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民主·憲政》摘要 24、是人性墮落,還是道德進步--我看市場經濟的道德后果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隨著邁向市場經濟的改革逐步展開,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情操也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有人對"十億人民九億商"、"世風日下"、"人欲橫流"的局面感到憂心忡忡。于是,出現了這樣的疑問:經濟發展帶來的是道德進步還是人性的墮落?
  與上述種種担心和指責相反,我以為,市場經濟不僅沒有敗壞人的道德,反而為人的道德水準的提升準備了有史以來最充分、最堅實的物質基礎。
  市場經濟為提升人的道德情操實現提供了最佳的經濟結構。專門為提升人的道德水準而設計的社會從未成功過,僧侶主義的破產早就證明了這一點。市場經濟把人的自由選擇落實在最堅固的地方,也為人的全面自由提供了物質基礎。商業社會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使人過上了道德上體面的生活,使人擺脫了人身依附,享受到了空前的自由。
  財富是同情、關心他人的前提。市場越發達,慈善事業也就越發達。財富為人們實踐美德提供前提。發達國家對盧旺達、波斯尼亞等地的難民、對北朝鮮的饑荒等的大量的物質援助與僅表示道義上的口頭同情不可同日而語。沒有財富為后盾,這樣的人道主義行動就會成為空話,乃至口頭同情者自身成為實施人道的對象。
  絕對的貧困與絕對的權力一樣絕對使人敗壞。"人窮志不窮"不過是一種告誡、一種追求、一種與"人窮志短"局面的抗爭,而不是天然的客觀事實。市場經濟只是試圖為人們創造一個外在的富裕環境,從而為人們的道德追求創造出適當的外部物質條件。
  對市場經濟敗壞道德情操的"最有力的"指責,莫過于市場經濟"造就"了大量的"奸商",允許他們"坑蒙拐騙"。但事實正相反,奸商的泛濫是沒有充分發展市場經濟的產物。奸商的歷史比現代意義上的市場經濟要古老得多。
  市場中存在欺詐并不等于市場自身有不良的道德動機。當然,在市場經濟下,商人們總是追求利潤最大化,甚至不惜犧牲公益。為此,他們不惜壟斷市場,不惜用賄賂等手段使政府官員為他們的業務建立保護性貿易壁壘。然而,不正當的商業行為同樣是正常的市場競爭的大敵,所以有些商人總是企圖通過權力來破壞市場機制以濟其私。這恰恰說明市場是公平的,不能把不屬于市場造就的惡行歸咎于市場。相反,維護市場的完整性和公平性才是打擊奸商的最有效的手段。
  市場經濟不可能杜絕不道德,任何其他經濟體制也辦不到。所以,我們不能把能否杜絕不道德當作取舍市場經濟的根本尺度。市場經濟成為現代社會在經濟體制上的唯一選擇,其自身一定有堅實的道德基礎,不然不會成為如此普遍的選擇。在市場經濟與其他經濟體制之間的抉擇也是一場道德抉擇。如果一個社會知道用何種方法去創造財富,但不肯把這種方法付諸行動,那么由此造成的貧困便是不道德的。每一種經濟體制的動力是其成員的道德習慣所激發出的力量。中國人目前表現的貪婪和短視正是長期壓抑和扭曲的所有制的結果。如果說,真的出現全面的道德"滑坡"的話,那得首先歸咎于這種長期的壓抑。另一些道德上的弊端,有的是來自人性中不可克服的一面,更多的則是來自目前市場經濟的不完善。所以,提升道德情操最根本、最有效辦法之一是加緊完善市場經濟,這才是道德重建的正道。


劉軍寧 2013-08-19 10:34:44

[新一篇] 《共和·民主·憲政》摘要 23、市場經濟與有限政府

[舊一篇] 九十年代中國的“不速之客”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