質條件的存在,但是民族主義的力量,大過 其物質條件的總和。民族主義乃是一種文化意識,其中包括著民族思 想,也包括著民族感情。一個民族珍視他自己的歷史,愛護他自己的 文化,維護他自己的尊嚴,恢復他自己國家的獨立,這就是民族主義 的精神所在。所以西方國家對於東方民族,在經濟上給予以援助,從 [264] 政治上要求其民主,這都是他們所需要的。但是如果你不顧他們的民 族感情,或是傷害他們的民族尊嚴,那你雖然帶給他很誠摯的友誼, 但仍不能促進他們的諒解和合作。所以若干產業貧乏的東方國家或個 人,就由於他要先求得國家獨立與民族平等的政治理想,情願過著他 落後的經濟生活,而不肯接受西方國家經濟援助的好意。何況西方舊 殖民地主義者,對於其原有經濟利益的特權,還要積極保持而不肯放 棄,更引起他舊殖民地人民往昔被壓迫的餘痛。這就是今日西方舊殖 民地主義對東方民族問題的癥結所在。
  這一個西方國家與東方民族矛盾的癥結所在,俄共是看得最透徹 ,所以他利用這個矛盾,亦為最徹底。因之,蘇俄對東方民族的政策 ,就是西方對東方民族的政策絕對相反。簡單說,蘇俄對東方民族完 全是「投其所好」,亦就是他的糖衣政策。而且他這糖衣裏面所包的 乃是最能引人興奮的「海洛英」。但是西方國家的作風,就與他完全 不同。
  第一、西方人士以為亞洲人民生活的貧困,乃是共產主義的溫床 ,所以經濟援助乃是解決東方民族問題的主要方法。殊不知俄共的東 方政策,是間接利用東方民族主義,而不是直接發展其共產主義,他 是利用他們的民族思想和感情,而不是完全利用他們生活和經濟的貧 困。因之西方的經濟援助,並不能遏制東方共產主義的蔓延。尤其是 [265] 美國要以經濟援助,來爭取那些自居於中立主義的國家,我們可以斷 言,這種援助,無異於助長這受援國家的共黨勢力,使其反美運動更 加猖獗。須知這對於物質的耗費之事尚小,而其對於打擊反共精神所 加之影響甚大。因為中立主義國家唯藉其中立以勒索美國的援助,故 其所得援助不僅是直接的鼓勵其親蘇的傾向,而且間接無形中增高其 共黨在社會的地位。如果西方真是斷絕其援助,則他們是否即向蘇俄 「一面倒」,而背棄西方?我以為他們這種投機為業的政客,必沒有 如此膽量,亦不會有如此決心。因為中立主義者要憑藉蘇俄來敲詐西 方,亦須依恃西方來見重蘇俄。我們可以斷定,美國停止其援助之日 ,亦即中立主義者不見棄於蘇俄,即將受蘇俄的凌逼,而傾向西方唯 恐不及了。即使他投向蘇俄,亦不過使其共產集團中多一矛盾,而一 時裏決不能增加其多大實力的。
  第二、西方國家要求亞洲國家的政治改革,希望他們走向民主主 義,而不投入共產主義。這個政策方向,乃是正確而無可非議的。但 是俄共的東方民族政策,就利用這民主政治的改革,而使這一改革運 動,就是其轉變為階級戰爭的關鍵。因之西方對東方民主政治改革的 要求,乃適為俄共的「和平轉變」戰術,來舖平其道路。
  第三、東方人民的生活水準是較西方為低,但生活水準之低,並 [266] 不等於文化水準之低。事實上西方國家以其生活水準較高,而有文化 優越感,同時東方民族以其生活水準較低,而其文化亦感受西方文化 的壓力。所以東方民族在進行其文化改革時期,常有兩種現象發生, 其一是由於其固有舊文化的衰頹,而喪失其民族的自信心;其二是其 新文化尚未具體成長而又隨時遭受到共產思想之不斷襲擊,乃更陷於 徬徨的境域。故其在文化改革的過程中,留下一段空隙,使共產主義 以其民主與科學的面貌,獨立與自由的口號,而乘機滲透,潛滋發育 ,侵佔其民族文化的領域,也就是扼住了他民族精神的咽喉。這對於 他民族前途的危險,要發生如何後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總之,共產主義在東方的發展,不是東方民族的經濟、政治、文 化「落後」的自然趨勢,而是俄共為了利用東方民族主義與西方舊殖 民地主義的矛盾,而有計畫的滲透煽動,及其製造而成的結果。
    (乙)俄共對民族主義的兩個政策
  西方人以為東方民族的文化,是與共產主義不相容的。而且東方 人,就是我個人,亦一向認為共產主義決不能赤化中國的。然而蘇俄 共產主義今日竟能在亞洲很快的發展,尤其是他在中國的赤化,為什 麼會如此容易呢?如要解決這個答案,就要先研究蘇俄對鐵幕內和他 [267] 對鐵幕外的民族政策及其方法,有什麼特殊的奧秘沒有?這個問題最 好的說明是列寧一九一三年對民族主義的兩個答案﹕其一、對於一個 民族,應否反抗其他民族的壓迫,他的答案為「絕對的是」;其二、 對於一個民族,應否為了他的文化而求民族的發展,他的答案則為「 絕對的否」。(註一)今日蘇俄就把這二種性質相反的答案,卻使用 他的辯證法,給他巧妙地運用得十分成功。故其蘇俄今日對於鐵幕外 舊殖民地的民族,應用這個第一答案的方法,就不去破壞其鐵幕外東 方各民族的固有文化,亦不來直接發展其共產主義的文化。不僅如此 ,而且他們唯恐東方各民族覷破其共產侵略主義的本質,拆穿其援助 民族獨立的幻術,所以他積極偽裝起來,極端的要隱蔽其共產主義的 一切真相,使他們這些民族,都不覺得共產主義對他們有什麼危險或 不利的地方。即使他們對當地的共產黨的破壞其經濟,摧殘其文化的 行動有所不滿,但蘇俄並不承認是與他有什麼關係,這亦就是他今年 所以要解散其共產國際情報局的一個最大原因。因之,蘇俄對於東方 民族,只有利用其固有文化,來反抗西方舊殖民地主義,而決不表示 其有任何輕侮的態度。同時他對於東方各國現有的經濟與生活,亦並 沒有直接加以剝削,而且只是為其經濟與生活現狀大抱不平,來支持 其反舊殖民地主義的鬥爭。但是任何一個民族,如果一朝淪入其共產 帝國鐵幕之內,那就是要實行列寧的第二個答案,非在其莫斯科的民 [268] 族政策,即其所謂「民族的形式,社會主義的內容」的公式之下,完 全變成為斯拉夫的奴隸不可了。(註二)
  至於今日共產鐵幕外的東方民族,其急迫的要求,第一是政治獨 立,第二是經濟解放與生活自由,第三是他們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之下 ,有強烈的民族文化意識,潛在於其民族感情之中,而力求保衛其固 有文化。第二次大戰之後,西方國家對於其東方的殖民地大部分的放 棄,使其在政治上皆能成為獨立國家。當然這是舊殖民地主義者,對 亞洲政策的重大進步。但是他們對於其舊殖民地的觀念仍存留著,亦 就如前段所說的,他們對其舊殖民地在政治上雖承認其獨立,但在經 濟上仍想保持其特權,在文化上更於漠不關心之中,流露其西方文化 的優越感。於是這個舊觀念,就成為他們對東方政策的障礙,因為有 了這些障礙,所以使東方民族與西方國家的矛盾,尚不能從根本上解 決。於是東方民族並不因其政治的獨立,而解除其往昔被壓迫被剝削 的隱痛。
  因之,俄共的統一戰線與中立主義的戰術,乃得以投其所好,乘 機施逞,使東方民族的心目中,認為中立就是獨立,而又得到蘇俄的 援助,與中共的支持,在「反帝國主義」和「反殖民地主義」的口號 之下,放手對西方國家作堅強的鬥爭。而在鬥爭中,民族主義的感情 [269] ,愈加激昂,更顧不到將來有什麼關進鐵幕的後果。我要在此提出一 個蘇俄在中國事實的先例。當民國十三年夏秋之間,我們 國父在廣 州建立革命政府,其根基未臻穩定期間,就有香港銀行的買辦陳廉伯 ,籌集大量武器和金錢,接濟廣州反動商團,企圖叛亂,來顛覆我們 革命基地,蘇俄乃自動提議願以無代價的供給我們軍械。後來反動商 團實行武裝叛亂時,蘇俄武器亦正在這個時候運到了廣州。第一批步 槍八千枝,隨後第二批包括野炮六門,步槍三千枝以及其他機關槍手 榴彈等,共計總數為三千噸,這是蘇俄與我們第一次和平共存時期在 廣州所供給我們武器的總數。後來在二十六年中蘇互不侵犯條約簽訂 之後,蘇俄根據貿易協定,至三十年春季為止,供給我們大小各種飛 機八百四十九架,還有其他高射砲,七六口徑野砲等少數武器,這是 蘇俄在我們抗日戰役中以易貨的代價所接濟的東西。當然,這對於我 們當時孤軍奮鬥,單獨抗戰的四年期間,是有其相當效力的。但是我 們在這北伐和抗戰兩大戰役中,接受了蘇俄這些武器的援助,其結果 究竟如何?實際的經歷告訴我們﹕蘇俄與我們中國在這兩次和平共存 期間的援助,亦就是他的第五縱隊——中共對我們這北伐和抗戰的戰 役中,進行其政治滲透和武裝顛覆陰謀的媒介。他對我們的滲透和顛 覆工作,乃是與其對我們和平共存時期中的援助,同時開始。他決不 讓我們從反舊殖民地主義的鬥爭中獲得獨立自由,他是要乘我們反殖 [270] 民地主義的鬥爭中,擴張他第五縱隊——中共的勢力,來顛覆我們的 國家,奴役我們的人民。這就是我們中國在其和平共存中所得到的教 訓。這一教訓,使我們對於今日蘇俄中共對中東和南亞的整個陰謀, 看了格外寒心,我希望亞洲和中東的非共國家,對我這一段現實的經 歷,乃能有所了解,而知所警惕。
  今日蘇俄對中東和南亞的非共國家,提出軍事和經濟援助,同時 中共,在其俄帝指使之下,口口聲聲都是「和平共存五原則」,尤其 是所謂「互尊主權」、「互不干涉內政」,更未曾暴露其共產侵略主 義的猙獰面目。於是俄共新殖民地主義乃乘機向這橫亙地中海和印度 洋的廣大地區,進行其政治經濟的滲透。而「和平」與「中立」的口 號,乃構成這一道橋梁,竟使東方民族一方面纔脫離舊殖民地主義殘 餘的勢力,而一方面又走到共產帝國鐵幕的邊緣,墮入其新殖民地主 義的深淵,亦不知自悟了。
  以上的說明,乃是根據共產主義在我中國進展的過程,亦是我們 在大陸上所親歷的教訓,並且體認俄共三十年來,在亞洲侵略行動的 辯證規律中所得結論。恐怕西方國家和東方民族,到今天都還不甚了 解這些歷史的事實吧?
    (丙)東方民族的敵人是誰?——西方國家與        東方民族如何協力互助來抵抗其共同敵人? [271]
  今日俄共的迂迴戰略,把他的侵略的鋒鋩,從中國大陸轉到南亞 和中東。這一廣大地區的非共國家,成為冷戰的對象,而共產集團乃 是這一冷戰的主體。共產集團進行冷戰的目的,就是要轉移中東民族 主義到共產集團的那一邊,改變侵略者與反侵略者雙方實力的對比, 並且改變其亞洲和中東戰場的戰略形勢。
  大家知道蘇俄乃是西方國家在亞洲和中東的敵人,因為他利用東 方民族主義來打擊西方國家。但在實際上,蘇俄亦是東方民族的真正 敵人,因為他要驅逐西方勢力於中東之外,纔能對東方民族施行其「 和平轉變」的政治戰術,和各個擊破的軍事戰術,來完成其在亞非新 殖民地的鐵幕奴役政策。這就是說,西方國家與東方民族的共同敵人 乃是蘇俄。但是他們雙方卻在這個共同敵人的「和平共存」與中立戰 術的安排之下,互相鬥爭。這亦就是今日中東危機之所在,而實為自 由世界反共戰爭中,所應首先解決的根本問題。
  因此我們認為西方國家對於東方民族,乃有重新研究其整個亞洲 政策的必要。
  如前所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共產鐵幕以外的東方民族, 已經多數得到他政治獨立,現在不過要求其經濟的解放和主權完整。 而在共產鐵幕以內的東方民族,唯一的要求,就是要歸還其統一的祖 [272] 國,解放其被奴役的生活。這鐵幕外的民族主義運動,與鐵幕內的反 共革命運動,實為自由世界中反共產反侵略的最大潛力,而且這也正 是東方時代精神的焦點。西方國家今日如能協助東方民族主義,解放 其被奴役的同胞,共同一致,來抵制俄共新殖民地主義,則其為時尚 未為晚。否則無論其為舊殖民地內被經濟剝削的民族,或是新殖民地 內被極權奴役的人民,亦無論其為帝國主義、資本主義、民主自由主 義或自由社會主義,以及民族獨立主義,皆將在共產的世界革命及其 階級專政之下,同歸於盡而已。西方的政治家倘能言念及此,自當寒 心戒懼,積極奮勉,來祛除其過去殖民主義,自私主義的舊思想,舊 觀念,而代之以平等獨立,自由民主的新思想,和互助合作,同仇敵 愾的新精神,以期共同挽救此空前絕後,人類無窮的浩劫,重建永久 和平的大同世界。這一切就要看舊殖民地的帝國主義和民主自由的資 本主義,今後的反共決心及其實際行動如何而定了。
(註一)列寧全集第十七冊,一四六頁。陶斯特「蘇俄的政治權力」     五四至五五頁引用。
(註二)蘇俄一九二五年所定的公式﹕「無產階級專政之下的民族文     化是什麼?就是一個文化——社會主義的內容,民族的形式     ,其目的在教育群眾以國際主義,而鞏固無產階級專政。」     (陶斯特「蘇俄的政治權力」八七頁引用)

——  ——  ——  ——分節——  ——  ——  ——

[273] 2-3-5. 第二編  第三章   第五節  共產集團心目中的民主集團的戰爭思想
  俄共對自由世界進行其無限戰爭,而其勝利的希望,乃寄托於民 主集團所犯的錯誤,已如前述。在俄共的心目之中,民主集團錯誤的 根源,就是寄托於他西方舊式的現實戰爭和有限戰爭思想上。並且這 一舊式現實戰爭和有限戰爭思想,又構成下列幾種錯誤觀念﹕
    (甲)在軍事上,唯武器論的思想
  軍隊的組織,戰爭的原則,都是社會政治的產物。戰爭勝敗的結 果,多半是取決於社會經濟政治學術和心理的條件,不是單純取決於 軍事,而軍事作戰的勝敗,亦不是單純取決於武器,這是俄共軍事教 育的要則。因之他蘇俄及其國際共產黨,對於其敵國,必先滲透其社 會,影響其輿論,動搖其國家政策,打擊其軍隊士氣,結果乃使其雖 有精銳的武器,亦不能在戰場上發揮威力,爭取勝利。在俄共的心目 中,西方這唯武器論乃是唯軍事論的末流,決不適於對抗他俄共今日 間接路線和迂迴戰略的戰爭。
  所以俄共對於今日西方國家的軍備思想,尤其是對西方唯氫彈的 戰略觀念,不僅為他所無畏,亦且為其所歡迎。因為一個戰爭如在社 會政治的戰場上宣告失敗,即不是軍事作戰所能挽回,而軍事作戰亦 不能完全倚恃單一武器(氫彈)來制勝敵人。所以俄共今日居於核子 [274] 武器劣勢而未轉變為優勢以前,他就要以政治戰和心理戰來凍結其對 方的核子武器,使西方雖握有威力最大的武器,而沒有使用的機會。 這樣縱使西方國家核子武器的新發明,軍事技術的再進步,始終超過 俄共,而俄共侵略主義的發展,亦不會因此受到其任何的阻攔。因為 西方國家發展更新的核子武器,來阻止其敵人使用核子武器,亦即是 凍結其自己的核子武器而已。所以西方這唯氫彈的戰略觀念,乃是俄 共凍結其對方核子武器,爭取時間,來轉變其劣勢為平衡的地位,他 所求之不得的戰略觀念。
    (乙)在政治上裁軍談判與裁軍運動
  當第二次大戰初告結束之時,民主國家努力復員。史達林不僅申 述其二十年至三十年沒有戰爭的意見,並且利用其與中英法各盟國所 定二十年或三十年和平友好的協定,(註一)來加速民主國家的復員 工作,使其及早完成。而蘇俄則乘此時機,推行其膨脹政策,幾乎是 從心所欲。但是到了他發動侵韓戰爭的時期,民主國家不得不宣佈緊 急狀態,並加強其軍備競爭。於是蘇俄乃在韓戰結束之後,一方面在 聯合國組織之內,進行其裁軍談判;一方面又在西方國家的內部,重 新煽動其裁軍運動。
  一、先說明國際裁軍談判。我不擬在此討論西方與蘇俄雙方裁軍 [275] 方案的細目,只是依據民國三十五年間,中國政府與共黨談判整軍的 經歷,來推論將來俄共對於裁軍談判所採用的鬥爭方式。
  (子)在談判裁軍問題時,共黨最後必另提政治問題為裁軍的先 決條件。民國三十五年,中共與我們談判整軍時,他同時提出政治問 題,就是要成立政治協商會議與改組國民政府,但是他最後又要在國 民政府委員會中持有否決權。(註二)將來俄共對於國際裁軍會議, 最後是否能不提政治先決條件?若其獲得了這個政治條件之後,能否 不再提類如其否決權等最後的要求呢?
  (丑)在談判軍隊數字時,共黨必使其對方減低其所保留的軍隊 數字;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亦可減低他自己的數字。等到其對方實 行縮編其軍隊的時候,他的軍隊並不縮編,且更加緊其軍事動員。民 國三十五年,中共與我們所商定的第一期國軍從三百五十四師縮編為 九十個師,共軍縮編為十八個師;第二期國軍再縮編為五十個師,共 軍再縮編為十個師。我們政府就照這樣實行了。但是他不僅沒有縮編 為他自己承諾的十八個師乃至十個師,反而加緊動員,儘量擴編。( 註三)今日蘇俄主張美俄各縮編其軍隊為一百萬至一百五十萬。我們 可以預料,如果美國實際縮編到這個數字,而他俄共是否會實行縮編 [276] 呢?並且還有歐亞兩洲的附庸軍隊隱蔽在鐵幕的後面,其結果如何, 是不待多言而可知的。
  (寅)在談判撤兵時,共黨只求其對方從其所保持的陣地撤退。 到了對方已實行撤退時,他卻提出一個政治條件,作為他拒絕撤退的 口實。這個政治條件就是他撤兵之後,必須維持他佔據時期的政治權 力。民國三十五年,中共與我們政府談判蘇北問題時,他答應從蘇北 撤兵,但要求政府承認他在蘇北的行政組織。(註四)今日蘇俄所提 的裁兵方案,要求美國從北大西洋公約國撤退其基地,他纔撤退其華 沙公約國的駐軍。我們可以預料,如果美國實行撤退其在歐洲的基地 ,則蘇俄亦可撤退其東歐駐軍,但是他必將保持東歐的共產鐵幕與附 庸政權。這樣他就可一面撤軍,一面仍可隨時進兵和增兵。這種談判 即令其達到協議,對於世界和平與安全,究竟是否有實際利益?還是 更使其加速大戰的爆發呢?
  (卯)在談判國際觀察時,共黨必使國際觀察的組織,有共黨份 子參加,可以供他利用來作宣傳,並刺探其對方的軍事部署。到了國 際觀察團體要進入他的鐵幕時,他就要藉口政治問題來拒絕了。民國 三十五年,軍事調處執行部派出的軍事調處小組,到我們國軍的陣地 來執行任務時,都得到我們國軍的協助。但是那派到赤峰、張家口, 以及東北和蘇北等地的小組,就被中共的匪軍拒絕或驅逐了。(註五 )這共黨不僅是三十五年在中國如此,而其對於目前在韓國的停戰監 [277] 察委員會的實際情形,恐亦不能例外吧—今日西方提出國際觀察以及 天空開放計畫,亦復如此。我們可以預料,即令蘇俄完全接受這個計 畫,到了實施的時候,俄共可以利用這個計畫來偵察西方的軍情,反 之,共產鐵幕之內,決不容許其國際觀察團體執行其任務。
  總之,共黨的裁軍談判會議這一鬥爭方式的目的,在一方面是癱 瘓其對方動員備戰的努力,改變其軍力的優勢為劣勢;另一方面是掩 蔽他自己的擴軍備戰,並準備他第二步的軍事攻略,簡言之,這是他 「和平共存」的政治戰術中之另一方式而已。
  二、再就西方國家內部的裁軍和反戰運動來加以說明。我以為西 方國家唯氫彈的戰略觀念,尤其可供俄共利用,來推行其裁軍和反戰 運動。於是他一方面渲染氫彈的毀滅性戰爭,是只有同歸於盡;而一 方面又使西方人士誤信只要核子武器的發展和進步,就可使蘇俄不敢 冒核子武器戰爭的危險,亦即使其不敢向民主國家挑戰,因此世界也 就沒有戰爭。再簡單一些說,他要使西方人士在無形中發生一種錯覺 ,以為沒有核子武器戰爭,就沒有一切戰爭。於是民主集團的內部, 裁軍與避戰運動就會隨之而起。這兩個運動,如果發展下去,將使西 方國家的軍事與政治乃至在戰略與政策兩者之間,發生矛盾。至在軍 [278] 事上,增加火力與緊縮兵員,固然是合理的。但是軍事上的備戰工作 與政治上的反戰心理,必不能長此並存,更無從協調一致。俄共乃利 用西方這一軍事與政治的矛盾,來推行其和平攻勢與中立戰術。於是 西方國家在其內部的和平主義與亞洲非共國家的中立主義,互相呼應 的情勢之下,對於俄共集團的間接作戰和直接挑釁,都不能保持其堅 定的立場,採取適時的行動。因之一般非共國家,鑒於西方國家的現 狀政策和反戰心理,更感覺其無可依恃,便不能不讓俄共牽著鼻子, 來走上其「和平共存」之路。這更是核子武器在雙方平衡時期的「唯 武器論」和「唯氫彈論」,為共產帝國來爭取「和平共存」的時間, 以達到其不戰而勝的指路碑。這在時間上,已是顯然有利於俄共集團 的一方了。
    (丙)在戰力上,火力重於人力的思想
  一、今日科學極度發達時代,本來在工業上,機器愈是進步,愈 可節省其勞力。在軍隊中,武器愈是精良,愈可緊縮其兵員。在戰場 上,火力愈為雄厚,愈可制壓其敵人。這一原則本是合理的。所以我 認為民主集團今日準備機動的世界戰略部隊,擁有進步的核子武器與 強大的火力,準備在未來對敵人的最後決戰中,予以制命的打擊,這 一戰略亦是正確的。但是共產集團正因為西方國家注重人道主義,重 視人的生命,所以只有使其火力來代替人力的不足,於是他乃更不惜 [279] 以人力消耗其敵人的火力,而盡力利用其人海戰術。因為他是視人民 為芻狗,為草芥,對於人的生命是毫無憐惜的;而且他今日控制著歐 亞大陸這樣繁殖的人力,更可用以設計更多的方法來對付你的火力了 。所以俄共認為西方這一火力重於人力的思想,決不能對抗他的人力 與空間居於絕對優勢的無限戰爭思想。
  二、西方集團對於共產集團的空間與人力,不能居於優勢,乃只 有氫彈威力為其惟一戰勝蘇俄的武器,而求其速戰速決。但共產集團 對於民主集團,決不與之輕易決戰。我們中國古代有「守株待兔」的 故事,兔既不來,株亦失其殺兔的效用。不但他在決戰之前,必須先 改變他與敵人的均勢,而且他可永遠站在其附庸國家與舊殖民地的幕 後,指使他們與西方國家為敵,而始終不來出面對你作軍事的挑戰, 以達到他不戰而勝的目的。現在他在歐亞大陸的人力與空間上,既佔 了絕對優勢,如西方集團與他作戰,僅依恃其強大火力,即令你佔有 大量氫彈的優勢,亦不能發揮其充分的效果,解決這廣大無涯的戰場 的戰局。因為在歐亞大陸這樣廣大無涯的空間上畢竟火力不能處處代 替人力,來達成其戰爭的任務。
  三、在韓國戰爭中,聯軍雖能以火海戰術打擊中共匪軍的人海戰 術,但是今後俄共集團決不使這一段歷史重新上演。中共在韓戰中所 以不能對抗聯軍的火力,是因為第一、中共侵入韓國,以客軍的地位 [280] 作戰,其人海戰術受了後方交通的限制,不能發揮其絕對戰爭的效用 。第二,中共在韓國作戰,當時沒有充分的火力,尤其是沒有強大的 空軍,與其人力互相配合。這是他所以招致失敗的兩個基本原因。今 後俄共對自由世界進行戰爭,必將以強大的火力來裝備其無限的人力 。民主集團如能看清這一點,即須特別警覺俄共集團對亞洲大陸上如 此繁殖的人口,他是如何狡獪和恨毒的設法加以利用。所以民主集團 必須注意爭取這廣大人力來參加世界反侵略陣線的一方,不應拱手讓 俄共及中共無限制的作為他侵略的工具。我想民主集團的軍事家,決 不會忽視人口這樣繁殖的廣大地區,對於其政治、經濟、社會、人心 ,完全不計入其戰爭條件之中,而竟把戰爭看為軍事的單純行動罷!
  四、假定核子武器力量,已到雙方平衡時期,而其在戰爭之中, 皆不敢使用氫彈,竟演成已往同樣的傳統戰爭,又或在氫彈戰爭發動 以後,戰爭仍不能速決,而成為長期消耗戰時,則人力的因素更為重 要了。何況俄共今日無限戰爭的思想,必將已被其所統治的歐亞大陸 ,大部分地區(空間),及其所控制的龐大人力為重心,來作為其戰 爭基本力量,而再將其無限的「時間」與「空間」相互配合,準備與 民主集團來作長期戰爭,而且這是他將在其氫彈奇襲戰術不能生效時 ,必然採取的一個作戰準備,乃是無可置疑的。故西方國家在世界反 [281] 共產反侵略的鬥爭中,對於人力更不能不加以重視,而彌補其反共戰 爭中的弱點,以免俄共對於其優勢人力,配合其廣大的空間,有恃無 恐的來作他無限戰爭的持久消耗戰。
  今日在俄共心目中,西方國家這種舊式傳統戰爭思想,所產生的 軍事觀念,對他世界革命的總計畫,不僅不能阻礙,而且只有使他更 容易的發展而已。何況今日民主集團與蘇俄集團之間的鬥爭,並不止 於軍事的對立。而整個世界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心理各方 面都充滿著矛盾,而且這種矛盾,正在不斷的演變之中,尤其是東方 民族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信仰自由與階級鬥爭,新殖民地人民的反 共心理,與舊殖民地人民的獨立要求,特別是鐵幕之外的中立主義之 發展,與和平攻勢之激轉,以及鐵幕之內的人民迫切呼籲,和他們所 急切需要的解放運動。在這些矛盾和演變之中,俄共及其國際第五縱 隊是積極的脅制和利誘,製造和操縱,處處不斷的爭取時間及其戰略 上各種的優勢地位。反之,民主集團是消極的躊躇莫決,或因循補苴 ,至多亦不過是個別的孤立奮鬥,徒使蘇俄集團整個政治軍事的侵略 ,更迅速的向其所追求的極限來發展而已。
  時至今日,民主集團必須確立其積極的反共政策,主動的來轉移 其世界戰略形勢。尤其對於人力與空間的優勢,不使其永久的屬於共 產集團的一邊,更為重要。惟有如此,方能重建世界和平,達成其拯 [282] 救人類自由的最後目的。我們現在再進一步對於民主集團今後反共的 政策和戰略方針,加以檢討。
(註一)蘇俄於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六日,與英國訂立為期二十年之     合作互助條約。一九四四年十二月十日,與法國訂立同樣條     約。此在大戰後均有效。至一九五五年四月九日,莫斯科竟     宣佈取消兩約。
(註二)本書第一編第四章第二十一節,第一七五頁。
(註三)本書第一編第四章第十六節,第一六三至一六四頁。            第二十四節,第一八三至一八七頁。
(註四)本書第一編第四章第二十一節,第一七五至一七七頁。
(註五)本書第一編第四章第二十節,第一七三至一七五頁。

——  ——  ——  ——分節——  ——  ——  ——

2-3-6. 第二編  第三章   第六節  民主集團反侵略的基本政策和戰略之檢討
  我們在檢討反侵略的基本政策時,應該首先研究的,並不是對蘇 俄軍事上如何作戰的方法,而是在軍事作戰沒有開始以前,他俄共對 於自由世界的政策及其所施展的政治戰術是什麼?我認為他最大的一 個法寶,就是其世界革命基本的政治戰術——「和平共存」的欺世幻 術。這個幻術亦就是他列寧傳統的間接作戰迂迴戰略所產生的。這是 [283] 民主集團討論對俄共的基本政策以前,必須特別加以注意的一點。現 在我們要討論民主集團已經實際採取及可能採取的各種政策。
  一、基地圍堵政策 赫魯雪夫對俄共第二十次黨大會的報告,攻 擊西方的「實力地位政策」。自此以後,俄共及其國際第五縱隊從大 西洋到太平洋,到處煽動反美運動,而以迫使美國撤退其海外基地為 其主要目的。但在俄共的心目中,西方基地圍堵政策,乃是舊式有限 戰爭思想的一種產物。如以此防制莫斯科的侵略戰爭,雖可有一時的 功效,但是侵略者曲線戰略的鬥爭方向一經變換,則圍堵陣線,立即 呈現其動搖的趨勢。因為俄共及其國際第五縱隊的政治心理滲透戰術 ,是沒有界限的。當反侵略的防線樹立於侵略者的周圍,而阻止其軍 事侵略進展之時,他的政治心理作戰,已經突破了此一防線之外,在 反共國家與反共國家之間,在反共國家與非共國家之間,並在反共及 非共國家的內部,施展其挑撥、分化、動搖、顛覆的活動。到了這些 社會政治和心理作戰的工作做到某一階段的時候,俄共乃更要偽裝其 軍事戰術為政治戰術,而標舉其「和平共存」的口號,掩護其軍事戰 術之進行。於是基地圍堵政策,遂不能保持其原有的陣線,而舊式有 限戰爭思想的缺陷,便立即暴露於侵略者的面前,任他乘虛抵隙,狼 奔豕突,而無法圍堵了。這最顯明的一個結果,就是中東和北非在轉 [284] 瞬之間,已成為不可收拾的危局。
  二、報復主義和嚇阻主義 今日美國積極發展氫彈和洲際飛彈, 同時著手策畫其「大舉報復」和「局部應戰」的彈性戰略。這個戰略 ,乃迫使俄共在短期內不能不放棄其軍事冒險與擴張政策。故自越戰 停止以後,這二年來,蘇俄及其附庸都不敢向外進行其軍事侵略。這 個政策,不能不說是已收到相當的效果。所以報復主義與嚇阻政策, 在過去可以說是合理的。但是俄共在亞洲和中東地區,這一年中間, 又採取了各種不同的擴張方式。只就他在亞洲地區所使用的各種方法 來說,自去年冬季以來,中共對緬甸的政治與軍事的侵略行動,以及 其對高棉和寮國的經濟滲透與政治威脅的擴張行動。這中間有些本是 多年反共產親西方的國家,乃亦不能不被他威脅利誘,漸次動搖,而 傾向共產集團。嚇阻政策在這裏是否生效?假使說中共對高寮的擴張 是政治和經濟的,不在嚇阻之列,那中共對緬甸侵略的事實,明明是 軍事的行動,那末,這是否應在嚇阻之列呢?如果嚇阻政策而不能嚇 阻共產集團的軍事侵略行動,豈不徒使民主集團的本身力量與威信, 無形減低,反而使其本身的困難問題,更是不斷的增加,而且這對於 共產集團的侵略政策及其日程,到底有什麼影響和改變呢?所以在俄 共的心目中,這報復主義和嚇阻主義的戰略,亦是舊式防禦戰爭思想 所產生。
[285]   而且民主集團採用這個政策,自須繼續其軍備競爭,永保其對於 敵人的優勢,纔有報復和嚇阻的力量。如果敵人在軍備競爭上,達到 其與民主集團平衡或優勢的程度,則這一政策更無法實行了。何況今 日莫斯科,一面凍結民主集團的核子武器,而一面復以其社會政治作 戰,在民主集團的外部,改變其世界戰略的形勢,並改變侵略者與反 侵略者雙方實力的對比,使其完全有利於蘇俄的決戰;同時更在民主 集團的內部,散佈失敗主義和反戰思想的毒素,培養「不惜任何代價 求取和平」的病菌。這一情勢如繼續發展,必使其政治、經濟、社會 、心理以及軍事各方面,都為此失敗主義所籠罩,到了蘇俄主動的採 取軍事行動來作最後決戰之時,西方民主國家早已自陷於被動地位, 那時再使用核子武器,即使其仍能實施報復,亦恐難挽回其在政治社 會和心理的各種戰場上,早已宣告失敗的頹勢。所以這報復主義和嚇 阻主義,在俄共看來,決不能防制其俄共先發制人,乘虛突襲的最後 決戰思想。所以這種報復和嚇阻的戰略思想,雖其握有現代威力最大 的新武器,亦並不能發生任何新奇的功能,和任何制勝的把握。
  三、「以戰止戰」即聲罪致討政策 就是民主國家對於蘇俄將要 發動戰爭之時,先發制人,對蘇俄加以攻擊。這種政策,只有共產極 權國家方敢採用,而在民主國家,是不願採用的。所以我們對於這個 [286] 政策,不必多加討論。惟我在這裏要有說明的一點,就是我們中國始 終不願西方盟友,採取以戰止戰的政策,來主動的直接攻擊蘇俄本土 ,這一點將在下編中再加敘述。這裏所要指出的,就是美國如首先發 動對俄戰爭,那就是促使蘇俄攻擊美國的本土。當然,美國今日在自 由世界反共產反侵略的鬥爭中,有其領導的地位與責任,但這並不是 必要使他直接介入戰爭。我認為美國本土應該主動的建立其為世界反 共的兵工廠,而不能只是被動的準備其為反共戰爭的主戰場。所以美 國必須積極的支援歐亞大陸上反共國家,並協調非共國家與反共國家 ,鞏固其反侵略陣線,增強其反侵略的力量,充實其對共產集團備戰 和作戰的供應,而不使其本身捲入大戰的漩渦,以免其本土變為大戰 的戰場。所以我們認為以戰止戰的政策,不僅與民主國家的歷史傳統 相違反,而且亦不是自由世界反共戰爭所必需的。
  四、解放政策 這是我們東方反共國家所認為自由世界反共鬥爭 必然的一種政策。我們認為這個政策,應當包括著全盤的戰略和綜合 的作戰計畫。如果民主集團不能確定這個政策為反共產反侵略的基本 政策,那其他一切戰略和戰術,都等於空談。這個政策如何入手呢? 我們所了解的解放政策,乃是西方國家支持我們歐亞兩洲被蘇俄共產 侵略主義所強制分裂的國家,使其鐵幕外的民族革命,和他鐵幕中的 反共革命的勢力,匯合為一個潮流,來恢復其國家的統一。我們相信 [287] ,德國如不能統一,則歐洲沒有和平與安全。我們同樣相信,中韓越 等國如不能統一,亞洲亦沒有和平與安全。所以我們認定這解放政策 ,應該是自由世界反共的基本政策。但是這個解放政策,究竟如何實 施,纔不落空談呢?大家終不免於懷疑。因此,我要更進一步,為這 解放政策提出其實施的方法﹕第一就是迂迴戰略,第二就是間接作戰 。因為俄共征服歐亞大陸,所採取的戰略乃是從中國向南亞和中東迂 迴,更從中東向非洲和歐洲迂迴。今日俄共侵略的鋒鋩,深入中東, 並威脅西歐,而中國大陸已成為他的後方基地。在這種形勢之下,為 了挽回中東的危局,解除西歐的威脅,最健全的戰略,就是對侵略者 的後方基地實施間接的攻擊。我要在下一編中指出,西方國家如選擇 戰場,不應在歐洲和中東直接與蘇俄作戰,最好的戰場是遠東。因為 這一戰場上的戰爭,乃是東方民族為反抗新殖民地主義,爭取其國家 的統一與自由而戰的民族革命戰爭。這一反侵略戰爭,當然是東方民 族都能同情與支持的。而且這一戰爭,無須西方國家直接的參加作戰 。如果這一東方民族革命戰爭,在此蘇俄大戰準備尚未完成以前,就 積極的進行,那無異予蘇俄以間接的打擊。而且這一間接的打擊,乃 是積極的消除大戰禍根的戰略,而較之將來俄共對西方國家的直接奇 襲,發動大戰的戰略,其性能和功效,不啻有天淵之別。所以間接作 [288] 戰的反共戰爭的戰略,乃是今日西方國家解放政策所應取的最高指導 原則。
  但是我對於民主集團的軍事觀念和反共政策的弱點,今日率直的 加以指明,並不是說民主集團不必發展其新武器,充實其新軍備;亦 不是說對蘇俄集團的侵略,不必嚇阻,或以加倍報復的戰略為不合理 ,更不是說民主集團應該改變其防禦戰略為攻擊戰略,而積極的使用 武力來對蘇俄集團作戰。我毋寧認為這些政策和戰略,在世界反侵略 鬥爭中,都是必須的,而且是重要的。但是,新軍備和新武器,必須 要有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心理的、民族的各種新的成分與之切 實配合,使其在一個綜合的政略及計畫,和統一的反共鬥爭行動中, 發揮更大的效能,同時鬥爭方式更須彈性的積極的針對蘇俄的政策及 其戰略和技術來決定,以免時時陷於被動,而求其切實有效。
  總之,今日反共鬥爭中,武器和軍事的力量所佔有的地位及其所 發揮的效能,必須從社會形態和政治現狀上,纔能作正確的估計。如 其武器與軍事行動脫離其社會政治及敵方客觀的條件而孤立起來,作 為報復嚇阻的手段來使用,此正為蘇俄侵略者所以今日偽裝其愛好和 平,而乘機鼓吹其「和平共存」的論調,來抵銷你報復嚇阻的政策。 而且西方國家如欲在東方廣大的地區中,準備以實力阻止蘇俄的侵略 戰爭,他就向亞洲民族,指摘西方的嚇阻政策為「舊殖民地主義的砲 [289] 艦政策」,來激起亞洲民族的反西方的情緒。西方國家如欲以軍事力 量為後盾,而直接對共產集團國家施用其壓力,來阻止其侵略行動, 他亦可對其各國的人民,高彈其「帝國主義侵略」的老調,來發起其 反帝的「愛國運動」。所以民主集團的反共鬥爭,不能採取直接的行 動,而必須採取間接作戰的迂迴戰略,提高自由世界反共抗俄合作互 助的信心,擊破中立主義者和平共存的幻想,並且在一個積極的統一 戰略之下,軍事戰術與政治戰術協調一致,鐵幕外的民族運動與鐵幕 內的革命運動相互策應,務使其地利與人力上,皆能發揮其充分的功 效,如此消極的自可阻遏俄共統治世界的野心,而積極的就能消弭世 界大戰,以確保永久和平。否則唯軍事論或唯氫彈論,不過是徒對俄 共的政治和心理作戰,供其利用的資料,而圍堵政策或報復政策的單 一鬥爭方式,亦不過坐視俄共對反共陣營進行其政治滲透,對中立國 家製造其「和平轉變」的時機而已


蔣中正 2013-08-16 15:33:59

[新一篇] 《蘇俄在中國》(二)第二章 中國反共鬥爭經歷中成敗得失的檢討

[舊一篇] 《蘇俄在中國》(三)第一章 俄共世界革命的戰略及其戰爭方式的演變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