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課外閱讀納入語文課程體系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語文教改的出路何在?我們每個語文教師都在反省、思索。也許下面的這個例子,能給我們一點“仿佛若有光”般的啟示。
  我曾經遇到過一件尷尬的事情,有一位叫黃玉媚的女生,經常不聽課,喜看小說,自然少不了挨批評,但每次語文考試卻都還過得去。更讓人“跌破眼鏡”的是,在學校首屆藝術節上,她自編自演一出小品《家庭》,轟動全校,奪得一等獎。嘗到了成功甜頭的她,不忘“一鼓作氣,再創輝煌”,一篇《我的外婆》,榮登作文競賽榜首,被校報刊發。一些“追星族”前去討教成功的“秘訣”,她倒是快人快語,毫不含糊:“看小說看的唄!”
  這的確是一句大白話。小說看多了,自然會寫文章;小說看多了,自然語文水平就高。這么簡單的道理,我們難道真的都不懂嗎?學生是通過自己的實踐,感悟了那條學習語文的古老而樸素的真理——“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古今中外,無數文人墨客的親身經驗都證明了這一點。不說名師巨匠,不需引經據典,憑心而論,實話實說;就說我們許多語文教師自己,有誰不是因少年時代受到課外讀物的牽引,而走上學語文、教語文的道路的呢?由此可見,加強課外閱讀,引導學生去接觸那一本本優秀的文學作品,廣學博覽,這樣做大概要比我們只在課堂上聲嘶力竭地講課要好得多。
  于是,我決定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上下些功夫。首先,指導學生訂閱報刊和利用圖書館,拓展閱讀視野。我精選了幾種適合學生閱讀的報刊讓大家訂閱,如《語文報》、《全國中學生優秀作文選》、《中學語文》、《校園文學》、《深圳青少年報》、《讀者文摘》等,做到人手一刊一報。還開出一批書目,要求學生有計劃地閱讀。要學生在家里有屬于自己的小書架,并號召同學們到圖書館去,教給他們有關圖書分類的知識和檢索圖書報刊的基本方法,還教給他們一些做文章卡片的方法。引導他們到知識的海洋中遨游、尋寶。我班大部分同學都有學校圖書館、區圖書館的借書證,而假日上圖書館、逛書店已成為同學們的習慣和愛好。不少學生有自己的讀書筆記,做到“不動筆墨不看書”。開卷有益,日久成習,便慢慢積累了不少知識和素材,寫起文章來也就不會抓瞎了。
  其次,定期開設閱讀課,并檢查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將課外閱讀真正作為語文的活動課程、第二課堂,引導孩子們讀好文章。教科書上的一些課文,由于種種原因,并不怎么適合學生閱讀。為了提高學生閱讀興趣,我經常從報紙上、雜志上挑選一些既貼近當代生活、又適合學生閱讀口味的文章,作為補充教材推薦給學生閱讀。這些文章文質兼美,形神兼備,對學生很有吸引力。
  有了一定的閱讀量,再加上學生在我的引導下漸漸地掌握了一些有效的閱讀方法,他們的閱讀水平慢慢有了提高。在此基礎上,我要求他們把泛讀和精讀結合起來,通過泛讀能增大閱讀量,吸取更多的養分。舉凡文學作品、科學小品、雜文政論、新聞時事等都盡可能涉獵,正所謂“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學語文就貴在一個“積”字,厚積薄發,方使視野開闊、知識豐厚、文思泉涌。反之,讀書少,知識單薄,視野狹窄,文思自然枯竭。
  只讀不寫,時間一長,有可能造成學生說寫能力相對滯后,動手能力差,俗語云“眼高手低”,就是這種情況。有鑒于此,我要求同學堅持寫讀書筆記、讀書心得,并定期在班上進行交流討論,評選優秀讀者、作者,給予表揚獎勵,讓同學們讀書熱情長盛不衰、樂此不疲。對學生的優秀習作,我想方設法向有關報刊推薦。
  近兩年來,我的學生陸續有十幾篇習作在《深圳青少年報》、《文匯中學》上發表;學生自編自演小話劇《走出游戲機室》代表學校參加區中學生文藝匯演,獲得一致好評;學生麥冬梅的看圖作文《悔》獲第十屆全國中小學生作文競賽二等獎;李鷗、梁健、葉文樓三位同學被北方作家協會吸收為小會員。
  值得一提的是,我在語文教學中加強課外閱讀指導,將課外閱讀納入語文課程體系,不僅沒有影響正常的課堂教學,反而促進了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去年中考,在全區語文成績滑坡比較嚴重的情況下,我班卻取得了平均562.3分的好成績(超過區重點中學1分多)。我校是寶安區的一所生源較差的所謂“三類學校”,能取得這樣的成績的確來之不易。我覺得,這是長期堅持課外閱讀教學的結果,是同學們自己學習語文的結果,正所謂“耕耘在課外,收獲在課內”。
  由此可見,將課外閱讀納入語文課程體系,加強閱讀指導,無疑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和學生語文素質的一條有效途徑。
  
  
  
中學語文武昌G31中學語文教與學劉向紅20002000 作者:中學語文武昌G31中學語文教與學劉向紅20002000

網載 2013-09-10 20:51:07

[新一篇] 尋找失落的詩意  ——漫談漢字的源頭教學

[舊一篇] 小學低段音樂審美趣味培養的探索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