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 簡體 傳統 |
獨特的“軍人魂”佩劍精神教育(1)
黃埔軍校學生畢業時,校方除頒發畢業證書、證章外,還特別贈予每位學生一把禮儀裝飾佩劍,作為畢業紀念。頒發佩劍時,軍校常舉行專門的隆重儀式,并作為對全體師生進行軍人精神教育的重要課程。在頒劍儀式上,先由校領導講話,對畢業生提出勉勵;繼由畢業學生代表領劍,進行慷慨激昂的宣誓。整個會場莊嚴肅穆,未畢業的在校學生目睹這一場景,也深受感染和影響,期待著本人畢業領劍那一天的到來。
按國際慣例,佩劍以校長身份頒發。時任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字“中正”,因此劍體上刻寫的是“蔣中正賜”字樣,故這種劍得名“中正劍”,在軍中及民間廣為流傳,進而成為其正式名稱。另外因劍身上刻有“成功成仁”字樣,也有人稱之為“成仁劍”。又因這種劍多為黃埔軍校畢業生擁有,所以又通常稱為“黃埔劍”。第1至第18期的畢業學生,都持有一把這樣的佩劍。抗日戰爭勝利后,蔣介石有意不再兼任黃埔軍校校長一職,他也想到了這種已經成為精神化身的黃埔生佩劍不應刻上別人的名字,于是自1945年10月第19期學生畢業時及以后各期停止發放此劍。這種畢業紀念佩劍,后成為早期黃埔軍校的標志之一。
“中正劍”除頒發給黃埔學生外,蔣介石還贈給得力部將及有功人員,所以,這種隨身短劍多為黃埔系的軍事將領及政要、少數軍人因功獲得。在20年代至40年代,持有“中正劍”進而成為一種特殊的榮耀象征。后因北伐、反共,特別是在抗戰時期的戰役中,部分軍人因丟失陣地、重傷等原因而以此劍自殺殉國,此劍遂以“軍人魂”之名在軍中傳開,并產生其附加的精神教育功能。
中正劍黃埔軍校發放畢業佩劍,其軍事教育和精神鼓舞作用的目的是很明顯的。對于黃埔軍校學生、教官及官佐來說,獲賜此劍是人生經歷中非常有意義的紀念。對有條件地、獎勵性的發給少數官佐和廣大軍校生來說,無疑是一種鼓勵。劍體上書有“蔣中正賜”幾個大字,可以說發此劍也包含了蔣介石為個人樹立權威的目的。
從“中正劍”劍體上都有“黃埔軍校第×期”字樣看,說明此種劍的發放對象僅限于黃埔軍校內。軍校學生每期都不同,而教官和管理官佐不可能每期都換,所以劍應該主要是發給畢業學生的。從被采訪的黃埔軍校畢業生的回憶看,當時凡是在校的畢業生都領取到了“中正劍”,僅是個別在畢業前被派出的學生未能領到。
黃埔劍的長短形制,比較整齊劃一。劍鞘、劍柄合拢總長40.5~41.5厘米,劍全長39厘米,劍柄長11.2厘米,劍柄寬3厘米;護手厚度為0.3厘米;劍鞘長27.5厘米,鞘口寬3厘米;尾寬2.2厘米。
劍鞘由竹(木)片削制拼合而成,外面全部用黃銅皮包緊。劍鞘分成鞘帽、鞘身、鞘靴3個部分。鞘身一面中部有一長方形框,框內有豎向“校長蔣中正賜”或“校長蔣中正贈”6個大字,“校”字上端有國民黨黨徽;鞘身另一面有沿鞘身橫向龍戲珠圖案。鞘靴兩面都有“效忠黨國”4個小字,分列兩豎行。
劍柄由黃銅鑄成,工藝較粗糙。木質劍柄,涂黑色或棕色漆。劍柄頂及豎向中部由黃銅皮包緊。劍柄一面豎向銅皮有豎寫的“校長蔣中正賜”或“校長蔣中正贈”字樣,另一面豎向銅皮上有豎寫“黃埔軍校第壹(或貳、叁、肆、伍等)期”大字,字右邊有豎向“成功1925”或“1926成仁”小字,劍柄底有環包銅皮,環包銅皮一面中間有一個小按鈕,用作卡住下面的劍鞘。有些黃埔畢業生在日后成為高級將領時,對佩劍格外珍惜,不惜重金對這把劍的劍柄特別進行裝飾加工,分別由珍貴的玳瑁(一種龜類海生動物)與鮫魚皮等材料包裝制成,劍柄兩面的中央部位及柄頭換包裝成鍍金的銅制材料,并鐫刻鑲嵌上精妙奇絕的花紋。
劍柄以下的劍身一面有國民黨黨徽,下有“成功”、“成仁”4個字,成兩豎行分列左右;另一面有的無字,有的刻“軍人魂”3個豎排字。
獨特的“軍人魂”佩劍精神教育(2)
黃埔軍校第1期畢業生的佩劍,劍身上的字是刻的,后幾期的劍柄、劍身、劍鞘上的花紋、圖案和字都不是刻的,也不是壓制的,是用貼紙的方法,經化學工藝處理后而形成的花紋。黃埔第1期至第5期畢業生的“中正劍”材質,在制式、花紋、圖案及字的內容和排列方式上都有一個基本統一的規定,但不同學期、不同畢業生的劍仍有明顯差別。
黃埔第1期:劍柄涂黑漆。劍身一面的黨徽和下面的“成功”、“成仁”及另一面的“軍人魂”是刻上的。
黃埔第2期:劍柄涂黑漆。從現見到的黃埔第2期畢業生的劍身字體和布局看,又有所不同:有的劍身一面為國民黨黨徽,徽下右豎寫“成功”,左豎寫“成仁”;有的劍身一面也是黨徽下有豎寫的“成功”、“成仁”字,但“成功”字在左側,“成仁”字在右側;劍身另一面深色框內有豎寫“軍人魂”字。第8期的劍柄、劍鞘材質、花紋及字樣設計與此基本相同。
黃埔第3、第4、第5期:劍把涂漆為棕色。所見多把劍的劍身字體和布局也不同。
黃埔第1至第5期“中正劍”在材質、制式、花紋、圖案及字的內容和排列上有基本的規定,但不同的劍體仍有不少差別,說明劍不是機器生產線制造,而是作坊式生產,工藝水平不高。因為黃埔第1至第5期是在廣州舉辦,當時廣州商業比較發達,但工業生產水平比不上南京、武漢等地,劍的制造工藝水平也相應比較落后,并且當時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國民政府只是以廣東為根據地,用于這方面的經費有限。在發放時間上,黃埔第1期1924年底畢業,1925年初發放畢業證書,劍柄上書的是“1925”;黃埔第2期1925年8月畢業,是年底發放畢業證書,劍柄上書的是“1926”;黃埔第3期、第4期、第5期都與1926年有關,所以劍柄上都書寫“1926”(第3期1924年冬招生,1926年1月畢業;第4期1926年1月進校,10月畢業;第5期1926年3月將原已編入第4期而未升學的入伍生改為第5期學生,后再補充學生,1927年8月在南京舉行畢業典禮)。
黃埔第6期:與第1至第5期的劍樣式不同。劍柄、劍身、劍鞘的材質以鋼為主,外形也比較精致,工藝接近現代水平,工廠機器生產。黃埔第6期時,國民政府已經過北伐,在南方各省掌權,財力大增。黃埔軍校在南京、武漢、南昌、長沙設立了分校,而武漢等地的工業在當時已有較高水平,尤其是鋼鐵冶煉和兵工生產更發達,因此本期“中正劍”的材質和工藝水平都有相當的提高,外觀也有很大的不同,更為精致。
在目前所見“中正劍”中,最為名貴的是一柄將軍佩劍,為黃埔軍校第9期畢業生繆鼎勛(毅夫)將軍佩劍。繆鼎勛畢業后,曾任南京國防部第3廳少將處長、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少將處長。該劍系在軍校原發“中正劍”基礎上更加美觀的裝飾加工,也可見主人對這把劍倍加珍惜和愛護。劍柄由珍貴的玳瑁材料包裝制成,劍柄兩面的中央部位及柄頭均包有一層鍍金材料,上面鐫刻著3朵工藝精湛的梅花圖案。劍柄與劍鞘上鐫刻的絕妙花紋,其精細程度比頭發絲還要細致,工藝精度之高,嘆為觀止。
抗日戰爭時期的蔣介石黃埔第17期:劍的質地為銅,劍鞘的頂端和尾梢刻有精美的花紋,正反兩面都刻有字,一面刻有“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十七期畢業紀念”,另一面刻有“校長蔣中正贈”。劍身長34厘米,刻有本人的姓名及“成功成仁”等字樣。2003年4月,時已70多歲高齡的黃埔軍校第17期畢業生葉春敘老人,得知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征集黃埔軍校文物后,主動捐贈出了他所擁有的畢業紀念物——佩劍。葉是浙江龍游縣人,他回憶說,這把“中正劍”在他1941年畢業后就一直放在親戚希唐村的七奶奶家,他自己則跟隨部隊輾轉各地。1949年,他回老家務農,忘了這把佩劍,七奶奶則將佩劍放在自家房屋的頂梁上,直到去世都沒告訴葉春敘。20世紀70年代末,七奶奶家修房子時,這把佩劍才重見天日。
獨特的“軍人魂”佩劍精神教育(3)
黃埔軍校各地分校也發佩劍。1926年武漢分校佩劍:存世實物發現有“武漢分校成立紀念”的“中正劍”,印證了當時在分校成立時存在制作贈劍的情況。此劍上刻有“673”的序號,為劍的編號,可見當時其制造量在1000把以下,能完好地保存至今,十分珍貴。1936年廣州分校佩劍:劍鞘、劍柄共長40厘米,劍柄為玳瑁殼包木,再以包銅護殼,長12.5厘米。劍刃鋼質長24.7厘米,鞘鐵包銅長27.5厘米。劍為半機器半手工制造,設有劍機,拔劍須按下劍機。其劍柄銅套兩面各鑄有“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廣州分校成立紀念”及“校長蔣中正贈”字樣,劍刃兩面刻有“成功成仁”等字樣。
另外,此時期的國民黨軍院校,如炮兵學校、軍需學校、輜重兵學校、通信兵學校、憲兵學校、防空學校、特種兵聯校等,也給本校的畢業學生頒發過佩劍,但其劍的價值則比黃埔劍遜色多了。
“軍人魂”短劍是國民黨軍官列裝的物件,民國期間曾經風行于軍隊中,而得以保存到今日的“軍人魂”劍已是百不存一,稀如鳳毛麟角。新中國成立以來,聲勢浩大的鎮反運動,加之“文化大革命”,對本已稀少的“軍人魂”劍,無疑是一次次毀滅性的打擊。可以想象,僅是1958年大煉鋼鐵時,這些短劍大多化作爐中鐵水。如今,僅在一些大的博物館,或收藏者手上,時有散見一兩柄。
2004年黃埔軍校80周年校慶時,在黃埔軍校的故鄉——廣州,一大批黃埔軍校將士所頒佩劍,在經歷了數十年風雨與數十年沉寂之后,以“集團軍”的面目列劍陣展出。持劍者是廣州市五羊新城的李姓夫婦,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他們夫婦耗費了10余年的時間,奔波于陜西西安、湖北武漢、湖南長沙等各個地方進行收集,耗費了不少資金和精力,他們收集到的短劍數量多達180余柄。其中有不少是在廣州本地收集到的。為研究上個世紀民國時期的社會、人文、美學、軍事、歷史,提供了極具歷史意義的物證。
就任中華民國總統時的蔣介石標準照在這180余柄短劍中,黃埔劍是一個大宗,有110多柄,形成了3個基本系列:各期畢業學生佩劍;軍官訓練班學生佩劍;黃埔各分校佩劍。其中有黃埔第1期畢業生,后為國民黨悍將的宋希濂、關麟徵、黃維等人的佩劍。還有蔣介石在上個世紀20年代初期至40年代末期給國民黨高級將領和國民政府要員的贈劍,如張治中、楊虎城、孔祥熙、何應欽、韓復榘、顧祝同、閻錫山、何鍵、劉湘、陳儀、劉建緒、曾養甫等,他們都是民國歷史上的風云人物。如此耳熟能詳的名字,常出現在中國現代歷史的書籍中,可見這些“軍人魂”短劍的佩掛者,曾經名香一時,沉浮宦海。
這批“軍人魂”短劍,除了形制各不相同之外,難能可貴的是每柄劍上基本都有款識,因此這180余柄短劍的收藏品位和研究價值都是非常高的。多數劍拔出鞘后,可見劍身雖然由于年代久遠,分布著斑斑銹跡,但刀刃依然鋒利無比,劍鋒威力不減當年,通身散發出古樸凝重的氣息。
20世紀末,臺灣國民黨當局下臺,“國民黨軍”已然成為一個歷史名詞。從廣州黃埔建軍、定都南京,到1949年被逐到臺灣,這支所謂“國軍”在中國大地上存在了20多年,作為舊中國國家機器的主角,不但是客觀的歷史存在,并且著實作過充分的表演。一部中國現代史,如果無視這一存在,就將是一段無法真正“圓”上的空白與遺憾。同時不能不看到,隨著歲月的流逝,大量的史料已經無法避免地被湮沒,并且了無痕跡。“軍人魂”佩劍,作為黃埔軍校歷史的載體,則客串起了民國初期的這段中國現代歷史。
長期以來,“軍人魂”佩劍,被賦予了大量的傳說與猜想,既聞名遐邇,又云遮霧罩。“軍人魂”佩劍,是具有特殊稟賦與色彩的那段歷史時空的承載物,使后人尚得直觀地審視上個世紀前半葉的那座軍校,那支軍隊,那段歷史。以劍讀史,它強制性地帶給后代觀摩者深刻地感觸與無限地遐思。“軍人魂”佩劍的價值,不僅在于研究其形制品類、流變過程、興衰歷史,還在于還原歷史,對研究上個世紀民國期間的社會、人文、美學、軍事、歷史,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尤其是令后人在“中國”的重大歷史命題下咀嚼現實,思索未來。
網載 2013-08-27 16:11:23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