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語文教學中的誤區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湖南 馬智君)
  作為一名語文教研工作者,我有機會接觸到眾多一線的老師,聽了不少語文課,每每思前想后,總有所悟:語文教學效率不高,固然有一些客觀因素,但是語文教學的本身確也存在不少認識和行為上的誤區。下面擬從四個方面淺析之。
  誤區之一:認為有教材,教材上又有要求,沒有必要花精力去鉆研、掌握教學大綱。
  教授課文,要不要以教材為依據呢?當然要。問題是,單純以教材為依據,眾多的問題就無法解決。因為每本教材知識包羅萬象,顯得較為零散。對這些知識,你是全部講授,還是只講一部分?講其中一部分,你是講這一部分,還是講那一部分?就是講那一部分,你也有一個先講后講、講深講淺的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唯一的途徑就是要熟悉、鉆研教學大綱。語文教學大綱是語文教學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它全面體現了黨的教育方針,體現了語文教學的宗旨任務,它根據學生心理、生理等素質和教學規律,構建了知識循序的體系、能力漸進的系列,體現了各階段學生知識能力等應該達到的層次要求,是語文教學的根本大法。不注重學習掌握,教學工作勢必茫無頭緒,也就不能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循序漸進地教給學生某一階段應該掌握的知識內容,造成現在和今后學習的被動。
  我曾聽過一堂初二的作文課。指導課上,老師從議論文的結構引論、本論、結論,講到論證方法——比喻論證、舉例論證、引用論證等,然后命題——《我看改革開放》。試想想,一個初二的學生對改革開放能有多少認識?他們即使諳熟了一套技法,能寫出一個子丑寅卯嗎?先是一大堆“作法”搞昏了頭,接著又要脫離生活實際地去議論,于是只好“沒話找話”,應付老師完事。這樣寫出來的東西其質量可想而知。其實,教學大綱對初中生的作文有明確的要求。像議論文,就只要求對人對事發表“自己的看法”,并有“一定的根據”,能作一些“簡單的分析”。我想,上面說到的這位老師如果注重了教學大綱的學習,就完全不會搬用議論文寫作的一套術語來訓練學生,學生也可免受無病呻吟之苦。反之,老師如果不講“作法”,而注重啟發學生寫身邊的人、事,啟發他們談談自己的觀點,反而能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和興趣。
  誤區之二:認為《教師教學用書》對課文的講評已有現成的框架,提供的資料豐富充實,有了它,備課的一切問題都可解決。
  誠然,《教師教學用書》是為幫助教師掌握和使用教科書,以利提高教學質量而編寫的,它努力體現了大綱的各項規定和教科書的編寫意圖,它是教師備課的重要依據之一。但是不是有它就萬事大吉了呢?《教師教學用書》明確規定:“‘課文評點’立足于點撥,既引導掌握課文,又給教師留有進一步鉆研的余地。對‘課文評點’,教學中不要照搬,可有所取舍。要根據具體情況設計教學程序和確定教學內容。”之所以這樣說,原因有四:(1)它內容寬泛,教師不可能將其全部教給學生;(2)教學環境和教學對象不同,取舍的內容也應有所不同(即所謂的備課要備學生);(3)有時是幾種意見兼收并蓄,目的是為備課者提供備課和教學的思路,不要求教師全盤講授,更不要求學生都去“百家爭鳴”;(4)由于某些原因,該書同樣存在不當之處。所以《教師教學用書》中說它是“供教師參考用的”,這提法很客觀實在。但是,有的教師貪走捷徑,備課不去研究學生,不去鉆研教材,而是不假思索,照本宣科,以致紕漏迭出。有位老師歸納《聽潮》的中心思想,中間有“表現了積極向上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一句,聽課時我對這種拔高的提法就有疑問,課后向執教者質疑,他說《教師教學用書》上這樣提。一看書,里面只有一句“要學會欣賞這個‘偉大的樂章’并認識‘海的美’,從而激起一種熱烈的、積極向上的生活愿望”。顯然,執教者如果反復鉆研教材,就不會妄加“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這樣的標簽。《統籌方法》起首有一句“統籌方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數學方法”。“課文評點”說“開篇用下定義的方法說明什么是統籌方法”。如果不去鉆研教材,不去深究下定義這種說明方法的內涵,迷信書本,一味教給學生,就會以訛傳訛。如果認真鉆研教材,正確理解下定義這種說明方法,就會發覺這里沒有說明統籌方法的特性——能提高工作效率只是一種詮釋,不是下定義。正確的定義應該是:統籌方法是一種通過統一籌劃,選擇最優方案來安排工作進程,使工作效率得以提高的數學方法。
  誤區之三:認為學習課文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理解、掌握課文內容,課文教學的任務就是把課文內容講透徹。
  應該說,理解、掌握課文內容是語文教學的任務,但是將此作為唯一的任務或者最終的目的就不妥當了。我們知道,課文的教學一般有四個層次:其一是讓學生識記與課文有關的一些常識、生字詞等;其二是要求學生理解、掌握課文內容;其三是要引導學生了解課文的寫作方法、特色;其四是引導學生品味語言,以課文為例子,帶動實踐,使語文真正成為“學習和工作的基礎工具”。如果只停留在前面三個層次上,只注重課文的思想性和人文性,不注重其“工具性”,就是沒有完成教學任務。語言是思想文化的載體,語文教學必須在傳播知識的同時去掌握載體,任何拋開“載體”而大談特談其思想文化的做法都是要不得的。但當前語文教學的通病,恰恰是在對內容的理解掌握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語文課上成了思想教育課,上成了常識課。
  有位老師教《統籌方法》,導入課文時講了一個同學早晨手忙腳亂起床、刷牙、煮面條、吃面條、收拾書包后上學,結果遲到的事例,要求大家替他想想辦法,以此作為懸念。然后要求學生看課文,了解什么是統籌方法。最后要求同學們解決遲到同學的問題,并舉出幾個生活中運用統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事例。這位老師的課堂結構不可謂不完整,思路不可謂不清晰,但我們明顯感到這堂語文課不姓“語”,而是一堂介紹統籌方法的常識課。執教者如果在學生了解了什么是統籌方法的基礎上,進一步要求學生回答“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將統籌方法介紹給我們的”,進而挖掘樸實自然的口語化和活用俗語、諺語、成語等運用語言的特色,總結出說明文的說明方法和說明文運用語言的要求等,再讓學生聯系實際舉例印證,當可以完成該課的教學任務。
  誤區之四:認為學生了解知識是首要的,只要教給學生“這是什么”就夠了。
  這種認識固然有其客觀因素的一面,因為眾多的學生用書、考試命題都只停留在“這是什么”的基礎上。但是,這種認識從根本上忽視了語文教學的核心任務。語文教學的核心是語言教學,語文教學的任務是組織和指導學生學習語言,培養和提高學生理解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那么,為什么不能只讓學生“了解知識”就夠了呢?大家都知道,語言是一個載體,語法、修辭、邏輯等等,都依附于語言而存在,這些依附著的東西,一旦被簡單地抽出來,就變成了純粹的“知識”而不是語言的本身了。這種知識掌握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不能設想,一個了解、涉獵甚至精通了眾多語法修辭和寫作方法的人,就可以寫出好的作品來。但我們都可以看到古今中外眾多著名的作家,他們并不深入研究語法學、修辭學,有的甚至根本不懂這些“知識”,卻同樣能寫出好的作品來。
  事實不由我們不相信。我們上課時,是否只讓學生回答或者只告訴學生中心思想是什么,這里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那里使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呢?是否進一步詢問過是通過什么來表現中心思想,為什么要運用這種修辭方法,為什么不采用那種說明方法呢?
  一堂好的語文課,自始至終,無論講內容還是講形式,都應該是一個整體,各部分之間不應該脫節。我聽過兩堂《周總理,你在哪里》,都在聽了錄音朗讀后提問。其一提問的步驟是:(1)這一課表現了周總理什么精神品質?(2)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3)課文可以分為幾層?(4)中心思想是什么?其二提問的步驟是:(1)周總理,你在哪里,周總理究竟在哪里呢?(由此學生答出主要內容,層次也就出來了。)(2)要表現這么多內容,表達如此深厚的懷念之情,運用了哪些語言形式呢?(教師學生共同討論為什么要使用這樣的修辭,為什么用第二人稱等等。)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前者四個問題將本來融為一體的內容肢解開來,課上得零散;后者兩個問題抓住了“綱”,啟發思考其他問題,綱舉目張,整堂課邏輯性強,形成一個整體。論教學效果優劣,應該是一目了然了。
  贊可夫說得好:“無論學校的教學大綱編得多么完善,學生在畢業后必然會遇到他們不熟悉的科學上的新發現和技術。那時候,他們將不得不獨立地迅速地弄懂這些新東西并掌握它。只有具備一定品質,有較高發展水平的人,才能更好地應付這種情況。在這個時代,學生的發展對他們未來的工作具有多么重大的意義啊!”用我們一句老話來說就是“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終身受用無窮”,教學,就是要使學生的“發展”(能力)得以加強。*
  
  
  
中學語文教學參考西安6-7G31中學語文教學馬智君19971997 作者:中學語文教學參考西安6-7G31中學語文教學馬智君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0:53:31

[新一篇] 試論語文教學與人文精神建構

[舊一篇] 試論語文教學中的邏輯思維訓練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