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球化與中華文化的未來發展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 —5242(2000)06—0088—05
  世界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就必然出現全球化的趨勢。全球化作為一種社會歷史現象,其起源可追溯到16 世紀。 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從1492年起多次率船隊橫渡大西洋,遠航美洲,把東西半球聯結起來,使人類有了全球的觀念,并逐步開始了全球化的進程。二戰以后,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化步伐加快。全球化首先是國際間經濟交往的擴大化,使之聯系成為一個整體。經濟全球化是全球化運動的主要載體和表現。同時,由于經濟與文化、政治等密不可分,經濟全球化也帶來了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中華文化作為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面臨著挑戰和發展的機遇,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在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中保持自己的個性,并不斷創新,以趕上世界文明發展的步伐,由此促進中國社會和中國文化的持續發展,并為21世紀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新的貢獻,這是新的時代對中華文化的發展提出的重大課題。
   一、經濟全球化趨勢
  當今世界所有的國家,不管其發達還是不發達,都已經不可能脫離與其他國家的經濟聯系而從事經濟建設。隨著20世紀80年代以來市場經濟體制在世界范圍的發展,各國逐漸走向開放,科學技術迅速進步,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加速了全球化的趨勢和進程。
  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國之間的商品和生產要素,包括技術、勞動力、資本、信息等在全球范圍內的自由流通和配置,使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相互聯系、相互滲透日益加深,即生產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規模在全球范圍內流動,以尋求相應的位置進行最佳的資源配置。這使得國際分工進一步向廣度和深度發展。這種發展的趨勢和過程就是我們所說的經濟全球化。當前,經濟全球化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生產全球化。生產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的核心,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每一個國家都必然要參與國際分工,并有可能成為“世界工廠的一個車間”,生產“全球性綜合產品”。二戰以后,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生產網絡化的體系逐步形成,作為經濟全球化載體的跨國公司目前總數已達4.45萬家,其境外分支機構包括子公司和附屬企業多達28萬多家。這些跨國公司“以世界為工廠,以各國為車間”進行全球化的生產。
  二是金融全球化。金融國際化的進程明顯加快,時間、地域、國界對資本流動已不構成障礙。目前國際金融市場年金融交易量500 萬億美元,每年通過國際金融市場實現的融資在1萬億美元以上。
  三是區域集團化的趨勢正在加強。目前已有146 個國家和地區參加了各種形式的35個區域性經濟集團。區域經濟組織形成比較完備的有歐洲共同體、美加墨貿易協定、東盟10國,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這幾年也很活躍。這些區域經濟集團不僅內部的商品和資本流動加快,共同大市場正在形成,而且外部的開放程度也在提高,有利于所在區域國家和地區的共同發展。
  四是投資外向化的現象正日趨凸現。1990年國際直接投資額為2430億美元,1996年就達到3600億美元。發達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是國際直接投資的主體,發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額也在穩步增長。
  五是貿易自由化的范圍迅速擴大。世界貿易組織正式運行以來,貿易自由化已從傳統的商品貿易領域擴大到技術、金融等服務貿易領域。1997年世界商品與服務貿易額合計已達6.7萬億美元,預計2010 年將增加到16.6萬億美元。
  經濟全球化是在世界經濟的發展中逐步形成的。經濟的全球化意味著生產的全球化、消費的全球化和競爭的全球化,它體現在投資的自由化、貿易的自由化和金融的自由化上。經濟全球化亦是世界科學技術和市場經濟高度發展造成的必然結果,是一種符合經濟發展規律的大趨勢、大潮流。我們的任務是積極加入并引導這種趨勢和潮流向有利于世界所有國家,特別是有利于發展中國家的方向發展,以利于全人類的共同進步和繁榮,而不是去阻止它。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脫離外部世界而孤立地發展自己的經濟。面對21世紀,各國已不是要不要投入經濟全球化的問題,而是怎樣投入才能對本國經濟的發展更有利,也更能符合總的潮流和趨勢的問題。對各國政府來說,要么參加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以發展本國經濟,要么封閉起來而被世界潮流所拋棄。當然我們也不否認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會受到某些西方大國的左右,即受到國際生產關系的一定影響。西方發達國家以其高科技、雄厚的經濟實力和生產力發展的高水平,為世界經濟制定規則和秩序,向發展中國家施加影響。但是,那種認為經濟全球化是人為操縱的產物的觀點,在理論上是站不住腳的。
  中國已經宣布參與投資自由化和貿易自由化進程,也將要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這意味著我們已選擇了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戰略。 中國的選擇對經濟全球化有實質性的推進,因為沒有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和經濟大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從某種意義上說,就不能是完全意義上的經濟全球化。中國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國。因此,中國加入WTO完全符合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大趨勢, 也符合本國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
  在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一段時間里,中國曾被迫采取了自我封閉的政策,并力圖自力更生地趕上和超過發達國家。實事求是地講,這種努力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如初步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防體系,發展了科學技術。但是由于脫離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當80年代初我們打開國門環顧世界的時候,才發現中國的經濟已經遠遠落在同時代起步的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后面。這時我們才逐步認識到,中國只有改革開放,只有加入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只有在充分發揮本國資本、本國資源、本國市場、本國人才作用的同時,借助國際資本、國際技術、國際市場、國際先進管理方式,來發展自己的國家,才能使中國較快地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使人民富裕起來,使國家強大起來,提高中國的綜合國力,并在此基礎上,復興偉大的中華文明。
   二、經濟全球化與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
  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進程中,經濟和文化密不可分。從廣義上講,文化指人類社會在其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此文化猶言文明,即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從狹義上說,文化指社會的意識形態,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價值觀、哲學、藝術、宗教等各種形式,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文化是一種歷史現象,每一社會、每一時代都有與其相適應的文化,并隨著社會物質生產的發展而發展。作為意識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經濟和政治的反映,又給予巨大影響和作用于一定社會的經濟和政治。需要指出的是,隨著民族的產生和發展,文化具有民族性,通過民族形式的發展,形成民族的文化傳統。由于經濟與文化的關系十分密切,文化是經濟的反映,當經濟全球化趨勢明顯加快之時,世界各種文化也呈現出某種全球化的交融趨勢。
  馬克思、恩格斯在談到世界市場的開拓時,就對物質的生產(經濟)和精神的生產(文化)的聯系,以及各民族文化的共性作過論述:“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物質的生產是如此,精神的生產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產品成了公共的財產。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為不可能,于是由許多種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學形成了一種世界的文學(這句話中的‘文學’Literatur一詞是指科學、藝術、 哲學等等方面的書面著作。——編者注)。”[1](P255 )認為世界市場的開拓,不僅打破了以往各地方、各民族在經濟上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的狀態,代之以各地方、各民族的互相往來和互相依賴而走向世界,而且文化上的精神的生產也是如此,不斷突破本民族文化在地域上的局限而提煉世界文化的共性,使各民族和地方的文明與文化走向世界,構成人類共享的、公共的文明財富和資源。
  文化作為經濟的反映,在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步伐加快之時,也促進了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并存互補格局的形成。隨著全球經濟文化一體化過程的深化,信息、通訊、交通、計算機、衛星、網絡等技術的發展,以及VCD影碟機的普及,使世界各國間的距離縮小、 經濟和文化間的聯系增強。文明的共性日漸超越各民族文化的個性,成為全球意識的重要體現。
  世界文化由多元構成,這是歷史形成又延續至今的客觀現實。每一種文明、文化都是在本民族、本國家、本地區生存和發展的歷史中產生,并為本國、本地區乃至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過各自的貢獻,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和價值。在世界文明發展史上,各文明、文化既相互區分、沖突,又相互溝通、融合,同時保持自身的特點,由此推動世界文明的不斷發展。英國湯因比先生在他的《歷史研究》里,把人類文明史分為26種文明,歷經發展演變,剩下的5種比較重要的文明是,西方的基督教文明、東歐和俄羅斯的東正教文明、北非和中東等地的伊斯蘭教文明、印度次大陸的印度教文明、中國和東亞的儒教文明。[2] 美國亨廷頓先生認為當代的主要文明有七八種,即中華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蘭文明、西方文明、東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以及可能的非洲文明。[3](P29)雖然世界文化存在著多樣性和差異性,但又具有共同性和趨同性的一面。例如不斷追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現代化,力圖改變不文明的狀態,使世界更適合整個人類的生存與和平發展;各文化形態和文明體系中都有某些適應于全人類、被人類普遍認同的觀念、原理和有價值的成分;世界文明秩序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賴文明的共識來維系。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以微電子技術和現代通信技術為主體,以全球信息互聯網絡的形成為標志的信息技術革命,已使全球聯結成一個緊密聯系、彼此依存和相互聯動的信息整體。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已成為一種趨勢,各種文化的相互交流、多元互補和互動使人們對當今人類發展所面臨的重大問題如戰爭、種族大沖突、生態環境、人口、能源、毒品、貧富差異、腐敗等問題進行思考,從中找出某些共同的文化價值觀和評判標準,以促使上述問題的公正解決。
  在世界多元文化相互區別又相互交融的問題上,日本溝口雄三教授指出:在多元化中不能忘記的是,多元性中亦存在著一元的普遍性。例如,法國革命提出了自由、平等、博愛的原理,這個原理作為人類的普遍原理,為地球上所有的人所共有。這里所說的多元化是指,就自由而言,有美國式的自由、中國式的自由、日本式的自由等等,其形式是多元的,但自由這個原理卻是普遍的、一元的。”[4](P8—9)各種不同的文明都講愛、仁愛、博愛,這體現了文明的共同性。正因為世界文明中存在著共同性的一面,亨廷頓也承認,“除了‘避免原則’和‘共同調解原則’外,在多文明的世界里維護和平還需要第三個原則,即‘共同性原則’:各文明的人民應尋求和擴大其他文明共有的價值觀、制度和實踐。”[3](P370)提倡共同性原理,而不抹煞多樣性, 既反對“全盤西化”、西方文化獨尊,也反對保守、復古和狹隘民族主義。在全球意識下,融合不同文明的沖突,吸取世界文明的優質成分,經過時代的優化選擇,把人類一切優秀文化在新的歷史時代融會貫通。在民族特質中尋求世界共性,既保持文明個性,又追求世界共性,把世界共性融入各民族特質之中,同時從各文明中提煉出世界文明的共性,由此推動經濟全球化和世界文明的健康發展。
   三、中華文化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發展前景
  經濟全球化已成為一種趨勢,世界文化也呈現多元文化交融的情形。在這一背景下,如何發展中華文化?使之既保持自身的特質,又走向世界而成為人類共享、公共的文明財富和資源,這是時代提出的需要面對和解決的重大課題。對此,我們就中華文化的未來發展提出以下思考和意見:
   1.求同存異,開展文明對話,使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21世紀將是一個多元文化并存的時代,不同的文明和文化觀相互影響將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中華文化應以積極的態度尋求文明對話,促進文明之間的相互理解與寬容,這是適應全球化趨勢、打破保守和自我封閉,走向世界的正確途徑。
  各民族文化及其宗教、人文精神雖千差萬別,但卻是彼此平等的,應在平等的基礎上,開展對話和交流,求同存異,妥善解決它們之間的分歧。中西方及其他各種文化各有所長,應加強彼此的對話、交流與合作,相互吸取優長而共同發展,提倡相容互補而不應彼此排斥。同時應把現代文化與優秀傳統文化結合起來,而不是互相脫離。加強國際文化、教育的交流與合作,也應包括培養能貫通東西方文化的通才,以促進東西方文化的融通與發展。
  有人預言21世紀將是一個文明沖突的時代,但沖突論和者甚寡,對抗更不得人心。從中華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角度來看,21世紀將是一個多元文化并存共榮的世紀。不同文明之間的交融將促進人類文明的繁榮。因為“和實生物,同則不繼”,“有容乃大”。一個多元文化并存共榮的世紀,應借鑒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來引導,才是人類正確可行的出路。
  儒學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基礎和主流,是一種有涵蓋性的人文思潮,可不可以全球化以走向世界?儒學與各文明、各宗教都能和平相處,沒有排他性,而可貫通于世界各教派之中。杜維明先生指出:“在文明對話的過程之中,現階段很難想像有信奉基督教的回教徒,信奉回教或猶太教的基督徒,信奉猶太教的回教徒,但卻有基督教徒的儒家、回教徒的儒家,佛教徒的儒家。那么,所謂‘儒家的回教徒、基督教徒、佛教徒’這個詞的意義是什么?我認為,它一定是入世的,一定是關切政治的,一定是參與社會的,一定是能夠考慮多元文化,考慮當今人類的生態環境、社群解體、貧富不均等社會問題的。其所以如此,與儒家的人文精神有密切關系。”[5]儒學的人文精神所體現的貫通于各文明、 各教派之中的世界性在于:儒學適應了人類基本的道德要求,它不是外在灌輸和強加的,而是出于人類社會道德生活自身的內在需求。所以它在2500年后,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價值,不因人為的排斥和批判而失去其活力和存在的價值。因此,儒學在21世紀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仍可成為人類共享的文明財富和人類道德的基礎。由此在21世紀應進一步弘揚中華文化的儒學人文精神,通過文明對話、交流及各種形式的推廣、教育和傳播,使之發揮出更大的理論價值與實踐價值。中華文化的人文精神所具有的普適性、超越性使其超越東方民族、東方文化的范疇和地域界限,而具有世界意義。
   2.抵制文化霸權主義,堅持多元文化的互補共榮
  經濟全球化與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緊密聯系,即在全球經濟、文化、政治交流日益發展的情況下,世界各國間的影響、互動不斷加強,使得具有共性的經濟、文化、政治樣式逐漸推廣、普及。然而,當今世界東西方之間、南北半球之間存在著經濟、科技發展的不平衡和文明的差異。經濟、科技發展的不平衡和文明的差異相互交織,表現為強勢的西方發達國家和西方文明對弱勢的非西方發展中國家和非西方文明的沖擊和影響。以經濟全球化為主要載體的全球化運動在某種程度上是以西方發達國家為主導的,他們為全球化進程制定規則和秩序,向非西方的南部及東方國家施加影響和壓力,使其接受有利于西方的國際經濟秩序和政治秩序。不僅在經濟上是這樣,而且在文化上也是如此。經濟上的支配性力量衍生出文化權勢,美國的決策者認為,美國文化具有無堅不摧的力量,通過輸出美國文化、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使美國文化成為世界的“主流文化”,美國就能在任何時候比任何國家更強大,就能建立由美國的價值觀念支配的國際政治秩序,就能使美國在國際社會中居于領先和主導地位。于是,美國強勢文化利用其資本、科技和市場優勢對其他弱勢文化進行滲透、控制和強行“市場準入”,提出所謂領導全球的“新世紀國家安全戰略”,及“以美國價值觀為價值觀”的一系列文化“新干涉主義”的理論。美國在對外文化擴張和滲透中,向其他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進行文化傾銷,占領對方的文化市場和信息空間。美國的文化擴張不僅引起許多發展中國家的憂慮,也遭到了法國、日本、加拿大等發達國家的抵制。他們把美國的文化擴張行為稱為“文化霸權主義”、“文化帝國主義”、“文化殖民主義”等。這些國家以“文化例外”的主張,來抵制美國在“貿易自由”名義下的文化擴張和滲透。
  經濟全球化決不意味著全球文化單一化,決非一花獨秀,百花凋零。事實上,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有好幾千個民族, 有不同的文明和文化,不能只有一種模式、一種要求。因此,國際社會應是多極的,世界文化也應是多元而又互補、共存共榮,既相互沖突又相互交融的。對文化霸權主義,中國及發展中國家應予以抵制,以保護本國的文化遺產和資源。全球化決不等于全盤西化,或以美國文化價值觀為標準。全球化應有各民族、各文明自身的特色,并結合本國的實際來進行。擯棄本國文化傳統的現代化、全球化是不可能成功的。一個拋棄了自己文化傳統的民族,很難對外來文化,哪怕是先進的外來文化作出正確的判斷和實事求是的詮釋,更談不上結合本國的實際去學習和融會貫通,反而會無所適從。任何一個有影響的民族,如果拋棄自己的文明傳統,不在發揚自己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去學習、吸收和借鑒其他民族文化的優點和長處,而是盲目地“一切照搬”外來文化,其結果只能是本民族文化的衰落、滅亡,以致整個民族的衰亡。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歷史悠久的文明大國,要全部拋開它深厚的文化傳統,全部引進美國文化,只能造成一種俯屈在帝國主義面前的殖民地文化。事實上這也是不可能的。
   3.發展創新,使中華文化現代化
  文化乃一國國脈之所系,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全部智慧和文明的集中體現,亦是維系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紐帶。所謂民族精神,是指一個民族在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在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政治生活的基礎上形成的共同文化、共同社會心理、共同價值體系、思維方式、審美情趣等的總稱。民族精神也就是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中華民族精神的形成和發展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刻影響,并對現代社會產生重要作用。這使得中華民族具有強大的向心力和內在凝聚力,海外華人華僑無不受到華夏民族主義精神的感召,而認同于中華文明。中華民族要保持自己的存在和發展,就必須固守和發揚自己的文化傳統,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根基和發展的動力。同時,在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多元文化交融的新形勢下,機遇與挑戰并存,中華文化必須創新,使其現代化,充分體現時代的新精神,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進步,創造性地發展自身,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巋然屹立于世界的東方。
  文化的興衰關系到國家的興衰,興衰與否全在于是否創新。我們必須把增強民族創新能力提高到關系中華民族興衰存亡的高度來認識。充分發揮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振奮民族精神,努力創新,在各個方面迎頭超上世界文明前進的步伐,使中華文化現代化,并對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我們的新貢獻。
   4.推進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繁榮新時代文化
  在全球化浪潮中,每一個民族對自己的文化都承担著守護者的責任。信息高速公路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正在從根本上改變人類社會生產力的構成和創造財富的手段。托夫勒曾預言:“誰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網絡,誰就將擁有整個世界。”在現代高新技術不斷發展的條件下,推進中國文化及其產業的發展,繁榮新時代的文化,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在各種貿易談判中,總是以“貿易自由”為理由,千方百計地迫使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開放其文化市場。據1998年《華盛頓郵報》題為《美國流行文化滲透到世界各地》的文章介紹,美國最大的出口產品不再是地里的農作物,也不再是工廠里的產品,而是大批量生產的流行文化產品,包括電影、電視節目、音樂、書籍和電腦軟件等。根據美國商務部的統計數據,1996年美國的軟件和娛樂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銷售額高達602億美元,超過美國其他任何產品。 這些美國的文化產品不但占領別國的文化市場,同時也輸入美國的文化價值觀,對別國的文化形成明顯的沖擊。中國在加入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也勢必會受到美國文化的持續沖擊。在這方面,中國既是一個文化資源的大國,同時又是一個文化產業的小國。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文化產業還有待發展,在國民經濟中還屬于沒有得到充分開發的產業。并且,在我國的文化產業中,出口額很小,這不利于把優秀的中華文化推向世界,讓世界人民充分了解5000年燦爛的中華文明成果。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繁榮社會主義文化市場,擴大中華文化在全球的影響,需要加快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使中華文明的復興和發展得到文化產業這一物質載體的支持,從而使其更加廣泛地傳播開來。
   5.加強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使之普及大眾,深入人心,以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
  文化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由中華文化衍生的中華民族凝聚力是我國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它在愛國主義旗幟下,把12億中國人凝聚成一個具有強大向心力和鋼鐵般意志、無堅不摧、無所不能,能夠創造任何人間奇跡的民族整體。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培養必須從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加強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抓起,使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普及大眾,深入人心。因此,我們在新的時代,一定要樹立對中華文化的民族自信心,有計劃地加強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把它貫串于大、中、小學教材中,切實有效地開展教育。并從娃娃抓起,從小進行系統的國學、歷史愛國主義的教育,樹立共同的價值觀,增強民族的團結,灌輸愛國的傳統美德,把我國青少年學生培養成具有優秀中華民族素質的一代新人,這是非常重要的。從某種意義上講,中華優秀文化能否普及大眾、深入人心,關系到民族文化的興衰和中華文化的未來發展前途,乃至整個國家的命運。
  以上我們就經濟全球化與中華文化的未來發展問題提出了不成熟的思考和意見,旨在探討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華文化的走向,在新的世紀如何更好地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參與全球化的進程,并在學習、借鑒世界優秀文化的過程中,推動整個人類文明的健康發展。
河南大學學報:社科版開封88~92G0文化研究萬本根/蔡方鹿20012001經濟全球化已成為一種趨勢,世界文化也呈現出多元文化交融的情形。中國文化作為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面臨著挑戰和發展的機遇。我們應求同存異,開展文明對話,使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抵制文化霸權主義,堅持多元文化的互補共榮;發展創新,使中華文化現代化;推進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繁榮新時代的文化產業;加強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使之普及大眾,深入人心,以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經濟全球化/中華文化的未來發展/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萬本根,四川省社會科學院;蔡方鹿,中華儒學文化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71  萬本根(1944—),男,四川省蒲江縣人,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編審、副院長;蔡方鹿(1951—),男,四川省眉山人,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作者:河南大學學報:社科版開封88~92G0文化研究萬本根/蔡方鹿20012001經濟全球化已成為一種趨勢,世界文化也呈現出多元文化交融的情形。中國文化作為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面臨著挑戰和發展的機遇。我們應求同存異,開展文明對話,使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抵制文化霸權主義,堅持多元文化的互補共榮;發展創新,使中華文化現代化;推進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繁榮新時代的文化產業;加強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使之普及大眾,深入人心,以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經濟全球化/中華文化的未來發展/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

網載 2013-09-10 21:30:53

[新一篇] 經濟倫理的研究對象和主要課題

[舊一篇] 經濟全球化與中國對外開放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