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人的適應性培養的社會心理分析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在中國社會的實際生活中,人的社會適應性往往被看作影響個人社會生活成敗的主要個性特征,每一個社會成員終身都得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面對和學習“社會適應”,從不同情境獲得“社會適應性”。
  人的適應性培養是個人認知、控制和調節其行為以適應一定社會情境的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個體的社會行為與社會情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并不是直接的,而是以個體的社會心理活動及其規律性作為中介環節。而專門研究人(包括個體和群體)在與社會交互作用中的社會心理現象及其從屬的社會行為的社會心理學,也就責無旁貸地成為人的適應性培養的首要的指導理論和科學依據。
  一、適應性的社會心理觀
  (一)適應與適應性
  適應這一概念原本是指生物在競爭中適合環境條件而形成一定性狀的現象。人不僅是一個生物體,更重要的是一個社會成員,因此,人的適應主要指社會的適應,就是指個體在自身努力或外界環境的作用下,形成符合社會生活條件和滿足個體需求的某種心理-行為模式的過程。人的適應性則是個體為完成某種社會生活適應過程,形成相應的心理-行為模式的能力。在人的培養上,社會適應性往往指某一種類心理-行為模式中個性特征所適應的社會生活環境范圍大小。凡社會認知、社會情緒、社會技能及社會行為習慣等社會心理特征在多種情境里保持相對穩定的心理-行為模式,稱為一般社會適應性好,或者具有廣泛的社會適應性。有的心理-行為模式僅能適應于某些特殊情境,則稱為特殊社會適應性好。
  (二)社會化是適應性培養的出發點
  在特定的社會與文化環境中,個體形成適應于該社會與文化的人格,學習和掌握該社會所明確規定的行為規則以及不成文的社會常模的過程,叫社會化。
  社會化是使社會和文化得以延續的有效手段,社會化誘使兒童和社會成員去做那些能使社會正常運轉而必須做的事情。社會化包括這樣一些影響:父母為教育子女而對他們進行指導與控制;人們通過語言學習和形成人格而實現相互作用;作為社會角色模式的示范和遵循;婚姻與生兒育女的準備;個人初次進入職業角色以及許多其他類型的訓練;社會活動的參與等等。
  社會化也就是社會群體用來同化其成員的各種壓力的總和,而這許多壓力乃是用來使群體中的個人就范該群體的法則和常模的有效工具。社會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性的根本保證就是通過政治社會化、民族社會化、法律社會化、角色社會化、道德社會化等過程使其社會成員適當地參與社會中的各項活動,從而為群體所接受。
  一個社會群體所奉行的法則或行為規范,對于群體中的個人具有相當的約束力。處于群體中的個人必須對群體所期待的行為準則有所認識并加以遵循,逐漸內化,即把群體規范內化到個人的價值觀念系統中去,變成自己的東西。這種社會規范的內化是個體通過外部活動結構建立起來的內部心理結構,也即心理-行為模式。
  作為生物化的個人,一出生就被置于一個復雜的社會環境中。他必須通過其他個體及群體的相互作用來學習社會規范,滿足其在一定社會情境下的個人需要。社會化的目的就在于使經歷這一過程的個體能夠適當地參與社會生活,為群體所接受。個體只有經過社會化才能由自然人變為適應社會的人。社會化也就是人的適應性培養的出發點。
  二、適應性的主要社會心理特質
  人的適應性主要決定于個體的社會心理特質。一些重要的社會心理特質從根本上影響和規定個人的社會化進程的速度和質量,影響和規定著個人對社會適應的快慢以及適應性大小。
  (一)社會知覺與適應性
  所謂社會知覺是一個人用來整頓和組織社會性刺激的許多有關的思想和概念,包括對他人的知覺、自我知覺、角色知覺、人際關系知覺、行為和事件因果關系的知覺、群體知覺等等。與人的適應性相關的社會知覺主要包括個人知覺與印象管理、社會圖式和歸因過程、控制錯覺等。
  1.個人知覺和印象管理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及相互行為。
  個人在與他人交往時,一方面認識、把握對方的心理狀態及特征,以便對他人做出比較準確的判斷,我們對他人的認識和期望最初完全決定于他形成的印象;另一方面,個體還要考察自己的心理特質、動機、態度和情感等,駕馭自己對人的印象,由于交往的需要人們常常根據情境、交往對象的特點創造出有利于自己的形象,這種試圖控制別人對自己形成某種印象的過程,被稱之為印象管理。恰當的印象管理是人際交往的輔助手段,是人類文明的標志,是個人適應性的量尺。
  2.社會圖式和歸因過程是個人認識社會情境和適應社會需求的重要認知媒介。
  社會圖式意指一套有組織、有結構的社會認知的現象,包括對認知對象的知識、有關該對象各種認知之間的關系以及一些特殊事例,每個人都有關于他人、自己、團體、角色以及事件的圖式。當面對新的社會情境時,個體便調動自己已有的類似情境中處理問題的知識、經驗、技能去幫助認識、解決問題。圖式也將我們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事的預期加以結構化,以便對將來有心理準備。在不同的情境下,個人調動不同的圖式來形成判斷、作出決策,并進而指導自己與他人的交往。讓個體盡可能多地并且正確地建構社會圖式是人的適應性培養的必要訓練變項。
  歸因就是個體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過程或自己的行為過程所進行的因果解釋和推論,通過歸因過程,個體能預測評價人們的行為,以求對環境和行為加以控制。因此,對行為起因的解釋是決定個體如何反應社會情境的重要媒介。人的適應性培養可以通過一定的訓練程序,使個體掌握某種歸因技能,最大程度上消除歸因偏差,形成比較積極的歸因風格。
  3.控制錯覺是一種適應性的意識。
  人不僅有強烈的動機希望去解釋周圍的事件,而且還具有控制我們周圍環境的強烈需求,這就導致人們認為自己對周圍環境或命運有很大的控制力量的信念,有時個人會產生一種對任何事都能控制的意識,即一種控制錯覺。譬如“人定勝天”的口號,“惡有惡報,善有善報”的公正信念,戰勝癌癥的信心等等,都是基于這樣一種假設,即人們能控制自己行為的后果。
  當這種對事物有控制力量的意識受到威脅時,個人便會產生情緒困擾。各種研究顯示:假如一個失去控制意識或控制錯覺,就會感到痛苦,對壓力的反應會增加,工作成就降低,憤怒或敵意增加,或者覺得無助及冷談,但還有一種最主要的反應是,試圖恢復原來的控制意識。即使當人們患了癌癥——一種最難控制并且起因尚未明了的疾病時,他們也試圖以各種不同方式重新恢復這種支配的意識。
  許多心理學家認為,對自身行為和自己生命具有一份強烈的控制意識,在生活中具有極大的適應價值——即使它可能部分基于錯覺。控制錯覺不但不會阻礙適應,它反而可以幫助人們適當地面對問題。
  (二)社會互動與適應性
  人的社會適應性,是通過互動而形成的。人際互動的適應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即人際間溝通的能力、人際關系狀況以及人際互動的協調模式。
  1.人際溝通能力與人際關系狀況是個體適應性的兩大重要指標。
  人類的親和傾向即希望與別人在一起的欲望相當強烈,這就形成了人與人之間的種種聯系。人的親和傾向有二個顯著特點:
  第一,與他人交往所要獲得的回報是多樣化的。羅伯特·魏斯(Robert Welss)(1974)曾分析了人類的親和需求,證明有六條基本的“社會關系律”,即人際關系提供給個體的重要收益:(1)依附感,就是由最親密的人際關系提供給我們的安全感和舒適感;(2)團體歸屬感,與朋友同事、同學、隊友等共享相同的興趣與態度;(3)價值的保證,由于別人的支持而覺得自己是有能力的、有價值的;(4)可靠的同盟感,當我們需要幫助時,必定會有人伸出援助之手的意識;(5)獲得指導,要求提供給我們忠告或信息;(6)愛育的機會,當必需對他人的福利負責或照顧某個人時使我們感覺到被需要被重視。第二,沒有任何一種單獨的人際關系能滿足我們所有的親和傾向。例如,與他人相愛的關系可以提供給我們依附感,但無法提供我們對某一團體的歸屬感。一個多姿多采及健全的社會生活必需有很完整的社會關系網絡,才能滿足所有的社會需求,如果與他人的人際關系無法滿足必須的社會需求時,個人便感受到寂寞的痛苦。每個人都會由于搬家、求學、開始新的工作、出差、生病住院、結婚、離婚等等生活上的改變而產生一種情境寂寞。能否盡快從情境性寂寞里恢復過來,并重新建立一種滿意的社會生活,是衡量個人適應性的主要指標之一。
  然而,生活的豐富、事業的成功、與他人關系的建立和持續,都離不開人際溝通。個人的溝通能力不僅表現在語言溝通,同時也表現在非語言溝通方面,即身體(指臉部表情、手勢、姿勢、外觀等行為)和超語言(指將談話內容除去后的所有信號,如頻率、振幅、速度、音質等)。評價一個人溝通能力主要通過三個維度,即溝通的準確性、主動性和注意水平。準確表述事物的能力是溝通成功的前提;主動溝通者比被動溝通者容易建立并維持廣泛的人際關系,與他人的溝通也較為充分、及時和有效;溝通注意水平高的溝通者能較好地根據反饋調節自己的溝通過程,對對方的溝通形成良好支持,使溝通始終保持較好的彼此對應性而得以順利持續。
  因此,一個人與他人的溝通能力以及人際關系狀況就成為個人社會的適應性的兩個主要指標。
  2.人際關系的協調模式是人的適應性的基本表現形態。
  人際關系里有一個很重要的事實,那就是互動的雙方在評估人際關系的結果時,一個人的結果與其同伴的結果互相關聯,當兩個個體間有不同的偏好及價值時,他們之間就有“不一致的結果”,因此也較容易發生興趣上或利益上的沖突及協調問題,即使最親密的關系也難免有此類沖突發生。當沖突發生時,互動的雙方必須磋商出解決之道,最普遍的解決方式就是選擇另一種二人都能接受但較不喜歡的第三種抉擇,或者二人彼此交換條件輪流完成各自的意圖。
  然而借磋商的方式來平息互動雙方的利益沖突是一種費時費力的舉動,因為磋商極可能引起爭論以及產生不好的感覺。為了避免采取此下策,互動的雙方常常發展出一套規范或規則來協調彼此的行為。有了共同的規范便不需要經常借磋商來達成和諧的行為模式。
  社會文化規范早已對許多種人際關系訂下了某些協調模式,譬如有社會角色規范、社會責任規范、相互性規范、社會公平規范等等,這些規范對互動雙方各自應有的舉動提供了非常特殊的指導原則,其含意包括已經建立好的一些關于互動雙方可能遭遇到并且需要磋商的問題的解決方式。文化規范構成了人際關系協調行為的基本模式,因此“規范遵循”也就是人的適應性的基本表現形態。
  對于文化規范并未給予特別規定的某些人際關系,譬如同性伙伴關系,或者當社會的指導原則變得模糊不清的時候,譬如傳統性別角色規范已開始動搖,互動雙方各自的行為會有較大自由,但必需費更多的努力使得雙方的互動能成功地達到協調。于是,互動的雙方常會通過改進傳統的指導原則或社會常模,創造出自己的對于互動關系中的問題的解決方式。這是一種“規范創造”的過程,也是人際關系協調模式變化和更新的過程,體現了人的適應性的創造品質和靈活性的特點。
  三、適應性培養的社會心理機制
  (一)氣質特性
  氣質是個人在進行心理活動或在行為方式上表現出來的強度、速度、穩定性、靈活性和指向性等動態的心理特征。既表現在情緒產生的快慢、情緒體驗的強弱、情緒狀態的穩定性及情緒變化的幅度上,也表現在行為動作和語言的速度以及靈活性上。氣質可以決定個人的刺激需求,表現在對環境有一定的選擇或逃避活動;氣質可以調節或矯正環境刺激對個人的作用,從而決定個體反應性水平的強弱。
  氣質規定著個人的適應性特點并對個人的適應活動表現起著動力作用,不同的活動對氣質諸種特性的要求各不相同,具有不同氣質特性的個人對社會環境的適應活動也表現著其差異。因此,人的適應性培養必須針對每個人的氣質類型特性的差異,采用不同的對待方式和訓練方法,科學的制定針對不同氣質特性的個人適應性評估指標,形成適宜于不同氣質特性個人的多樣化的社會適應模式。
  (二)認知自我控制
  認知自我控制是指在社會認知中,個體能夠控制自身認知體驗的表現,使個人的認知體驗不被他人所覺察,從而使個體與外界保持平衡,這是自我意識作用的結果。社會心理學中有關認知自我控制的實驗證明,凡是能激發個人產生焦慮的社會刺激,或者將要帶來不愉快的刺激,在其生理反應上以及情緒反應上均非常敏感,但認知傾向卻不積極,個體在認知反應上把這些刺激帶來的體驗壓抑下來,從而減少焦慮,適應社會。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也常常對自己的認知反應加以控制,常常將自己對某些人或行為或事件的真實感受和情緒壓抑下去,竭力使自己在外顯行為(包括表情、姿勢等)上不表現出來,借助自我意識來對自身的認知活動進行控制調節,以適應社會環境,和社會環境保持一致。
  (三)一致性趨力
  在社會心理學里,認知論的主要觀點是,個人的行為決定于他對社會情境的知覺。不論社會情境是如何雜亂無章,人們都會很自然地把對某一社會情境的知覺、想法和信仰組織成一種簡單而有意義的形式,使之變得更有規律可循。這種對環境的知覺、組織和解釋影響著一個人對社會情境的反應。因此,人們具有強烈的欲望希望使他們的認知結構具有一致性并賦予意義。如果不一致,人們就會改變或者重新安排對環境的看法,使之達到協調一致,緩解或者排除不一致帶來的情緒壓力,從而更好地適應多種多樣的社會環境。
  在一已知的情境下,改變或重新安排對環境看法的方式有很多,平衡理論采用“最少努力原則”(least effort principle)來預測人們決定采用何種方式解決不一致,即在最終平衡的目的下,人們以改變最少知覺關系的方式為之。而認知失調論在預測人們如何處理態度與行為之間的不一致時,特別指出,假如行為無法取消或改變,解決不一致的主要方式就是改變自己的態度,使其與已發生的行為保持一致。一致性趨力是個人社會態度的一種適應機能。
  (四)自尊防御
  個人的自尊感是一種積極的行為動機,它有助于個人克服困難和本身的弱點,以便達到社會期望他們達到的那種成果,同時它還能夠促使個人隨時調動自尊防御功能去合理地維護自己的尊嚴。個人的自尊防御功能可能表現為無意識防御,也可能表現為有意識防御。
  無意識的自尊防御功能主要有壓抑作用、投射作用、攝入作用、自居作用、合理化作用、升華作用、解脫作用、轉換作用、退行作用、補償作用、幻想作用和曲解作用等。無意識的自尊防御功能是處在挫折與沖突的緊張情境中的個人,為保持自身情緒的穩定和平衡的一種多為不自覺的適應性傾向。
  有意識的自尊防御功能主要是自利歸因,專指那些能顯耀自我,或防御自尊的歸因,即個人傾向于將自己的成就歸于內部因素,譬如自己的能力、工作的努力或是一般的優點,而傾向于將自己的失敗歸因于外部因素,譬如運氣的不佳、工作有難、氣候不好、環境的壓制等等。自利歸因是歸因過程中最普遍的動機性偏誤,是個人為保持自尊以及保持自己免于自尊受損的需求,它有自我表現和印象整飾的作用,以使別人給自己較高的評價。
《教育研究與實驗》武漢36~40B4心理學許峰20012001許峰 華中師范大學心理學系 郵編:430079 作者:《教育研究與實驗》武漢36~40B4心理學許峰20012001

網載 2013-09-10 21:33:48

[新一篇] 關于人文科學現狀的思考

[舊一篇] 關于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的若干問題與對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