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語言學研究綜述(一)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H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22x(2000)05-0022-05
  認知科學與語言學結合成一門新的邊緣學科——認知語言學——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表明了語言研究的一個新的發展趨勢。認知語言學對傳統的語言學理論提出了全新的、富有挑戰性的觀點。萊考夫(Lakoff)在他的巨著《范疇》(簡稱)前言中宣稱:“我們正處在思維研究歷史的重要轉折點,糾正兩千年來關于思維的錯誤觀念的關鍵時期已經到來。”(Lakoff: 1987, p. xvi)國內語言學家王福祥、劉潤清在談到語言學研究現狀和發展趨熱時也斷言:“二十年后,認知語言學將是最熱門的課題。”(王福祥,劉潤清,1995)那么,什么是認知語言學?它的認知理論基礎是什么?它的學科性質、研究對象又是什么?本文將作一概述。
  一、經驗主義認知觀
  哲學是語言學的基石和搖籃。語言學派的分水嶺最終可以追溯到不同的語言哲學和認知觀。語言哲學最基本的問題是語言與客觀世界的關系問題。
  對語言研究具有重大影響的是長期統治西方文化與哲學的客觀主義。客觀主義不是單一的哲學觀點,而是萊考夫對多種相同或相似的哲學流派的統稱。(注:“客觀主義”不同于馬克思哲學中的唯物主義。萊考夫用“客觀主義”來統稱以前的所有西方哲學。根據我本人的考察,他的“客觀主義”包括了西方哲學中的唯心主義和唯理主義的東西,因為根據萊考夫(1980)的論述,客觀主義從前蘇格拉底時代一直到現代西方文化和哲學中都占有統治地位。他說:“西方哲學傳統的基石是認為人們可以獲得關于世界絕對真理的觀點”(p.195),認為“客觀主義”源于西方理性主義和經驗論的傳統,來源于笛卡兒唯理主義和二元論,而康德對理性主義和經驗論的綜合也屬于客觀主義,并且一直延伸到后來的邏輯實證論、弗雷格和胡塞爾的唯心主義哲學,并一直到喬姆斯基的新理性主義。按照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客觀主義不過是唯心主義和客觀理性論的大雜燴。在一個極端,理性主義認為,人的先天的推理能力可以為我們提供關于客觀的知識;在另一個極端,經驗論者認為世界的知識來源于人的感知經驗。萊考夫之所以將它們都稱為客觀主義,是因為這些理論都相信“人們可以獲得關于世界普遍正確的、絕對的真理”,獲得真理的方式一方面是人對客觀世界的感知(經驗主義的遺產),另一方面是人的普遍理性抽象的推理(理性論的遺產)。與客觀主義相對的是主觀主義。按照萊考夫的論述,主觀主義屬于浪漫主義傳統,即認為情感、想象和藝術才是到達真理的手段。“非客觀主義”是客觀主義和主觀主義的中間道路,認為知識、真理是相對的,是世界與心靈互動的結果,認識世界的“心”不能脫離其所在的“身”,對世界的認識來源于人本身對現實的經驗,推理有其形體與物質基礎,不是完全任意的、抽象的。)按照萊考夫的觀點,客觀主義始于法國哲學家笛卡爾和德國哲學家康德。笛卡爾主義和康德主義被后來的各種客觀主義思潮繼承和發展,出現了20世紀初的邏輯實證論和弗雷格哲學。客觀主義承認世界的物質性和客觀性,但在他們看來,世界是由相互對立的兩部分組成的:一部分是物質的,另一部分是理念的。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一系列主客體對立的二元論:身/心、感知/概念、形式/內容等,即一方面是物質的世界,另一方面是理性的心智。他們承認人是世界上唯一有理性的動物,人的理性雖然來自對物質世界的感知,但理性不受人自身的生物功能和外部世界特性的制約,人的思維和推理是大腦中概念和理念(ideas)之間的關系運算,是絕對抽象的,無形體的(disembodied)。他們錯誤地將主觀的東西和客觀的東西截然分開,認為理性、思維、觀念、理解是自主的,不受人的生理和物質環境的制約,人類心智是脫離主體的,超驗的,不依賴認識主體的身體經驗及其客觀世界的相互作用。在這種認知觀支配下,他們將語言視為抽象的符號,抽象符號可以獨立于任何機體的特性直接與世界上的事物對應,語言符號之所以獲得意義是通過與外部世界發生聯系。如此將符號與意義嚴格分割開來,是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把思維看作是抽象符號及其規則的邏輯運算。
  按照萊考夫和約翰遜(Johnson)的論述,客觀主義的主要論點如下:
  1.符號的意義來自與外部世界的對應,意義是符號與客觀現實之間的抽象關系。思維是由規則支配的抽象符號的機械運算。
  2.理性的核心是形式邏輯,是純心理過程。
  3.概念是外部世界的抽象的心理表征或邏輯實體,思維是無形體的,可以獨立于人的生理、感知系統和神經系統。
  4.對意義的研究是描述其真值條件和與世界的對應關系。任何對意義的客觀分析最終都要簡化為“字面”概念和命題。
  總之,客觀主義認為通過人的感知覺可以感知客觀世界及其關系,比如人通過觀察、觸摸、移動一塊石頭而認識它。語言中的詞語、概念、命題與客觀事物的特性相對應,語言可以直接準確地表達客觀現實,也只有運用語言,人們才能作出關于世界“真”還是“假”的陳述,才能準確交流關于外部世界的知識。想象和隱喻使人脫離現實,因而是不可靠的,主觀的,個人的。
  在客觀主義觀念支配下,產生了相應的語義觀。客觀主義語義論的早期代表是弗雷格(Frege)。他認為語言符號(sign)有一個客觀的“意義”(sense),通過這個意義,詞語可以“指稱”(refer,reference)某一具體事物;其它的觀念、想象和思維過程都是主觀的,與意義和指稱毫無關系。后來的真值條件語義學即是受到客觀主義的影響,認為語言的意義是以客觀真假值為條件的。語義特征分析法、轉換一生成理論都認為自然語言具有獨立于人之外的客觀意義,是與客觀現實相對的,語義研究即是研究語言符號的客觀意義,研究語言表達如何與客觀世界相對應,其它認知、思維過程是純心理的,與語言研究無關。從傳統的符號三角形語言理論到現代的各種語義理論都認為語言通過概念和指稱關系反映客觀世界,如圖所示:
  語言→概念/指稱關系→客觀世界
  近些年來,隨著認知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人類學、心理學、語言學等對“概念范疇”(conceptual categories)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并在大量證據的基礎上提出了關于范疇、意義、思維和推理與以前不同的非客觀主義(non-objectivist)觀點。他們將這種新的觀點稱為經驗現實主義或簡稱經驗主義(experiential realism,experientialism)。這里的經驗主義不同于哲學史上早期的經驗主義(empiricism),這里的經驗也不是指被動地印在“白板”上的感知印象,而是指由人的身體構造以及與外部世界互動的基本感覺—運動經驗和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有意義的范疇結構和意象圖式。經驗主義認知觀的主要觀點如下:
  1.思維是不能脫離形體的。人類認知結構來自人體的經驗,并以人的感知、動覺、物理和社會的經驗為基礎,對直接概念和基本范疇以及意象圖式進行組織和建構。
  2.思維具有想象性。間接的概念(不是直接來源于經驗的概念)是運用隱喻、轉喻思維方式的結果,并以此超越對外部世界的直接映象或表征(literal mirroring or representation)。就是這種想象力才產生了“抽象”的概念。
  3.語言符號不是對應于客觀的外部世界,而是與認知參與下形成的概念結構相一致。意義與推理也是基于以上概念結構與認知模式。
  4.概念結構和認知模式具有完形特性(gestalt properties)。學習和記憶的認知過程依靠完形結構,而不是抽象符號的機械運算。
  經驗主義承認客觀存在的現實性,但認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不是來自與外在實體的對應,而是來自對現實世界的經驗。所謂“經驗”包括個人或社會集團所有構成事實上或潛在的經驗的感知、動覺以及人與物質環境和社會環境的相互作用的方式等。經驗主義強調經驗在認識世界中的作用,同時也認為認知對經驗能動的組織作用。
  語言是人類一般認知活動的結果,其結構與功能是人類經驗的產物,與客觀世界之間并沒有直接的對應關系,語言的中介是人類經驗所促動的人類概念。所以,語言能力不是獨立于其它認知能力和知識的一個自主的形式系統,而是認知機制的一部分。句法也不是自主的、任意的,而是有理據和動因的,是由認知、語義、語用等因素促動的。
  經驗主義還強調理解和想象的作用。理解是解釋意義和推理所必需的。想象不僅在發現、發明和創造中起著重要作用,而且還是意義、理解和推理的中心。馬克·約翰遜(Mark Johnson)在《心中之身》一書一開始就說:“沒有想象,世界上的一切將是沒有意義的;沒有想象,我們無法理解我們的經驗;沒有想象,我們就不能推斷關于世界的知識。”(1987: preface)
  經驗主義因此特別重視隱喻(注:認知語言學中“隱喻”一詞不僅指語言中的隱喻修辭,而且指人們以一事物認識、理解、思考和表達另一事物的認知和思維方式。從廣義上講,“隱喻”可以包括隱喻和轉喻兩個概念,因為,它們具有類似的認知規律。有時也用“比喻”(figurative)來統稱隱喻和轉喻。)對人類認知體系和語言形成的作用,因為隱喻將理性(reason)和想象結合起來。理性涉及范疇化、包含和推理,而想象是以一事物對待另一事物,是隱喻思維過程。人類日常思維大部分是隱喻,推理也運用隱喻思維,所以人的理性本質上是想象的、隱喻的。隱喻是人們理解不能直接理解的事物的重要工具之一,但這并不意味著世界上沒有真理,而是說對世界的認識不能獨立于人和人的認知體系。
  二、對語言基本問題的重新認識
  認知語言學就是在上述認識論、語言觀及其信念的基礎上形成的新一代的語言理論。在上述信念指導下,認知語言學在對大量語言現象,特別是對隱喻語言進行系統研究的基礎上,對一些傳統的語言問題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再認識,提出了新的見解和解釋,現總結如下:
  1.語言與客觀世界的關系
  傳統的觀點認為語言符號與客觀世界之間是由大腦中的概念相連接,而概念的作用只是一種連接紐帶,沒有中調人的認知對概念形成的作用。所以,語言符號與客觀世界有對應的關系。認知語言觀承認客觀世界的現實性及對語言形成的本源作用,但更強調人的認知的參與作用,認為語言不能直接反映客觀世界,而是由人對客觀世界的認知介于其間,“心生而言立”,其模式是:
  客觀世界→認知加工→概念→語言符號
  2.語言的任意性問題
  長期以來,索緒爾的“任意性”被看作是語言的特性之一,因為語言符號的能指和所指之間沒有任何自然的聯系,或者聯系是不可論證的,即符號對現實中跟它沒有自然聯系的所指來說是任意的,約定俗成的。后來的結構主義和喬姆斯基的理論將任意性觀念推到了極致,認為不僅單個符號所指和能指之間的關系是任意的,其排列組合構成的語言結構與意義之間的關系也是任意的。既然語言的結構無法找到外在的動因,就只好把語言說成是任意的符號系統。各種語言之間的差別似乎證明了這一點。認知語言學對語言的任意性提出了疑問,認為語言的共性說明語言決不完全是任意的創造,而是受認知環境(包括人的生理環境、人的認知能力等)和社會環境的制約,在很大程度上是有理據的。盡管語言符號在基本范疇等級上(在不可分析為更小單位的詞素上)有一定的任意性,或者有些已經喪失了理據,但是在構成上位或下屬范疇的詞或詞組的過程中,在構成更大語言單位——短語和句子中,是有動因的,有理據的。但其動因和理據不在于語言形式直接反映外部世界的事物,而在于反映人對世界的認知方式,即語言形式相對于人的認知結構來說不是任意的。語言是由客觀世界、人的認知、社會文化及其語用因素促動的象征符號系統。可見,認知語言學雖未完全否定語言的任意性,但語言的任意性被大大地降低了。
  3.范疇與概念
  過去的觀點認為范疇是由所有成員共有的(也只有范疇成員才具有的)客觀特性來定義的、有明確邊界的集合。而最新認知科學研究表明,雖然有些范疇符合古典的范疇模式,但大多數范疇是圍繞原型建構的、具有家族相似性的邊界模糊的輻射狀結構,因為其成員的屬性不是完全來自客觀事物,而是涉及理解和認知結構,如完形圖式、意象、隱喻和轉喻。這樣,范疇以人類認知結構為基礎,不是與外部世界直接對應。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概念不是由客觀世界的直接關系所定義,而是基于人的感知、動覺能力和認知能力。為此,語言符號的意義代表一個互相關聯的認知范疇和語義范疇,是變化的,動態的。
  4.隱喻
  隱喻一直被認為是語言的異體表達方式,其意義可簡化為字面的命題意義。然而更多的證據證明隱喻是普遍的,不可簡化的。人類理解的想象結構直接影響隱喻意義的本質,并規約我們的理性推理。隱喻是人類認識和表達世界經驗的一種普遍的方式,隱喻語言也是正常語言的一部分,應當納入語言研究的范圍。
  5.多義現象
  多義現象是一個詞語有多種具有互相關系的意義的語言現象。然而,傳統的語義理論并沒有把握多義現象的全部和本質。認知語言學研究表明,多義現象(包括不同義項和不同詞性)是通過人類認知手段(如隱喻、轉喻)由一個詞的中心意義或基本意義向其它意義延伸的過程、是人類認知范疇和概念化的結果。
  6.語言的形式與意義
  認知語言學認為語言不完全是形式的東西,不是一套規則系統,不能用生成和轉換以及對形式描述的方法來對語言共性進行解釋。語言的詞匯和語法結構都是不同層次的語言單位,是形式與意義相結合構成的具有內在結構的象征符號,具有真實的認知地位。句法的不同形式來自并反映不同的語義。語義不是基于客觀的真值條件,而是對應于認知結構。語言的意義不限于語言內部,而是植根于人與客觀世界的互動的認知,植根于使用者對世界的理解和信念。因此,語義知識和語用知識是不可分的,語言形式是認知、語義、語用等形式之外的因素促動的結果。
  7.推理
  推理不是關于命題“真”或“假”的邏輯判斷,也不是脫離形體的抽象符號之間的邏輯運算,而是以人對客觀世界的經驗和認知模式為基礎的。認知是人的生理進化的產物,受其所在的形體和對世界感知的制約。推理也不能脫離大腦所在的身體與外部環境,不是抽象的,而是主客體互動基礎上的理性的推理,是基于人對世界的感知、經驗和認知。對抽象概念的理解和推理是基于由此形成的想象能力。
  對以上語言基本問題的重新認識使得語言學家認識到對語言研究的客觀主義的態度應得到徹底糾正,任何對意義和理性的充分解釋必須以既有生理和物質基礎又有想象結構的認知為前提。
  三、認知語言學的內涵及研究范圍
  目前,“認知”是很時髦的詞,往往有一種傾向,很多語言研究都貼上“認知”的標簽。所以,在這里有必要首先澄清和限定“認知”在認知語言學中的含義。
  從廣義上講,認知是與人的智能與知識有關的,所以,它具有廣泛的含義。認識和命名一件新事物是確定其范疇的認知過程,學會一項技能是認知的結果,解決一個問題是認知能力的體現。認知語言學中講的“認知”只局限于與人們學習、運用語言有關的認知,而不是傳統上所說的對語言系統規則掌握的認知。傳統的語言學滿足于建構與生成符合語法和語義上可接受的句子的規則,對語義則用“客觀”的語義特征來描述,認為這些句法規則和語義特征存在于人的大腦記憶中,因此,也是“認知”的。F·昂格雷爾和施密德(F. Ungerer & H.-J. Schmid)稱這種觀點為邏輯觀(the logical view)。與此不同的是,認知語言學理論采取了兩種語言認知觀:經驗觀(the expeiential view)和突顯觀(the prominence view)。經驗觀主張語言研究不僅要建立邏輯規則和客觀定義,還應采取更符合人的經驗的方法。實驗證明,對于“小轎車”的概念,人們不僅可以說出它的客觀特征,而且還能把他們有關車的經驗中的聯想和印象也加入進來,盡管有些純粹是個人的經歷,但有些如“舒適”、“速度快”、“顯示社會地位”等是人們共同的經驗,而這些都超出了過去語言學的客觀描述。這些特征反映了人們感知世界和與之相互作用的方式。
  對世界完形經驗使人們從兩個基本層面上認識世界:一是基本范疇,也就是說,人是從具有完形的中間層面開始,向更高或更低層面認識世界的;另一個基本層面是從具體事物的原型向外擴展到更抽象的事物和概念的。如此,人們對具體的,可以直接理解的事物的經驗,為我們認識更復雜的概念和抽象的事物提供了基礎。經驗觀的優越性在于它可以提供對語言和意義更豐富、更自然的描述。為了探索經驗的秘密,我們必須超越對語言的邏輯分析,來研究語言非客觀的意義及隱喻意義。非客觀意義和隱喻意義是人們對事物認知的結果,在人們對世界進行范疇化認知中具有重要作用。
  語言超越邏輯推理和客觀性的另一方面是對所表達的信息的選擇和安排。每個事物的發生都是一個連續的動作,而語言描述不可能是連續的,而只能是選擇重要的點,其它部分由受話者去填補,這就有一個選擇哪一部分進行表達的問題。以車撞樹為例,我們腦海里可能會想象車如何失去控制,怎樣沖出道路,撞在樹上,而發話者只選擇了最后一部分,這是因為我們的注意力集中于最后的關鍵時刻。此外,我們對最后階級的描述也可用不同的方式,我們可以說"The car crashed intothe tree",也可以說"The tree was hit by the car"。前一句是描寫事物較自然的方法,這是因為移動的車是事故最突顯的方面,所以,我們選擇車為主語。當我們想說明樹的狀語時,我們可能選擇后一句,因為這時突顯的是樹,而不是車。可見,同一事件可以選擇不同的句子形式來表達,而句子形式的選擇是觀察事物不同的方式中突顯不同的方面決定的,這就對為什么選擇不同的句型作出了解釋。突顯原則對句法分析的相關性不亞于句法邏輯規則。
  基于以上原則,認知語言學研究人對世界的感知、經驗、觀察事物的方式如何影響人們對語言的使用,特別是在同樣符合語言規范的條件下如何選擇不同的詞與句子來表達非客觀的意義,這就是目前認知語言學關于“認知”的含義。盡管有人認為這樣的理論未免過于深奧,難以進行形式化的研究,但這畢竟是語言的一個方面,它是解釋性的,是傳統語言學的規則描寫所解決不了的。
  總之,認知語言學把語言看作是一種認知活動,是以認知為出發點,研究語言形式和意義及其規律的科學,“是基于人們對世界的經驗和對世界進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來研究語言的學科”。(F. Ungerer & H.J.Schmid,1996.Introduction)也就是說,認知語言學研究與認知有關的語言的產生、獲得、使用、理解過程中的一些共同規律及其與思維、記憶有關的語言知識結構模式。按照認知語言學的觀點,語言知識和非語言知識是難以區分的,語言的產生是對世界認知的結果,是以認知為基礎的;語言運用和理解的過程也是認知處理過程,所謂語言知識只不過是關于世界的知識固化于語言符號而已。所以,對語言認知的研究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語言概念形成中的認知,即人是怎樣運用語言符號對事物進行概念化的;這涉及基本范疇與認知圖式、意象與隱喻認知模式等。另一方面是語言使用和理解的認知過程,即人是怎樣運用語言結構實現其交際功能,這涉及語義結構中的突顯與選擇。下面就將認知語言學具體的研究領域做一介紹:
  1.范疇化與原型理論
  語言的基礎是范疇化的能力,即對世界上千差萬別的事物進行分辨、歸類,進而形成概念的過程和能力。沒有這種高級的認知活動,人類就不能了解周圍的一切,就無法對經驗進行處理和推理,就無法用語言進行交流。在語言研究中,范疇化指的是人們對世界進行概括,歸類,并賦予其語言符號的過程。
  從亞里士多德時代到維根斯坦以前的古典范疇理論認為,范疇是由具有必要和充分的客觀特征的成員所定義和組成的,范疇來源于客觀世界既定的分類,與進行范疇化的主體無關;范疇有明確的邊界,其成員具有同等的地位。基于古典的范疇理論,以前的語言研究一方面認為詞的概念與客觀的范疇是對應的,是可以明確定義的;另一方面還抽象出一些特征來定義各類語議范疇,如音位、語義、詞類等。
  近二三十年來的認知科學發現概念范疇和語言范疇不符合傳統的理論。哲學家和認知人類學家對顏色范疇以及其它事物范疇(拉博夫<Labov>對cup、mug、bowl,羅施<Rosch>對furniture、vehicle、bird的辨知試驗)的研究都證明范疇不是客觀世界的真實反映,而是人通過身體及心智對真實世界的特性進行能動處理的結果,是客觀因素與生理、心理、文化因素互相作用的結果。范疇的邊界是模糊的,互相滲透的,其成員具有家族相似性,其中與其它成員有更多的共性的成員具有中心成員的地位,即范疇的原型。范疇研究還分離出認知的一個重要層面,即基本范疇。新的范疇理論認為人們是以原型為核心,以基本范疇為基礎認知世界的。既然語言是以認知為基礎的,范疇化認知也充分體現在語言符號中。語言中的詞代表的事物范疇中有中心的和邊緣成員之分,詞義范疇也是不斷變化的。其內部結構具有其本義項和非基本義項。語言中的詞匯又可分為基本范疇詞、上位詞和下屬詞,基本范疇詞具有最突顯、最重要的地位。這對研究詞匯如何反映人們對世界的范疇化,以及研究詞匯的內部結構具有重要意義。
  2.隱喻概念
  認知語言學產生的催化劑之一就是對隱喻語言的重新認識。隱喻一直被看作是一種特殊的修辭手段,因而是修辭學、文體學、文學等研究的對象。真正從認知角度觀察和研究隱喻并將其納入語言研究領域的是萊考夫和約翰遜(1980),他們對日常語言中的隱喻進行了研究,認為隱喻不僅僅是語言形式,更重要的是人類普遍的認知方式,是人們以一事物認識、理解、思考、表達另一事物的過程,是概念性的。昂格雷爾和施密德也指出,隱喻是“我們對抽象范疇進行概念化有力的認知工具”。(1996:114)
  隱喻既然是一種概念化的過程,它就不是零散的,而是具有系統性,表現為由源認知域(往往是具體的或先認識的)向目標認知域的映射,如此形成了隱喻概念。除了大量的空間隱喻概念,萊考夫(1980)還列舉了多個隱喻概念,如TIME IS MONEY、LIFE IS A JOURNEY、ARGUMENTS ARE WARS、IDEAS ARE OBJECTS,等等。隱喻語言現象都是這些隱喻概念的具體運用。認知語言學的隱喻認知觀的重要性在于它能解釋一詞(或更大的語言單位)多義現象背后的認知動因,能更好地解釋語義產生、發展和演變的理據,這樣就能將字面(literal)語言和比喻語言放在語言研究統一的理論框架下。
  3.意象圖式
  隱喻的過程是從一個認知域到另一個認知域映射,這一過程不是具體的豐富的形象之間的映射,而是將源認知域的具有抽象結構的意象圖式用于構筑目標域的概念。意象圖式是人們從與外部世界多次的互動經驗中抽象出來并運用于類似的經驗的一個具有高度組織的概念結構,如容器圖式是由里、外和邊界組成的容器概念,路徑圖式是由一點到另一點的路線來體現的。
  意象圖式在認知語言學里是重要的認識模式,它是在人的身體與外界互動過程中形成的人類基本的認知結構,是聯系感知與理性的橋梁。萊考夫的意象圖式理論強調了以下三點:
  a.意象圖式來自人身體的經驗,強調了經驗的生理與空間基礎。
  b.意象圖式存在于概念產生之前,并獨立于概念,強調了語言的認知基礎。
  c.意象圖式為我們理解抽象的經驗和概念提供了結構。
  萊考夫(1978)總結了12種意象圖式,說明了語言的意義,人的推理和創造力的來源,為我們理解周圍的世界和經驗賦予了一致性和結構性。
  收稿日期:1999-11-03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洛陽22~26H1語言文字學趙艷芳20012001認知語言學是在新的哲學觀和認知觀基礎上,以人們對世界的經驗和對世界進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來研究語言的新興語言學科。從基本認知理論、學科性質、研究對象及范圍等方面對認知語言學的內涵加以探討,可以使人們進一步確信:認知語言學將是21世紀語言學研究的一個熱點,也必將推動我國對漢語語言學的認知研究。認知語言學/語言研究/綜述cognitive linguistics/linguistic study/surveyA Survey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Ⅰ)ZHAO Yan-fangDepartment Three,P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Luoyang, Henan Prov. 471003, ChinaFounded on new philosophical and cognitive view of language, cognitive linguistics is a new approach to language on thebasis of our experience of the world and the way we perceiveand conceptualize it.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introductionto its cognitive theory,its nature and study scope. Theauthor believes that it will become a hotspot in the 21stcentury linguistic study and will promote cognitive study ofChinese in our country.趙艷芳(1956-),女,河北省安平縣人,解放軍外國語學院英語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語用學、認知語言學和隱喻學研究。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三系,河南洛陽471003 作者:《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洛陽22~26H1語言文字學趙艷芳20012001認知語言學是在新的哲學觀和認知觀基礎上,以人們對世界的經驗和對世界進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來研究語言的新興語言學科。從基本認知理論、學科性質、研究對象及范圍等方面對認知語言學的內涵加以探討,可以使人們進一步確信:認知語言學將是21世紀語言學研究的一個熱點,也必將推動我國對漢語語言學的認知研究。認知語言學/語言研究/綜述cognitive linguistics/linguistic study/survey

網載 2013-09-10 21:38:09

[新一篇] 認知觀點對專題數據庫系統設計的啟示

[舊一篇] 認知語言學研究綜述(二)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