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軒現象”的出版學透視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曹文軒已經“火”了快十年了。在90年代,這個兒童文學并不十分走俏的年代里,一個兒童文學作家竟“火”遍了海峽兩岸,而且一“火”就是近十年,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業內人士稱,這是“曹文軒現象”。
  共和國50周年大慶的前夕,報紙刊出了第四屆國家圖書獎和第七屆“五個一工程”獎的獲獎名單。曹文軒一下子又得了三個獎:《草房子》分獲國家圖書獎和“五個一工程”獎;《紅瓦》獲國家圖書獎提名獎。“曹文軒現象”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天上掉不下曹文軒
  如果說,天上或許能夠掉下個“林妹妹”,卻無論如何掉不下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從地里挖出來的。二十多年前,在那個連田野上的風都挾著階級斗爭火藥味的年月里,農村出身的文學青年曹文軒有幸遇到了一位好心的縣文化館創作員——李有干先生。李先生愛惜人才,傾力指點。在他的精心雕琢之下,一塊瑰玉漸漸脫璞現身。早年江蘇出版社的編輯給予了曹文軒最初的鼓勵,將他的一篇小故事《緊弦》印成了鉛字。從此,曹文軒走上了通往文學圣殿的羊腸小道。日后的艱辛跋涉自不必說,重要的是邁出了第一步。
  時下的人們常常感嘆:優秀的文學作品太少了,尤其是優秀的兒童文學原創作品太少了。殊不知,沒有優秀的作家,何來優秀的作品?不注重培養和扶持文學新人,又哪里能得出優秀的作家?今天的我們應當自問一句:過去的十幾年,我們做了什么?有沒有一直普遍地將培養作者的使命放在應有的重要位置上?如果我們現在仍然不能這樣做,那么十幾年以后,又會怎樣?在這一點上,我們必須進行長期不懈的努力,任何急功近利的手段都不可能產生良好的效果。
      出版人的眼光和氣度
  如果說,自1988年4 月榮獲第一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再見了,我的小星星》)時起,曹文軒就已在兒童文學創作界頗有一些名氣了的話,那么,他真正大“火”起來,還是在90年代。
  早在80年代末期,古老的金陵城里就出現了一位獨具慧眼、氣度過人的優秀編輯,他就是后來的江蘇少兒出版社的副總、編輯、今天的江蘇文藝出版社社長、鼎鼎大名的昆山才子劉健屏。那時的劉健屏,于揚子江畔的高云嶺,獨上高樓,極目神州。他那充滿睿智的目光在俊采星馳中搜尋,最后緊緊地盯住了已身為北大中文系教授的曹文軒。后來,就有了《山羊不吃天堂草》的誕生。該書1991年12月由江蘇少兒出版社出版,次年榮獲第三屆宋慶齡兒童文學獎金獎和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兒童文學作品集評獎一等獎。曹文軒從此大“火”起來;并隨著該書在臺灣的出版及獲獎,“火”遍了海峽兩岸。當然,作為出版者,江蘇少兒社也從中獲益匪淺。
  出版人的眼光,在相當大的程度上能決定作品的命運,能影響作家成長的軌跡,也能為自身的發展開一扇窗或關一道門。而出版人的氣度決定了他能做多大的事,他的能力和水平則決定了他怎樣去做且能把事情做到什么程度。
  精明的劉健屏自然不會輕易地放過曹文軒,他執著地認為,曹文軒一定還能寫出更好的作品。所以,在他制造了另外一大新聞——買斷著名動物小說家沈石溪——之后,又找到已經佳作迭出、大紅大紫的曹文軒:你一定要再寫一部長篇給我們出版,你一定會寫得更好。你再忙也得寫,誰讓我們是朋友呢?我們絕對相信你,也請你相信我們。我們一定把你的書出好,一定大力進行宣傳。對書的發行量我們也有信心,稿酬我們現在就預付……面對這樣的出版人,知情重義的作家還能說什么呢?于是,在教學、科研的百忙之中,在熬過一個個不眠之夜以后,又一部力作誕生了,這就是今天為江蘇少兒出版社贏得了巨大榮譽的《草房子》。
      需要這樣的大手筆
  如果說,《草房子》的組稿過程已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出版人的眼光和氣度的話,那么,這本書的包裝、推廣和宣傳過程則尤其能夠顯示出版人的韜略和專業水平。
  江蘇少兒出版社得到了《草房子》的手稿,如獲至寶。他們請出資深編輯祁智和郁敬湘出任責編,又對美編姚紅委以重任,請她担任該書的裝幀設計。才華橫溢的姚紅女士果然不負眾望,將這本難得的佳作打扮得人見人愛。尤其是該書的精裝本,簡直就是一份精美的生日贈品。在進行圖書本體包裝的同時,江蘇少兒社又開始了下一步的大包裝——宣傳與推廣。顏煦之、劉健屏兩位老總心勁十足。他們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草房子》的樣書剛剛出廠,還帶著一股油墨香,就被送進了許多方家的書齋。接下來,大型的作品討論會在京舉行,鴻儒紛至,盛況空前。陳昌本、高洪波等領導的講話,浦曼汀、樊發稼等學者的發言,一致給予這部作品以高度的評價。高人宏論,發了《中華讀書報》一個整版。影響之廣,實屬罕見。
  江蘇少兒社為《草房子》所做的許許多多宣傳和推廣工作無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是,付出終有回報:《草房子》聲名鵲起,銷售量一再攀升;出版社在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的同時,亦美名遠播,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人們在稱羨這一大手筆的同時,也清楚地看到,當今的出版業需要這樣的大手筆。只有敢于做大事,才有可能做成大事;只有大策劃、大制作,才能帶來高收益。
      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以及出版社的經營思想
  如果說,一本書的賠與賺不能單以其首次印刷的盈虧來進行判斷的話,那么一個出版社的得與失則尤其不能以一時一書的得失來衡量。這里有一個眼光是否長遠,是否具有戰略思想的問題。
  對于一個出版社而言,其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的關系是辯證的,既對立又統一,而且時常相互轉化。經營有方的出版人往往能夠透徹地看待這種關系,有效地調動這兩種資產,使之服務于自身發展的長遠利益。他們往往首先有意識地消耗有形資產,創造更大的無形資產,打出名氣,樹立起一個出版社的品牌,然后在盛名之下,以產品跟進,使無形資產轉化為有形資產。周而復始,形成良性循環。
  江蘇少兒社出版《山羊不吃天堂草》的時候,是將其放在一套叢書之中的。這套叢書名叫“中華當代少年文學叢書”,共14本,多為名家(除曹文軒外,還有夏有志、沈石溪、金曾豪、秦文君、左泓、陳丹燕、董宏猷等)之作。這套書印裝精美。定價卻很低,首次印刷量也不大。以《山羊不吃天堂草》為例,一本9.375 印張的配有彩色插圖的精裝書,只售3.95元,而首次印數亦只有3760冊。這樣的書,即便在當時書價普遍不高的情形下,首版亦不可能賺錢。但是責任編輯劉健屏不怕,因為他確信這套書的價值與分量,所以胸有成竹;江蘇少兒社也同樣不怕,因為他們并未將眼光只盯在一時一書塊八毛錢的盈虧之上,而是更加關注整體,關注未來。果然,這套書一方面為出版社帶來了巨大的聲譽,贏得了較大的無形資產;另一方面,通過日后的重印再版和出讓版權等方式,其本身在有形資產上的收獲亦效果頗佳。
  江蘇少兒社在《草房子》一書的經營上更是可圈可點。前面的大投入贏得了后面的大產出,而且其無形的收益還將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不斷地得以體現。這本書賣到3萬冊時便已收回了全部的成本, 而據最新統計(1999年10月),該書的發行量已達10萬冊, 總碼洋超過120萬元。預計在未來的一年內,該書的發行量仍將持續上升;受此影響,江蘇少兒社其他圖書的訂貨碼洋亦將有一個較大的增長。
  經營一本好書的意義就是,首先自己充分認識其價值,并且堅信自己的判斷力;然后令更多的人認同出版者的判斷,受益于書的價值。經營一本好書的目的和結果應當是,為出版社贏得最終的綜合效益,而不只是眼前的、單一方面的利益;為出版社帶來無形資產與有形資產最終的雙豐收。這種雙豐收并不一定是同步實現的,常常有先有后;實現的方式也各自不同,或者各有側重。同樣,經常一個出版社,要懂得統籌全局,著眼大勢,認清未來方向,不可因眼前之表象而一葉障目。
  從出版人的視角透視“曹文軒現象”,不能不引出一些必要的思考:文學的繁榮與出版的繁榮是相互依賴的。讀者需要好的作品,這是我們的市場。要長久保持并不斷拓展這個市場,需要我們不斷發現、培養和扶持作者,需要我們與作者建立一種彼此信賴的關系,需要我們具備不凡的眼光、氣度和戰略性的經營思想以及包裝和推廣優秀作品的能力。這樣,也只有這樣,才能給他人及我們自己,提供更多的機會。
  
  
  
出版廣角南寧24~25Z1出版工作江兵20002000江兵:黑龍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作者:出版廣角南寧24~25Z1出版工作江兵20002000

網載 2013-09-10 21:32:51

[新一篇] “文明的獸性”:大眾消費社會的深層危機

[舊一篇] “王冕死了父親”的生成方式  ——兼說漢語“糅合”造句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