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自然價值規律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長期以來,由于對自然價值規律缺乏系統的研究,人們在這個問題上存在著許多片面的甚至錯誤的看法。有的觀點認為,自然價值是純主觀的東西,是人類主體對自然客體的自我表露,而否認自然客體對自然價值的制約作用;也有的觀點認為,自然價值是自然之物的固有屬性,從而否認人作為主體對自然價值的決定性作用,這些認識上的錯誤,又必然導致人類行為的不良后果,人們盲目地開發自然帶來了資源枯竭、野生動物滅絕、臭氧層破壞、生態失衡等一系列全球性危機。在嚴酷的現實面前,人們又容易陷入被動、僵化的局面,以致悲觀主義盛行。在筆者看來,理順人與自然的關系,正確評價人類行為的生態后果,自然環境保護戰略的制定都需要以我們對自然價值規律的認識與肯定為前提。筆者不揣冒昧,就自然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和基本要求,發表一己之見,以期學人專家們批評指正。
  首先,有必要介紹兩個重要概念:自然有用性,自然價值。二者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自然有用性即自然之物的有用性,指自然之物及其運動過程本身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人類需要的屬性或功能。自然價值指自然物質及其運動過程本身具有的、能夠滿足人類主體需要、實現主體欲望、達到主體目的的具有效用的屬性或功能。兩個概念形式上極其相似,以致于許多人將二者相混淆,在一些論文、著作中常將二者等同起來,實際上,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自然有用性是自然之物本身的固有屬性,因而是客觀的,對于人類來說始終是客觀存在的,并不以我們的意識為轉移;而自然價值的定義包含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自然之物本身具有的能夠滿足人類主體需要的屬性或功能,第二層意思是這種屬性或功能必須實現主體欲望、達到主體目的,具有效用性,前者是自然價值存在的前提,后者是自然價值產生的條件,因此說自然價值是自然之物在與人發生關系時所表現出來的一種關系屬性,而不是固有屬性。自然有用性與自然價值又是相互聯系的,自然價值完全存在于自然之物的固有屬性--有用性之中,沒有有用性,便沒有價值,自然有用性是自然價值產生和存在的源泉,人與自然相互作用是自然價值產生和存在的條件。
  筆者姑妄提出自然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和基本要求為:自然之物的有用性是自然之物在其演化過程中內在地、客觀地生成的;自然價值是自然之物的有用性的體現和發揮,是在人與自然主客體之間相互作用時產生的;自然價值量在人的活動過程中不斷發生變化,人與自然之間必需實行等價交換。
  自然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和基本要求包括四個內容,即自然有用性的生成;自然價值的產生;自然價值量的變化;人與自然之間的等價交換。前兩個內容揭示了自然價值的形成規律,自然有用性具有客觀性,自然價值則是自然有用性在人的活動過程中的體現和發揮,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第三個內容揭示了自然價值的變化規律,自然之物的價值量是一個可變量,隨著人的活動而不斷改變,變化的方向又常是自然價值量的減少。第四個內容是自然價值規律的基本要求,自然價值量不斷減少,這從客觀上要求人與自然之間實行等價交換。下面從四個方面依次加以說明。
    一 自然之物的有用性是自然之物在其演化過程中內在地、客觀地生成的。
  馬克思寫道:自然物質“都是許多屬性的總和,因此可以在不同的方面有用。”(《資本論》第一卷,《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48頁)馬克思在這里指出自然之物的有用性是同自然物質的許多屬性聯系在一起的。某一自然物同時具有許多屬性,比如說水,它的物理屬性是無色、無味、常溫下呈液態等;化學屬性是一個水分子,含兩個氫原子,一個氧原子等等,還有其它許多方面的屬性。同樣,水在許多方面對人來說有用,可以解渴,助消化,治病(古代埃及人經常給病人灌水治病),還可以潔身以利健康,滅火消災,湖泊可供觀賞,大海、湖泊還具有至關重要的生態調節作用等等。因此,自然之物的有用性也具有多種形式。從人類主體的認知能力來看,它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為人所認識和利用的自然有用性,另一類是尚未為人所知的有用性,因此人類對自然有用性的認識和利用是一個隨著人類認識能力的不斷提高而逐漸豐富和完善的過程。
  自然有用性是客觀的,就是說自然之物的有用性對于整個人類來說始終是客觀存在的,并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某一自然之物,只要具有滿足人的需求的功能和屬性,它就具有有用性,不管人對其功能與屬性認識與否,不管人主觀上需要還是不需要,它的有用性始終是存在的。例如,維生素有用性的發現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本來,人體對于維生素有一種客觀的生理需要,缺少了維生素,就會影響發育,就要生病,嚴重缺乏就會導致死亡,可見維生素對于人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必需而不可缺少。然而維生素的發現卻是近代科學興起之后的事,英國早期的商船是帆船,航速慢,往往在海上航行數月,由于缺乏營養學知識,出海時海員們所帶的食物是面粉和咸肉,經過一段時間,船員們牙齦出血,體力漸漸不支,有的病倒,有的死了被拋入海中,人們不知其故;有一次一個病得奄奄一息的船員被同伴們從船上拖下來,棄置在非洲大陸的海岸上,在半昏迷之中,生理需要的內驅力促使他抓到身邊植物的枝葉就往嘴里塞,咀嚼吮吸它們的汁液,過了一段時間,他的病居然漸漸好轉起來,終至于康復,后來只身回到英國。醫學家們從他傳奇般的經歷判斷,人們光吃面包和咸肉,大概不行,可能其中缺少了人體所需要的某種東西,這啟發了醫學專家,他們由此判斷,新鮮植物中必有人體所需要的某種東西,經過實驗室的實驗和對新鮮果蔬成分的分析,化驗,提取,導致了醫藥史上有名的維生素C的發現,從此人們認識了維生素的有用性。醫生們證明,人們光吃面包和咸肉而不吃果蔬,不到一個月就會因維生素C缺乏而牙齦出血,這是壞血病的前兆。在這之前的千百萬年里,人們盡管和今天一樣需要維生素并且天天從天然食物中攝取之,但人們對它的有用性卻一無所知,可維生素的有用性卻始終是存在的。
  自然有用性的內在地生成,這是和人工之物有用性的外在性特征相比較而言的。所謂人工之物,是指人類有意識生產出來的產品,既包括物質產品,也包括精神產品,在這些產品被生產出來以前,人類在大腦中便預先形成了有關它們有用性的概念,它們的有用性邏輯地先于它們的存在,正因為它們具有有用性,所以它們才獲得自己的存在。自然之物的情形就大不相同了,自然之物的有用性不是由人類所賦予的,而是它們的存在所固有的,自然之物的存在本身即代表了它們的有用性,自然之物的有用性就在于它們的存在本身。自然之物有用性不是專為人類而存在的,但它們的存在構成了人類存在的必要條件,破壞了它們的存在,也就破壞了它們的有用性。例如植物的存在就意味著進行光合作用,而人類的生活離不開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所吸收的太陽能量以及釋放的氧氣。自然之物的有用性具有內在性,人類不能去創造它,只能去認識它。
    二 自然價值是自然之物有用性的體現與發揮,是在人與自然主客體之間相互作用時產生的。
  自然有用性的體現與發揮是與人緊密相聯的。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寫道:“動物只是按照它所屬的那個種的尺度和需要來建造,而人卻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并且懂得怎樣處處都把內在尺度適用到對象上去”。在這里,馬克思指出了人的生產中兩個尺度相統一的思想,而兩個尺度也就是主體的價值尺度與客體的外在尺度,自然之物外在尺度也就是自然之物本身所具有的有用性,“主體內在尺度所指的,正是主客體相互作用中的主體性內容方面,正是在實踐—一認識活動中實現的客體主體化過程,而這些,也正是‘價值關系’的內容。”(《價值論》第102頁,李德順著)人在進行生產時,一方面,要使自己的活動符合自然事物本身的客觀價值尺度,即要按照自然之物的有用性來進行,生產者要服從客體,使主體客體化,因為人的生產只能從自然之物現實地是怎樣的和如何成為怎樣的這一前提出發;另一方面,又要使自己的活動符合自己的內在價值尺度,把自己的內在價值尺度運用到對象上去,按內在尺度,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依照主體的需要和價值目標使客體服從主體,使自然客體的有用性得以體現和發揮出來,即客體主體化,因為生產的目的是要使自然之物對于人類來說應當成為怎樣,從而從自然之物的客觀尺度和自己的內在尺度的統一上,對自然之物進行分解和綜合,改變其自在的現行形態,創造符合于人自己本性和需要的客體,達到主體對客體的實踐掌握。
  因此,自然之物之所以具有價值,是相對于人來說的,自然之物是否具有價值,一方面取決于是否具有滿足人的需求的功能和屬性,另一方面取決于是否實現主體欲望,達到主體目的,具有效用性。自然之物是客體,人是主體,自然價值的體現是人與自然主客體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這種相互作用過程有時是直接的,如空氣對人具有價值,它時刻對人發揮作用,為人的呼吸提供必需的氧,與人休戚相關,人須臾不能離開。有時則是間接的,如宇宙學研究約200億年前到150億年前宇宙大爆炸的壯觀景象,從紅移現象推斷現在我們的宇宙以光速向外膨脹,研究河外星系的情景,不斷發現超新星等等,這些天體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都距離我們遙遠已極,看似是與人無什么有用性的“外界物”,但是正是關于這些天體的研究,開闊了人類的視野,滿足了人類不斷增長的求知欲,遙遠天體對人的價值是通過一種間接關系來實現的,這是一種科學研究價值。從人與自然相互作用的不同方式來看,自然價值大致可分為生存環境價值、資源價值、生態價值、審美價值、科學研究價值。
  人是自然價值的主體,人的能動性對自然有用性的體現與發揮起著關鍵的作用,這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加以說明。
  其一,利用自然之物有用性的創造手段是人的本質力量的體現。馬克思認為:“勞動首先是人和自然界之間的過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動來引起、調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的過程。”(《資本論》第一卷,第201-202頁)人同自然物質相對立,人在進行改變自然物質的對象性活動的時候,除了運用他自身的物質力量和物質器官以外,更要緊的是“善假于物”,以延長自身的物質生理器官,突破了人的物質生理器官的局限性,而所謂“善假于物”,即是利用自然之物的有用性,這不僅包含著對自然物質的有用性的認識,而且還要根據人自身的需要,根據人對自己本性的了解,從而掌握對自然之物的利用方式。這樣,人掌握、運用、駕馭各種自然價值,就擴大了自身力量,大大突破了人的自然力量的局限性。
  其二,人的實踐活動表現在認識自然價值的基礎上發現和創造自然之物的使用方式。馬克思指出,自然物質“都是許多屬性的總和,因此可以在不同的方面有用。發現這些不同的方面,從而發現物的多種使用方式,是歷史的事情。”(《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8頁)人利用自然價值,發現自然之物的使用方式,最重要的是認識物的有用性,利用它來創造各種手段,這是對物的一種最根本的使用方式,也是人利用物的價值屬性來滿足自己生活需要的一個必不可少的中間環節。例如,金屬鐵的價值就是人不斷地在實踐中認識和利用其使用方式而體現出來的,最早鐵的發現,大約是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小亞細亞,最初從礦藏熔煉出來的鐵,是冶煉銅和金的附產品,這種產品是稀少的,于是當時人們就視鐵為最貴重的金屬,主要用來做手飾、頭飾加以佩帶,或當做青銅劍的劍柄加以裝飾,奴隸主死了鐵還是貴重的隨葬品,這時人們發現和利用的是鐵的審美價值。公元前1400年左右,小亞細亞地區出現了一定規模的冶鐵,人們開始用鐵制作刀、劍,頻繁的戰爭中人們發現,青銅劍容易折斷,而鐵的韌性比銅要強,不易折斷,于是人們開始用鐵來制作各種兵器和器皿,這時人們發現并利用了鐵耐韌的價值。后來人們把鐵高溫冶煉而成為鋼,鋼的使用方式更加多樣化了。現代科學實驗證明,鐵不僅是人類可以利用的工具,鐵元素還是人體生理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鐵多種多樣的價值的發現和利用,說明人利用自然價值是一個伴隨著人對其多種使用方式的發現和利用而不斷深化的過程,這是一個歷史的、連續的、漸進的過程。
    三 自然價值量在人的活動過程中不斷發生變化。
  自然價值是自然之物有用性的體現與發揮,這種體現與發揮的程度對于不同的主體、不同的條件、不同的環境是不同的,我們用自然價值量來規定它。所謂自然價值量是指自然之物價值的質量與數量,質量指自然之物滿足人類主體需要、實現主體欲望、達到主體目的的功能和特征,數量指具有一定價值質量的自然之物的多少;自然之物有用性的體現和發揮,從其功能、特性上來看,表現為自然價值的質量,從其規模和程度來看,表現為自然價值的數量。比如說水,可以給人解渴、助消化、治病、游泳、潔身、滅火、觀賞等多方面的用途,除此之外,還有維持生態平衡的作用,這諸多功能和特性,就是水的價值的質量,水的多少就是水的價值的數量。
  自然價值量取決于人關于自然價值的認識能力及人具有的實踐能力。某一自然之物之所以有價值,首先是人必須認識到它的有用性,然后通過實踐使自然有用性得以體現和發揮出來,兩個環節缺一不可,如果人認識到某一自然之物的某種有用性,但限于當時人的實踐手段不能使這種有用性得以體現和發揮出來,即不能使之滿足人的需要、實現人的欲望、達到人的目的,那這一自然之物的價值是沒有實現的,即沒有這一價值的質量,沒有質量也就無所謂價值的數量,二者總是相互統一、不可分割的。人的認識能力和實踐手段達到什么樣的水平,自然價值量也就達到什么樣的水平,而一定階段人的認識能力和實踐手段是有限度的,因而自然價值量具有有限性,這種有限性一方面是特定的自然之物其價值質量是有限性的,即其為人所用的功能和特性是有限的,對于一定時期(有時是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來說,物的這種功能和特性處于相對穩定、不變的狀態,只有當人的認識產生新的飛躍,實踐又開拓出物的新的有用性,才會有新的為人所有的功能和特性,即有新的價值質量。另一方面,具有一定自然價值質量的自然之物其數量也是有限的,數量的有限性是由自然的再生能力所決定的,一種自然之物的再生能力是有限的,而且極其脆弱,譬如一個新物種的產生往往要經過幾十萬年,而一個物種的消失常是一瞬間的事。
  自然價值量在人的活動過程中不斷發生變化,這種變化的一個顯著特點是自然價值量不斷減少。自然價值量的不斷減少是自然價值量的有限性所決定的,人類開發自然,不斷向自然索取,隨著現代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人類過份地攝取各種自然資源,而常常忽視對環境自然加以愛惜、保護,因而使得某些自然價值量迅速減少。其一,某些自然之物的價值質量不斷喪失。自然之物具有的滿足人的欲望、達到人的目的的功能和特性得以體現和發揮是有一定的條件的,一旦失去了這些條件,自然之物的有用性也就發生變化,甚至消失殆盡。某些恒定性資源如水與空氣,只要處理得當,保護得力,人可以永久使用,但現在水、空氣污染程度很大,水、空氣的價值質量逐步下降,特別是大城市,這已成為一大隱患,嚴重困擾著人的生存。其二,某些自然之物的價值數量急劇減少。對于非更新性資源來說,自然的貯存量是極其有限的,隨著人的不斷開發利用,其數量很快地減少,拿能源資源來說,已探明煤的總儲量為6400億噸。年采35億噸,僅夠人類開采200年,石油儲量為880億噸,過了28年也將枯竭。無疑這些情況必須引起全人類的高度重視。
    四 人與自然之間必需實行等價交換。
  人與自然的本質關系是一種價值關系,人與自然相對立、相矛盾,而解決這種對立和矛盾就依靠價值交換,價值交換貫穿于人對自然的一切活動過程之中。然而長期以來,人們將價值交換理解為一種單向性的價值交換,就是人對自然的占有,自然無條件地給予,這種認識指導下的人類實踐使得人與自然的對立、矛盾更加嚴重。恩格斯早就告誡人們:“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517頁)人為什么總是受到自然界的懲罚,從價值關系上來分析,就是人們未能正確認識自然價值規律,片面地認為自然價值純粹是主觀的產物,人可以恣意征服自然。實際上,自然價值既具有客觀性,也具有主觀性,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自然價值的客觀性方面決定了自然價值量的有限性,自然價值量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類征服自然,自然反過來也報復人類。因此,人要做到與自然和諧相處,就必需與自然進行雙向性的公平交易,等價交換。
  所謂人與自然之間的等價交換指的是人在實踐活動中所消耗的自然價值量應在人的實踐活動過程中得到同等量的可以是不同形式的價值量的補償。等價交換是自然價值規律的客觀要求。在人與自然的價值交換過程中,人是主體,自然是客體,自然有用性的體現與發揮,關于自然價值的認識和利用,都離不開人,人起著主導的、決定性的作用,因此人與自然的等價交換是依靠人來實現的。人對于自然,應當是既利用,又創造,在索取的同時又要有給予,講拿來主義,又講奉獻精神。
  等價交換的實現主要有以下三條途徑:第一,自然價值量的直接補充。人具有主觀能動性,隨著人的認識和實踐能力的不斷提高,許多新的自然價值不斷為人所認識和利用,即不斷開發出自然之物新的有用性。首先,人類不斷發現自然之物新的價值的質,比如,在能源危機日益嚴重的情況下,科學家發現了鈾、釷等核物質嶄新的屬性和功能,利用它得到了原子能,目前關于原子核能的開發利用已進入第三代,即開發研制人類理想的、清潔的又取之不盡的核聚變能,現已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這項技術一旦試制成功,能投入商業應用的話,必將帶來能源史上一場新的偉大的革命,鈾、釷等核礦物質的能源價值逐漸地取代煤、石油等的價值。其次是數量的直接補充,對于某些可更新性資源,包括動物、植物,只要改善其生存環境和生長條件,使之不斷繁衍、生長,其數量也就不斷增多。第二,改善自然環境,確保恒定性資源的價值量的長期穩定。對于許多恒定性資源,如水、空氣,臭氧層等等,其有用性的生成、存在都是有特定條件的,這個條件一旦遭受破壞,其有用性的生成便會遭到遏制,自然有用性會慢慢減退,甚至消失殆盡。因此,保護好自然環境是直接關系到人類生死存亡的大問題。比如,距離地表10-50公里處被稱之為宇宙服的臭氣層,它的作用是吸收掉危害生命的太陽紫外輻射,使之不能到達地表。當代工業污染造成了一個1700萬平方公里的臭氧洞,給人類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據專家們預測,臭氧層每減少1%,意味著地球上多50萬皮膚癌患者。人間無女媧,補天乏術,人類必須小心翼翼控制污染,予以保護,預計臭氧洞的恢復至少需要150年。第三,改進實踐手段,提高自然價值利用率。同一自然之物,在不同的技術手段等條件下,人們利用其價值的效率是不一樣的,可見,技術的改造是提高自然價值利用率的關鍵。人們利用煤、汽油等燃料的熱量,1896年法國里諾發明的內燃機僅4%,1876年德國奧托的內燃機達12--14%。1939年法國霍茲華爾斯的內燃機達20%,到了現在熱效率達到了30--40%,特別是現在采用磁流體發電技術,用煤直接燃燒(先除去氮、硫等雜質),把高溫燃氣(1000℃左右)垂直進入強磁場,使其產生電流,這種發電方式使煤的利用率達到50--80%,這樣不僅大大提高了煤炭資源的利用率,而且減少了污染。此外,現代工業應著眼于綜合開發、綜合利用自然價值,許多單一具有負作用的工業廢品,將其適當地組合起來,便可構成一個優化系統,例如,氯堿廠、煉油廠、硫化納與造紙廠之間的廢水可循環利用,既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又避免了廢水的排泄。
  由以上分析可知,自然價值規律是關于人與自然的本質關系的進一步認識,即從價值的角度來剖析人與自然之間的聯系,揭示自然變化規律和對人類活動的要求。自然價值規律是客觀的,不同歷史時期,不同的科學技術時代,其具體表現形式、特點可以不同,但是它的基本內容和基本要求都是一樣的。
                        (責任編輯:章克團)
  
  
  
求索長沙061-066B1哲學原理曹山河19951995 作者:求索長沙061-066B1哲學原理曹山河19951995

網載 2013-09-10 21:31:50

[新一篇] 論聯合國發展觀念的更新與豐富

[舊一篇] 論自然的價值及其主體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