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美紐斯教育里程碑式的著作《大教學論》的出版,使課堂教學研究成為教育研究的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但只是到了20世紀,課堂管理才成為一大研究熱點,因此,對課堂管理研究進行一番梳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國外課堂管理研究概述
20世紀以來,各種各樣的教育改革在世界范圍內如火如荼地開展,從國家的教育改革到中小學的具體教育教學內容、方式方法的改革連綿不斷,這些改革始終將教學改革作為重點,使教學的改革和研究成為一股世界性的潮流。而隨著教學研究的進一步深化,人們開始以科學的態度與方法研究課堂和課堂管理,試圖通過對課堂管理的研究,達到提高教學的效率與質量的目的。
20世紀對課堂管理的關注,首先是得到了心理學研究的支持,他們通過對傳統課堂管理的弊端的抨擊,確立了各種課堂管理的新觀念,并試圖尋找課堂管理的心理學基礎,心理學的研究為課堂管理確立了一種新的研究思路。如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學》,確立了一種客觀的研究精神,對行為主義、格式塔心理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只是行為主義較桑代克的聯結主義更為極端,因此,行為主義開始對桑代克的效果律等進行改造,并用于課堂管理實踐。而以斯金納為代表的新行為主義更加重視心理學在教育領域的應用,這對課堂管理的研究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行為方法(behavioristic method)已成為課堂管理的主要模式,它強調通過確切地告知學生教師所期望或反對的行為,伴以各種強化(reinforcement)方式,對學生的行為給予矯正。以行為主義為代表的心理學對人的行為的關注這一理論研究范式的確立及其在課堂管理中的應用,使課堂管理在科學化的軌道上走向深入,并在以后的幾十年中占據了主導地位,成為課堂管理研究的主要理論。到了20世紀60年代,由于認知心理學和人本主義心理學在教育理論及教育改革中優勢地位的獲得,課堂管理理論產生了一種新的范式的轉換,如認知心理學強調從對人的認知的分析入手,試圖使學生了解課堂管理的一般規范,理解教師課堂管理行為的原因與方法,從而使學生形成自覺的課堂行為,并由此形成積極的師生關系,維持與促進課堂秩序,如向學生說明行為的目標,使學生明了其行為與結果之間的邏輯聯系,進而產生教師所期望的行為;而人本主義心理學則從對學生的需要、潛能的分析入手,對人的行為產生的原因和發生機制進行研究,進而將這種研究運用于課堂,形成各種各樣的行為控制方法和技術,如Glasser的現實療法就強調將課堂建設成一種積極的、富有啟迪的環境,教師應向學生提供最好的機會去發掘隸屬感、成就感和積極的自我認同。心理學的研究范式與研究思路,為課堂管理提供了方法論指導,使課堂管理一方面有了其基本的理論基礎和研究范式,另一方面也構成了心理學研究的實際應用的一個重要領域。
隨著哲學、社會學、生態學、管理學等學科在當代的發展,其研究的思路、研究的成果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課堂管理的研究,如對課堂環境的布置、課堂中師生關系的改善、學生問題行為的處理、師生的控制與服從、對抗與磋商等問題的研究,無不借鑒這些學科的研究成果,這從另一個側面豐富并完善了課堂管理的理論基礎,使課堂管理研究更加具有時代發展的特色。
多種學科的參與,使課堂管理研究成為教育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也使課堂管理在研究范圍、研究范式、研究成果的應用上逐步走向深入與全面。綜觀西方課堂管理理論研究,可以總結出以下特點:一是注重實效性,即強調理論研究對課堂管理實際的指導,通過分析當代課堂管理的相關文獻,就可以發現,策略性研究是任何課堂管理研究理論的重點,相關的課堂管理指導用書數不勝數,其目的就是要幫助教師解決各種課堂中的實際問題,因此,課堂管理的文獻大多是師范生和進修教師學習的基本文獻;二是注重理論取向的多元化,西方課堂管理的研究常常是為我所用,行為主義、人文主義、認知學派有時在一個課堂管理理論或范式中都有所體現,而哲學、社會學、管理學、生態學的相關理論與成果也為課堂管理研究所利用,形成了課堂管理的多種多樣的研究范式,產生了處理課堂問題的各種模式;三是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學性,一般的課堂管理理論研究,常常都是強調通過實際的調查和實驗,用統計學對相關資料進行分析,進而得到相應的答案(這其中也不免有一些自己經驗的總結),但方法上的精確化和數量化,能基本保證結論的說服力。
西方課堂管理理論研究也存在較多的問題,如理論取向的多元化使教師在使用各種管理的策略時往往無所適從,“百科全書”式的管理模式與方式方法更無法窮盡所有的課堂問題及其解決途徑,精確化的研究又會使課堂中人性的因素受到忽視,一句話,西方課堂管理的研究一方面通過對各種問題的深入分析,為解決各種實際的課堂問題提供了理論指導;另一方面,它又缺乏一種對各種觀點的整合,形成了各自為政的局面。
二、我國對課堂管理的研究
我國自19世紀末20世紀初新式教育制度確立以后,課堂教學得以在教育制度中占有一席之地,它對于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此后的幾十年間,課堂教學及管理受到廣泛的重視,這其中雖不乏真知灼見,但屬借鑒國外、經驗總結研究。新中國成立后,一般將課堂管理研究歸屬教學論,由于受凱洛夫主編的《教育學》的影響,教學論研究幾乎都將課堂管理排斥在外,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學論將其研究的著眼點集中于課堂教學,在結構的安排、內容的選擇上始終圍繞著教學這一主要任務,并對于教學的任務、意義、內容、教學過程的規律、教學的原則、方法和組織形式進行了較為全面而深入的探討,這種研究方式,無疑對于把握教學論的體系、結構和內容具有重大的意義,但這種研究卻忽略了課堂管理對于教學的重要意義。
直到90年代,我國的教學論著作中才開始有了課堂管理的專章研究,如劉克蘭主編的《現代教學論》(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胡淑珍等編著的《教學技能》(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田慧生等著的《教學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施良方和崔允huǒ@①主編的《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華東師大出版社1999年版),這些研究,常常由于篇幅的局限,未能全面地探討課堂管理的方方面面,缺乏對課堂管理的整體把握,有時甚至將課堂管理與課堂教學和課堂教學管理混為一談,但這些研究開始注意到課堂管理對于課堂教學的積極意義,試圖形成一種全新的課堂管理理論和正確的課堂管理理念。
與此同時,對課堂管理的研究也吸引了教育心理學的參與,他們從心理學的角度,對如何“通過探討教學活動中教學組織、主體互動、教學調控的規律”進行研究(張大均,1997)。這些研究包括陳琦等著的《當代教育心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皮連生主編的《學與教的心理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張大均主編《教學心理學》(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黃希庭主編《心理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這些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所強調的重點仍然是課堂教學方面,實際上,它們并未涉及對整個課堂管理的所有方面的研究。
從當前的情況看,也有人從社會學、生態學等方面對課堂管理進行研究,如吳康寧等著的《課堂教學社會學》(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范國睿著《教育生態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等,這些研究更從另一個側面和研究角度對課堂管理的具體問題進行了分析,如課堂中規范的制定與執行、師生之間的對抗與服從、課堂環境建設,但仍然未涉及對課堂管理的全面研究。此外,近年來發表的涉及課堂管理的相關論文,大多數也是從一個側面或某一層次切入,往往缺乏從整體上對課堂管理的理性思考或對課堂管理作為一個連續的、整體的動態過程的研究。
綜觀我國現有的課堂管理的理論研究,屬借鑒與介紹國外的多,自己獨立研究的少;理論構建的多,實驗研究少;模式研究多,實用研究少。同時,在一些基本的問題上,如課堂管理的概念、課堂管理的理論基礎、課堂管理所應具有的理念和目標、課堂規范的制定與執行等,沒有獲得清晰的認識。不可否認,由于多門學科的介入,較之以前的課堂管理研究,已表現出了以下進步:即課堂管理已經成為教學理論和心理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廣大理論工作者的參與,使課堂管理具有更多的理性成分,也使教師在實際的課堂中能避免純粹的經驗辦事,同時,多種多樣的課堂管理的模式、方法與技術的研究,為教師解決實際問題提供了可以利用的指南。
三、課堂管理研究的內容
綜觀當代國內外課堂管理研究,一般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的。
(一)行為研究(behavior research)。課堂管理的目標是調控與引導學生的行為,使學生在課堂中能將注意力集中于與教學目標相關的內容上,基于這樣的目的,課堂管理必然將行為研究作為課堂管理的基礎,為教師系統地描述與解釋學生行為的一般原理,給教師提供安排學生行為的工具(Shirley & Jonothan,1987)。
對學生的行為研究又包括對需要與人性的分析(如Maslow的需要層次理論、Lewin的場論、Mcgregord的X理論與Y理論等等,這是對人的行為的基礎的分析)、影響學生積極行為的因素分析(如Herzberg的雙因素理論、Smith的公平理論、教育心理學對學生學習動機、注意、情感、意志等因素與學生的學業成績的關系的研究,并認為這些因素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行為模式研究(主要說明學生行為一般機理與結構,行為的階段模式與步驟,目的是為了使教師能更好地了解學生的行為基礎)等。這些研究,一般是借用其他學科如管理學、行為科學的研究成果,但卻為教師在課堂管理中對學生的引導和控制提供了充分而全面的理論依據。
(二)課堂環境研究。自Lewin提出著名的行為公式B=F(PE)(B代表行為,F為函數,P為個體,E為環境),強調環境對人的影響的重要意義后,一些研究者試圖將他的理論運用于課堂管理實際,如Fraser(1986)認為,Lewin的研究為人們研究班級生活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為此,Fraser通過對環境的全面分析,指出了如何構建新的適合于學生發展的課堂環境的積極意義。但真正意義上的課堂環境研究卻是20世紀60~70年代才開始的,此時的研究采用了較為精確和數量的方法,特別是針對課堂物理環境的研究,如Birren關于教室內的光線、顏色對學生學習的影響的研究,McVey對教室中光線、顏色、空氣、溫度、濕度、噪音以及座位的編排方式對學生學習的影響的研究,60年代以后出現的開放課堂(open classroom)的實踐和對其教育意義的研究分析等。可以看出,這些研究都集中于對課堂的物理環境的分析,直到80年代,人們才將注意力轉向對課堂其他環境如心理環境的研究。Walberg對班級社會心理環境對學生學習的影響,班級社會心理環境的內容如競爭、合作、學校教育氣氛,心理環境的研究范圍和研究方法等多個方面作了詳細的闡述(田慧生,1995)。這表明課堂管理對課堂環境的研究的重點已從物理環境轉向心理環境的研究(這并非是對課堂物理環境研究的全盤否定,而是在更高層次上的一種綜合)。
(三)課堂管理策略研究。這是課堂管理研究的一個重點內容,這些研究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1.課堂環境設置策略。主要對有關物理、社會心理環境的教育意義的分析,特別是對課堂環境設置的方法和技術、評價等進行了全面的研究(可參見Shirley & Jonothan,1987;Fraser,1986;Smith & Laslett,1933等)。
2.對學生心理的研究。學生心理發生發展的規律歷來是心理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在教育心理學的研究中,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將學生心理的規律用于教育教學過程,并取得了較為豐碩的研究成果。在課堂管理的研究中,對學生心理規律的關注是要將心理學的研究結果用于課堂,強調通過各種管理策略,使學生獲得較好的發展。
3.課堂常規和規范的制定與執行。課堂常規與規范常常被看作是課堂環境的一部分,但由于研究重點的差異,課堂管理專家傾向于將課堂常規與規范另行研究。這是因為,在課堂上,教師一般都會用較多的時間去執行和維護課堂紀律,保證規范的正常執行(Everton,1994)。對課堂常規與規范的研究又包括:第一,理論模式研究,如Everton(1994)提出了課堂管理規范和常規三種理論模式,即過程—結果/行為研究模式、人種學/解釋學研究模式和系統交流(system communication)研究模式;第二,課堂常規與規范涉及的研究領域,如Hargreaves et al(1975)總結了規則所控制的五個研究領域為師生談話、活動、時間、師生關系、生生關系;第三,課堂規則與常規的規定,新的研究強調學生在規則與常規制定中的參與,以及強調規則與常規對人的積極性的激發;第四,課堂規則與常規的執行,注重引導學生的積極行為等;第五,獎懲的應用研究。
4.課堂管理評價研究。這是對課堂管理的結果及其對學生發展的效用的研究。這些研究所關注的重點是評價的指標、范圍、方法、技術的研究。其著眼點是從最優的課堂管理(excellent classroom management)所應具備的特征的分析出發,對課堂管理所產生的結果的所有方面進行分析,這些研究側重于實際的方法和技術的分析。
5.課堂問題行為研究。課堂中學生的問題行為是最令教師頭疼的問題,研究表明,教師要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處理各種課堂問題。對課堂問題行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第一,問題行為產生的原因分析,Eysenck(1975)提出,遺傳在學生的問題行為的產生上起了重要的作用;魯潔(1995)總結了各種觀點,提出家庭、同輩群體(peer group)的原因;其他人如Fraser等則認為課堂環境也會引發學生的問題行為。第二,解決問題行為的模式研究,樊建華(1995)介紹了西方國家對學生問題行為解決的模式,提出了諸如Canter模式、Skinner模式、Glasser模式、Dreikurs模式、Gordon模式等,這些解決問題行為的模式為具體的課堂管理提供了一種思路和指導思想。第三,問題行為的處理方式與方法,西方國家對于這一問題的研究成果極其豐富,各種課堂管理的著作、調查報告、理論研究、實驗研究充斥了教育刊物,各位研究者又根據自己的研究思路和哲學觀點,提出了較多的策略,其實,這也帶來另一個弊端就是繁雜不堪。
綜上所述,課堂管理理論研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它對于解決課堂實際問題,特別是應用于教師培訓產生了積極的意義。結合國外課堂管理的研究成果和我國的實際,今后我國課堂管理的研究應從課堂管理理論體系的構建入手,深入研究課堂管理策略,更好地使課堂管理理論在教育教學實際工作中發揮作用。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氵加郭
課程·教材·教法京70~72G30中小學學校管理劉家訪20032003劉家訪,四川師范大學教科院。(成都 610068) 作者:課程·教材·教法京70~72G30中小學學校管理劉家訪20032003
網載 2013-09-10 21:3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