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游俠多少年――千古國人的游俠夢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易水河畔,秋水如冰,高朋滿座,白衣勝雪。當是時也,漸離擊筑,荊軻放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究千年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記》,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個慷慨悲歌的故事,說客、死士、俠士、刺客、門客~~,沒有哪部書,能夠象《史記》一樣撩動國人的心靈,把千載以上的風貌如此真實的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是那種久違的慷慨,是那種遠離的豪邁,讓我們千載之下仍然悠然神往。

  讓我們回到先秦的時代,那時候,戰火燃遍了華夏大地,人被嚴格的劃分了社會等級,大多數人過著卑微、沒有自我價值和尊嚴的生活。在這個時代里,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提倡“兼愛、非攻”,他們“摩頂放踵,以利天下”,他們“赴火蹈刃,死不旋踵”,他們是自我意識最早覺醒的一批人,他們蔑視傳統與等級森嚴的社會。那時候,他們被叫做墨者,后來,他們被叫做游俠!如果說,儒者和法者是中國古代社會里朝堂正統,是官僚、文人、鄉紳、學士、宗族的鼻祖,那么,墨者就是江湖草根,是刺客、死士、游俠、幫派的開端。居廟堂之高,則養浩然正氣以利天下社稷,處江湖之遠,則攜劍游俠除不平之事,這就是千古國人的夢吧!

  儒法的學說構成了這個國家的基石,墨者的精神則成了這個民族的脊梁,仗義每多屠狗輩,那絲絲的游俠精神滲在每個華夏人的血脈里。專諸、要離、聶政、豫讓、荊軻,朱亥、侯羸、毛遂、魯仲連,平原、春申、孟嘗、無忌~~~,先秦的人,從貴族到平民,從廟堂到草根,無不浸沒在這豪邁的游俠精神里,浸沒在這天馬行空、獨立不羈的灑脫氣質里。

  從漢景帝打擊游俠開始,到漢武帝以法為里、以儒為表、罷棄百家,新興的大一統國家把游俠當成了敵人,帝國需要溫馴聽話的奴才,志向高遠、放蕩不羈的游俠們成為了帝國的不穩定因素,俠以武犯禁,帝國需要的是穩定。所以,帝國一次又一次的掀起針對游俠的嚴打運動,終于,帝國只剩下了聽話的人。于是,當王莽纂位的時候,只有了歌功頌德的聲音。當光武帝看到王莽纂漢時,社會各界的丑態之后,帝國開始提倡“節義”,東漢一代,中國人的骨氣與俠義精神是最強的。新興的知識分子階層開始興起,并把俠義精神融合在新興階層的行為準則之中,東漢人剛烈、重諾、以節氣自詡,文人與游俠從此緊密的結合在一起,詩、酒、劍,成了中國文人的圖騰。

  大唐是游俠精神的黃金年代,上馬提劍,下馬吟詩,出為將,入為相,文官與武將,詩人與游俠,在大唐的年代里結合得那么的完美。這一切,在李白的《俠客行》里,得到了完美的體現,“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傾”,“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這是一個完美的俠客夢,是李靖與紅拂女、紅線女和空空兒的傳奇世界,是高適從詩人游俠到節度史的世界。

  趙宋的建立,確立了士大夫與君王共治天下的格局。宋人雖然文弱,但游俠精神未滅,那時候的文人,仍然有種俠義的野性,在柳永、秦觀、周邦彥婉約的世界里,仍然有蘇軾、陸游、辛棄疾、賀鑄的“悲歡共,死生同,一諾千金重”。

  可惜,在宋滅亡以后,游俠精神就在朝堂之上徹底消失了,明代用庭杖和錦衣衛來羞辱文人,不準帶劍的制度讓文人逐漸以武為恥,上馬提劍、下馬吟詩的唐宋文士逐漸成為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明清腐儒,而明的滅亡更讓國人學會了從言語上羞辱自己,滿口的“主子”與“奴才”,就好比欣喜于糞坑的蛆蟲,顛覆了榮譽高于生命的游俠精神的同時,也讓華夏燦爛的文明成為死水醬缸。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游俠多少年。到如今,只留下這追憶的死水微讕。


網載 2013-09-10 20:55:44

[新一篇] 命運多舛:象征皇權的傳國玉璽最終去向

[舊一篇] 唐代中葉藩鎮割據的延續與發展----五代十國的分裂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