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轉型與社會工作發展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民政部副部長 中國社工協會副會長 閻明復)
  世界已處在世紀之交,距香港回歸祖國僅有342天了。在這舉世矚目的日子里,來自世界各地的社會工作者相聚在東方明珠——香港,討論共同關心的社會工作發展問題,是非常有意義的。我代表中國社會工作者協會,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國際社會工作者聯合會,國際社會工作教育學院聯合的各位主席,向東道主香港籌委會表示衷心的感謝!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的社會工作,尤其是社會工作專業還處在體制改革和專業創建階段。與發達國家相比,無論是發展水平還是專業化程度都有一定差距。同時,中國的社會工作正面臨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我們堅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社會工作事業必將取得新的業績。
  下面,我講三個問題。
   一、中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迫切需要大力發展社會工作
  當前,中國正處在社會結構轉型時期,處在從傳統社會向現代化社會轉變的發展階段。從1840年至今,為把中國建設成現代化強國,曾經有幾代人為之奮斗不懈。現在,中國已經完成了基本解決溫飽,實現了現代化第一步戰略目標,正在向第二步戰略目標邁進,到本世紀末,實現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到21世紀上半葉,實現現代化第三步戰略目標,即達到當時世界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基本建成現代化社會。
  應當看到,中國的現代化是一個復雜而艱巨的過程。中國社會結構轉型和經濟體制改革如此緊密地交織在一起,是其他國家很少遇到的;中國社會轉型過程與結構調整、體制轉軌過程的重疊現象,也是其他國家少見的;這場經濟與社會的雙重變革在擁有12億人口、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大國進行,更是其他國家所不曾有過的。中國現在和將來面臨的形勢,也是中國社會工作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中國在12億人口中,有7000多萬65歲以上的老年人,有3億多0~14歲少兒,有6000萬殘疾人,有近3億個家庭。到21世紀上半葉,中國總人口將超過15億,其中有2億多老年人,7000多萬殘疾人,4億少年兒童,與此同時,核心家庭、單親家庭和空巢家庭的比重不斷上升。
  ——中國正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政府職能轉變、企業經營機制轉換,利益分配格局調整和社會階層分化過程中,會出現種種矛盾和摩擦。
  ——中國勞動力資源豐富,但就業壓力很大。現有7億多勞動力,存在著大量隱性失業現象,城鎮失業率在3%左右,農村約有1.5億剩余勞動力需要向非農產業轉移。在今后30年內,每年將新增900多萬勞動力。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顯性失業問題將更加突出。
  ——中國在通向現代化的進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著貧困這一世界性問題。目前,農村尚有6500多萬,城市有1300萬貧困人口,縮減貧困的任務十分繁重。
  總之,中國國情為社會工作拓展領域,廣泛參與、推進專業化和積極發揮作用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二、中國社會工作在改革和發展中不斷創新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的同時,十分注重社會進步和社會發展。以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為重點,積極縮減貧困,切實保障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大力推進社會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1.社會保障制度不斷完善拓展了社會工作空間
  中國社會保險已形成比較完整的體系,內容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社會互助和個人儲蓄積累等項目;其特點是多層次,自助型,充分發揮家庭的保障功能。與此同時,大力開展社會工作,形成了“政府資助和援助,單位補助,公眾捐助,社會互助”的社會工作格局。
  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初具規模。這一制度經過10年改革,以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相結合為特征,適用于城鎮各類企業職工和個體勞動者。目前全國已有9000萬在職職工參加統籌,累計養老保險基金300多億元。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發展迅速。自1991年起步到95年底,有1500多個縣啟動、5000多萬農民參加投保,積累保金50多億元,目前正在穩步推進。在廣大非工業化農村實行這一制度,解決9億農民的養老問題是一個偉大創舉。
  失業保險制度正常運轉。從1987年至1994年間,有1億多職工參加,共救助失業職工400多萬人次,幫助200多萬職工再就業。
  醫療保險制度改革正在試點。目標是建立社會統籌醫療保險基金和個人醫療保險帳戶相結合的社會化醫療保險制度,并使之覆蓋城鎮全體勞動者。
  社會救濟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從1993年開始,上海、廈門等城市陸續建立了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已有20個城市實施,幾十個城市正在制定方案,年內可望在100個左右的城市實行。這對于建立規范化的社會救濟制度,配合企業改革,維護城市社會穩定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社會福利體制改革繼續深入。逐步改變國家包辦福利事業的做法,基本形成了國家、集體和個人一齊辦的社會化發展格局。截止1995年底,全國有各類社會福利設施4萬多個,有社會福利企業5萬多個,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就業率達到60%以上。社區社會福利服務業成效顯著。全國有社區服務設施近10萬個,便民利民服務網點20多萬個,社區服務志愿者組織5萬多個,專職和兼職社工達76萬人,志愿服務者達315萬之多。
  屬于特殊社會保障的優撫安置制度日趨完善。對現役軍人、傷殘軍人、退伍軍人以及烈士家屬、因公犧牲軍人家庭、病故軍人家屬和現役軍人家庭實行依法優待撫恤,對退伍軍人和軍隊離退休干部實施接收安置和服務管理,撫恤補助標準逐步提高。
   2.縮減貧困工作成為社會參與的熱點
  中國始終把扶貧濟困作為各級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尤其是從80年代以來,中央和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反貧困政策和措施,向貧困宣戰。各級政府成立專門機構,中央和地方政府財政普遍建立了專項資金,扶持貧困地區改善交通、能源、通訊、文化、衛生、教育等基礎設施,提高其自我發展能力。國家機關每年選派工作團進行定點扶貧;各級地方政府選派優秀干部到貧困地區任職;各級政府部門到貧困地區開展對口或科技扶貧、教育扶貧等工作;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和西部貧困地區開展一幫一的扶貧;民政部門把單純的生活救濟和扶持生產結合起來,變“輸血”為“造血”。同時深入貧困戶家中做個案工作,幫助貧困戶轉變觀念,樹立信心,發揮潛能;對有一定生產經營能力的貧困戶,從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給予扶持,使其通過生產勞動擺脫貧困;廣大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紛紛向貧困地區投資辦廠、捐款捐物,幫助祖國縮減貧困,等等,使農村貧困人口從1978年的2.5億人減少到目前的6500萬人。今年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消除貧困年,中國將加大扶貧工作力度,爭取取得更大的成效。
   3.婦女、兒童、老年人和殘疾人合法權益保護提高了社會工作法
   制化水平
  中國頒布實施了《婦女權益保障法》,保障婦女在婚姻、教育、就業、勞動報酬、政治參與和人身自由等方面,享有與男子平等的權利。目前中國婦女的從業人數已占社會總就業人44%。中國頒布實施了《未成年人保護法》,賦予了少年兒童在教育、醫療、防疫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特殊權利,同時規定了家長、學校、工作單位和國家有關部門對少年兒童健康成長負有的責任。隨著醫療衛生和生活條件的改善,中國的嬰兒死亡率已下降到3.5%,其中城市已降至1.45%,在同等經濟發展水平國家中位居前列。中國有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國家在憲法、民法、刑法、婚姻法和繼承法等法律中,對老年人的特殊權利作了明確的規定,使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得到了應有的保障。同時,國家積極發展老年福利、醫療、文化、教育、衛生、體育事業,創造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良好生活環境。國家頒布實施了《殘疾人保障法》,保障殘疾人在教育、婚姻、就業、醫療和社會參與等方面,享有與健全人平等的權利。
   三、繼續發展社會工作,迎接跨世紀挑戰
  今后一個時期,是中國社會工作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重要時期。中國將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更加注重社會工作的發展,加強社會工作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建設,為跨世紀的社會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第一,加速社會化和產業化進程,進一步完善社會工作體系。
  社會化是中國社會工作發展的方向,也是世界社會工作發展的主流。就中國而言,社會工作社會化的內容很多,任務也十分艱巨。主要有:社會工作對象的社會化,既要以特殊對象為重點,又要面向全體社會成員;資金籌集社會化,即國家和各級政府要加大對社會工作的資金投入,同時要依靠社會力量多渠道籌集資金,建立社會工作發展基金,為社會工作的發展提供物質基礎;服務設施社會化,即機關、企事業單位的服務設施要向社會開放,社會工作服務設施也要向社會開放,提高服務的社會化水平;社會工作隊伍的社會化,即要加快社會工作專業人員的培養,逐步建立和壯大專業社會工作者隊伍,同時也要加強兼職和志愿服務隊伍的發展,鼓勵和引導社會成員以不同形式參與社會工作;管理體制社會化,即實行單位、部門管理和社會化管理相結合,以社會化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
  社會工作產業化,是中國社會工作者在實踐中創造出來的社會工作模式。在傳統體制下,中國的社會福利服務是政府和單位單向供給的純福利消費,福利享受者不承担任何責任。結果不僅造成資源的浪費,而且也養成了福利享受者的依賴性和不正確的債權觀念,導致政府的負担越來越重,80年代以來,中國進行了社會福利服務產業化的探索,并且取得了成功的經驗。今后,要進一步規范社會工作的產業化方向,完善以社會效益為主,兼顧經濟效益的社會工作運行機制。
  第二,加強社會工作專業教育和理論研究,促進社會工作的專業化。
  中國的社會工作專業建設正處在起步階段,離社會工作實踐的需要尚有很大的距離。今后一個時期,要貫徹國家、社會和社會工作團體相結合,發展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的方針,采取學校教育、短期培訓和方法技術普及等多種形式,培養社會工作專業人才;要組織力量認真總結、研究中國社會工作實踐經驗,同時借鑒國外的社會工作理論和方法技術,逐步形成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工作知識體系和科學方法;要逐步推行社會工作的職業化,建立符合中國實際的社會工作專業人員的錄用、聘任制度,建立社會工作專業技術職務的評、聘制度,強化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的管理,避免有限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流失。
  第三,加強統籌規劃,完善參與機制,提高社會工作的整體水平。
  加強整合,增進參與是社會工作發展的大趨勢,也是中國社會工作的發展目標。社會工作的整合必須適應社會結構變革和社會工作發展的需要。因此,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加強社會工作的全面規劃、統籌安排和綜合協調,加強宏觀管理;要合理分配社會資源,促進地區之間社會工作的協調發展;積極鼓勵和引導各類社會工作主體和社會工作精誠團結、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協調發展,社會工作的參與,要在政府的統一規劃和具體指導下,鼓勵和提倡社會事業社會辦,重視和發揮非政府組織和社區的作用,扶持和引導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社會福利服務事業;要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保護參與者的合法權益,同時要加強民間組織和社會團體從事社會工作的管理。要加大社會工作的宣傳力度,提高非政府組織和人民群眾的社會參與意識。
  女士們、先生們,我們正站在世紀的交匯點上,世界的政治、經濟格局正在發生變化。和平和發展將是21世紀的主旋律。這對我們社會工作者和我們為之獻身的事業來說,都將是一個明媚的春天。我衷心地祝愿世界各國的社會工作者創造出更加輝煌的業績,祝愿我們的事業欣欣向榮、蒸蒸日上,闊步邁向美好的21世紀。
  (本文系閻明復同志在國際社會工作者聯合會國際社會工作教育學院聯會1996年聯合世界會議開幕式上的演講)
  
  
  
社會工作南昌4-7C4社會學閻明復19971997 作者:社會工作南昌4-7C4社會學閻明復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1:27:56

[新一篇] 中國社會政策框架特征與社會工作發展戰略

[舊一篇] 中國社會轉型時期的憲政發展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