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歷史教學:重新認識鄭和航海評價問題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明成祖永樂三年(1405)至明宣宗宣德八年(1433)的28年中,鄭和奉命七次航海下西洋。當時中國人眼中的西洋,并非今大西洋,而是指東南亞沿海及印度洋北海岸各國地方。每次往返航行,少則年余,多則三年。他所至各國各地,雖然我國更早不止一次有人也去過或航行過,如東漢初班超遣甘英到過波斯灣(97年),東晉高僧法顯由印度航返中國(410年前后),元朝汪大淵航至非洲東岸并寫過《夷島志略》(1320年前后)。但多為個人行為,且受當時社會發展情況的限制,影響并不太大。鄭和,則是作為明朝國家正式使節前往,《明史·鄭和傳》這樣記敘了其通使航行: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永樂三年六月命和及其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將士卒二萬七十八百余人,多赍金幣。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蘇州劉家河泛海至福建,復自福建五虎門揚帆,首達占城,以次遍歷諸番國,宣天子詔,因給賜其君長,不服則以武懾之。
    但是,七次航行的實際情況及效果影響,與明成祖的初衷卻大大相違。首先,被他奪去帝位的侄兒惠帝,非但以后長期下落不明,海外更無任何傳聞音信。其次,所經三十余國,除極少數有過小的海盜式劫奪攻擾外,作為國家,都對通使表示歡迎與友好,不存在什么服與不服的問題。這樣,中國與各國如占城(今越南)、真臘(今柬埔寨)、暹羅(今泰國)、滿刺加(今馬六甲)、蘇門答臘、舊港、爪哇、榜葛刺(今孟加拉)、錫蘭(今斯里蘭卡)、古里(今印度半島西岸)、溜山(今馬爾代夫)、忽魯謨斯(今伊朗波斯灣)、阿丹(今亞丁)、木骨都束(今索馬里)、麻林(今肯尼亞的馬林迪)等,都建立了友好與公平的交往通商關系。鄭和航船中,除金幣外,附帶瓷器、茶葉、絲綢、鐵器、農具及書籍類各種經濟文化禮品、商品,都是各國求之難得的。而各國的特產,如象牙、香料、寶石、珍珠等海外奇珍異寶,也是中國少有的。《明史》說:“三保太監下西洋,為明初盛事。”故鄭和以后,各國常有使船來華,而中國福建、廣東一帶,也開始有更多的人下南洋經商甚至落戶,并成為最初的華僑。
    可以說,上面所評述的鄭和航海史事,即使涉及明成祖暗察惠帝下落的初衷(多年來我們好多史書都不愿提到它),也不會減色多少。如實地評贊它,也不為過。
    但,我們卻又有不少史書(包括大中學校教科書),常將鄭和與鄭和航海的史實,同西方地理大發現的航海——如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與1521~1523年的麥哲倫繞航地球一周,做些片面簡單的比較,則是弄巧成拙,非常不恰當的。如什么鄭和航海比哥倫布航抵美洲要早半個多世紀,比麥哲倫航海要早百年,以及當時中國比歐洲人的造船技術要先進得多(又長又廣)等等。——可以說,這樣的比較,與新中國建國初有人寫文章說“中國若不發明指南針,哥倫布拿什么去發現新大陸”一樣,反落了個“你發明了指南針,為什么沒有先發現新大陸呢”的笑柄。
    應該承認,鄭和的航海與西方地理大發現的航海,其性質、目的、指導思想及對全球社會發展的作用影響,是不可同日而語沒有多大可比性的:一、中國當時仍是封建社會(盡管當時發展程度已很高),鄭和的行為也完全是已知的封建國家間的對外關系行為。而西方航海則是文藝復興時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萌芽發展的急進時代,航海家們都相信“地圓說”,要證明“地圓說”,有著崇高的地球觀(世界觀)的追求:“從歐洲向東可至印度、中國,若向西航行還是可以到達印度、中國。”二、鄭和航海路線都是歷史熟知的地域海域,一般都為近海航行,隨時隨處可舶息停歇,不存在探險的行為與必要。西方航海則是完全陌生的從未有人去過或知道的未知海域,有用生命探險的性質。航行中半年多甚至一年多不見人煙,途中喪命的人也幾乎超過了半數。很明顯,一個局限于封建國家傳統的已知的古老地域之間,一個則成了開創性的劃時代的全面認識全球地域的社會發展進步的大事。
    西方地理大發現,非但證明了地球是太空中一個繞太陽運動的行星圓球(哥白尼太陽系學說此時也經他多年觀察證實,只是沒有公開發布)。而且,還約略了解到地球的大小,比原來地球人所估計的要大2/3;半徑要長1倍;海洋水域面積比陸地大,占全球表面積的3/4還多。
    地理大發現,是很多西方航海家集中在葡萄牙、西班牙兩國,在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的共同艱苦歷險的成果。葡萄牙人全力貫注在未知的非洲大陸南部極限處,了解有無航道往東可至亞洲(當時無蘇伊士運河)。1487年迪亞士到達好望角,1498年達·伽馬終于經好望角到了印度。西班牙的航海家貢獻則更大,所歷艱險曲折更遠勝于葡萄牙。1492年哥倫布率船隊橫渡大西洋西航,半年多不見陸地人煙。一些不相信地圓說水手,認為快到地球邊緣死亡線,準備暴動殺了哥倫布返回。幸好很快看見天空飛翔的水鳥,感到陸地已近才安定下來。幾天后到達了今巴哈馬群島(哥倫布感到已距印度不遠,遂命名為西印度群島)。此后他又航行兩次,始終認為已到達了亞洲。10年后另一航海家亞美利加爬上墨西哥西岸高處望見西面一片大水域,才知哥倫布發現的地方是塊南北不知多遠多大的一片新大陸(后以他名字命名為“亞美利加洲”)。到1520年,麥哲倫堅信從美洲極南處有非洲南端那樣的“好望角”。他的船隊艱難的穿過后來以他名字命名的“麥哲倫海峽”,順今秘魯寒流北上進入赤道暖流西航。航行3年多時間,也沒見過有人居住的大塊陸地,做夢也沒想到這片水域竟比大西洋至少要寬兩倍,由于季節機遇,幸好多是風平浪靜,他高興的稱它為“太平洋”。后來船上淡水也快完了,糧食用完甚至把船上老鼠也吃光了,水手也死了很多,終于才掙扎航抵菲律賓群島。到了菲律賓群島,算是得知往西不過兩月航程便可到達印度。又歷時1年,船隊終于經南亞橫渡印度洋繞道好望角,回到西班牙。出發時本是5只船,環航地球一周后,僅剩下了2只船。
    說到這里,有必要涉及另一個具體問題,即:哥倫布、麥哲倫用以航行的船只,都不及鄭和船只,最長的也不過20多丈,僅及中國的一半。數量也少,投入的人數則更少,哥倫布3只船88人,麥哲倫5只船266人,不及鄭和船隊人數的1/350~1%。這倒不是當時西、葡兩國造不了更大的船,派不了更多的人,而是兩國的統治者盡管相信并支持地圓學說,但理論上是一回事,實踐上卻又是另一回事。他們一時尚不愿做更大的投入(像西班牙很快便大建“無敵船隊”那樣),第一次只是摸索嘗試,水手也多是利用重刑犯,誰知竟都獲得成功,這倒是大出他們意外的。明成祖則不然,除尋訪惠帝隱衷,是有夸耀宣示自己聲威用意的,所以能當成大事全力支持安排。總之,這并不能認為中國當時的造船和航海技術,已優于西方或高上一個檔次。而重要的是,作為社會發展的作用和推動,則是已落后于西方近一個時代,低一個檔次了。——這點區別,是必須要看到的,兩者中學歷史教學參考西安AG32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張東20042004教學評價是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本文從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對評價與絕對評價、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三個不同角度闡述了在小學數學新課程中,實施評價改革的一些方法與措施。呈現方式/不完滿/對話文本/編制課程內容有廣義和狹義之分。這里筆者選取對其狹義的理解,探討的是《歷史課程標準》和歷史教科書應具備的時代性特點張偉遠朱梅萍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To Have SucceededTo expand one's inner horizons is the aids of education.But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been dominated by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utility for a long past time.It had led the higher education to being a appendage of material products and losing independence of reshaping people's spirits.So the higher education is degenerating increasingly.In order to save the higher education from the crisis,we should become startlingly clear horizons education.張東海 陜西西安唐華四棉中 作者:中學歷史教學參考西安AG32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張東20042004教學評價是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本文從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對評價與絕對評價、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三個不同角度闡述了在小學數學新課程中,實施評價改革的一些方法與措施。呈現方式/不完滿/對話文本/編制課程內容有廣義和狹義之分。這里筆者選取對其狹義的理解,探討的是《歷史課程標準》和歷史教科書應具備的時代性特點張偉遠

網載 2013-09-10 20:49:26

[新一篇] 中學歷史教學評價的理論與實踐(四)

[舊一篇] 中學歷史教師再教育的管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