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理論與實踐 新時期中學歷史教學改革回顧與展望(下)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三、中學歷史考試的改革
  在教學系統中,教學評價是和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并列的三大環節之一。而考試則是教學評價經常采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是測量教學成績、評價教學質量的主要方式。長時間里,人們對教學評價和考試的改革重視不夠,研究較少,因此教學評價和考試也就成為教學領域改革中最薄弱的一個方面。這同多年來人們對考試的輕視和批判有關。迄今為止,考試手段一直在教學實踐中經常使用,任何大規模的嚴肅的科學的教學質量評價活動都離不開考試,這說明考試最公正、最精確,也最易于操作。這是考試始終不能被消滅的根本原因。但是考試也有缺點和不足:由于受技術條件的制約,它不可能什么都測量得出來,因此它不能作為教學評價的唯一手段。可是近幾十年來,人們又過份夸大了考試的消極作用,甚至把教育教學工作中一切消極現象都和考試聯系起來,以至考試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教學改革和教學研究的禁區。中學歷史學科的考試尤其如此。所以,到目前為止,在絕大部分地區的初中,為了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担,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歷史學科的考試一再被削弱甚至完全取消,畢業考試也可有可無,高中、中專招生考試更沒有歷史學科的份;在少數地區,歷史雖然被列入考試科目,但往往也低人一等,象征性地占一點分值。由于受“考什么、教什么”這一客觀規律制約,大部分地區初中歷史教學的秩序很不正常,開課不足的情況十分嚴重,歷史教育質量很低。在高中階段,由于高考和畢業會考的合法存在,歷史教學秩序是比較正常的。但是,人們對考試改革(主要是學期考試和畢業會考)問題考慮不多,研究不夠,缺乏利用考試手段積極推動教學改革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尤其對畢業會考普遍缺乏實事求是和嚴肅認真的態度,甚至無原則地降低會考標準和管理要求,使會考給中學教學帶來的消極影響大于其積極作用,對中學教學幾乎沒有什么效力,信譽很低。只有高考,一直對中學歷史教學產生著深刻的影響,幾乎成了中學歷史教學改革的“指揮棒”。
  恢復高考制度十幾年來,歷史學科的命題在“有利于高校選拔新生,有利于中學教學改革”原則的指導下,一直進行著積極的改革和探索,不僅不斷提高了高考的水平和質量,也不斷推動著中學歷史教學改革向前發展。高考歷史命題的改革,伴隨著考試制度的改革,大致經過了3個階段:
  從1978年到80年代中期,可以視為撥亂反正階段。為了引導中學歷史教學逐步走上正軌,歷史命題重視傳統,試卷形式以傳統的填空、名詞解釋、問答題為主;考查內容完全依據中學教學大綱和課本,以考查課本知識為主,著重考查對歷史知識的記憶、理解和綜合,并逐漸強調了知識結構。這對于促進歷史教學注重基礎知識,深入理解教材,起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由于高考命題長時間被嚴格限定在中學課本的范圍里,試題和答案僅僅是教材搬家,這在客觀上鼓勵了教學的死記硬背和題海戰術,以至后來考生的分數居高不下,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則相對下降,影響了高校錄取新生的質量。這種高分低能的結果,受到高校的尖銳批評。
  從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歷史學科的命題改革經過努力探索終于取得重大突破。一是隨著命題制度的不斷完善,命題方式方法有所改進,并提出了向標準化考試靠拢的目標;二是在試卷形式上先后淘汰了不利于加強能力考查和提高測試信度的名詞解釋、列舉等傳統題型,而逐漸把選擇題的比例增加到40%以上,推出了具有重要意義的材料解析題,通過改良出現了具有大跨度高概括和小切口深分析特點的問答題,試卷的題型結構基本穩定下來;三是在考查內容上日益突出歷史知識的內在聯系即知識結構和學科體系,逐漸加強了對歷史學科能力特別是歷史思維能力的考查,材料解析題的推出和問答題的更新使命題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中學課本的禁錮;四是于1992年初正式印發了《考試說明》,以指導性文件的方式具體、明確地規定了高考歷史試卷的形式、結構、考查的知識范圍和能力要求等,這對于克服高考命題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加快高考的科學化、標準化進程,推動中學歷史教學改革,都是非常重要的。高考命題改革的突破性進展,刺激了中學歷史教學改革,受到中學歷史教學界許多有識之士的歡呼。為適應高考對能力考查的日益加強,歷史教學開始逐漸摒棄以往以掌握知識為目的、以死記硬背和題海戰術為方法、教材搬家式的教學模式,而代之以培養能力為主旨,以啟發導學和講練結合為方法、思維訓練式的教學模式,中學歷史教學改革在高考改革的反撥下開始出現新的生機。但是,由于高考命題方式仍然以經驗式為主,其標準化程度較低而主觀性很大,同時還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或干擾,因此命題改革就有很大的局限性,相對于中學教學實際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偏差或失誤;由于中學教學中某些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對于高考的改革感到不適應,這就難免中學教學界的某些輿論不對高考命題提出尖銳批評甚至猛烈抨擊。高考命題和中學教學之間某些矛盾的表面化和尖銳化,實質上是改革與守舊的碰撞。但是,更多的中學教師從這樣碰撞中日益意識到,中學歷史教學要改變被動的局面,就應該加快改革步伐和加大改革力度,用自身的改革反過來去影響高考的改革,唯有如此才是中學歷史教學的出路。由此,高考命題改革和中學歷史教學改革協調發展的端倪也日益顯露出來。
  1992年以來,是深化改革、逐步完善的階段。這個階段由于高中畢業會考制度的全面實施,高考的選拔功能更顯突出;由于高考《考試說明》的出臺和不斷完善,歷史學科命題的改革不斷得以前進和深化。一是隨著高中歷史課程體系的基本完善大幅度調整了考查的知識范圍,考試內容完全以高中課程為依托,不再涉及初中教材;二是大大加強歷史學科能力考查特別是歷史思維能力考查的比重和力度,試卷中旨在考查歷史思維能力的試題居于主體地位,其分值由1/3左右上升到3/4以上;三是強調知識更新,打破了中學課本的“絕對權威”,試題設計和答案擬定不再拘泥于教材,無論史實的表述還是觀點的分析都力求更科學;四是試題考查功能的挖掘促進試卷的題型結構進一步調整,選擇題的比重由40%逐漸提高到30%左右,材料解析題的比重由20%提高到25%左右并逐漸向選擇、問答等題型延伸,問答題因其主觀性太大而有所壓縮,填空題的比重一再降低。最近幾年來,中學教學界在輿論上已經普遍支持和贊譽高考命題的改革,在行動上也切實加強了教學觀念和知識的更新,加大了教學改革的力度,開始自覺地把教學內容的改革和教學方法的改革統一起來。高考與教學改革也有力地推動了教材改革,新編和修改的高中歷史課本陸續問世,新的高中歷史教學大綱也初步定稿。
  高考命題改革的重點是考試內容的改革,考試內容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能力考查問題。要解決好這一問題,需要首先探討學科能力的內涵和結構,并以準確和恰當的表述。高考要考查的能力主要是“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未知問題的能力”,是站在高校位置上來要求的“學習潛能”。從這一角度出發,1992年印發的考試說明首次把歷史學科能力考查要求具體表述為10條:①再認再現重要歷史事實。②通過歷史現象初步理解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一些基本概念或觀點。③從歷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分析問題,提煉觀點:或從中選取某些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論點。④運用所學知識,區分歷史材料中的客觀事實和主觀見解,并指出其立場、時代局限或社會偏見。⑤分析不同的歷史材料,得出正確的結論。⑥比較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的異同。⑦評價歷史事件、歷史人物。⑧敘述歷史現象產生、發展、消亡的過程并概括其原因。⑨依據歷史事實論證某些觀點。⑩作出文字準確、條理清楚的表述。這10條能力要求的表述,突出了歷史學科的特點,除少數條目在含義上有所交叉外,對歷史學科能力表述得比較準確、完整和全面,層次也比較清楚,為高考命題體現能力考查提供了較為具體的可操作的依據。但是,這種表述忽視了中學歷史教學的特點,在很大程度上脫離了中學歷史教學的實際,甚至違背了歷史教學的規律。如屬于較高層次的“評價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敘述歷史現象產生、發展、消亡的過程并概括其原因”等要求,由于中學教學已使學生把教材敘述的事實和結論熟記下來,相關的試題已經無法考查到其要考的能力,這種能力考查的“異化”現象直接影響了高考的測量效度,損傷了能力考查的現象;由于中學教學對這種能力要求難以認同,也就不利于充分發揮高考對教學改革的導向效力。在考試說明的影響下,中學教學界加強了對學科能力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又反過來影響考試說明的修訂和高考命題的改革。1995年初印發的考試說明,在總結3年高考命題經驗和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中學歷史教學實際,對歷史學科能力的表述作了較大調整,按照歷史學科能力的客觀表現形態,將能力要求歸納為4個方面9個條目:一、再認再現歷史知識,包括:①再認再現重要的歷史事實、歷史概念和歷史結論;②再認再現歷史的階段特征、基本線索和發展過程。二、材料處理,包括:③閱讀理解歷史材料;④對材料進行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⑤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對有關問題進行說明、論證。三、歷史闡釋,包括:⑥歸納、比較、概括歷史知識;⑦把歷史事件、人物、觀點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分析和評價;⑧初步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歷史現象和歷史事物的本質,闡述歷史發展的規律。四、文字表達,包括:⑨語言準確,邏輯嚴謹,史論結合。這個表述進一步突出了高考的選拔性要求,強調在考查歷史知識的同時注重考查運用歷史思維方法和已有知識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其科學性、邏輯性、層次性、可操作性以及中學教學的可接受性都明顯加強。中學歷史教師給予了普遍的認同,高考命題改革的不斷完善有了更堅實的基礎。高考命題改革及其對中學教學改革的影響,促使人們對中學的考試包括畢業會考的改革問題進行認真而深刻的反思。考試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一門科學,在中國有著1400年歷史的考試應被賦予現代科學的內涵和形體,使其切實成為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的強有力的杠桿。
      四、中學歷史教學研究
  教學是科學,科學需要研究。一個教師在他從事教學工作的同時也就開始了對教學的研究。從這個意義上說,歷史教師隊伍也是歷史教學研究的隊伍。據統計,我國的普通中學現有專職歷史教師約13.5萬人;還有專職的歷史教研人員2000多人,分布在各級教研部門和高等師范院校。他們幾乎全部承担著全國5000多萬中學在校學生的歷史教學任務。這支十分龐大的歷史教師隊伍是我國歷史教育的主力軍。但是和他們肩負著的教育任務相比,這支隊伍仍然顯得數量不足,其整體水平也不高。在13.5萬中學歷史教師隊伍中,具有專科學歷水平的只有46%,已取得本科及以上學歷的還不到22%,他們每人平均承担著近400名學生的歷史教學工作。由于教學任務很重,教研時間少,條件差,再加上信息閉塞,很多地方的教研非常薄弱,近乎機械重復的教書匠生活,嚴重壓抑和束縛著他們的教學創造性。報刊作為重要的教研陣地,現在全國只有歷史教學的專業雜志四家,其發行總量剛好使中學歷史教師人手一份;各種綜合性的教育教學雜志還設有屬于歷史學科的欄目幾十個。中學歷史教師每年可在這些雜志上發表數百篇教學教研文章,交流教學經驗,探討教學問題和發表各種見解。十幾年來,各級出版社還先后出版了幾十種關于歷史教學法、歷史教學論和歷史教育學的專著,它們大都出自高校教師之手,由于嚴重脫離中學教學實際,難以對中學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產生巨大的指導作用,其影響還不如幾家雜志。現實中對教師的教學影響最大的教學參考書還是各種正式非正式出版的練習冊、習題集和復習指導,盡管這些參考書基本都是中學課本的翻版或習題化,對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水平沒有多少積極意義,但對提高考試成績有一定的實用價值(至少感覺如此),因而一些質量較高的習題集,往往很受中學師生的青睞。中學歷史教師還有一個體系龐大的群眾性學術團體組織,這就是各級歷史教學研究會或教育學會歷史教學專業委員會。1981年,全國歷史教學研究會首先成立,之后,各省市自治區、各地市和部分縣市區的歷史教研會也陸續成立。歷史教研會大都掛在同級教育學會名下,靠在同級教研部門身上。全國歷史教學研究會駐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設有理事會、常務理事會和學術委員會等機構。各級歷史教學研究會一般都能定期召開學術年會,進行各種專題研究的交流和經常開展各種教研活動,如優秀論文選評、優質課評比和歷史知識競賽等,這對于調動廣大中學歷史教師進行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的積極性,促進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歷史教學研究的成果也推動了課程改革,直接影響著中學歷史教學大綱的制訂和中學歷史教科書的編寫。
  由于各級歷史教學研究會、各家教學雜志和有關專著的積極倡導,十幾年來,中學歷史教學研究在許多領域、許多方面都有重大突破和創新,其中比較重要的專題有:歷史教育的社會功能、歷史學科的思想教育、歷史學科的能力培養、鄉土歷史教材的編纂、歷史教育學的學科體系,等等。
  關于歷史教育的社會功能的研究,主要在80年代中后期。研究者認為,歷史教育的社會功能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昭示人類與自然的關系。自然界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人類始終面臨如何認識和對待自然界的問題。歷史教育應該告訴青少年自然環境的歷史變遷及其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啟發人們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和生態平衡觀念。(2)協調人際關系。社會是人際關系的總和。歷史教育應使青少年逐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倫理觀,正確對待人際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民族關系和國家關系等。(3)認識自身價值和使命。人是歷史的主體。歷史教育應該幫助青少年逐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學習歷史上杰出人物和仁人志士,樹立遠大目標,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這一研究成果后來被一些有關歷史教育學的專著吸收。由于該專題的研究比較空泛,主要著眼于歷史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關系,而忽視了歷史教育和物質文明建設的關系,在如何發揮其社會功能方面缺乏實踐經驗的總結,沒能對中學歷史教學改革產生多少直接影響。
  關于歷史學科思想品德教育的研究,十幾年來人們一直熱情不減。多次舉行過有關論文的評選活動,先后發表的論文也有上百篇之多,其中討論最多的內容是歷史教學與愛國主義教育問題和歷史教學加強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問題等,有的地區通過有組織的教學實驗和專題研究初步提出了歷史教學實施德育的基本原則和系統方法。隨著研究的拓展和深入,人們在許多重要問題上基本達成了共識。關于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歷史學科主要是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的教育、愛國主義和國情教育、優秀道德情操和革命傳統教育以及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等。這些認識成果已經反映在國家教委制訂的有關文件尤其是新的教學大綱里,并對中學歷史教育、教學產生了很好的指導作用。但是,對于這個專題的研究尚有一些不足,如歷史學科德育內容的結構和教學目標的層次問題還缺乏系統研究,歷史學科教學實施德育的基本規律即思想品德教育同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有機統一的問題既缺乏理論探討也缺乏實驗性研究,等等。這些不足顯然還制約著歷史學科思想品德教育的水平和效果。
  關于歷史學科能力培養問題,也是提出比較早的一個教研專題。但在80年代,進展得一直比較慢。進入90年代以后,在高考歷史命題改革的影響和推動下,對這個專題的研究逐漸形成熱潮,先后發表的幾十篇文章進行了比較廣泛和深入的討論,提出了上百條關于歷史學科能力的表述。其中不少研究者從教育心理學、歷史學、歷史教學論的角度進行探討,并結合中學教學實際,提出了頗有見地的觀點,認為中學歷史學科能力應包括:再認和復述重要歷史事實和歷史結論的能力、解釋重要歷史概念的能力、運用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的基本觀點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進行分析和評價的能力、依據歷史事實論證某些觀點的能力、閱讀整理和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有的表述更概括一些,認為歷史學科能力主要包括:歷史知識的感知能力、歷史知識的記憶能力、歷史材料的辨析能力、歷史思維能力、歷史問題的表術能力、歷史觀點的論證能力,等等。這些觀點不僅影響著中學歷史教學改革,也影響了歷史教學大綱和高考考試說明的制定或修訂。如新的高中歷史教學大綱(送審稿),在“教學目的”里提出了要“培養學生閱讀、理解、分析歷史資料的能力和闡述歷史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的總要求;在各部分的“教學目標”里又提出了一些具體要求,其中世界近現代史的能力培養目標是:“1.再認和復述世界近現代史上的重要歷史事實、歷史結論以及歷史發展的基本過程。2.對重要的歷史現象和歷史事實進行較為全面的分析、歸納和比較。認識相關歷史事實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形成正確的歷史概念。3.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對一些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作出比較客觀的、實事求是的評價。4.對一些教學內容和有關的歷史資料進行分析和說明。5.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和理論,對世界上某些重大的歷史和現實問題進行正確思考。”顯然,這些要求對中學歷史教學具有很具體的指導作用。但是,目前在中學歷史教學界和理論界,對學科能力的認識分歧還很大,對如何在教學實踐中有效地培養能力也缺乏系統的實驗性研究。因此,對這個專題的探討還將會繼續深入下去。
  從80年代后期起,在中學歷史教學大綱的指導下,各地逐漸重視和加強了歷史鄉土教材的建設。這方面,各級教研部門和歷史教學研究會起了主要的組織和推動作用。到90年代初,大多數省市自治區和絕大多數地市,都先后編寫出版了當地的鄉土歷史教材,各種雜志發表的關于鄉土教材研究和鄉土歷史教育教學的文章也有幾十篇之多,全國歷史教學研究會又及時組織了一次全國鄉土歷史教材的評獎活動,掀起了一個鄉土歷史教育的熱潮。鄉土歷史教育的開展,增強了歷史學科的教育功能,推動了歷史教學改革,提高了教育質量,也由此進一步加強了歷史學科的地位。
  隨著普通中學歷史教育地位和功能的加強,原有的歷史教學理論體系——歷史教學法,對歷史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已經不能適應,歷史教學迫切需要新的教育理論的指導。80年代末90年代初,歷史教育教學理論的一門新學科——歷史教育學應運而生。先后出版的數種關于歷史教育學的專著,把歷史教育放在社會教育的視野里進行考察和審視,以比較開闊的思路分別論述了歷史教育史、比較歷史教育、社會歷史教育、家庭歷史教育和學校歷史教育等內容,闡述了歷史教育的性質、地位和功能,分析了歷史教育過程包括課程、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等問題,從而構建了歷史教育教學理論的新體系。歷史教育學在宏觀上對中學歷史教學改革和教學研究起了一定的指導作用,促進了歷史教學觀念的更新。但是,由于歷史教育學主要是通過對各種文獻資料和著述進行整理加工和理性的綜合而形成的,而對現實中歷史教育教學實踐的考察和研究較少,缺乏大量教學經驗的總結和概括,因而沒能從微觀上對中學歷史教學改革和教學研究產生多少指導作用和影響,理論研究與教學實際脫節的情況仍然比較嚴重。中學歷史教學改革仍舊在呼喚著新的教學理論。為此,廣大中學歷史教師、教研工作者和理論工作者都日益重視對歷史教學中一些微觀問題的研究,重視對大量歷史教學經驗和教學成果的理論性總結和概括,并注意根據實踐檢驗對原有的歷史教學法理論和觀點進行修改或補充,從一般教學論的角度對各種研究成果進行綜合。這樣,在歷史教學法的基礎上,又一門新學科——歷史教學論的理論體系,正在構建過程之中。歷史教學論是普通教學論的一門分支學科,其基本內容主要包括教學目的論、教學過程論、歷史課程論、教學原則論、教學方法論、教學藝術論、教學技術論和歷史教研論等。由于它滲透著豐富的教學經驗、教改成果和最新科研結果,因此必將對歷史教學的改革產生極大的指導作用。由歷史教學法到歷史教育學再到歷史教學論,這樣一種不太符合邏輯順序的發展軌跡,反映了教學理論長期同教學產際脫節的現實,這不能不引起理論工作者的深刻反思。
  過去十幾年,中學歷史教學改革和科研的碩果累累;今后,歷史教育教學和科研要解決的問題仍然很多,任重而道遠。根據對以上問題的回顧和思考,展望未來,我們認為中學歷史教學改革正呈現出6個主要發展趨勢:
  (1)對歷史教學任務的理解更加全面,歷史教學目標日益綜合化。隨著教改的深化,歷史教師和科研工作者將更加全面地理解和規劃歷史教學的任務,綜合考慮歷史教學“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功能,逐步明確歷史教學應充分發揮其在知識、能力、情感、道德、思想和個性品質的教育方面應起的作用,這在九年義務教育初中歷史教學大綱和新的高中歷史教學大綱里已明顯地體現出來。
  (2)重視教材改革,歷史教學內容日益結構化。歷史學科內容非常豐富,其知識博大精深、浩如煙海。在課時較少、學生課業負担過重的情況下教學內容要精簡、要優化,這就要求教學內容結構化,不僅知識內容要結構化,與之相應的能力培養和思想教育內容也要結構化,從而適應提高教學質量和促進社會發展的要求。
  (3)重視教學方法的最優設計,教學過程日益工藝化。各種新的歷史教學理論不斷吸收教育學、心理學和教學論的研究成果,借鑒系統論、信息論和控制論的方法,要求教師從整體上分析歷史教學過程,借助工藝學的某些原理,力求教學方法、教學結構和教學模式的最優設計和教學效果的最優化。對此,廣大歷史教師已經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隨著教學過程工藝化水平的提高,教學作為一門藝術,其特征將更加突出。
  (4)歷史教學的技術條件不斷改善,教學媒體和教學手段日益現代化。目前在我國一些比較發達的城市和地區,現代化教學手段正在獲得廣泛地應用。隨著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投入的不斷增加,現代化教學手段在城鄉普及的速度日益加快。現代化教學手段包括幻燈、錄音錄像、電影電視和計算機等信息傳遞技術,它們在教學中承載、傳遞、處理和存儲教學信息、控制教學程度等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其形象直觀和聲像并茂等特點對于成倍地提高歷史教學效率意義非常重大。
  (5)心理學研究成果被應用于教學改革。隨著教學觀念的日益更新,廣大歷史教師已經不滿足于僅僅取得理想的教學成績,還要不斷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業務水平,以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心理學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吸引教師注重總結教學經驗并把經驗上升到理論,從而不斷豐富著教學理論的發展。教學科研的加強,促使更多的教師由經驗型的教書匠轉變為科研型的教學專家。
  (6)歷史研究和中學歷史教學的交流與合作的趨勢逐漸加強,歷史科學的社會功能和教育功能將日益強化。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人們越來越意識到,中學歷史教學與大學歷史研究應該密切聯結起來,中學教學通過不斷更新知識使歷史科學的最新成果及時發揮其社會效益;同時,歷史研究在新興學科、交叉學科不斷出現的基礎上又不斷加強其宏觀的綜合,這更需要中學歷史教學改革的刺激和推動。由此,十幾萬歷史教育大軍所蘊藏的巨大潛力和創造性,將會使歷史科學推動社會進步的作用更加突出地顯示出來。
            (作者系臨沂市教研室主任、特級教師)
  
  
  
歷史教學津21-25G32中學歷史教學陳慶軍19961996 作者:歷史教學津21-25G32中學歷史教學陳慶軍19961996

網載 2013-09-10 20:51:47

[新一篇] 教學理論與實踐 應重視初中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

[舊一篇] 教學藝術詩話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