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作的交匯口處  ——振興豫劇的一種思考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在世紀之交的中原大地,呼喚豫劇的振興,提倡樹立精品意識,創作出內容與形式完美統一、雅俗共賞、震撼人心的戲劇精品藝術,已成為所有有志之士的共識。要創作出這樣無愧于時代的藝術精品,就必須在藝術作品中實現人民性與時代精神的有機統一。時代精神就其本源和意義來說,是人民在一定歷史時期、歷史階段的心理、愿望、善惡的思想情感的集中、折射和哲理性升華;而人民性則指人民在社會生產中的利益性,人民群眾在社會生活中的愿望、智慧、品性及歷史觀念、道德標準、價值尺度和審美要求。只有實現了二者的完美結合,藝術作品才能在當代社會產生“轟動效應”,又能在歷史上形成“深遠影響”。
  豫劇藝術能夠完成這種歷史重任嗎?
  產生于中原大地的藝術奇葩——豫劇,以其激昂奔放的陽剛之氣,本色通俗的自然之美著稱于民族藝術的百花園,而她的發祥地——中原大地,也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這塊大地上的民風、民俗、民族情感,則全息縮影著整個中華民族的心理文化、思想情感。為此,從表現內容、音樂唱腔、表演風格、舞臺美術到服飾裝扮都凝聚著中原人民心理特征,坦露中原人民狂熱生命精髓和寄托中原人民美好情感的豫劇藝術,受到舉國上下、大江南北老百姓的普遍喜愛,完全是合情合理的,遍及全國十六個省市二百多個豫劇專業藝術表演團體,則以其強大的陣容向我們充分展示了豫劇藝術不朽的生命力。然而,這個受到廣大群眾喜愛的藝術品種,盡管不時紅艷綠新,好戲迭出,但令人翹首以盼的嘯傲于民族藝術之林的參天大樹和震撼人心的黃鐘大呂之作始終未能出現。什么原因呢?這正是許多有識之士苦苦思索的問題,也是需要我們認識厘清和解答的問題。
  任何藝術,它的產生、發展、興旺乃至衰敗都與其賴以依存的文化氛圍、人文環境密切相關,它的藝術特點、美學特性都與其依存的文化心理相對應。也就是說,它必須在自己的作品中充分體現出人民的心理、愿望、情感,緊緊相扣著人民性,作品才會受到老百姓歡迎,而豫劇藝術正是在人民性這個“關鍵點”體現出如下幾個特點:
  其一,不論是早期流行的俗曲、土調、小令,還是以后出現的“三國系列”劇、“瓦崗系列”劇、“包公系列”劇、“楊家將系列”劇,不論是解放后出現的表現人民在新生活中嶄新風貌的《朝陽溝》、《李雙雙》,還是新時期出現的描寫改革開放給人們帶來情感變化的《倒霉大叔》以及表現人的價值實現的《紅果,紅了》,表現人格自我完善的《市井人生》,都可以看出創作者們強烈的平民化意識。這些劇目,不論是懲惡揚善,明確道德判斷,還是表現老百姓生活中失落的困惑,精神的渴求,情感的抒發,心靈的撫慰,以及人性的張揚,人格的肯定和創造精神的歌頌,都使豫劇深深植根于廣大人民群眾的土壤之中。
  現代心理學告訴我們:健康的精神世界,是一個不斷剔除心理惰性因素,從舊的心理狀態中掙脫出來的更新過程。一個美的事物,能夠打破人的心理平衡,幫助人剔除心理惰性,喚醒人的心理積極因素,昭示人心靈深處的創造力,給人以精神上的解放。豫劇藝術客觀上正是起著這樣的作用,它貼近生活,貼近人民,通過批判、揭露、諷刺、鞭笞、頌揚、謳歌等手法給老百姓心理以安慰、心靈以凈化、精神以超脫,從而讓老百姓輕松地投入新創造之中。這是豫劇深受人民群眾歡迎的首要原因。
  其二,豫劇藝術美學品格的獨特性,全息縮影著中華民族的心理情感。與秦腔、晉劇的悲壯蒼涼、京劇的悠閑、越劇的秀麗、粵劇的典雅等諸藝術風格不同的是,豫劇的美學風格激昂豪放,本色通俗,質樸自然。在表現內容上多寫恢宏的戰爭場面,紅火的生活畫卷,多頌崇高美、粗獷美、豪放美、自然美。在表現手法上,豫劇多采用大寫意手法,重點場面,潑墨如畫,進行大膽的夸張、描繪甚至變形,不惜簡化許多細節。在塑造人物上,往往突出一點,充分展開,性格鮮明,大棱大角,即使塑造妙齡女郎的藝術形象,也少纖弱、溫柔的女性,多呈現出一種陽剛之氣。如花木蘭、穆桂英、樊梨花、程七奶奶、周鳳蓮,一個個風風火火,呼之欲出。豫劇的質樸通俗、本色自然之美表現在直接貼近老百姓的生活特別是農民的心理情感,完全用農民的眼光觀察、評價世界和人生,用農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語言去表達人的思想情感。在創作語言上,豫劇地域特色鄉土氣息十分濃郁,大量運用中原地區的諺語、俗語、口語、歇后語等,極富個性和生命力,顯得自然通俗,使人倍感親切。形成這種美學品格的因素是十分復雜的,它與豫劇賴以生存發展的地理環境、文化氛圍密切相關。橫貫中原的一瀉千里奔騰到海的黃河和一望無際的曠野平川的豫中東部,養育了人民的豪放慷慨之氣,形成了豫東調、祥符調,而豫西調流行的地域,則是一片崇山峻嶺和黃土沙丘,它帶給人的是堅實深沉的厚重心理品質,豫北調流行的地區,緊鄰多豪杰之氣的齊魯文化和多慷慨之氣的燕趙文化,沙河調流行的豫南地區,與淮河流域相連,那里受到神秘、空靈、秀麗的楚文化之風的影響。自古以來,中原大地多軍事斗爭、宮廷斗爭,洛陽、開封、安陽、南陽、許昌等古老城市曾發生過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故事,這一切使中原文化蒙上了一層層厚重歷史的文化積淀,又使中原文化以博大的胸襟面對其他文化。因而,不論是悲壯蒼涼的西北黃土文化,雄渾蒼茫的東北黑土文化,還是多神秘、空靈、淡遠、秀美之風的江南諸文化,對于富有中原文化特色的豫劇藝術的接納,是那么自然而然,這也正是豫劇為何受到不同文化氛圍影響的老百姓所歡迎的奧秘。
  其三,容納百川,具有廣泛的包容性,使豫劇藝術不斷豐富自身的魅力,并逐步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由于中原大地四通八達,各個品種、流派的藝術,多種文化都可以在這兒匯集,被中原文化所吸收,因而在豫劇藝術中,不但粗獷、豪放、質樸、自然的美學風格占主導地位,而且細膩、委婉、典雅、淡遠、空靈、秀美等美學風格也相映成趣。在描寫生活、塑造人物方面,豫劇藝術也表現出陽剛與陰柔的很好結合,精中有細,剛中含柔,火爆中不乏淡遠,厚重里透出空靈,“愚”“拙”中暗含“機”巧。如《石頭夢》中的王跑,外表木訥、樸實,但骨子里精明、狡黠;《倒霉大叔》中的常有福,誠實中透出智慧,善良里不乏幽默;《能人百不成》中的白世成,精明而倔犟。豫劇的這種巨大包容性不但能使自身不斷地適應著時代的變化,而且也可以跨越本地區而受到不同文化氛圍熏陶的人民的接受,因而它的道路只能是越走越寬。
  可以看出,豫劇藝術在表現老百姓的利益、智慧、思想情感等方面,緊緊地抓住了人民性,也抓住了時代精神的深層基礎,人民是時代的主人,是精神的主體,是創造歷史的動力,豫劇藝術體現的鮮明的人民性,使它具有創作精品藝術的深層基礎,這是我們必須認識清楚并要加以堅持的優勢。但另一方面,一個成功的作家,一件藝術精品,要表現一定歷史時期內隱藏的社會主潮,挖掘出深刻的生活本質,唯一的途徑是處理好人民性與時代精神的有機統一,在二者相交匯的入口處,藝術地反映和表現時代生活中最敏感、最容易激動人心的問題,并站在人民利益的立場上,努力探討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豫劇創作正是在這個交匯口處,顧此失彼,因而,令人翹首以盼的大作、精品遲遲不能出現。
  對時代精神不能進行總體把握與概括,對創作中所要表現的生活事件缺乏一種當代意識的觀照與審視,缺乏對社會性,對人性的終極關懷,而更多地關注對社會大事件的描述,而且是一般化的、浮淺的描述,這是豫劇創作存在的一大弊端。中原大地自古以來乃兵家必爭之地,王朝更迭頻繁,形成了世事易變的格局,由于中原歷史文化積淀深厚,受儒家政治的哲學思想影響較深,這就給中原文化帶來了較強的政治依附性,使中原人處事總是眼睛盯著社會上發生的大事件。另一方面,由于中原文化多了歷朝的宮廷文化、貴族文化、士大夫文化,使得中原文化具有較強的中心意識,它呈現給世人的是一種宏大的氣魄。反映在豫劇創作上,喜歡以強烈的政治意識來審視現實,以宏大的場面來表現生活,自覺不自覺地受題材決定論的影響。對政治的關懷,以熱烈的場面顯示出一種宏大氣勢,對于創作戲劇精品藝術,無疑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在社會生活中,政治是經濟的最集中表現,經濟又是人們生存發展的最根本最基礎性的東西,對政治關懷,無疑是每個社會成員包括戲劇工作者在內的神圣職責,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問題在于,這種對政治的關懷,是用什么藝術形式表現出來的。一個成功的藝術作品,必須用當代意識來審視社會上發生的大事件,用完美的藝術形式把對政治理念的思考轉化成被人們樂于接受的情緒、情感,讓人振奮,讓人激動,產生美感效應。而豫劇創作缺少的恰恰是這種東西,許多作品,往往意念先行,圍繞一個政治理念,編織一個故事,盡管表現的事件大,描寫的場面也大,氣勢也大,但卻顯得直露、淺薄,讓人難以接受。什么是當代意識?它是一種被時代所崇尚的基本氣質與總體氣概,是人類的總體精神追求和理想,是對人類的前景、時代的發展和歷史的走向的高度哲理化概括。這種精神氣質是任何時代任何社會都需要的,因而它是一種超越了時代、超越了社會的人類總體氣概,這正是我們藝術家要著力表現著力開掘的東西。如果我們的創作者能敏銳地捕捉到這種東西,用完美的藝術形象體現出對于生活的目的與意義,對人類前途的深刻見解,同時又能發揚豫劇的美學風格,那么就可以說,我們摘取藝術桂冠已指日可待了。
  豫劇創作存在的第二大弊端是對人物和事件多作道德評判,而缺少對人的價值的評判。道德評判表現在整體上的懲惡揚善,善惡是非分明,具有強烈的傾向性,要求劇目最后是好人得好報、惡人得惡報的大團圓結局。不少成功的劇目把對生活的理性認識,對道德的理性認識轉化為強烈的情感傾向,極大地滿足了廣大觀眾的審美需求,達到了教育觀眾、感染觀眾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劇目,把人物簡單地分為好人壞人、忠臣奸臣,對人物事件的描寫,往往陷入情節模式化、人物類型化、思想簡單化、主題概念化的怪圈中。一定意義上,道德評判更多地體現著人民性,人的價值的評判更多地體現著時代精神,把道德評判與人的價值評判有機結合起來,才是產生藝術力作、大作的途徑。對人的價值進行評判,其積極意義在于評判人在創造活動中體現著什么樣的思想觀念,社會通過什么方式使人的創造力充分展示出來,使人的價值充分體現出來。因而對人生世界觀、人生目的、人生態度以及喚起人們對社會不合理的部分進行怎樣的改革的思考,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作為一個嚴肅的藝術家,他不僅僅只靠自己的創作去告訴觀眾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壞人,讓觀眾得到善惡是非的滿足就算盡職盡責了,他還要告訴人們,社會中的人,怎樣生活,怎樣奮斗才算有意義,人怎樣去完善自己,怎樣把握自己的命運,成為命運的主人翁,在人的價值實現過程中,社會對人的物質形態價值、精神形態價值,哪些是合理合情的,哪些是悖離人性的,人們如何去改變不合理的東西,這才是一個藝術大家的神圣職責。豫劇創作缺少的正是這種思考,缺少這種對潛藏在人民心理深層的時代精神的叩問,其內在原因,也與中原文化的環境氛圍密切相關。由于河南自古以來是個農業大省,歷來以農為本,單調的農業耕作方式和落后的小農意識,使中原文化形成凝固僵化的一面,易于接受同一思維模式,直觀性和單向性的特點尤為突出。加上受兩千多年來士大夫在學術上“述而不作”、“六經注我,我注六經”的風氣的影響,更造成了中原人的思維惰性,這種惰性反映在戲劇創作上,就形成了模式化、類型化、簡單化的創作傾向。
  豫劇創作存在的第三大弊端是,沒有用本民族特點的文化視角去觀察生活,去觀照人和世界,將觸角深入到本民族內在文化心理層面上,著重表現個體生命在現實世界中的種種感受及內心情感,從而解剖本民族心理深處的潮流和本質規律,許多作品熱衷于表現大題材、大事件、大場面,把搶熱門題材視為創新,作品往往顯得人物眾多,場面龐大,事件龐雜,根本不能進行深刻細膩的開掘。我們的作者尚不懂得,任何時代,任何民族,其政治的、道德的、經濟的、哲學的諸種因素,都根植在這個時代民族的心理深層,我們只有深入到民族的心理深層,進行犀利的解剖,才能捕捉到潛藏的時代精神。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辯證的,藝術創作的以小見大,以少勝多,往往取得極好的藝術效果,一滴水也可映出大千世界。一個高明的作者對生活中一件極平凡的小事,也可挖掘出深刻的思想內涵。如川劇《死水微瀾》,僅僅寫出了一個小人物幺姑在死水一片的生活中心靈的情感波瀾,但它卻對辛亥革命前的時代具有本質性的概括意義。在這方面,江南許多劇種的戲做得好一些,作品抓住一個小小事件,作為戲劇中心事件,進行深入開掘,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嚴格遵循中國戲曲的起承轉合方法,有時甚至一朵浪花,一道波紋,一棵小草,一片云煙,也與人物的深層心理相對應,富于深層的含義,這恰與豫劇創作存在的表面化浮淺化形成鮮明的對比。
  對時代精神未能很好把握的第四點表現在未能把地域性與世界性很好地統一起來。許多作品表現的人物事件,以地域性見長,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生活氣息,貼近生活,貼近老百姓,這種特色往往給作品的成功帶來了便利,一些思想立意并不十分深刻但貼近老百姓生活的作品,使老百姓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特別是一些近似喜鬧劇風格的作品,由于給觀眾以精神的愉悅和休息,往往帶來強烈的劇場效果。如一些計劃生育題材的戲,一些有固定行業的定向戲,都因劇中的“土”與“俗”而大受老百姓歡迎,不少劇目常演不衰,成為劇團的吃飯戲。這就使一些創作人員進入誤區,一味去媚俗,以為實現了“土”與“俗”,以為作品具有鮮明的地域性,就算成功。實際上,一件成功的作品,必須站在人類的、世界的高度,用哲學的、美學的、人類學的眼光去透視某一地域某一民族的風俗習慣、心理情感,這樣的作品才會具有概括生活的廣度和深度,才會具有人類的、世界性的意義。這需要創作者學者化、知識化,用學者的眼光去概括生活的深度,用大眾化的意向去反映生活的廣度,做到在明白曉暢的故事里注入深刻的思想情感和哲理意蘊,在鮮明濃郁的地域特色里透出對人類的、世界的、歷史的、未來的永恒真理的思考與追求,這才是豫劇創作要實現的最高境界。
  豫劇創作存在的第五個弊端是未能處理好繼承與創新的關系,對傳統藝術的精華與糟粕沒有進行很好的清理,也缺乏大膽的創新,很多劇目整體風貌給人以陳舊之感,有的仍然停留在五六十年代的創作觀念和水平上。另一方面,有的探索劇目對現代藝術語匯未能融會貫通,而是生吞活剝,拿來就用,丟掉了對傳統藝術精華的繼承,淡化情節,不塑造人物,讓觀眾不知所云。人類進入到二十一世紀,是一個高科技高情感的時代,原來的農業革命到工業革命發展到信息革命,即將把人類的思維推向一個嶄新階段,在藝術領域,小說、電影、美術甚至話劇,都在不斷地更新觀念,擴大自己的信息含量,力求實現全新的突破,跟上時代發展的要求。豫劇必須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汲取一切藝術的精華,以嶄新的風貌呈現給二十一世紀的觀眾,才能走向繁榮發展。
  以上的歸納分析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豫劇創作存在的優勢與劣勢。它貼近生活,具有廣泛的人民性,因而也具有創作藝術精品的深層基礎。它對人的生命存在的思考,對人類的發展的探索不夠深入,缺乏對時代精神的總體把握,在人民性與時代精神相交匯的入口處,丟掉了對人生真理的概括與升華,雖已呈現出一定的大家風范,但這風范還缺少一種高雅深沉的氣質,因而,摘取藝術的桂冠是充滿希望的,但這一步之遙的確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
  
  
  
東方藝術鄭州14~16J5戲劇、戲曲研究黃偉華19991999 作者:東方藝術鄭州14~16J5戲劇、戲曲研究黃偉華19991999

網載 2013-09-10 21:43:04

[新一篇] 在中西音樂文化交融下本世紀上半葉的中國新音樂(下)

[舊一篇] 在學院派作家的周邊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