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日三省吾身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吾日三省吾身。

    [譯文]  我每天多次檢查反省自己。

    [出典]  《論語》

    注:

    1、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2、【注釋】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參(音shēn)字子輿,生于公元前505年,魯國人,是被魯國滅亡了的鄫國貴族的后代。曾參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以孝子出名。據說《孝經》就是他撰寫的。

  (2)三省:省(音xǐng),檢查、察看。三省有幾種解釋:一是三次檢查;二是從三個方面檢查;三是多次檢查。其實,古代在有動作性的動詞前加上數字,表示動作頻率多,不必認定為三次。

  (3)忠:舊注曰:盡己之謂忠。此處指對人應當盡心竭力。

  (4)信:舊注曰:信者,誠也。以誠實之謂信。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定相互守信,以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

  (5)傳不習:傳,舊注曰:“受之于師謂之傳。老師傳授給自己的。習,與“學而時習之”的“習”字一樣,指溫習、實習、演習等。

     3、 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謀慮是否不夠盡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夠誠信?老師傳授的學業是否不曾復習?”

    4、 世道紛紜,熙熙攘攘,心為外利所動,幾乎失去真我;物欲橫流,乃至人心不古;求諸外欲,而忽略了內存的誠信。如何對待濁世橫流?孔子主張人應在人世間尋求與他人的契合,在求諸他人之時首先求諸自身:我是否做到了?以此感化世人,引導世人。 在儒家,擁有存在的概念并非空洞,是個體的真實存在及其對整體的真誠關懷。正是因為社會的整體意識,人們才能時刻感覺人類和人性,感覺一種歷史的和社會的使命感;因為仁的道德基礎,使人的人格能形成博愛的集體意志,由集體意志驅動個體的不停反思。故儒家的對個體人格的追求是在集體人格的完善中得以完成的。

      5、“吾日三省吾身”!送給自己一面明鏡吧,照照自己,告訴自己今天我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還不夠,就讓我們一天天地接近“優秀”,接近完善。

         好吧,就讓我們在這里勇敢地面對自己。聊聊自己的目標,談談自己的不足吧。

      6、 真要按曾子的這種為人處事,雖然比較規矩、比較正直,然給人感覺是有點累。圣賢的教導值得稱贊,但現代人要全盤接受恐怕很難。畢竟現在的人講誠信的越來越少,要個個誠實地“修己”,恐怕比登天還難。這就是為何今人都在感嘆人心不古,世風日下。

  以余之淺見,不論對人還是對己,首要堅守的是:凡事對得起良心。即使一日不去“三省”,沒有愧對蒼天大地,已夠了。

     7、“吾日三省吾身”這句話,歷朝歷代,凡讀書人,幾乎都能耳熟能詳。然而,今天似乎不少讀書人特別是某些讀了書、做了官的,把這句話忘得一干二凈。看他們那副形象:事事自以為是,從不自以為非,對下驕橫跋扈,對上搖頭擺尾,要官腳板跑翻,弄錢手桿伸得很長,一伸手就把幾萬、幾十萬、幾百萬揣進自己腰包。

  “吾日三省吾身”,乃千古名言,奉勸父母官們,要時時刻刻嚴格約束自己,科學執政,依法執政,民主執政。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4:59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