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經濟學 40.“金錢萬能”的經濟學意義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40.“金錢萬能”的經濟學意義

美國是一個信奉民主政治和市場經濟的國家。在這樣一個國家里金錢就成為“萬能”。所謂萬能,是指有錢可以買到一切產品,獲得一切享受;它反面的意思是沒有錢什么事也辦不成,甚至于活不下去。在非市場經濟的社會中情況是不同的,在那里許多享受的分配不全是靠錢,沒有錢的話,自己耕作也能維持生存,金錢不是萬能的。不過在嚴格的意義上說,在美國金錢也并不是萬能,譬如不可以買賣人口,不能以錢贖罪、行賄。所以有必要正確地了解在美國這樣的市場經濟中,金錢萬能到什么程度,這種“萬能”性有什么意義,帶來什么利弊。

金錢萬能的確切意義應該是:錢是市場上通用的交換手段,用錢可以在競爭的市場上購到任何一種商品,而不附有其它限制條件。

即使在計劃經濟社會中,錢也可以買到許多東西,但與市場經濟相比,錢的“萬能”性要差得多。譬如說,在大多數計劃經濟社會中土地、礦山、森林等自然資源是不允許買賣的;黃金、外鈔等基本上也不能在市場上購到;甚至一些基本生活用品,如糧食、住房等的交換除了錢之外還要憑票證。但在美國,上述各種東西都屬于商品,花錢就可以買到。

錢的萬能性也可理解為金錢面前人人平等,身份和地位在市場交換中不起作用。在經濟學的教科書中常常講到貨幣的出現如何方便了交換,用錢交換比之物物交換節省了尋求交換對象的時間,解決了一些商品不可分割的因難(如一頭牛、一柄斧)等等,似乎貨幣被接受是一個極自然的過程。但事實上在一個等級社會中,人的消費水平是由等級決定的;換句話說,人能否得到一種產品或服務與“此人是誰”有關。貨幣出現之后,無權而有錢的人進入了特權階層的消費領域,金錢沖擊了特權。帶貶義的“暴發戶”就是出于對新進入的消費者的敵視稱呼。暴發戶雖然有錢仍受到特權者的強烈抵制,所以金錢之具有萬能性決不是一帆風順的。美國市場經過100多年的發育,帶貶義的暴發戶一詞用得越來越少,認錢不認人倒成了公認的規則。和權力金字塔結構的社會相比,人人都有機會進入任何一個消費領域,買軟臥火車票、坐飛機都不需要關于身份等級的證明,不能說不是朝“民主”和“平等”邁出的重要一步。但是它又帶來了另一種不平等:窮人和富人的不平等。

在理解金錢萬能的意義時,強調了在競爭的市場上用錢可以買到一切,市場上賣方用降低價格競爭;買方用抬高價格競爭。此種競爭的規律是商品供不應求時價格上升;供過于求時價格下降,其結果是價格有漲有落,以此來調整商品的過剩或不足,只有在這種情況下,錢才具有萬能性。反過來看,如果商品供不應求時,有了錢也買不到(多半是因為價格管制的緣故),那錢還有什么萬能性呢!

當金錢萬能,用錢可以買到一切商品時,說明一切商品的價格均已調整到使商品的供應和需求相等。經濟學中有一個專門名詞來說明這一狀態,即“一般均衡狀態”,或“全局均衡狀態”。此時不但各種商品服務的價格使它們的供求均衡,而且資金的供求有利率的調整,外匯的供求有匯率的調整,勞動的供求有工資的調整,土地的供求有地價或地租的調整,使它們全部達到了供需均衡,經濟學中用嚴格的方法證明了在一般均衡狀態,一切物資都得到最充分的利用,社會杜絕了一切經濟上的浪費,整個社會處于效率最高的狀態。這一狀態是價格信號指揮物資流向的結果:當任一商品供不應求而價格上升時,生產者會投入更多的原料、資金、勞動去生產它;同時消費者會減少那些不十分必要的消耗。如果價格的靈活反應受阻,或者價格雖然反映了余缺但生產者和消費者由于不關心經濟效益(例如吃大鍋飯)而不對價格信號作出反響,一般均衡狀態仍舊不能達到。

一般均衡狀態強調一切商品的價格都必須處于供需均衡點。如果有一種商品不均衡,其它一切商品都已達到了均衡,這仍不是一般均衡,而且其它商品的均衡也不是真正的均衡。舉例說,現在僅有煤炭供不應求,此時煤炭價格上揚,企業家將集資用于開發新煤礦,招聘更多的職工。結果將打破資金市場和勞動市場原來的平衡。所以只有當一切商品和勞務全部處于均衡時,才能有一整套的均衡價格。

在一般均衡狀態下,錢具有度量一切商品價值的特點。一件商品的價格如果是10元,那么這個價格也就是此商品的真實價值。為什么?答案用不著動用任何理論,實踐給出了回答:因為它可以和任一件同為10元的商品交換,或者兩件此種商品可以與一件20元的商品交換,如此等等。均衡價格是價值的真實度量,這種價值與商品內包含多少勞動無關,與商品用了多少成本來生產也無關。在拍賣汽車牌號和電話號碼時,一些吉利號可以在競爭中賣到幾萬乃至幾十萬元,一些方便號或紀念號也可賣到上千。實踐證明了它們有這樣高的價值,這里用不著任何理論。即使我們能制造出一套價值理論,可是如果它不符合于均衡價格,在實踐上行不通,這樣的理論又有何用!

在金錢萬能的美國,無論是開廠生產,或是經商做買賣,甚至投機倒把(貴賣賤買),只要在競爭性的市場上賺了錢,就是為社會創造了財富(當然這部分財富歸你所有)。原因很簡單,賺錢說明產出的價值比投入的價值多,這多出來的財富就是你的經濟活動創造的。相反,賠錢則是消耗了社會的財富(當然也由你個人負責)。是否真正創造財富只有用萬能的金錢來度量。在美國,如果一種商品出口能賺錢,就說明美國生產此種商品相對于外國而言具有比較優勢;反之,如果某種商品進口能賺錢,則美國具有比較劣勢。依靠一般均衡理論,很容易度量出一國對于世界市場的優勢何在劣勢何在,很容易決定什么該出口什么該進口。我國進出口長期以來陷入嚴重混亂,有一位經濟學家建議設立研究課題,尋求比較優勢的計算方法。其實,這種計算方法是不存在的,只有市場交換,它相當于一臺巨型計算機,才能準確計算出進出口的品種甚至數量。

在美國,任何人生活都離不開錢。錢從何來?從全美國來看,約80%靠出賣勞動得到,其余20%則來自出租土地或住房、銀行利息、股票紅利和經營利潤。追求金錢或向錢看,是正常現象,它沒有任何不道德的地方。誰要恥于言利就活不下去。做生意、找工作、租房子沒有哪樣不考慮錢的。但是斤斤計較并不等于人情淡薄或吝嗇小氣,幫窮人的忙、為社會公益美國人是很肯出錢的。我在美國那年的圣誕節前夕,正逢波士頓市為興建兒童醫院募款,募款的實況通過電視臺轉播。社會名流、電影明墾、棒球健將,紛紛出場為醫院呼吁。他們中許多人充當電話接線生,接應認捐的電話,電視上出現他們興奮的表情。還有演員表演節目、醫生現身說法、治愈兒童親訴幸福的感覺,氣氛之熱烈,場面之動人,給我留下極深刻的印象。原計劃從晚7時到10時募款40萬元,但因認捐人太多,延長到10時半,共募得47萬元。他們一張張被一種高尚的情緒激發的熱情的面孔,和在工作中斤斤計較的認真態度,并沒有任何不相容之處。相反,正因為這兩種態度并存,才避免了社會的浪費,經濟效率得以提高,人們才變得富裕,才有能力從事公益事業。這兩種態度是相互依賴,互相補充的。我想,這或許就是市場經濟中人的精神面貌的特點吧!

小結:市場經濟中的金錢萬能首先是指在金錢面前人人平等,而不是指用錢可以買賣人口,行賄贖罪。當人的特權地位不起作用時,將出現通過價格的競爭,最后會接近“一般均衡狀態”。此時錢可以度量一切商品的真實價值,而且賺錢就是創造了財富。一國應該進口什么,出口什么,只有在均衡狀態下能否賺錢才能判定。


茅于軾 2013-08-23 15:36:47

[新一篇] 生活中的經濟學 39.美國的色情市場——一切交易都有利于買賣雙方嗎?

[舊一篇] 生活中的經濟學 41.交易費用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