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之一 老師:我不會感謝你
《語文學習》2002年第2期中摘要刊登了一封學生來信:“高考語文我贏了,我不會去感謝我的語文老師,我要感謝的是《平凡的世界》等等中外名著和《讀者》《收獲》等優秀雜志。”信中還寫道,如果按老師的要求去學習語文,那么高三畢業生的語文水平和初三畢業生的語文水平是沒有區別的。
思考之一 讓學生自主讀書
學生的語文學得好,得益于自己長期的課外閱讀,這是不爭的事實,早在三十多年前,呂叔湘先生就說過類似的話。因此,寫這封信的學生道出了自己的心聲:他的成功來自于他如饑似渴的課外閱讀,而與語文教師的“諄諄教誨”無關。
我們的語文教學不缺少苦口婆心的勸學,不缺少細致入微的分析,不缺少持續扎實的訓練,但語文學得不錯的學生面對勤勤懇懇、一絲不茍的語文教師卻沒有多少感激之情,為什么呢?
著名作家吳伯簫先生生前十分關心語文教學,他曾對語文教學提出過言之灼灼的忠告:“現在的教學把課文都講‘腫了’,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生閱讀原文上。”
為什么不能在緊張的語文學習中抽出一點時間、挪出一方空間,讓學生進行輕松自由的自主閱讀呢?
美國著名語言學家克拉申在談到如何提高美國人母語識字讀寫能力時,特別推薦一種閱讀方法——隨意自愿閱讀。即讀自己喜愛的書,不用寫讀書報告,不要求在每章閱讀后做思考題,也不要求查閱生詞,碰到不愛讀的書就放下,再去找另一本。
這樣的自愿閱讀是一種自主性閱讀,令人神往。筆者也經常與校內外的學生交流,發現很少有學生對課本的內容和教師的講解真正感興趣,而在他們的書包里,幾乎每個人都有幾本自己的課外書:《讀者》《青年文摘》《簡愛》《傲慢與偏見》……在難得的閑暇里,他們的讀書是那樣的專注、那樣的滿足!
學生為什么會迷上“閑書”而冷落甚至于厭惡課本和《語文讀本》呢?顯而易見,他們不是不喜歡課本以及讀本中文質兼美的名篇,而是不滿于教師無盡的“精講”、痛苦于課后繁瑣的練習。文章的滋味,在講練中消失殆盡!
讓學生在熟習課文的同時,去自由地讀書吧!要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使之學好語文、用好語文,“自主閱讀”是必由之路。
尷尬之二 學生:知識麻木頭腦
我國醫學家代表團訪美時,和美國同行討論起為什么中國學生基礎扎實而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美國同行回答說:“或許,知識的洪流麻木了他們的頭腦!”(引自李金密、張金泉《中美學生創造力發展影響因素的比較及其啟示》)
思考之二 讓趣味成為基石
對于中國學生,許多人總不免一聲長嘆:“既然已經贏在起點,又為什么輸在終點!”知識麻木了我們的學生的頭腦,這種弊病可能在理科科目中表現得更為突出;事實上,在語文教學中,問題同樣棘手。
許多學生有著這樣一種共識:語文多讀少讀一個樣,多寫少寫一個樣,在語文這門課上費熱情、下功夫,不值。
多讀多寫,是否一定能提高語文成績,自有公論。但如果我們僅僅把語文理解成一架登上高考堡壘的云梯,那么,這樣的語文教學功利性太強,它勢必把語文知識、應試能力當作語文教學的第一要務。這樣的語文教學,除去分數,別無意義。
英國作家德·昆西在《致一位青年的信》中說:“文學的全部目的是給人以力量,而不是授人以知識。”語文的力量,來自于欣賞者文學趣味的生成、美好情感的孕育、價值觀念的樹立、審美能力的提高,等等。語文的動人,源于研習者純正、成熟的趣味。
聽聽英國哲學家、數學家懷特海的聲音吧:“在你丟掉你的課本、焚毀你的聽課筆記、忘記你為考試而死記的細節以前,你的學習是無用的。”
如果我們始終離不開教師的備課筆記,拋不開學生的練習本,不能從瑣碎的知識中走出來,不能從功利的歷練中跳出來,那么,我們所學的“語文”并不是真正的語文,這樣的“語文”只能是大打折扣的語文。
讓知識像淌過學生心田的清泉,滋養學生的心田,為他留下一片蔥綠的情感、思想和智慧,這才是語文教學的本質追求。所以,語文教學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語文趣味。如果我們的學生有了純正、成熟的語文趣味,就會對語文產生發乎內心的好感,為它喜悅,為它憂傷,為它付出,為它收獲。惟其如此,語文學習才能成為他一生的自覺行為,語文才能給人以力量,并影響他的一生。
尷尬之三 課堂:無味并痛苦著
學生的語文課堂閱讀近乎“戴著鐐銬跳舞”,少有真正的心靈自由。很多時候,學生不是在閱讀,而是在做一門高深的學問。擺在他們面前的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文章往往前有“閱讀提示”,后有“思考練習”,它們像“伏敵”和“追兵”一樣,把閱讀“逼”向編者根據所謂的知識系統與能力層級而設定的“訓練目標”。在這種前后夾擊的閱讀處境中,鮮活的文本大多成了詮釋與印證某個知識或某項讀寫技能的“例子”。(引自黃耀紅《沒有語文的語文課》)
思考之三 讓對話自然展開
有人戲說,現在的語文課,特別是中學語文課,其實是“生理解剖”課和“信息處理”課,不僅語文教師自覺地成為“生理解剖”和“信息處理”的恭行者,而且學生也盡最大可能地被要求成為這方面的高手。在師生們看來,仿佛只有熟練掌握這兩項技能,才能讓語文這塊薄田有上好的產出。
問題的根本還在于語文教學在高考大棒之前低下了它本該高昂的頭顱。高考評判標準“大一統”的流弊造就了一大批限于“一言堂”的教師和苦于“一言堂”的學生。
如王蒙的小說《羊拐》被選為課文,課后練習要學生從一系列答案中選一個出來做小說的主題。標準答案是:“一切事物都在不斷變化,人應該與時俱進。”可是王蒙自己覺得這篇小說其實有很多層意思可以回味:既有想得到時沒有得到、得到了不珍惜的意思,也有時間給人留下各種遺憾,還有可憐天下父母心等等意思。看到小說被這樣肢解,王先生挺難受。
這樣的語文課堂,沒有富有情趣的欣賞,沒有深入內質的思考,沒有自由平等的對話,沒有教師的創意,沒有學生的創造,只有違心無奈的屈從,何來活潑的形式、美好的情感和動人的效果!
而真正的語文課堂,有起伏動人的誦讀,能展開自由的對話,涌動情感的激流,閃耀思想的火花,放射智慧的光芒!
作為學習的先行者、促進者,語文教師應該做好文學欣賞的策劃,使教學對話自然展開,使情感在課堂中處處涌動。
尷尬之四 雙語:愛一個你好難
在某市的“雙語教學研討月”活動中,筆者收到該市一所省重點中學寄來的課堂教學觀摩邀請書,其中一節雙語課的教學內容為高一語文《季氏將伐顓臾》。
思考之四 讓母語活力無限
收到這樣一份邀請書,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經典文章將用英語來講述,這樣的失落是不能為我所接受的!
我相信這位頗具挑戰精神的語文教師的英語水平必定一流,但我不知道他會怎樣用英語給學生講清楚“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既來之,則安之”這些語言精煉而含義豐富的句子,也不知道他能否用英語將孔子“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的激憤之情、凜然之氣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如果僅僅是用英語來翻譯課文,為“雙語”而“雙語”,那么,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事實上,從總體來看,大批中小學生,包括部分大學生,漢語的水平令人担憂。在目前條件下,如果要用相對陌生的英語來上本來就水平不高的語文課,結果不言而喻。雙語教學的“人來瘋”“一窩蜂”,大概也只能增添一些“東施效顰”“邯鄲學步”之類故事的翻版!
東北師范大學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外語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張紹杰教授指出:“語文課的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母語表達能力、提高文學的鑒賞水平、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用英語講授就本末倒置了。”
母語需要純凈,需要在純凈中活力無限。雙語教學,語文教學通訊:高中刊太原25~29G31中學語文教與學(高中讀本)錢海榮20052005本文是一篇懷念美國前總統里根的文章,讓我們通過普通百姓的眼光來看一下美國民眾心目中的偉大形象。本文為美國波士頓學院菲利普·阿爾特巴赫教授所著,原文發表于2004年3月的《變化》(change)。轉發本刊,獲得作者授權。在此感謝北大蔣凱老師的聯系與幫助。張東生/何華峰李春萍,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經濟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員Memories of a Friend in the Park錢海榮 江蘇吳江市高級中學教科室,215200 作者:語文教學通訊:高中刊太原25~29G31中學語文教與學(高中讀本)錢海榮20052005本文是一篇懷念美國前總統里根的文章,讓我們通過普通百姓的眼光來看一下美國民眾心目中的偉大形象。本文為美國波士頓學院菲利普·阿爾特巴赫教授所著,原文發表于2004年3月的《變化》(change)。轉發本刊,獲得作者授權。在此感謝北大蔣凱老師的聯系與幫助。張東生/何華峰
網載 2013-09-10 20:5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