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中國歷史地理國際學術討論會綜述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由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委托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與云南大學歷史系主 辦的中國歷史地理國際學術討論會,于2000年8月2日至6日在云南昆明召開。來自中、美、 日等國的九十余位歷史地理學者參與了此次學術研討,學者們就近兩年在歷史地理學的理論 與方法、歷史自然地理、歷史人文地理和歷史地理與西部開發等研究領域中的學術進展進行 了討論。
  大量歷史地理學個案研究的積累,為科學的理論建構提供了相對充分的依據,故葛劍雄《 面向新世紀的中國歷史地理學》對近些年歷史地理學的學科屬性、學科框架、現實意義、研 究水平的提高以及新的研究方法的應用進行了總結性報告。司徒尚紀則在《關于可持續發展 的歷史地理研究的若干問題》報告中指出:21世紀歷史地理學研究的重點應放在人類文明發 展與環境變遷的相互關系上,海洋作為21世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空間和方向,理應 將海洋歷史地理研究列入新世紀研究重點。此外,馮季昌的《論歷史資源地理的研究》、王 社教的《關于中國歷史農業地理研究的幾點思考》也對歷史地理學的理論問題進行了探討。
  以地理信息系統(GIS)作為突破口,是近期歷史地理學研究方法的新趨向。李孝聰在其《面 向21世紀,邁向數字化時代的中國歷史地理學》報告中,指出借助衛星定位系統(GPS)定位 、用地理信息系統完成數字地圖,可以提高研究與時間和空間相關問題的精度,只是需要解 決如何處理歷史資料的問題。國家測繪院王均的《21世紀歷史地理學信息化的實踐》,則 從現有的信息化手段:GIS、網站等方面,論證了現代信息技術對歷史地理學科建設、社會 信息服務的作用。王@①儀的《21世紀歷史地理學:結合遙感和地理訊息系統的華南基塘可 持 續發展研究》,則屬于利用GIS研究方法對近10至20年的基塘系統土地利用變遷與環境退化 的個案研究,貝明遠(Merrick Berman)的《中國歷史行政區等級和數據庫系統計劃》,是通 過對歷史行政區等級、歷史地名進行編碼,建立數據庫,然后將數據庫與地理資訊系統一體 化,同樣也是利用GIS進行歷史地理學的研究的實例。侯甬堅的《北魏時期鄂爾多斯高原的 自然—人文景觀》則利用了第四紀地質實驗結果和部分考古資料,試圖更準確地復原歷史時 期鄂爾多斯高原的自然、人文景觀。由此可見,利用新方法、新技術是當前歷史地理學研 究方法的拓展。
  歷史自然地理一直是與現實聯系最為緊密的學科分支。陳橋驛《天工人力的危險合作》大 會發言,從河流動力學角度分析了歷代政府對黃河的治理,認為這樣反而在客觀上加重了黃 河對沿岸地區的危害。蔡述明在《長江中游自然災害與河湖環境變遷》報告中,通過分析19 96、1998年兩次大災,指出河湖的減少,直接引起了長江水位的迅速提高,這是造成大災的 主要原因。滿志敏《氣候變化對歷史上農牧過渡帶影響的個例研究》一文以北魏平城遷都、 元朝中葉嶺北地區移民、12世紀初科爾沁沙地演變、明初兀良哈三衛南遷等四個歷史實例, 探討了氣候變遷與農牧過渡帶乃至當地社會變化之間的關系,指出氣候變化對歷史上農牧過 渡帶的影響主要是通過人類社會系統起作用的,因而在不同的社會狀態和組合下會產生不同 的 農牧過渡帶狀況和相應的社會問題。王建革的《傳統時代的草原生態——以1940年前后蒙疆 中部地區為例》利用滿鐵調查資料,分析了察哈爾盟和錫林郭勒盟的草原狀況,指出草原退 化序列與耕地比例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藍勇《唐代氣候變化與唐代歷史興衰》分析了唐 代氣候的由暖轉冷對唐王朝的興衰演替的影響過程。此外,陳懷荃、周鳳琴和孟爾君分別作 了《簡論大禹治水和夏王朝的建立》、《從長江三峽區基坑物質組成特征看三斗坪江段河 型的歷史變遷》、《歷史時期黃河泛淮對江蘇海岸線變遷的影響》的報告。
  與以往一樣,歷史人文地理在本次會議上引起了眾多學者的熱烈討論。錢林書《春秋會盟 及會盟城邑》首先對春秋會盟地點進行了梳理。徐少華《包山楚簡釋地數則》就包山二號楚 墓出土的楚簡的簡文所涉及的城邑建置及其地理沿革進行了縝密的考證。李曉杰《戰國時期 魏國疆域的變遷》利用文獻、考古資料,并結合日本學者有關戰國史料編年的最新成果,對 魏國疆域變遷做了逐年的考辨,修正了《中國歷史地圖集》中關于魏通過上黨一線連接東西 兩地的觀點。郭黎安《試論東晉南朝晉陵郡》一文,論證了東晉南朝時期晉陵郡的發展與北 方僑人遷入之間的關系。余蔚的《北宋川峽四路的政治特殊性分析》通過分析北宋一代中央 政府與川峽四路的特殊關系,提出交通及心理距離的阻遠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郭紅《山西 行都司建置沿革考實》在考證山西行都司及其所屬衛所變遷的基礎上,試圖揭示明代衛所設 廢及行 都司面積伸縮變化的規律,并提出了準實士衛所的概念。張修桂《上海南匯地區環境變遷與 經濟開發及其政區演變的相關研究》則是從環境變遷、經濟開發等角度研究政區地理的案例 。張健松《金代鎮的研究》、魏志江《南沙主權歸屬中國考》、謝本書《從片馬事件到班洪 事件——中緬邊界歷史沿革問題》、鄭寶恒《民國時期川邊特別區、西康省行政區劃述略》 也屬于相同問題的研究。
  鄒逸麟的《我國古代經濟區的劃分及其意義》分析了我國歷史時期經濟地域差異的形成及 其特點,指出我國古代經濟區劃有區域性、專門化、中心城市三條標準。這一研究不僅可以 更深刻地理解中國古代王朝興衰更替,同時也有利于現有經濟區域的改造和規劃。馮賢亮《 明代江南的爭田問題——以嘉興府嘉、秀、善三縣為中心》考察了困擾著整個明代后期江南 地 區的爭田事件,揭示爭田的根本原因在于疆界錯壤和利益分配不均,且不同社會階層對爭田 事件的反應,表明國家控制系統已經開始失控。王振忠《清代徽州與廣東的商路及商業—— 歙縣茶商抄本<萬里云程>研究》一文,對清代徽州與廣東的商路、商業及其對徽州社會的影 響等作了較為細致的探討,為我們展現了一幅生動的清代經濟活動圖景。
  高凱《從吳簡<吏民田家別@②>看孫吳初期長沙郡的移民》一文,根據新近出土的吳簡《吏 民田家@②》中所載的姓氏,認為早在永嘉之亂以前的孫吳時期就已存在自北而南的大規模 移民,且由于移民中女性戶主比例較高,而得出了當地人口性比例失調的結論。吳松弟《南 宋人口的發展過程》一文,考證了至今所能見到的絕大部分南宋戶口數據,建立起南宋初、 中、晚期三個不同階段的戶口系列,基本上厘清了南宋人口發展的全過程,糾正了學術界關 于南宋人口的一些錯誤看法。曹樹基《明代人口的死亡與生育——以明人文集中的墓志銘為 資料》通過對明人文集中的墓志銘資料的研究,發現:一,明代中期以前的北方人口的死亡 年齡高于南方;二,北方較高的人口增長率是依靠較多的生育來支撐的。這兩個發現不僅支 持了他此前提出的“明代北方人口的增長速度高于南方人口增長速度”的結論,同時也否定 了何炳棣先生關于明代“中國南方的人口在某種程度上似乎在以比北方更快的速度增長”的 假 設。侯楊方《中國的城鄉人口分布:1900—1953年》,通過對多種途徑的中國城市人口 統計數據進行分析,認為在這一時期,中國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的上限為21%,并對城市 人口的定義和統計口徑進行了說明。
  胡阿祥在《魏晉文學地理論綱》一文中,考察了魏晉時期各地文學現象的地理特點和區域 差異。林涓的《巫山神女:一種文學意象的地理淵源》應用感應地理學的理論與方法,對巫 山神女產生的地理、風俗學機制進行了深入剖析,指出《高唐賦》中關于自然及人文景觀的 描寫實際上都具有一定的現實基礎,并不像某些學者所認定的,是向壁虛構的產物。張曉虹 《清代商雒文化區歸屬試探》一文,則試圖利用建立文化指標評價的數學模式,計算各地文 化指數,來確立一種相對客觀的文化區劃方法。佐佐木高弘的報告《王朝始祖神話的景觀構 造》,以實例論證了環境知覺的變化與神話的地域差異之間的相關性。
  本次討論會另一個中心議題是歷史地理學在西部開發中的意義,杜瑜《歷史地理與西部開 發》一文指出,西北地區在漢唐時期曾為我國重要的經濟區,但唐后期以后,一方面東南地 區經濟迅猛發展,另一方面西北地區生態環境惡化,導致東西部地區經濟差異日益增大。總 結經驗可為當今西部開發提供借鑒。朱惠榮在《漢晉時期西南邊疆的地理分區》的報告中提 出漢晉時期西南邊疆應分作滇池區、朱提區、@③@④區、興古區、越K1M201.JPG區、云 南區、永昌區七大區。楊兆榮的《從“黑水”的由來看我國古代西部民族的南北走廊》通過 考察古代文獻中有關“黑水”的記載,認為黑水是我國西北到西南的一群河流的總稱,是由 在這一地區遷徙的各民族帶來的,揭示了黑水與我國西部的民族走廊之間的關系。陳慶江《 地理 因素對明代云南若干府治發展變遷的影響》、方鐵《明代以前的廣西地區的交通》等研究也 展示了西部地區歷史地理學的研究成果。
  對古代圖志的發掘整理是歷史地理學者進行研究的基礎工作之一。郭聲波《唐宋地理總志 從記到勝覽的演變》、周宏偉《論宋刻疆域圖的環境史價值》和李勇先《試論<輿地紀勝>在 研究整理歷史地理文獻方面的價值》三篇文章分別探討了唐、宋兩代地理總志的特點及其研 究價值。華林甫《檔案所見<嘉慶重修一統志>貴州統部的編撰過程》一文的研究則使我們對 清代地理總志的編撰有了清晰的了解。傅林祥《清光緒年間貴州省各府州<總圖>述評》,從 地圖學要素的角度,分析了上海圖書館收藏的一套紙質手繪貴州省地圖的特點,并評述了此 圖在歷史地理學研究中的價值。朱毅在《<歷史地理>刊載論文的統計分析》中指出,從創辦 以來,《歷史地理》所刊的論文以上海和北京為最多,研究重點則集中在人文地理學的疆域 政區和城市聚落方面。吳宏岐《司馬遷對中國歷史地理學的開創性貢獻》一文以《史記》為 研究基點,論證了司馬遷對歷史地理學的主要貢獻。安介生《探賾索隱融會貫通——譚其驤 民族史學論著解析》一文解析了譚其驤先生一系列民族史學論著,為我們展示了譚先生在民 族史學領域取得的非凡成績。
  會上,與會代表回顧了20世紀中國歷史地理學發展的艱難歷程及取得的進步,在充分肯定 成績、認真總結經驗、大膽正視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今后的發展方向。會議中,學 者們提交的論文大都觀點新穎、見解獨到、內容廣泛,展現了近年來中國歷史地理的研究碩 果累累、成績斐然。
  會議期間,教育部文科研究基地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召開了學術委員會,中心主任 葛劍雄通報了一年來歷史地理中心的工作情況,議定了下一年的工作計劃,并評定了“譚其 驤禹貢基金優秀青年論著獎”。會后,組織會議代表對滇西進行了自然地理與民俗地理的野 外考察。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左石右楚
    @②原字上艸下別
    @③原字左爿右羊
    @④原字左爿右可
中國史研究動態京15~18K1歷史學張曉虹20022002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 上海 200433 作者:中國史研究動態京15~18K1歷史學張曉虹20022002

網載 2013-09-10 20:57:38

[新一篇] 2000年—2005年我國成人教育心理學研究簡述

[舊一篇] 2000年憲法學研究的回顧和展望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