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國城市化問題的基本認識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城市化問題是當代社會經濟發展的綜合性重大問題,涉及到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如何協調合理發展的大問題,也涉及到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農村人口適度轉化和人類生存空間高質量化的根本問題。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城市人口絕對量較大的國家。伴隨著市場經濟、工業化和現代化的發展,我國已經出現并將繼續經歷一個城市化快速發展的時期。最近一段時間,城市化問題引起了經濟學界、地理學界和城市規劃學界許多專家學者的興趣,形成了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共同關心的熱點。深化城市發展問題的研究,有助于我們對城市化的內涵、概念及其重要性等問題的認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戰略意義。關于我國城市化的比重、速度以及城市化道路等問題,根據對我國國情研究及國際經驗,提出如下三個方面不成熟的思考,作為拋磚引玉的初作,供領導和專家們參考。
      一、中國的城市化要考慮自己的國情
  我國目前的社會經濟結構,是長期存在的城鄉差異的二元社會結構,改革開放后,此種差異在許多地區有擴大的趨勢。為了解決農村人口轉化、解決農業現代化問題,解決經濟持續增長,減少、避免重復建設,節約耕地,保護環境,持續發展,還應加大推進城市化力度。要“積極開展城鎮體系規劃,建立全國多層次的城鎮布局網絡,將未來6~7億城市化人口合理分布在近1000座城市和近2萬個建制鎮中,依托這些城鎮建立經濟增長點,社會文化活動中心和生態環境保護中心。”[1]
  城市化(Urbanization)是從西方國家引進的專有名詞,在工業化過程中,是人口集聚、城市基礎設施水平提高的一個現代化標志。在我國也有幾種稱呼,如城鎮化、都市化等等。由于人們對城市化概念的不同理解,因而對城市化也有不同解釋。但對城市化基本內涵的理解目前已經比較一致,主要指農村人口向城市地區集聚、農村地區變為城市區域(或農業人口變為非農業人口)的過程,并伴隨著建筑景觀的出現、市政設施完善化,建成區日益擴大的趨勢。城市化的表現主要有城鎮數量的增多、城鎮人口和用地規模的擴大和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的提高以及居民生活方式的變化(很重要的是城市生活質量的現代化)等。關鍵問題是,城市化的動力機制是工業化引起的,城市化是伴隨著工業化過程而來的,是一個很復雜的社會經濟動態發展的客體。
  根據國家統計局歷年資料進行計算分析,我國建國后將近50年中,由于工業化的進程,經濟發展較快(尤其是改革開放后),城市化比重由1949年的10.6%增加到1997年的30%左右,50年內增加20個百分點,每年才增加0.4個百分點,“文革”期間,經濟停滯,城市化過程也很緩慢,幾乎每年僅有0.1~0.2個百分點,城市發展處于低潮時期。然而改革后每年增加0.65個百分點,有些年份卻增加1個百分點(但主要在沿海開放省區),這是中國城市發展的高潮時期[2]。
  中國城市化的最終目的是要促進國民經濟健康、持續、快速發展,實現城鄉居民共同富裕、城鄉經濟共同繁榮、沿海與內地協調發展。目前我國城市化水平與世界水準仍有較大差距。近兩年來,我國城市化水平僅有30%左右(包括城市中的暫住人口、建制鎮中的亦工亦農人口等稱之為穩性城市人口),而世界各國的平均水平已達到45%,發達國家達到70~80%;發展中國家也有50~55%。我國屬于發展中國家,國土廣大(但沙漠、荒漠、高原不適宜人類居住的面積超過40%),經濟發展處于上升時期,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水平也在不斷增長。然而我國人口多,農村人口基數大,土地資源中耕地少,各地自然災害較多。1986~1995年全國耕地平均每年受災面積5033萬hm[2](公頃),中低產田面積占全國耕地總面積的67%。人均經濟實力和人均資源總量遠不及發達國家。90年代中期我國人均耕地近0.11hm[2]不及世界人均耕地0.25hm[2]的44%,全國還有666個縣(區)人均耕地低于聯合國糧農組織規定的0.05hm[2]的警戒線[3]。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充分考慮土地資源的合理分配,要重視我國有限的土地資源,尤其是耕地保護,不能造成糧食供求關系的緊張局面。因此,我國的城市化水平應當慎重地考慮我國國情的特征,特別是人多地少的特殊情況。
  我們認為,在相當一個時期內(今后半個世紀內),我國城市化水平應當界定在50~55%為宜,而不應該盲目追求西方國家不同國情的高指標、高比例。這是對中國的農村人口基數大、有限的耕地資源、投資規模及有限的財力、物力以及城市環境容量、人口、交通壓力等多種因素綜合分析,得出的比較合適的城市化比例。若欲將城市化水平提高到70~75%,就脫離了中國的國情。
      二、城市化比重的提高有一個支撐體系
  中國城市化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戰略與戰術問題,涉及面廣;整個過程也是與國民經濟增長速度、工業化過程以及人口就業、水土資源合理利用及其生態環境質量等密切相關,確立城市化速度與合適的城市化目標,還要從城市發展的支撐體系來考慮。
  城市化的支撐體系包括哪些條件呢?我們認為,應當考慮城市化所需要的用地、水資源、能源、交通、區域性基礎設施投入,以及城市環境容量、質量等問題。土地資源及其開發城市用地是任何一個國家城市發展不可缺少的物質條件。中國人口眾多,人均耕地數量少,世界上一些國土較大的國家,人均耕地都比中國高得多,如美國人均耕地0.91hm[2],加拿大2.05hm[2],澳大利亞1.52hm[2],俄羅斯1.9hm[2],而中國僅有0.11hm[2]。處于工業化初期和步入城市化快速成長期的中國,各類建設用地需求膨脹。目前666個城市建成區總面積達1.955萬km[2],1.7萬個建制鎮占用土地16.4萬km[2]。但中國耕地資源減少的主要原因在于農業本身的改制(退耕還林、退耕還牧等占其67%),其次為鄉鎮企業,農村居民點占用了大量耕地。各地的開發區規模過大,交通建設占地、農村居民點改造以及鄉鎮企業占地不合理、不集約,增加了保護土地、耕地的難度,客觀上也影響了城市化進程[4]。鑒于我國人多地少的國情和經濟發展需求,城鎮要適度發展,城市規模不要盲目擴大,要認真執行科學合理的城鎮總體規劃(北方小城鎮人均用地指標不超過100m[2],南方小城鎮規劃采用85~95m[2];而目前我國小城鎮人均用地實際超過153m[2],有些市、縣甚至更多)。今后小城鎮(包括建制鎮、鄉鎮和縣城)應當集中緊湊地發展,盡量利用一些低平的山坡地、崗地作為建設用地,應當學習日本城鎮建設、節約用地的經驗,促進我國城市化水平穩步提高。
  城鎮發展以及城市化過程中,也要考慮水資源的約束條件及支撐能力。我國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28124.4億m[3],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資源量只及世界人均量的1/4,且季節和地區分布不均。每年有60%以上降水集中在夏秋3~4個月內,洪澇和干旱災害頻繁出現。我國城市缺水的重點地區不是處在干旱與半濕潤的“三北”地區,而是東南濕潤多雨地區的沿海城市和華北平原部分城市。根據水利部1993年預測,我國缺水城市約300個,其中嚴重缺水的城市114個,沿海地區占48個(主要是淡水資源),“沿海缺水城市中,尤其以渤海地區最多、最嚴重,共有嚴重缺水城市25個,占全區一半多。環渤海地區2000年城市總缺水量將達60億m[3],若不能及時建設較大規模解決城市用水的引水工程,則勢必嚴重制約這些城市的社會經濟發展。”[5]城市用水不僅要考慮足夠數量的供水,還有城市用水的質量問題,目前我國許多城市水質下降,影響到人民生活的安定。所以,城市化速度過快、比重過高、水資源條件將對城市的正常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城市發展的支撐體系中還有交通、能源與基礎設施等條件的制約。現在城市中的交通問題十分嚴重,這里暫且不作具體的討論。當前影響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因素中,還有一個環境容量的大問題。我國近年來經濟增長速度保持在8~10%左右,城鎮人口增長速度超過3%,城市不斷向區域環境傾瀉的廢物越來越多,環境的反作用也表現得日益強烈。例如,我國城市中的生活垃圾年產量達一億多噸,人均年產垃圾440kg,據統計1996年全國城市垃圾、糞便清運量達13755萬噸,由于多數填埋場下無防滲透、無密封設施,常使得城市郊區、農村方圓數平方公里的地區環境均受嚴重影響。1995年全國鄉鎮工業污染源121.6萬個,占鄉鎮工業企業總數的16.9%,廢水和固體廢物排放量達59.1億噸和3.8億噸,分別為縣及縣以上工業企業排放量的28.7%和22.4%;SO[,2]和煙塵排放量分別為441.1萬噸和849.5萬噸,對城市環境造成極大的影響。因此,規范小城鎮和鄉鎮企業的發展是城市化進一步深入提高的重要條件之一。
      三、我國城市化道路如何走?
  我國城市化道路問題,很多學者歷來都認為,應該是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但關鍵問題是,農村剩余勞力如何吸納、消化?城鄉一體化如何考慮,最終是否能將近10億多的農民70%轉移到大中小各類城市中去,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社會經濟問題。
  根據今后15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總目標,和到下世紀中葉國民經濟發展分三步走的戰略,適應本世紀內國民經濟年增長率保持8~9%,第二產業增長10%以上,第三產業增長11%左右,預計中國的城市化還將持續增長,并有時加快。根據建設部的遠景規劃:“到2010年或更長一些時間,全國大陸地區設市城市達1000個左右,建制鎮達2~2.5萬個,城鎮人口年均增長達4~5%,全國大陸地區城鎮人口將達到6億多,城市化水平均45%。”[6]我們認為,城市化比重可能偏大了些,也就是說,今后15年內將有2.7億人口要進入各類城市與建制鎮,每年新增城鎮人口的數目達1600萬~1700萬人,那時,城鎮人口壓力、就業安排、城鎮有限空間以及城市環境問題就會突出出來。這么多新增的城鎮人口往哪里安置?如果都放在大城市里,除原有100萬人以上的大城市34個還得發展外,還要新建至少200個百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這是不可能的。仍然把他們固定在農村嗎?也不行。統計表明,從1991年到1997年,我國從事第一產業的勞動力從3.87億人減至3.47億人,6年中農村勞力減少4000萬人,平均每年減少660萬人,按此速度15年后全國富余勞動力約1億多,為了促進工業化、城市化進程,提高我國城市化水平,必須加快農村勞動力的轉化。為了既要保持一定的發展速度,又要維持社會安定,安排好眾多城鄉人口的就業,維持城鄉良好的生態環境,唯一可選擇的道路,就是要協調好大中小城市(包括建制鎮、鄉集鎮)的適度發展,提高城市環境質量,促進現代化的發展;同時將農村剩余勞動力(2010年將近2.7億人;2030年全國總人口將達到人口高峰的16億人,如果那時城市化水平達到60%的話,還得安排剩余勞力3.2億人)合理安排到各大中小城市里,以及建制鎮要吸納60%左右的農村人口,如果不建立以中心城市為依托的多層次的城鎮體系網絡,要將幾億人安排在城市中談何容易。[7][8]
  今后半個世紀內,中國城市化進程應考慮如下幾個因素:一是工業化已進入中期階段,在沿海地區應由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向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產業,走集約經營、內涵挖潛、產業轉換、提高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道路,為數眾多的富余人員將從企業分離,全社會對勞動力的需求將減緩,產業結構轉向以第三產業為主,這將影響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的速度;二是增加城鎮人口,擴大用地規模必須投入巨額資金,特別是城市規模擴大了,建成區范圍內的各種市政設施、管線工程、交通道路以及房地產業都需要多資金投入;第三,城鎮人口增加對土地、水資源、能源和環境質量等方面產生巨大需求。因此,根據上述各種因素與制約條件,我國應當有序、健康、科學合理地實現城市化進程,城市化的比重、速度應當適合中國的國情,使城市現代化持續穩步地實現。
中國方域(行政區劃與地名)太原5~7K91中國地理姚士謀/陳振光19991999 作者:中國方域(行政區劃與地名)太原5~7K91中國地理姚士謀/陳振光19991999

網載 2013-09-10 21:41:55

[新一篇] 關于中國古文字產生的討論  ——圖畫、記號、符號,古文字的三個來源

[舊一篇] 關于中國文化產業現狀的思考與建議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