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當代寫作教學的幾點思考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共同構筑了義務教育語文教學的主體工程,但人們對寫作教學改革的關注遠遠不如對閱讀教學那樣廣泛而深入。比較而言,寫作教學的問題要嚴重而復雜得多,亟待我們認真清理和全面反思。本文試從九個方面談淡對當代寫作教學改革的思考,求教方家同仁,希冀引起討論。
      一、正確認識寫作教學的價值
    義務教育階段的寫作教學的價值,應該區分其外在價值和內在價值。所謂外在價值,是指通過寫作教學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使學生掌握運用語言文字進行社會交際的初步的表達技能,幫助學生打好寫作適應社會需要的文章的基礎;所謂內在價值,是指通過寫作教學滋養德性,啟迪智慧,培育美感。外在價值指向實用性技能,是謀生的準備;內在的價值指向主體性發展,是人生的奠基。兩重價值一項都不可缺失,缺失一項,都是寫作教學價值追求的偏頗。我們曾有片面關注外在價值之弊,現在卻有片面強調內在價值之嫌。與閱讀和閱讀教學相比,寫作更具有語文學習的綜合性和實踐性,寫作教學也更具有育人的全面性、內隱性和滲透性。寫作教學目標的單一化追求不僅是寫作教學育人價值的缺損,也必將導致單一的目標難以實現。當代寫作教學應努力追求外在價值與內在價值的整合,追求二者之間的協調平衡和適度張力。顧此失彼、左右搖擺是當代寫作教學必須注意的傾向。西方有些國家從寫作目的和作文類型的角度把作文分為兩類:第一,表現自己的文章,即表達學生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這類文章以學生自己的生活為基礎,要求寫出真情實感,以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思維;第二,傳達社會信息的文章,即發揮社會交際功能的文章,這類文章以溝通思想、傳播信息為目的,要求寫得明晰、簡潔,以起到準確達意的作用。這樣的分類有助于明確我們對寫作價值的認識,值得參考和借鑒。
      二、寫作教學關注的重心應是“言”,而不是“文”
    傳統的寫作教學是把著眼點放在作文之“文”上的。正是過于強調為“文”而“作”,過于強調文章的技巧和規則,恰恰導致了學生作文形式化和程式化,是作文無個性、無話可寫的根源。寫作教學決不能等同于作文教學,特別是在義務教育階段,寫作教學主要目標應是學生言語能力的發展,而不是作文技能技巧的掌握。寫作教學首先要解決的是語言表達問題,是幫助學生如何把所見所聞、感想感情用自己的語言文字充分地表達出來,至于像不像“文”,成不成“文”,那應該是次要的。寫作指導應該實現由“重文輕言”向“重言輕文”的重心轉移,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困擾著學生“怕寫作文”的諸多問題。對于中小學生來說,過于強調“技巧”和“規則”,不僅是寫作教學的重點旁落,舍本逐末,而且會帶來許多負面影響,——想表達的不能表達,不想表達的、不善表達的卻要裝模作樣,煞有介事,思想感情不能自由地釋放,而要在文章的套子和框子中扭打、掙扎。這樣一來,學生在作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就常常是扭曲的,變異的。把寫作的重點定位在“言語”上,讓學生自由地、舒暢地表達,給學生以展開自由思考和想象的空間,讓言語成為思想和想象的翅膀而不是韁繩,這樣的寫作訓練過程才是言語能力與思維能力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過程,這樣的寫作訓練才能深根固本,最終實現作文的葉茂花繁。過于強調文章形式的作文教學,如同在學生心中修筑了一條“干渠”,其直接后果是:學生常常在寫作時心中徒有文章的形式,惟獨沒有生活的體驗、真切的思考、想象的馳騁、心潮的涌動。
      三、要十分珍視兒童的言說方式
    兒童感知世界具有朦朧性、情感性和生命性,所以在兒童的言語里,時常有詩意而模糊的表達,這正是兒童感知世界的心理特點而表現出來的語言的詩性特征。另一方面,兒童語詞的貧乏又無法把他內心的感知與感情準確地表達出來,因而也時常有詞不達意的情況。對學生作文的指導和修改,要特別珍視、珍重兒童獨特的言說方式,對作文中異乎尋常的語句,要仔細分辨出是屬于思維不清,表達不清,還是獨特的視角和體悟而我們并未領會?兒童觀察世界常常獨具慧眼,其語言也常常別有情趣,千萬不可只顧句子的規范,不問靈性、詩性的表達而輕率斫奪。斫奪兒童的靈性、詩性的表達,實質上是關閉了兒童用自己的眼睛和心靈去體察世界的窗口,扼殺了兒童智慧的靈苗,戕害了兒童創新思維的展開和發展,長期下去,會使語言蛻變為思維的硬殼,甚至導致寫作的“失語”。
      四、要關注“童年經驗”,讓寫作成為心靈成長的檔案
    “童年經驗,也稱童年體驗,是指一個人在童年(包括從幼年到少年)的生活經驗中所獲得的心理體驗的總和,包括童年時的感受、印象、記憶、情感、知識、意志等。”大量的事實表明:一個人的童年經驗常常為他的整個人生定下基調,并規范以后的發展方向。兒童的寫作正是對整個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生活的反思、提煉和升華。通過寫作可以對童年的感受、感悟進行梳理和提純,更深入地感悟生活中真善美、假惡丑、幸福、磨難……提高對生活、人生的理解與認識,為成長打好人格的底色。因此,完全可以說,寫作是“心事”的記錄,是兒童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是心靈成長的檔案。在記錄中豐富著心靈,發育著精神,塑造著人格。可是,我們的寫作教學曾經特別喜歡追隨時髦的政治話語和正統的社會觀念,而嚴重缺失了對兒童經驗的關注和發掘,這是造成寫作教學高耗低效、育人功能不彰的一個重要原因。
      五、作文與育人關系再審視
    近年來,作文與育人的關系引起人們的思考和關注,但大多停留在流行的觀念如“文如其人”“言為心聲”泛泛之論上,還沒有深入探討作文與做人關系及其“人文”分裂對教育產生的嚴重后果。實際上,人與文的關系非常復雜,有“沿隱以至顯,因內而符外”的言傳心聲之文,也有言不由衷、佞言取寵的媚世之文,還有內心奸詐、蠅營狗茍而故作中和、曠達的人文悖離之文,等等。兒童將來以什么樣的方式來做人行文,這與基礎教育階段的作文入門教學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人文關系的多重性、復雜性給作文教學出了一道難題,同時也賦予作文教學重要使命,這就是作文教學要謹防“人文悖離”,追求“人文合璧”。寫作雖說是一種自我教育,心靈檔案,但它必須有“真我”經歷其中,如果是“假我”虛與委蛇,必將成為一種負面教育,虛假檔案。作文是用心靈親歷著求真趨善尋美的過程,是對生活的反芻與喚醒,若“真我”融入,必然心靈受其浸潤,也是人性的一次努力;若“假我”介入,則是心靈躲避,靈魂覆蓋。書面作文是用筆說話,老師容許學生作文造假,無異縱容學生說假話,長此以往,既會鈍化學生觀察、體悟真實生活的思維敏覺,更會造就學生假面人格。一旦人文分離了,兩面人格形成了,作文育人就難了,教育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這時,他對教育產生了“抗體”,構成了對教育的油滑和消解,使教育無法抵達他的心靈世界。面對教育他會逢場作戲,甚至巧言應對,事后都會化為過眼云煙,一場滑稽的語言游戲。當前,社會上缺乏誠信、心口不一、人文分裂的現象并非鮮見,這應從基礎教育開始關注和反思。誠然,教育并非萬能,況且基礎教育處在人生發展的上游,上游不能保證下游的清澈,但有責任導正發展的方向,萬萬不可在上游就把“心泉”給攪渾了。
      六、更新作文評價觀
    學生視作文為畏途、提作文就頭痛與教師的作文評價觀有很大關系。學生寫作是與生活對話,與他人對話,與自我對話,更是與教師對話。教師是學生最重要的第一位讀者,這位“讀者”反映如何,直接影響著“作者”的后續寫作的動力和興趣。可是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更多地扮演著裁判員和審判官角色,很少以一名熱心讀者、知心文友和欣賞者的角色與學生平等對話。要引導學生寫出有個性有新意有真趣的作文,首先必須更新教師作文的評價觀。第一,要學會理解和尊重。長期以來,在作文評價中,存在著對學生尊重、理解不夠的傾向,主要表現在:一是對學生的情感理解、尊重不夠。我們喜歡用挑剔的眼光來審視學生在作文中表達的思想和感情,總認為學生抒寫的思想感情不夠成熟,不夠深刻;二是對學生的實際生活理解、尊重不夠。學生真實地描述了自己的生活,常常被判為幼稚、瑣碎、不典型。這樣一來,學生面對寫作常常懷疑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的價值,不敢也不愿寫自己的普通的生活和真情實感,只好撇開自己真實的生活體驗而編造生活,裝腔作勢,故作高深。第二,要學會欣賞。在以往的作文評價中,教師缺乏欣賞學生的意識和心情,即使寫出了在老師看來是“優秀作文”,老師給予的是“表揚”而不是“欣賞”,更不是激賞。表揚是居高臨下的饋贈,是“我”與“他”的關系,而欣賞才是平等的交流,是“我們”的情感共鳴;表揚訴諸價值判斷,而欣賞訴諸審美體認。欣賞更易于通達學生的心靈,讓學生享受到尊重、理解的快樂。因而,對于學生中的優秀作文或作文中的某一閃光點,最重要的不是堂而皇之的表揚,而是發自內心的激賞。一次對學生作文發自內心的激賞,會影響學生的作文態度和精神生活。第三,不要求全責備。在作文評改時,我們喜歡用范文的標準來考量學生的作文,把評改的著力點放在挑毛病上,有一點毛病都意味著作文的失敗。事實上,任何一篇文章都能挑出毛病,即使是經典之作,也有可能“誤讀”。對于學生作文的評改,當然可以也應該指出問題所在,并在指出問題之后幫助他們找出原因,但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應是發現、發掘學生在作文中所表現的語言表達、思維發展的優勢和特長,并推助其進一步發展。即使在一篇作文中只發現一兩句有創新、有個性的妙語,也應給予充分肯定,因為這一兩句有創新、有個性的妙語,其價值會超出那些結構完整、內容充實的四平八穩的整篇作文。
      七、加強寫作過程中的“小組合作”
    我們一直把學生寫作看成是個人行為,仿佛是閉卷考試,各自為政,單獨操作,不僅缺乏合作,甚至缺少交流;偶有交流,也只在寫作結束、作品“出爐”之后,且主要在師生之間進行單向交流。寫作教學應大力倡導小組合作,積極開展合作性寫作。古今中外合作寫作獲得成功的范例不勝枚舉,很值得我們重視和研究。況且,學生寫作的過程不僅僅是一個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過程,也應該是一個小組合作、共同提高的過程。寫作過程中同學之間的相互合作、相互指導,有時比老師的指導更有效,因為同學之間的交流更容易達成心靈的溝通和情感的共鳴,更容易激活他們各自心中的素材。寫作教學應倡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加強交流,資源共享,成果分享,而不能局限于在寫作之后“互閱互評”。比如,在寫作之前,分成寫作小組,小組成員相互“侃提綱”,“侃想法”,“侃資料來源”,然后展開討論,讓同學們都來出謀劃策,提供資源。這樣做,對于“作者”來說,可以加深對問題的認識,完善作文的構思和立意;對于其他同學來說,也會在這一過程中激活思維,獲得寫作養料。在寫作中期,特別是遇到寫作障礙時,不妨停下筆來,與同學與老師聊一聊,議一議,這樣做,容易找到問題的癥結,打開寫作思路。總之,倡導合作性寫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教師指導的單一性和寫作過程的封閉性,充分發揮寫作過程的教育功能和學習集體的教育優勢,提高學生的思維質量和寫作水平。
      八、享受學生作文,學習學生作文,在學生作文中成長
    教師深以評改學生作文為苦,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教師把評改作文當作“如坐針氈”,而不是“如沐春風”。實際上,學生作文不僅需要老師欣賞,而且值得老師欣賞,值得老師學習。學生是一個充滿著生命活力、洋溢著詩情童趣的群體,他們用好奇的眼光打量著大千世界,用詩人的心懷體味著萬象人間,他們生命每天都在成長,他們的觀念每天都在更新……這些都會不同程度地反映在他們的作文中,教師抱著學習的心態去打量學生作文,作文會成為精神的食糧,同時這也是教師走進學生心靈世界的一條通道。向學生學習作文,能享受著學生作文的青春氣息和生命的律動,精神會變得豐富,觀念會變得新潮,心靈會變得年輕;從教育功能上講,教師真誠地向學生學習作文,是對學生寫作的極大鼓勵與鞭策,教師向學生學習,會有力地推動學生成長。教學相長,在這里賦予了全新的內涵和特殊的意義。
      九、教師“下水作文”利弊得失再辨認
    老師寫“下水作文”并用“下水作文”來指導學生寫作,其價值如何,需要重新思考。教師寫“下水作文”的價值主要表現在:1.體悟作文之道,內在地體察學生作文過程,從而使指導更為有的放矢,切合實際;2.提高教師自己的作文素養和作文評改水平。正因為如此,“下水作文”曾得到廣泛認同和大力倡導。但是,“下水作文”也有可能帶來諸多弊端,對此我們一直缺乏清醒的認識。其弊端主要表現在:1.容易造成學生作文思路的模式化。學生自然會把老師的“下水作文”當作最重要的范文,在學生的潛意識中,這樣的作文代表老師的標準和期望,模仿這樣的作文可以博得好評,贏得高分,這就有可能造成學生的思維局限在教師設定的框架內。2.容易造成語言的成人化、結構程式化。教師寫“下水作文”,自然會考慮到讀者是自己的學生,因而,在言說方式和結構模式上都會傾向于規范化,這將妨礙教師在作文中的個性化表達和個人化的情感流露,使文章缺乏生氣和靈氣。學生學習、模仿這樣的作文會失去語言的個性和思想內容的創新。對于教師“下水作文”,我們既不能一味肯定,也不能一概否定。關鍵是我們如何對待,如何揚長避短,興利除弊。“下水作文”仍應提倡,但不宜拿它做范文。在學生作文之前,教師先寫“下水作文”可以獲得親歷的體驗,以便指導更能得其要領,切中肯綮;在學生作文之后,可以對照學生作文檢討自己作文的得失,進而反思與檢點作文教學及作文評改;在作文評改時,還可以拿出來與學生共同討論,讓學生評點、批改。這樣,教師不僅在作文指導過程中不斷豐富自我,成長自我,而且還為學生作文營造相互學習、切磋研摩的氛圍,加強師生交流,大大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實現“下水作文”潛學科教育京AG31中學語文教與學黃20042004教學評價是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本文從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對評價與絕對評價、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三個不同角度闡述了在小學數學新課程中,實施評價改革的一些方法與措施。呈現方式/不完滿/對話文本/編制課程內容有廣義和狹義之分。這里筆者選取對其狹義的理解,探討的是《歷史課程標準》和歷史教科書應具備的時代性特點張偉遠朱梅萍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To Have SucceededTo expand one's inner horizons is the aids of education.But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been dominated by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utility for a long past time.It had led the higher education to being a appendage of material products and losing independence of reshaping people's spirits.So the higher education is degenerating increasingly.In order to save the higher education from the crisis,we should become startlingly clear horizons education.黃偉 安徽六安市皖西學院,23701 作者:學科教育京AG31中學語文教與學黃20042004教學評價是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本文從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對評價與絕對評價、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三個不同角度闡述了在小學數學新課程中,實施評價改革的一些方法與措施。呈現方式/不完滿/對話文本/編制課程內容有廣義和狹義之分。這里筆者選取對其狹義的理解,探討的是《歷史課程標準》和歷史教科書應具備的時代性特點張偉遠

網載 2013-09-10 20:50:09

[新一篇] 關于建立素質教育TQC體系的思考

[舊一篇] 關于當前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