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發達社會,大眾文化的興起,正是以電視的發明及與之相伴的電視文化的流行為發軔。在當代中國,在這場滲透到全社會每一個角落的大眾文化浪潮中,電視文化一馬當先,成為大眾文化的主帥,是大眾文化占領中國民眾精神生活的典型,構成了當代中國文化時尚的主潮。本文試對電視文化的大眾文化特征進行一番客觀、理性的審視,并闡述筆者的一己之見。
社會性與大眾意志特征
從表層上看,大眾文化張揚著大眾的意志,而電視文化廣泛的社會性正好適應了大眾文化的這一需求,似與大眾意志相輔相成。
至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已擁有經國家、政府有關部門正式批準成立的無線、有線電視臺3300余家,約為美國電視臺的3倍、日本的25倍、英國的260倍;電視機的銷售量超過3億臺,觀眾覆蓋面達10億人以上,成為全世界名副其實的電視第一大國。電視收看極大地覆蓋、影響著當代中國社會,已成為一種社會現象。
所謂收看電視成為一種社會現象,是指這種收看行為已成為大眾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一種生活方式,與生活本身發生著密切的聯系,與現實社會發生著相互影響作用,具有廣泛的社會性,突出了電視文化收看作為一種社會活動所激發的復雜的社會現象意義。由此,電視文化同大眾日常生活需求和滿足越來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大眾意志直接地成為電視文化的大眾文化表征之一,并呈現出電視文化與大眾意志互動的發展趨勢。
一方面,大眾日常生活中的感性需要往往決定著其具體的文化選擇,即大眾的日常生活意志制約著電視文化的發展,對電視文化在內容選擇、價值取向、表現形式等方面發揮著極大的影響,促使電視文化在自身的發展中必須尊重大眾的存在、重視大眾的接受、關注大眾的需求。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大眾意志的構成內涵及其現實取向中,某些非理性成分,如享樂性、隨意性、平面性等,對理性價值也產生了抑制作用,在大眾文化的浪潮中,以理性為本的文化形式失去了市場,以娛樂為主要功能的“柔性文化”暢行無阻,如洪水泄閘,泛濫在電視文化上,則表現為大眾日常生活意志的過度張揚和精神崇高性的相對淡化。
另一方面,在信息爆炸的當代,社會對于電視文化這種大眾媒體、影像傳播的文化形態依賴程度越來越高,電視文化不僅豐富了大眾文化生活的多樣性和選擇性,在日常生活層面上成為現代社會大眾生活中極其重要的存在力量,而且制約著大眾的現實想象和生活追求,成為大眾生活選擇的參照系,在一定程度上規定了大眾的價值取向,深刻影響、甚至培育著大眾意志。不僅如此,電視文化的現代傳播方式——傳遞的即時性、覆蓋的全面性,也使大眾意志進一步得到鞏固和擴大。然而,由于電視文化過于注重日常生活的具體感性滿足,過于展示物質享受的現實誘惑,以輕松化的娛樂、程式化的復制、無深度感的媚俗,撫慰甚至麻木著在現代壓力下、商業競爭中疲憊的大眾心靈,迎合著非理性的大眾意志和文化市場化的要求,從而促使大眾意志中的感性價值無邊膨脹。
世紀之交的中國電視文化與大眾意志同步發展,可以說,大眾意志引導著電視文化的發展方向,電視文化對大眾意志中的感性追求推波助瀾。在這種互動過程中,操縱一切的始終是“商品經濟中那只看不見的手”,它不僅使電視文化的社會性成為展現大眾意志的基礎和手段、使大眾意志滑向享樂主義、消費主義,而且也賦予了電視文化以商業表征。
追求收視熱點與商業化特征
在深層上,商業利益是大眾文化的根本追求,而電視文化極盡制造收視熱點之能事,目的也是為了實現商業利潤,利潤追求成為操縱電視文化的“看不見的手”,商業性是電視文化隱含的大眾文化特征之一。
西方學術界認為,大眾文化從來不是大眾自己所為,而是政治和商業機制自上而下強加給大眾的,其目的或是為社會控制,或是為追逐最大利潤。中國的大眾文化是市場經濟的直接衍生物,市場經濟保證了它的生命力。電視文化表面上看起來是張揚大眾意識形態,實際上則是堅持市場經濟的立場,對它進行支配的是投資與回報的市場規律和利益原則,盡可能大的利潤訴求是其終極目的。實現這一目的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制造收視熱點,以提高收視率。
所謂電視文化的收視熱點性,是由于電視文化與社會生活之間聯系、互動的經常性、強烈性、密切性而不斷制造著社會熱點,并被大眾收視。在當代多元社會里,全社會同看一部小說、同讀一首詩歌的時代已經遠去,較之于電視文化,任何一種藝術形態,都很難形成社會熱點現象,對社會產生廣泛強烈的影響。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不一定每天都閱讀,卻每天都會收看電視,這種接受的日常性促使電視文化的很多具體內容,某一部電視劇(如《貧民張大嘴的幸福生活》等)、某一部專題片(如《在日本留學的日子》等)、某一次體育比賽的電視直播(如甲A足球聯賽等)、某一條電視新聞(如關于申奧成功的新聞等)、甚至某一首歌曲(如《常回家看看》等),等等,都有可能成為某一時期內的收視熱點。這種熱點性當然是以社會性為存在的基礎,不具有社會性,這種熱點性也就失去普遍意義;只有成為熱點,才會被廣泛關注,產生商業價值。如某種社會熱點,既可能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影響電視文化,也可能原本就產生于電視文化,是通過眾多觀眾的收看而形成熱點的,為大眾所關注,參與人們的生活選擇,在相當大范圍內對大眾的某些商業行為發揮直接的作用,形成或直接或潛在的商業價值,從而為電視文化的制作者創造直接或兼接的商業利潤。
利潤的追逐已成為當代中國電視文化中不爭的事實,當年的《渴望》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商業效益;自始之后,每年幾百部的電視劇則大多是從一開始就以商業利潤為制作目的,最典型的范例當屬《還珠格格》不菲的價格;各種名目繁多的評獎活動,也永遠與商業企業聯袂同臺——當企業的總經理走上熒屏把獎杯送到獲獎者手里時,企業的廣告效益也同時得到了實現,這意味著金錢代替了文化認同,并獲得了合法的權威,可以為文化頒獎。
商業利潤無疑是通過收視率來實現的,收視率使電視文化具有了經營意識。電視文化作為一種新型的商業文化、消費文化,不同于傳統藝術文化的關鍵之處就是具有經營性。在現代商業社會,經營意識已滲透到各個行業和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電視文化的經營意識當然是其商業特征的必然反映,不僅體現在電視文化的傳播內容、傳播方式等方面,而且,力求完善市場化機制的各種政策的制定及傳媒集團的出現,也充分顯示了其大眾文化市場化運營模式的追求。在電視文化的商業利潤追求中,科技無疑是最有力的“驅動器”。
科技優勢與無深度特征
本雅明最杰出的貢獻就是指出了大眾文化的機械復制(Mechanical Re-production)在促進文化生產力的同時也使藝術喪失了“韻味”(Aura),走向平面和無深度。電視文化的科技優勢,也同樣并非使其展現思想的深刻性和藝術技巧的獨創性,而是為了獲得傳播與接受的優勢和技術化的質量提高。
文化研究學者約翰·費斯克認為:“大眾文本是被使用、被消費、被棄置的,因為其功能在于,它們是使意義和快感在社會中加以流通的中介;作為對象本身,它們是貧乏的。”(約翰·費斯克(美)著,王曉玨 宋偉杰譯:《理解大眾文化》,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版,第149頁)。科技帶來電視文化接受的日常性、家庭性、隨意性的同時,也必然導致其傳播內容的通俗性、娛樂性、消遣性。擺脫工作煩勞的大眾回到家中打開電視機,或是為了獲取信息、或是為了消遣娛樂,即使在消遣娛樂中偶爾進入到一件審美境界、獲得了一次思想升華,也只是一種可遇而不可求的偶然行為。因此,電視文化文本大多是不需要深度的、消遣性的文本,它們存在的意義同樣是作為“快感”流通的“中介”,至于它們本身,同大眾文化文本一樣是無深度的、平面的文化存在。
科技優勢不能使電視文化獲得思想、藝術深度的另一表現是質量提高的技術化。所謂電視文化質量提高的技術化,就是不再以思想蘊涵的深刻性、藝術技巧的爐火純青來充實、完善電視文化文本本身的內涵,而是依賴聲光電影等科技手段,制作畫面生動、聲音真實、包裝精美、的電視文本,如依靠帶寬提高畫面的清晰度,依靠抽樣頻率提高聲音的真實度,等等,這與以往的藝術文化講究構思的精巧、細節的真實、人物的豐滿、意境的深邃等完全是兩碼事,卻與以機械復制作為文化商品生產動力的大眾文化殊途同歸,是其大眾文化特征的又一體現。
科技的優勢并沒有使電視文化走向思想的深邃與藝術的精湛,相反,在賦予其獨特競爭優勢的同時,卻使其放棄了開掘思想、錘煉藝術的必要——因為科技手段本身似乎足以使電視文化娛樂大眾、消遣大眾。科技在幫助電視文化獲得收視率、實現其商業旨歸時,也助長了大眾意志中的物質主義,因為大眾在領略著技術帶來的“高質量”的電視文化時,也感受著科技本身為人類創造的種種好處。
如果說廣泛的社會性、收視熱點的追求、科技的優勢,是電視文化與生俱來的特性,而大眾意志、商業化、無深度表征則是大眾文化所蘊涵著的另一方面的特征。當電視文化以其社會性為張揚大眾意志的借口、以其制造收視熱點為獲取商業利潤的手段、以其科技優勢為無深度文化的擋箭牌,當代中國電視文化也就告別了《一口菜餅子》時代的電視藝術,把大眾文化的蘊涵和缺憾都已展現得淋漓盡致了。
當代電視京16~18G6新聞與傳播隋巖20022002隋巖 國際關系學院 作者:當代電視京16~18G6新聞與傳播隋巖20022002
網載 2013-09-10 20: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