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理論與實踐 培養歷史閱讀能力新探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一、重新認識培養歷史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生的智能發展,則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能力”〔1〕。他強調了閱讀能力對智能發展的決定性作用,指明了發展智能必須從培養閱讀能力抓起。
  在歷史教學中,閱讀是學生最基本學習活動,觀察、分析、思維等活動都在閱讀活動中進行。閱讀能力是學生最基礎的學習能力,觀察、分析、思維等能力的培養和運用都以閱讀活動為載體,并以閱讀能力為基礎,與閱讀能力的培養和運動密不可分。要具備高層次的觀察、分析等思維能力,首先要具備高層次的閱讀能力。因此,必須把培養歷史閱讀能力作為歷史課能力培養的首要任務。
  從課堂教學看。中學歷史課知識點多、記憶量大,每課時要求完成的知識量和文字量遠遠超過其它學科,因此,對歷史閱讀能力的要求也高于其它學科。現在使用的九年義務教育初中歷史教科書和高中中國近現代史教科書,與1992年以前使用的教科書相比,知識量和文字量又有增加,能力要求進一步提高,對閱讀的速度和深度提出了新要求。如果學生不具備與教學要求相應的閱讀能力,就會影響教學進度和教學效果,無法全面完成教學任務。
  從全國高考和各省高中會考看。能力考查力度逐年加大。歷史學科的趨向是:以教學大綱和高考《考試說明》為依據,以教材為依托,運用新材料,創設新情境,不拘泥于教材。對歷史閱讀能力的考查,由課內延伸到課外:由側重識記發展到側重理解和運用,解決歷史進程中的實際問題。這種趨向,以近幾年采用的歷史材料解析題和歷史材料論證題最典型。用課外歷史材料創設新情境,要求學生運用課內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對新情境進行觀察、分析,由表及里,去偽存真,做出符合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的判斷、表述、論證,解決歷史進程中規律性和本質性的問題。這種趨向,實現了把閱讀能力與觀察、分析等思維能力相結合進行考查。如果在初中和高一、高二的教學中忽視能力考查的趨向,不注重把培養歷史閱讀能力與培養歷史思維能力相結合,就會給高三歷史教學造成困難,以致不能圓滿完成向高一級學校輸送人才的任務。
  從當前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看。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培養跨世紀的人才,是當前中小學教育改革的重要課題。在歷史教學中落實素質教育,就是要加強各種學習能力的培養,而且必須從最基礎的能力──歷史閱讀能力抓起,只有先奠定各種學習能力的共同基礎,才能實現各種學習能力的提高;只有實現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才能把學生培養成為跨世紀的人才。
      二、培養歷史閱讀能力,首先要從認識和掌握歷史知識結
    構基本特征抓起
  1987年至1994年,我連續七年搞學情問卷調查,高一和高三學生反饋的情況是:
  ⑴由于社會原因,高中生在小學和初中階段,就讀學校沒有開設歷史課的和開了歷史課沒有認真教學的占半數以上。受社會影響,多數高中生不重視歷史課,高三文科學生在高一、高二期間沒有認真學歷史課的也占半數以上。
  ⑵大部分高中生不具備與教材要求相應的學習能力。以構成歷史閱讀能力基礎的歷史知識結構特征來看,小學應初步認識,初中應掌握并能運用。然而,高一學生大部分沒有掌握,甚至高三學生還有不了解的。由于沒有掌握歷史知識結構特征,不具備最基本的歷史閱讀能力,因此,學習中不能準確地獲取有效信息,識記理解和運用都有困難,影響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
  根據這樣的學情,確定培養歷史閱讀能力首先要從引導學生認識和掌握知識結構基本特征抓起。
  歷史知識結構最基本的特征,可以概括為“五要素”〔2〕、“三部曲”、“多方面”。
  五要素:時、地、人、事、義
  時,指時間觀念。有跨越幾年甚至幾十萬年的相對時間觀念,也有必須精確到某年某月某日的絕對時間觀念。
  地,指空間觀念。有確指的具體地點、地名,也有泛指的區域、地域范圍。
  人,歷史進程是由人的活動構成的,活動者既有個人,也有群體(包括階級、政黨等)。
  事,指事件的主要內容或主要經過。
  義,指事件的意義、性質、作用、影響、經驗教訓、成敗原因、評價等。
  每一個歷史事件都是由“時、地、人、事、義”五要素構成的,“五要素”涉及的信息點都屬于歷史基礎知識,既是識記的基本點,也是知識和能力考查要求的“再認、再現”的基本點。
  三部曲:原因、經過、結果
  每一個歷史事件的全過程都由原因、經過和結果三部分組成,有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互為因果、因果連環。分析因果關系有:遠近、內外、必然、偶然、主要、次要、直接、間接,根本、一般,現象、本質,背景、條件,實質、性質,結果、后果等區別。因果關系是識記和理解的重點內容,分析因果關系是能力考查的重點內容。
  多方面:經濟、政治、軍事、文化、民族問題、對外關系
  文化包括科學、技術、思想、文學、藝術等;民族問題主要指民族的形成發展以及民族關系;對外關系包括國際關系。
  一個歷史時期,重大歷史事件,以及各個國家(政權)、民族的歷史都是由“多方面”構成的。因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受“多方面”相互作用和合力作用的影響,所以各個方面都要掌握。“多方面”基本點,是識記和理解的重點內容。
  閱讀活動中,把握“三部曲”和“多方面”的基本點,進行歸納、概括、分析,從中取得規律性和本質性的認識,掌握歷史表象下的深層次內容,從而奠定理解和運用的基礎。
  引導學生認識和掌握歷史知識結構基本特征的具體做法是:
  在新學年導言課上,把“五要素”、“三部曲”、“多方面”列為教學重點,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高一學生有初步認識、高三學生有較深刻的認識。講授新課時,結合教材內容設計認知知識結構特征的閱讀訓練;布置習題和講評習題時也強調運用知識結構特征。考試前要求學生運用知識結構特征復習;考試中要求學生運用知識結構特征讀題、審題、解題;考試后教師結合知識結構特征講評。經過一個學期的行為強化和意識強化,學生在預習、聽課、作業、復習、考試等環節中都能以知識結構特征自主地支配閱讀行為。這樣,學生具備了基本的歷史閱讀能力。因此,以歷史知識結構特征支配閱讀行為,使歷史學習由無序到有序,實現了定向閱讀,閱讀效率高,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担,增強了學習興趣,并能實現優、中、差各類學生學習成績的普遍提高。
      三、培養高層次歷史閱讀能力,要與培養辯證思維能力相
    結合
  學生具備了基本的歷史閱讀能力后,在閱讀課內和課外的歷史材料時,能主動識記比較簡單的歷史現象,能回答“是什么”一類的問題,但遇比較復雜的歷史現象,探索規律性和本質性問題,回答“為什么”、“怎么樣”一類問題,仍然力不從心。究其原因,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許多學生不能掌握知識,乃是因為他們還沒有學會流暢地讀、有理解地讀,還沒有學會閱讀的同時進行思考。”〔3〕“理解”和“思考”屬于思維活動,蘇霍姆林斯基強調把閱讀與理解和思考相結合,揭示了閱讀與思維兩者密不可分的關系,揭示了培養歷史閱讀能力必須與培養歷史思維能力相結合。
  思維有低層次和高層次之分。低層次是形象思維,高層次是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在不同的學習階段,歷史思維要求的層次不同,小學階段以形象為主,初中階段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并用,高中階段以邏輯思維為主。能識記簡單的歷史現象,僅具有形象思維能力;對復雜的歷史現象進行觀察、分析、解決本質性和規律性的問題,則需要具備邏輯思維能力。
  由于一些小學和初中沒有完成歷史教學任務,造成高一學生不具備教材要求的思維能力,不能把閱讀與思維相結合,閱讀教材和課外歷史材料,停留在看故事情節、記歷史表象的形象思維階段,不知道從哪里著手理解和思考。根據這樣的學情,我在教學中通過學法指導課、新教材講授課、專題課、導讀課等形式進行閱讀能力與歷史思維能力的同時培養。
  學法指導課。安排在高一和高三開學初,通過教師講解使學生對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有初步認識,并初步學習用之指導閱讀,從而對閱讀能力培養和思維能力培養起導向性作用。
  新教材講授課。把教材涉及的辯證思維內容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列為教學重點,并設計閱讀與思維結合的課堂訓練。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涉及“原因和結果”、“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人民群眾和杰出人物在歷史中的作用”。教材把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寓于淺易的文字敘述中,需要教師備課時提煉觀點、設計練習、引導學生把閱讀與思維相結合,通過辯證思維把握深層次內容。新教材講授課的示范作用可以影響學生的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行為,由課內延伸到課外。
  專題課。單元復習、階段復習、會考和高考前的總復習,可以安排專題課。教師設計綜合性練習題,把幾件重大事件放在一起,在閱讀中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進行對比、分析、論證正確,反駁錯誤。如:“比較英美法三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異同”,涉及“原因和結果”、“共性和個性”、“繼承與發展”、“偶然與必然”、“進步與局限”等辯證關系。
  導讀課。通過學法指導課、新教材講授課,學生對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和辯證思維有了初步認識,對閱讀與思維同步進行的實際運作有了初步體會,就可以設計以學生活動為主的導讀課。教師設計導讀思考題,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把握觀點,通過辯證思維解決規律性和本質性的問題。19世紀中期俄、美、德、意、日等國的資本主義革命和改革,最適于安排導讀課。
  經過反復的意識強化和行為強化,閱讀與思維結合的學習能力形成,同時也實現了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由低層次向高層次的飛躍。
  榆次鐵路中學,地處城鄉交接地帶,生源差。但是,我所任的歷史課,連續幾年都取得了名列前茅的好成績。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培養歷史閱讀能力的探索。摸透學生的學情,根據循序漸進的原則,培養歷史閱讀能力。首先從認識和掌握知識結構特征抓起,形成基本的歷史閱讀能力;再與培養歷史思維能力相結合,實現由低層次向高層次的飛躍。在閱讀與思維結合的活動中,學生逐步掌握了對復雜歷史現象的觀察、分析,并透過現象抓住本質規律性的東西,因此,無論是參加水平性考試還是選拔性考試都能取得較好成績。
  ①③ 引自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
  ② 歷史知識要素,有不同說法:時、地、人三要素;時、地、人、事四要素;時、地、人、背景、經過、結果六要素。
               (作者單位:山西省榆次鐵路中學)*
  
  
  
歷史教學津28-30G32中學歷史教學田向洲19961996 作者:歷史教學津28-30G32中學歷史教學田向洲19961996

網載 2013-09-10 20:51:47

[新一篇] 教學理論、課程理論與學習理論的歷史演進及其相互關系

[舊一篇] 教學理論與實踐 應重視初中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