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語文點燃學生的生命之燈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近年來,大家都在追問語文是什么?直到現在似乎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其實,說的簡單些,語文就是人們所說的話和所寫的文。人們所說的話,所寫的文,本質上就是人的心靈之聲、生命之聲,是人的愿望、情感、思想、意識的直接表達,是人的追求、理想、思維判斷的直接體現。所以,語文學習并非是單純的語言技巧學習和語言技術訓練,不能僅僅關注語言技能的培養,還要注重感悟學習和體驗學習,即感悟、體驗語文的文化內蘊和它所包含的文化精神,使學生在語文學習和技能訓練的過程中得到情感的陶冶、心靈的建構、文化精神的涵養。為學生打下堅實的精神的底子,幫助學生建立一種做人的基本信念和準則,給學生構出一道生命的底線,筑起一座巍巍的精神長城,即用語文點燃學生的生命之燈。
  (一)
  語文教學的價值取向與目標追求,應該說是培養學生對生命的敏感,讓學生懂得去呵護生命,憐惜蕓蕓眾生,親近體貼自然萬物,在學生的心中揚起生命的風帆,能夠在生命之河上泛舟輕游。語文教學的載體與內容是語言,即國語,“是川流不息的生命”(日本教育家小原國芳語)。用富于生命的語文去喚醒學生的生命意識,讓學生在語言中體會生命意識,領悟生命激情,使語文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這樣,我們就可以語文教學過程中的“語言”為切入點來喚醒學生的生命意識,照亮他們的心靈世界。
  首先,可用優美的語言熏染學生。選入語文教材的文本大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詞句華美,內涵豐厚,讀來如含英咀華,余味無窮,沉潛浸潤于其中,諦聽生命的空谷足音,我們能感受到生命的涌動,情感的激流。我們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充滿蓬勃的生命,反映到文本中更是如此。讀到“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學生的眼前不禁一亮:鮮明的色彩對比,靈動的生命飛揚;接觸到女兒綠般的“梅雨潭”,學生禁不住心旌神搖:閃閃發亮的潭水召喚著你,讓人感受到綠色的怡人與純凈。這些自然景物中暗藏的是生命的潛流,跳動的是生命的脈搏,自然被賦予了人的情感、生命、意志,閱讀自然就是閱讀人。經過作家創造的“自然世界”包孕著生動活潑的萬物——有明朗朗的天空,清冽冽的泉水,毛茸茸的小動物……所有這一切和我們人類一樣,共同生存扎根于同一個地方,接受同一片藍天的籠罩撫慰,經歷著生老病死和榮辱枯衰的生命軌跡。透過自然萬物的形象表征,我們能夠洞悉隱于其后的深層意蘊,正如黑格爾說的:“意蘊總是比直接顯現的形象更為深遠的一種東西。”[1] 這“深遠的意蘊”啟迪我們:自然界與人作為生命形式是平等的,我們在珍愛自然的同時,就是珍愛我們自己。
  其次,可用語言的情感性來啟迪學生。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家陶行知也說過:“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文章不是無情物,“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在字里行間飽蘸著作者的情感,凝聚著他們的心血和生命;“觀文者披文以入情”,閱讀文本的學生也具有豐富的情感體驗,在“披文入情”的閱讀中,以情動情、以情喚情,以情激情,文本的情感世界撥動了學生的心弦,使他們得到美的享受。文學文本中負載著情感的因素,表現了人類情感的本質,如文學作品描寫的人的生活經歷,描繪的悲歡離合的場景,雖然彰顯的是個人的“一己悲歡”,但常常以呈現人類共通的情感為指歸。白居易在聆聽了琵琶女的彈唱后,哀愁著她的哀愁,痛惜著她的不幸,深懷著自己的坎坷,兩人相似的生活遭遇,不由引發詩人無限的感慨:“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份情感豈非獨屬于詩人與琵琶女,更屬于作為讀者的學生。學生在閱讀時,文本世界的情感引起他們心靈的共振,情愫的共鳴。人在遭遇不幸、歷經磨難時,難免會悲愴不已、淚下沾襟,作者及其文本中的人物郁結在心中的“塊壘”隨著語詞的流動宣泄出來,也帶動了閱讀的學生滌蕩了紛繁的情感,拂去了心中的雜念。《荷花淀》里的水生嫂,在民族利益與家庭利益相互矛盾沖突時,她毅然決然地舍棄小家而顧及大家,勇敢地挑起生活的重担;《邊城》中的翠翠經歷了情感與婚姻的波折,心靈仍然固守著那一份執著的愛,凄迷美麗得揪人心痛。這一切情感都是人類本身散發出的人性之光,它照亮了人們的心靈,折射出生命的光輝,如同哈里希島上的那暖人心靈的燈光,為在命運之海中掙扎的人們指引前行的道路。學生在情感的震撼中領會作者崇高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從中獲得情感的濡染、精神的提升與靈魂的凈化。
  同時,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可運用富有情感的語言引導學生進入感情的世界,與文本作者共同游歷那一段生命情感的歷程。教師的這種情感鋪墊,是誘發學生情感的因子,做得恰到好處,能使學生很快進入角色,為師生敞開心靈進行對話創設了有利的情境。如于漪老師在教學《詩八首》時,設計了這樣的一段開場白:“人們一談到詩,往往會聯想到馳騁的想象、充沛的感情、鮮明的形象、音樂般的語言,會聯想到優美、動人、鼓舞、力量。確實如此。詩,像種子一樣,有一股頑強的爆發力。好的詩歌,破土而出以后,它的芳香會和民族精神融合,長久地滋潤大地。今天我們讀的古詩八首,有的距今已900年,有的距今達1500年之久,然而,誦讀咀嚼,仍可聞到其中的芳香。”[2] 優美而富有情感的語言,把學生引領到瑰麗的詩歌的王國,激發他們求知的欲望,打開了他們情感的閘門,對文本會有自己獨到的理解。
  (二)
  人要達到全面發展,必須要超越自我,達到自由發展。人作為一種存在物,是一種有限的存在,人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就在于能夠超越有限性的存在,超越自我,創造外部世界,讓它變得更美好,同時完善自身,使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射出無限的光輝。在我們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就要喚醒學生的超越本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高揚生命的尊嚴。即讓學生用全部的身心去擁抱語言,和偉大的心靈直接對話、交流,既建構生發豐富的文本意義世界,又充實完善自我的精神追求。
  首先,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可喚起學生建構文本的意識。一個文本,在未經學生閱讀之前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無生命的文字堆積物。按照接受美學的觀點,文學作品中存在著許多意義的空白點和不確定之域,對讀者富有一種召喚性,即所謂的“召喚結構”。它召喚著學生去閱讀體驗,從而激發學生無窮的想象力,利用自己的已知知識、經驗等創造性地對文本加以解讀——填充空白,確定未定點。文本的意義世界在學生的閱讀中得以充盈豐滿。文本經由學生的閱讀、參與與創造,幻化成生動活潑的生命體,獲得了現實當代的存在。伊瑟爾指出,未定性與空白在任何情況下都給予讀者如下可能:把作品與自身的經驗以及自己對世界的想象聯系起來,產生意義反思。這種反思是歧義百出的。[3] 正是語文教學中文學作品自身的“召喚結構”,引發學生無限的聯想與想象,填充空白,確定未定性,賦予文本以意義,深深打上學生自我理解的烙印。
  在語文教學的課堂上,可為學生創設思想自由馳騁的空間,以一顆理解和寬容心對待學生。只要學生的理解與闡釋合情合理,就要給予鼓勵,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文本世界,使學生的心靈空間與文本空間相融相合。惟其如此,學生懵懂的心靈才能被喚醒,創造的心智才能被開啟。教師一個寬容的眼神,一個善意的微笑,一個親切的手勢,對學生來說,就是一片愛的海洋,一片自由的天空。學生閱讀姜夔的“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就會產生自己獨到的理解。按照教學參考的說法,這段話是“感時傷亂,表示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而學生富有創意地理解為:“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風貌依舊的二十四橋與花開花落的紅藥,歷經滄海桑田的變化而沒有改變,時代的更替變革也未能給它們刻上歷史的烙印。而人卻飽受時光風雨的吹打,早已變得面目全非,詢問人的歸宿在何處,抒發的是心靈的叩問,靈魂的追尋。”這是因為姜夔作為一個飽嘗時世艱辛的敏感的知識分子,面對“國破山河在”的情境,不僅感嘆著國家的盛衰興亡,而且會聯想到自身,沒有了國家,自己的心靈歸宿也無處尋覓,找不到自己安頓心靈的棲息地。這樣的理解與闡發更富有個性色彩,未嘗不可。這正如夏丏尊先生說的:“在語感銳敏的人心里,‘赤’不但只解作種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見到‘新綠’二字,就會感到希望煥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氣概等等說不盡的情感。見了‘落葉’二字,就會感到無常、寂寞等說不盡的詩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學也在此。”[4] 在這樣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創造力就如同一株久旱逢甘霖的禾苗,得到了滋潤和呵護,茁壯成長,最終結出了創造的果實。
  其次,學生在建構文本意義的同時,也完善了自身——剔除心中的塵雜,純化自己的心靈;提升精神的追求,走向自身的完美。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閱讀一個文本,就是與作者進行的交流融會,就是對自身進行反思超越的過程。文本中飽含著作者的經歷、思想、認識、情致,學生閱讀文本,也就了解了作者的精神世界,對作者的喜怒哀樂不會無動于衷,他會跟隨作者跋涉那一段心靈情感之旅。作者愛的是否合情,憎的是否合理?學生會做換位思考,代作者回答,并審視反思自身,導致的結果是,學生跟著作者游歷名山大川,眼界開闊了;隨著作者經歷那愛恨交織的情感糾葛,明白了何謂真愛;伴著作者去馳騁沙場,浴血奮戰,知道了怎樣的付出才最有價值。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詩句何等酣暢,何等淋漓,教人讀后振聾發聵,官場的爾虞我詐、蠅營狗茍對于人生是多么渺小無價值,人活在世上就要放開胸襟,敞開心扉,活出一個灑脫真性情的“我”。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氣勢博大恢宏,讀來頓覺心胸豁然開朗,個人的榮辱得失于國家存亡之時已煙消云散,留駐心中的是民族的命運與國家的前途,杜甫慨嘆到:“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在語文教學中,學生走進絢麗豐富的文本世界,字里行間儲蓄的崇高情懷如同一粒神奇的種子埋在了學生的心田,文本的精神血液培養滋潤了這粒種子,使它生根、發芽、結果,最后學生自己超越了自我,而趨向于完善。語文教學的過程激起的這種超越意識,煥發出無限的生機與創造精神,學生意識到作為人的存在的狀態,感悟到“人之為人”的根本在于不斷超越自身的局限,進行連續的自我反思,精神的批判,才會使自己從一個成功點邁向另一個成功點,最終演繹一個無悔的人生。
  總而言之,語文教學的過程,就是陽光雨露、春風化雨的過程。這個過程,像春天的燦爛一樣美,它能夠陶冶人性,建構靈魂,促進生命個體的總體生成。
中學語文武漢3~5G31中學語文教與學(高中讀本)曹明海/史潔20072007
曹明海,史潔,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
作者:中學語文武漢3~5G31中學語文教與學(高中讀本)曹明海/史潔20072007

網載 2013-09-10 20:52:36

[新一篇] 生物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探索案例

[舊一篇] 由傳統出版走向跨媒體時代  ——探討我國編輯出版學教育的發展之路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