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區化:本世紀美國城市發展的主導趨勢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1980年,美國十年一度的人口統計結果顯示:70年代美國非大都市區人口增長率超過大都市區增長率,這在1810年以來尚屬首次,因而在美國研究城市的學者中引起不小的震動。很多學者據此得出大城市已經衰落的結論。其代表人物美國聯邦農業部的人口統計專家艾爾文·比爾稱70 年代為美國歷史上一個偉大的轉折點。 (注:Carlvin  Bcale,"Rural Areas End Trend, Surpass Cities in Growth, " New YorkTimes, Tuesday, March 3, 1981.)另一代表人物、歷史學家肯尼斯·福克斯則進一步提出,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美國城市分布模式已趨于穩定,“從此可以向大都市區揮手告別了”。(注:Kenneth   Fox,Metropolitan America: Urban Life and Urban Policy in theUnited States, 1940—1980(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1988).)相應地,“逆城市化”論盛行一時。這些認識,也深深地影響了我國學術界,進而成為主張在我國發展中小城市,限制大城市的主要依據之一。事實上,在縱向剖析美國大都市區由初創至今的發展軌跡后,我們即會發現,上述結論未免操之過急,有偏頗之嫌。今天,全面審視大都市區的歷史,不僅有助于準確把握大都市區在美國城市化進程中的歷史地位和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從中所得出的規律性認識可為我國城市化道路的抉擇提供難得的比較參照。
      一、大都市區概念的產生及其修訂
  所謂大都市區,一般來講,包括一個大型的人口中心及其與該中心有較高經濟、 社會整合程度的社區。 美國的大都市區(MetropolitanDistrict)概念于1910年人口統計中首次使用,其標準為:人口在20萬及20萬以上的城市及其周圍10英里范圍內的郊區人口,或者人口在10萬至20萬之間的城市及其10英里范圍的郊區均可合計為大都市人口。(注:Donald J.Bugue, ed., The Popul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Historical Trends and Future Projection(The Free Press, 1985),p.140.)這一概念是適應美國城市迅速發展的需要產生的。進入20世紀后,美國城市化出現了新的現象。一些規模較大的城市超越原有的地域界線,向周邊擴展,將周圍地區納入城市化軌道,并與中心城市緊密相連,融為一體。所以引入大都市區概念把這一地區列為一個整體進行考察十分必要,籍此可更科學和客觀地衡量城市化的水平,為擬定城市相關政策提供依據。此后,為了準確反映大都市區的發展狀況并保持概念的連續性,美國聯邦預算局先后對大都市區的定義進行了多次修改。到1950 年,這種統計區被正式定名為“標準大都市統計區”(Standard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縮寫為SMSA),它包括一個擁有5萬或5萬人口以上的中心城市及擁有75%以上非農業勞動力的郊縣。(注:U.S. Bureau of the Census, 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United  States, 1985(Washington  D. C.1985), Appendix II.Metropolitan area concept and components.)1980年的定義在此基礎上有所補充:“若該區域總人口達到或超過10萬,并且有5 萬人口以上居住在人口統計署劃定的城市化區域中,即使沒有中心城市,也可劃為大都市區。”(注: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1985,p.873;Kenneth Fox, Metropolitan America, p. 251.)1980年的定義還規定,人口在百萬以上的大都市區內,其單獨的組成部分若達到一定的標準,則可劃分為主要大都市統計區(Primary MetropolitanStatistical Area,簡稱PMSA),而任何包含PMSA 的大都市復合體都可以稱為聯合大都市統計區(Consolidated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Area,簡稱為CMSA),這兩個標準,能有區別地反映規模較大的大都市區的發展情況。  1983年SMSA改名為大都市統計區( MetropolitanStatistical Area,簡稱為MSA),其具體標準沒有變化。在實際應用中,大都市區概念已取代以前所一直沿用的以2500人口為底線的城市標準。
      二、大都市區化及其一般發展狀況
  大都市區概念的內涵盡管經歷幾度調整,但它所反映的卻是大城市及其輻射區域在美國社會經濟生活中地位不斷增長的客觀事實,有其重大的實踐意義。在美國城市化過程中,大城市一直呈優先發展的局面,并在空間結構方面有相應的變化。20世紀以前,主要是大城市的市區本身不斷擴大,但尚未形成大都市區。進入20世紀20年代,美國城市人口超過農村人口,大城市人口開始逐漸向郊區遷移,形成了功能相當集中的中心商業區和以居民為主的郊區,構成美國大都市區的兩個基本要素。大都市區的郊區不斷橫向擴展。每當其外延地區達到大都市區規定的標準時,便被劃入大都市區。此后直至今日,美國城市的發展主要是在大都市區范圍內。
  大都市區的發展又可分為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為1920至1940年,在這個時期中,大都市區的規模和數量普遍增長。1920年,美國有58個大都市區,其人口占美國總人口的33.9%;1940年, 大都市區增加到140個,占全國總人口的比例為47.6%,即接近全國人口總數的一半。(注:Kenneth Fox, Metropolitan America, p.34.)至此,大都市區已成為“全國所有地區的主要發展模式”(注:  Kenneth   Fox, Metropolitan America,p.34.)和社會生活的主體, 所以美國學術界一般稱1940年以后為大都市區時代。第二個時期為1940至1990年,主要表現為大型大都市區的優先增長。在這50年中,大都市區數量上升到268個,其人口達兩億,相當全國總人口的80%。其中,人口在百萬以上的大型大都市區發展速度更快。(見下表)其數量由11個增加到40個,人口由3490萬增加到13290萬, 占當時大都市區總人口的比例達68%,占美國總人口的比例由25.5%上升到51.5%。(注:U.S.Bureau ofCensus, Census and You, Vol. 26, No.4,April 1991.)美國人口統計署在公布這一統計結果時,采用了一個醒目的大標題:“全國人口有半數以上居住在大型大都市區!”。(注:Ibid.)這是繼1920 年美國城市人口超過農村人口、1970年美國郊區人口超過市區人口以來又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轉折。截止1994年,居住在大型大都市區的人口占美國總人口的比例更達到56%。(注:Funk & Wagnalls Corporation, Book of Facts 1996 (Microsoft, Shelf in CD).)不同規模的大都市區人口占全國大都市區總人口百分比比較
大都市等級 1950年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1990年100萬以上  52.6%  54.6%  57.8%  54.8%  69%(68%)25-100萬  31.9%   31%  29.9%  31.1%  29%(23%)25萬以下  15.5%  14.4%  12.3%  14.1%  11%(9%)
  此表根據《從殖民地時期到1970年美國歷史統計》第39頁、《1985年美國統計資料概要》第17頁和《1994年美國統計資料概要》第36頁的有關資料整理而成。其中1990年數據為MSA和PMSA,如果按MSA和CMSA計算,大型大都市區所占的比例還會更高,如括號內所示。
  同大都市區、尤其是大型大都市區的發展相連系,60年代以來,美國出現了大都市連綿區(或稱巨大城市帶)。所謂大都市連綿區,即是由數千英里高速公路聯接的綿延不斷的數個大都市復合體,它標志著大都市區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更高的層次。目前已成型并為學術界首肯的共有下列三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巨大城市帶,是以紐約為中心,北起波士頓,南至華盛頓特區,沿大西洋沿岸跨越十個州;中西部大湖區巨大城市帶,是以芝加哥為中心,東起匹茲堡、布法羅、克利夫蘭、底特律,西達圣路易斯,中有密爾沃基、哥倫布,南繞五大湖呈半月形;太平洋沿岸巨大城市帶,以舊金山和洛杉磯兩大都市區為主體,從北部的圣克拉門托向南一直延伸到圣迭戈。這三個巨大城市帶的人口幾乎相當于全國總人口的一半。在美國南部的墨西哥灣地區,以特大城市休斯頓為主體的巨大城市帶也在形成。很多美國學者據此認定,大都市連綿區是未來美國乃至世界城市化的發展方向。(注:Emrys Jones,Metropolis:The World's Great Cit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p.136.有關這三個大都市區發展的詳細情況, 可參見林玲:《城市化與經濟發展》,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2—84頁。)
  如果說在規模上較大的大都市區發展較快,那么在地域方面,則是新興地區的大都市區領先一步。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區域經濟結構發生變化,在聯邦政府的直接扶植和高科技產業的帶動下,以西部和南部為主的“陽光帶”地區日益強盛。相形之下,素以美國工業布局心臟著稱的東北部和中西部卻發展遲緩。(注:關于“陽光帶”現象,可參見拙文:《美國‘陽光帶’城市的崛起述評》,《世界經濟》1991年第12期;《美國西部、‘陽光帶’和城市化》,《世界史研究動態》,1992年第11期。)西部城市史研究的權威性學者卡爾艾博特曾對1970年人口在30萬以上的100個大都市區的發展進行了考察,發現1940至1970年間,在61個增長率在全國平均水平以上的大都市區中,44個位于西部和東南部,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88%位于東北部的大都市區增長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注:Carl Abbott, The Sunbelt: Concept andDefinition, in Gerald Nash ed., The Urban West( Kansas,1979),p.13.)八九十年代,這一趨勢仍十分明顯。大都市區的發展帶動著美國新興地區的崛起,經濟重心不斷西移。(注:參見拙文:《應該如何認識美國經濟重心西移:答鐘文范先生》,《東北師大學報》1996年第4期。
  所以,我們有充分理由認為,20世紀美國城市化的主導趨勢是大都市區,尤其是大型大都市區的發展。這種以大城市為軸心橫向擴展,從而使其市區和郊區規模不斷擴大、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又可稱為大都市區化。與較寬泛的城市化概念相比,大都市區化更準確地概括了大都市區在城市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時突出了城市化在地域上的整體特征,易于把握城市發展的總體趨勢。這種大都市區化不僅限于美國,在西歐和亞洲的日本等發達國家均已普遍出現,(注:Emrys Jones,Metropolis: The World's Great Cities,p.133.)是一帶有規律性的現象,或是說,是城市化達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現象。
      三、大都市區化與郊區化的關系
  郊區的橫向擴展是本世紀二三十年代出現的現象,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尤其是60年代后更形加快,到1970年,全國郊區人口超過居住在市區內的人口,形成繼1920年美國城市人口超過農村人口以來的又一次歷史性轉折。此種現象當然引起很多學者的注意,郊區化一度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甚至被人們視為本世紀美國城市發展的主流。中心城市和郊區是大都市區的兩個基本組成部分。客觀分析郊區和中心區的發展變化,對正確認識大都市區化至關重要。
  自本世紀20年代開始,郊區的發展就已形成規模,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更引人矚目。戰后美國大都市區人口的增長主要是郊區人口的增長。根據美國人口統計,1950至1980年間,郊區人口的增長率分別為:50年代為56.4%,60年代為37.7%,70年代為34.3%。在這段時期中,“大都市區人口增長的80%以上發生在郊區。”(注:Carl Abbott, The Sunbelt: Concept and Definition.)大都市的地域擴展也是通過郊區的蔓延實現的。這種地域蔓延的主要途徑是兼并土地。菲尼克斯和圣何塞是兩個典型。通過兼并,菲尼克斯大都市區在1950至1980年間面積由17.1平方英里增加到324.1平方英里; 圣何塞在此期間地域面積擴展了8倍多,由十幾平方英里增到137 平方英里。(注:Richard M.Bernard and Bradly R.Rice, eds., Sunbelt Cities:Politics and Crowth since WWII (University of Texas, 1983), p.317.)無論從人口數量的增長還是地域的擴展,郊區的發展都是大都市區的主導力量。戰后郊區迅猛發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聯邦政府住房政策的實施、高速公路的修建、人均擁有汽車量的提高以及通訊技術的改善等因素均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郊區的發展并非孤立的現象。隨著郊區人口的增多,零售業、服務業、教育娛樂設施乃至很多公司、金融機構也紛紛出現在郊區。原來集中于中心城市的多種經濟活動日益分散到郊區的各個中心點上。這樣在郊區又形成功能較為完備的中心區,使大都市出現多中心格局。雖然郊區內各中心點功能日益完備,但是仍依賴于中心城市的信息和服務,與中心城市保持一定的聯系。例如會計、保險等活動仍在中心城市中的公司總部中進行。(注: David R.  Goldfield and Blaine A.Brownell, eds., Metropolitan America(Boston, 1990),p.411.)因此,這些郊區并非獨立的社區,是中心城市功能外延的產物,是大都市區有機組成部分。這樣,中心城市與周圍郊區次中心結合起來,構成了大都市區的復中心結構,出現一種全新的城市景觀。(注:拙著:《美國西海岸大城市研究》,東北師大出版社,1994年版,第139頁。)
  相對而言,作為大都市區另一組成部分的中心城市,雖人口增長緩慢,但其功能也在發生實質性的變化。當中心城市達到一定規模,市區空間形成飽和,便不可避免地出現人口外流、產業向其他地區擴散的趨勢。到60年代,由于種族騷亂、財政危機等因素導致中心城市問題惡化,這種外遷的趨勢更為明顯。東北部、中西部許多城市人口甚至出現負增長。(注:Jon C. Teaford, The 20 th-Century American Cities:Problems, Promise and Reality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6),p.152.)但是,中心城市的衰退只是暫時現象, 并非永久性衰退。人口和產業的分散化緩解了中心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擁擠、住房緊張、環境污染等問題,改善了城市生活質量,無形中便利了中心城市的發展。(注:Donald J.Bugue,  The Population of the UnitedStates, p.134.)更為重要的是,中心城市在人口和產業外遷的同時,進行了功能的轉變,完成了從工業經濟向服務性經濟的轉換和升級。具體來說,工業社會中,中心城市的主要職能是生產和居住,隨著戰后美國產業結構轉換和后工業社會的到來,中心城市的居住、生產職能逐步削弱,制造業出現“空心化”,同時,其流通、信息等服務性功能則趨于強化,成為信息交換和經濟決策中心。作為中心城市的神經中樞的中心區(CBD)匯集了產品設計、廣告、生產程序制定、市場營銷、 法律、金融、保險、會計、公關等活動。(注:Mattei Dogan and John D.Kasarda, eds., The Metropolis Era: A World of Giant Cities (SAGE, 1988),Vol.1,p.112.)這些部門并非直接生產經營有形產品,而是涉及無形產品——信息。通過對信息的獲取、加工、判斷、反饋等過程為企業經營管理提供服務。如中心城市人口的絕大多數都是從事第三產業的。中心城市由此向流通、信息等服務性職能轉變。(注:  Doganand Kasarda eds.,op.cit, p.87.)總之,中心城市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功能轉變,保持著頑強的生命力。70年代中期,在中心城市迅速增加的白領工作機會以及完備的服務和娛樂設施的吸引下,大批居民遷往中心城市。僅1975至1977兩年間,全美有300萬人從郊區返回到中心城市。雖然80年代初回流的勢頭減緩,但流向郊區的人口也相應減少,中心城市人口保持穩定。(注:Carl Abbott, The New Urban America:Growth  and  Politics in Sunbelt Cities(University of NorthCarolina Press,1987), p.171.)80年代中期以后回流速度加快。根據1990年人口統計結果,美國最大的50個中心城市中的32個在80年代保持人口增長,百萬以上人口的中心城市增加了29個。(注:U. S.Bureauof Census, Census and You, Vol. 26, No. 4, April 1991.)因此,郊區化與中心城市的復興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大都市區的地位得到強化。顯然,僅僅用郊區化不足以反映這一現象的全貌,在此意義上,稱“大都市區化”更為準確。
  最后還應指出,許多學者在津津樂道于郊區化時,似乎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即郊區的優先發展現象主要集中在大都市區,而非其他地區。郊區人口增加和大都市區人口增加成正比。1970年,在郊區人口超過市區人口時,大都市區人口占全國人口總數隨之上升到68.6 %(注:Kenneth Fox, Metropolitan America, p.51.)。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都市區地位不斷上升。如前面所指出的,大都市區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比例,1990年已達79.6%,非大都市區人口數量則不斷下降,所占全國人口比例持續降低,非大都市區內小城市發展呈萎縮之勢,其郊區的發展更是無足輕重。顯然,如果以郊區化來概括美國城市化的總趨勢,是不妥當的,易使人誤解為美國所有城市的郊區都在快速發展。使用大都市區化可更全面地反映城市化的實際,避免這一誤解。
      四、如何認識70年代大都市區化的低潮
  現在讓我們再回過頭來,討論一下70年代大都市區的低速增長現象。70年代確實是一個令人混淆的時期。從表面上或孤立地看,這段時期大都市區發展似乎并不樂觀。但若把它放在歷史的長時段中,便不難發現,70年代僅是美國城市化進程中的過渡階段。這里涉及兩個問題值得注意:其一,若以單個大都市區為考查對象,大都市區的人口由中心城市流向周圍的郊區,人口似乎流于分散的狀態。但是如果把視角擴大至整個美國,就會發現人口并沒有分散,而是完成了一種新的集中,新興地區的大都市區,尤其是大型大都市區成為新的人口集聚點。1980年,全美75%人口居住于大都市區,其余人口亦多分布于大都市區周圍25英里之內的地區。(注:Edward W. Hanten and Mark J. Kasoff eds.,New Directional  for  the  Mature Metropolis: Policies andStrategies for Change (Cambridge, MA:Schenkman Publishing Co.,1990), p.122.)絕大多數距離大都市區較遠的小城市人口很少增長或不增長,甚至下降。(注:Hanten and Kasoff eds., op.cit., p.122.)就此而言,70年代城市化趨勢仍然為人口向大都市區集中。大城市的集聚效應和擴散效應一直在發揮著作用。其二,不應夸大70年代非大都市區發展的程度。在這十年中,在增長速度方面,非大都市區人口增長15.4%,高于大都市區9.1%的增長速度,但在人口凈增長方面,非大都市區人口數量增長僅840萬,而大都市區人口卻增長了1360 萬。(注: U.S.Bureau of the Census, 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1985(Washington D.C.,1985),p.17.)這是由于,非大都市區人口數量基數小,所以稍有增長,便在速度方面有明顯反映。與此相關的因素還有:有些蔓延到大都市區以外的郊區人口和一些已發展到大都市區規模的小城鎮人口尚未被劃為大都市區人口進行統計,在人口統計結果中沒有得到充分反映。從這些意義上講,70年代非大都市區人口增長比率一度高于大都市區并不能否定大城市、大都市區優先增長的規律。當然,與其他時期相比,70年代大都市區增長確實一度趨緩,其原因主要在于美國經濟結構的調整。當時,在美國和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60年代高科技變革的余波猶在,70年代初滯脹危機的沖擊又至,導致國家之間、地區之間、部門之間乃至城市之間的力量對比發生很大變化。美國一些大都市區的原有經濟結構造成很大沖擊,一些以傳統工業為主(主要在東北部和中西部)的大都市區首當其沖。在此過程中,制造業投資減少,失業率增加,人口自然向其他地區流失。到80年代,這些城市開始進入恢復期,尤其是那些擁有多樣化的經濟結構和多種服務功能的大都市區在日益全球化的經濟競爭中具有相對優勢,經過調整之后重振雄風。80年代大都市區增長速度為11.6%,而非大都市區僅為3.9%。(注:U  .S. Bureau of the Census,  Statistical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 1994(Washington D.C.1995), p.36.)這些足以證明70年代大都市區化一度趨緩是一過渡的臨時性現象。
  縱向觀之,大都市區在本世紀城市發展中確實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大都市區化并非美國所獨有,而是在發達國家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帶有規律性現象。值得注意的是這一現象在美國表現更集中,發育得更成熟,因此也更有比較和借鑒意義。之所以如此,除其他原因外,還在于美國城市化有一個其他國家不可比擬的優勢,即:其歷史進程較少外來偶然或不確定因素(如戰爭或自然災害)干擾,市場經濟對城市化的影響直接而強烈,帶有典型或稱原型特征。城市化與區域開發一道,是在未開發的北美大陸上自東向西依次推進,有清晰的脈絡可循,便于從中尋求規律性的認識。一般而言,人口向大都市區的集中似應發生在地域受限、人口密度高的國家或地區,而這一模式卻率先出現在地域廣闊、人口密度低的美國,顯然更具有說服力。這對大都市區優先發展規律的普遍性無疑是一有力的佐證。(注:經濟學者王建在其訪談錄“‘九大都市圈’:21世紀中國區域布局的設想”(《了望》新聞周刊1996年第37期)中把日本視為大都市區發展的典型,同時卻認為美國是“中小城市為主的城市化道路”,這顯然是一種誤解。事實上,日美兩國都具有大都市區優先增長現象,不同的是,美國是在市場經濟作用下自發產生的,日本則帶有一定的政府統一規劃成分。)
  
  
  
美國研究京65~77C4社會學王旭19991999王旭: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 作者:美國研究京65~77C4社會學王旭19991999

網載 2013-09-10 21:35:00

[新一篇] 大科學時代的科普理念

[舊一篇] 天人感應思想與漢代的社會保障制度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