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美援朝戰爭研究中幾個熱點問題的看法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E2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883-(2002)03-0069-06
  朝鮮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規模較大的一場國際性局部戰爭。這場戰爭現代化程度高,美國使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當時最為現代化的技術裝備;戰爭持續時間長達3年1個月;戰爭雙方投入兵力多,戰場兵力最多時達到300余萬人;作戰樣式多樣,既有運動戰又有陣地戰,還有登陸作戰,空降、機降作戰,細菌戰和空中絞殺戰;斗爭方式,既有軍事斗爭又有談判斗爭,而談判斗爭長達兩年,這在世界戰爭史上是絕無僅有的。總之,朝鮮戰爭內容極其豐富,可謂“軍事百科全書”。
  朝鮮戰爭是當時世界斗爭的焦點。美、英、蘇(蘇聯秘密出動空軍到朝鮮上空作戰,并給予朝中方面武器裝備的援助)、中等世界大國都卷入這場戰爭。這場戰爭的直接結果:美國不可戰勝的神話被打破,中國人民打出了國威軍威,朝鮮半島的局勢得以初步穩定,世界格局發生了新的變化。這場戰爭在世界戰爭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無論在當時還是現在都倍受世人關注。戰后,戰爭雙方決策者、參與者對這場戰爭進行了認真的總結和反思。中外史學工作者對這場戰爭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出版和發表了大量的學術專著和研究論文。
  由于各參戰國從本國的利益出發,立場觀點和思維方式不同,對朝鮮戰爭重大問題的看法不盡相同,有些甚至是根本對立的。國內史學工作者也有不同的認識和看法。筆者現將中外史學工作者所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梳理,并提出自己的初步看法。其目的在于引起重視,使研究更加深入。
   一、關于朝鮮戰爭起因問題
  戰爭起因問題,早在20世紀50年代即是戰爭雙方爭論的焦點,互相指責對方發動了戰爭,指責對方為侵略者。戰后,參戰雙方在各自撰寫的官方史書中觀點可以說是截然對立的。中外史學工作者的觀點也不盡相同。
  筆者對朝鮮戰爭的起因是這樣看的:
  (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民族要獨立,人民要解放,已成為世界潮流,是當時世界局勢的主要特征。朝鮮戰爭爆發正是這一潮流的組成部分,這一特征的重要體現,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同時朝鮮戰爭爆發,有著深刻的國際背景。是美蘇兩個大國、帝國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陣營在朝鮮問題上斗爭的繼續。
  (二)美蘇兩個大國以三八線為界,分別接受日本帝國主義的投降,人為的將朝鮮分割成兩個部分即南北朝鮮。此后,南北雙方圍繞著國家的統一、統一于誰、建立一個什么樣的國家進行激烈斗爭。朝鮮戰爭爆發,是朝鮮國內政治斗爭的繼續,是國內進步勢力同反動勢力相互斗爭的必然結果。在以和平方式不能解決朝鮮統一問題的情況下,那么朝鮮戰爭爆發就不可避免,戰爭的爆發只是個時間問題。
  (三)朝鮮南北雙方長期致力于軍事準備,不斷在三八線進行武裝活動,逐漸由武裝沖突發展成為全面戰爭。朝鮮戰爭的性質,開始是屬于內戰性質,后來由于美國的武裝干涉,朝鮮戰爭才演變成一場侵略與反侵略的戰爭。
  對于戰爭性質的分析,馬克思主義戰爭觀認為戰爭有正義與非正義、進步與反動、侵略與反侵略之分。朝鮮內戰爆發前,李承晚集團已決策武力統一朝鮮,并公開叫囂要北進。美國操縱聯合國已正式承認南朝鮮政府。在此情況下北朝鮮以軍事手段解決朝鮮問題,無可厚非。至于說誰先打第一槍的問題,因為是內戰,誰先打誰,那是他們國內的事情,別人無權說三道四。中國官方史書回避了誰先打第一槍的問題,只是客觀的說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關鍵是要把二戰后朝鮮南北雙方的情況交代清楚。只要把這一問題交代清楚,結論也就會自然得出。
  在戰爭期間,美國指責北朝鮮為“侵略者”,并操縱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其目的是為美國武裝干涉朝鮮內政尋找根據和理由,為他們的“國際警察行動”披上合法的外衣,掩蓋其侵略的本質。戰后,西方學者不顧戰爭前雙方的情況,不研究造成朝鮮分裂的原因,僅在誰打第一槍的問題上大作文章,其目的仍然是為美國的侵略行動粉飾和辯護。所以,探討研究戰爭起因問題,不僅是個歷史事實問題、學術問題,而且是個政治問題、涉及到國家利益問題。
   二、關于抗美援朝的戰略目標
  抗美援朝的戰略目標是什么?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由于這場戰爭是美國強加給中國人民的,志愿軍是在被迫和倉促的情況下參戰的,這就使得戰略目標在志愿軍入朝前無法確定。因此,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對志愿軍入朝參戰曾有三種設想:一是在朝鮮境內殲滅和驅逐美國及其他國家的軍隊,解決朝鮮問題;二是迫使美國和我進行外交談判;三是美國宣布和中國進入戰爭狀態,空軍轟炸我大城市及工業基地,海軍攻擊沿海地帶。我們應該爭取第一種可能,避免第三種可能。而這一切取決于志愿軍在朝鮮的作戰,能否殲滅美國軍隊。總之,我們應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
  志愿軍入朝后,隨著戰爭形勢的發展和變化,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主席及時地調整和改變戰略目標。在總的戰略目標下,根據戰爭的不同階段確定不同的內容。志愿軍入朝初期是阻止敵人的進攻,穩定朝鮮戰局,第二次戰役以后是要在朝鮮境內殲滅敵人,解決朝鮮問題,1951年6月以后是爭取和談結束朝鮮戰爭。
  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在確定戰略目標時,總是依據主客觀情況,從戰爭最壞處入手和準備,同時在條件允許的范圍內,去爭取最好的結果,這是毛澤東的一貫思想。戰爭的結局完全在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的設想和預計之中。
  朝鮮戰爭最后以簽訂停戰協定的形式結束,雙方在三八線附近停火。劃定的軍事分界線基本上以三八線為界,南北朝鮮所占的地方與戰爭爆發前相差無幾。也就是說,戰爭打了三年多,戰爭又在戰爭爆發的地方結束了。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中國人民派出自己的優秀兒女入朝參戰,抗擊美帝國主義侵略者,是否實現了戰略目標?
  從形式上看,好像中國出兵朝鮮未能達成戰略目的。中朝軍隊既沒有把美帝國主義侵略者趕下海,統一全朝鮮;美帝國主義侵略者也未能將中國人民志愿軍打到鴨綠江邊,武力占領全朝鮮。最后戰爭是在誰也吃不了誰,更確切地說是在中朝軍隊軍事、政治雙重壓力下,迫使敵人簽字停戰。
  但看問題,不僅要看形式,更重要的是看內容。考慮問題,不但要考慮局部利益,更要考慮全局利益,不但要考慮眼前利益,更要考慮長遠利益。筆者認為,志愿軍入朝參戰實現了戰略目標,完成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任務。正如1958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決議中所指出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卓越地完成了祖國人民賦予的光榮使命。
  有人說,朝鮮戰爭雙方打成了平手,誰也沒有勝利。筆者認為,我們不但勝了,而且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勝利。因為這是一場不公平的較量,弱國與強國的較量,武器裝備落后的軍隊與技術裝備先進的軍隊的較量,真有點叫化子與龍王比寶的味道,好比是輕量級拳擊手與重量級拳擊手之間的比賽,最后把對手打得不得不罷手言和,葬身于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這本身就是勝利。
   三、關于出兵朝鮮的決策
  在美國不聽中國政府的警告,大舉越過三八線,進逼鴨綠江邊,嚴重威脅中國安全的時刻,中共中央和毛澤東應朝鮮勞動黨、金日成的邀請,毅然作出了出兵朝鮮,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英明決策。
  當時中國面臨著許多困難,可謂百廢待興,百業待舉,戰爭創傷還沒有得到醫治,各地政權有待鞏固,土地改革剛剛開始,國民黨殘余和土匪亟待剿滅,西藏、臺灣還沒有解放。中國人民面臨的對手又是武裝到牙齒的美軍,從經濟、軍事力量上都沒法與美國相比。要不要出兵?要不要同世界頭號強國美國進行較量?中共中央和毛澤東面臨著重大戰略抉擇。
  毛澤東科學地分析了國際國內形勢,權衡利弊,以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以眼前利益服從長遠利益,從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和愛國主義的立場出發,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不惜民族犧牲,以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偉大膽略和氣魄,正確地作出了出兵決策。正如毛澤東當時所指出的,采取出兵參戰的積極政策,對中國、對朝鮮、對東方、對世界極為有利;如果不出兵,讓敵人壓至鴨綠江邊,國內國際反動氣焰增高,則對各方不利。總之,應該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
  對出兵朝鮮決策問題,既是研究的熱點又是研究的難點。改革開放以后,毛澤東有關文稿逐步公開,國內史學工作者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發表了許多學術論文,在官方史書中亦有反映。可以說,在這一問題上基本上達成了共識,認為毛澤東當時作出的決策是英明正確的,通過戰爭的實踐以及戰后的影響,更加證明毛澤東的決策具有遠見卓識。但是,對這個問題也有不同的觀點。西方學者有一種觀點,即所謂中國抗美援朝得不償失論。認為新中國成立之初美國曾準備外交承認,可惜沒有得到中方的及時回應;美國干涉朝鮮旨在解決朝鮮問題,對中國沒有敵意;如果中國在戰爭期間當觀眾的話,完全可以和美國發展關系,抓住對外開放和國家發展的歷史機遇。近幾年來,國內有人也提出這樣的疑問:抗美援朝是否符合國家利益?有無必要?認為當時美國沒有準備與中國作戰,并努力防止這樣的戰爭發生;出兵援朝不是出于中國人民的本意,而是毛澤東屈服于斯大林的壓力;中國參戰影響了國內的經濟建設,影響了臺灣的解放,使祖國統一大業造成現在這種困難局面。
  有人說不抗美援朝,臺灣早就解放了。這只是推測,沒有把當時的形勢作認真分析。只要對美國的對華政策進行認真研究,就不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朝鮮戰爭爆發前,美國即決策不讓臺灣落入共產黨之手,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臺灣。同時對新中國形成新月形包圍圈,企圖將新中國扼殺在搖籃中。戰爭爆發后,美國在武裝干涉朝鮮內政的同時,立即派第7艦隊入侵臺灣海峽,派空軍進駐臺灣桃園機場,并在臺北建立海、空軍聯合指揮所。美國認為臺灣極有戰略價值,是一艘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正是因為美國一直插手臺灣問題,這就使得臺灣問題復雜化,增加了解放臺灣的困難,延緩了解放臺灣的時間,造成今天祖國未能統一的局面。
  說到抗美援朝戰爭影響了國內的經濟建設,這是事實。中國人民為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做出了極大的民族犧牲。在戰爭期間,全國人民把抗美援朝作為一項中心任務來完成,一切為了戰爭的勝利。中國人民先后出動了290余萬兵力參加志愿軍,消耗各種作戰物資560余萬噸,戰費開支62億人民幣,戰斗傷亡36萬余人,加上非戰斗傷亡共計70余萬人。這一時期向蘇聯的貸款,進口的武器裝備,主要是用于朝鮮戰場。既然中美之間的一場軍事較量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晚打不如早打。彭德懷曾說過,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爛了,等于解放戰爭晚勝利幾年。中共中央和毛澤東正確地處理了戰爭與經濟的關系,提出“邊打、邊穩、邊建”的方針,將戰爭對經濟的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另外,通過抗美援朝運動,大大增強了民族的凝聚力,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沖天革命干勁。國內的經濟建設不但沒有受到太大影響,相反還加速了國內的經濟恢復,促進了國防工業的建設和各項工作的完成。全國人民的精神面貌大為改觀。
  從戰爭的結果以及戰后的影響來看,決策出兵朝鮮也無疑是完全正確的。
  志愿軍經過2年9個月的浴血奮戰,粉碎了美國武裝占領全朝鮮的企圖,迫使美國侵略者不得不在停戰協定上簽字。美國的囂張氣焰不見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破滅了。在戰爭中,美軍付出了傷亡近40萬人(美官方公布為14.2萬余人)的代價,消耗各種作戰物資7300余萬噸,戰費開支400億美元。此戰之后,美國的霸主地位開始動搖。美國總統杜魯門因侵朝戰爭政策不得人心而告別政治舞臺,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因戰爭的失利結束了他的軍旅生涯。這一切都是中朝人民不畏強暴,英勇抗擊美國侵略的結果。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保衛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中國的安全,贏得了朝鮮半島局勢的相對穩定,為中國的國防和經濟建設創造了安定的周邊環境。志愿軍經過戰爭的實踐和鍛煉,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發展了人民解放軍的軍事學術,加速了人民解放軍現代化、正規化、革命化建設的步伐,使人民解放軍的建設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極大地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1949年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向全世界人民莊嚴宣布: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要說中國人民真正站起來了,是抗美援朝戰爭以后。在處理國際事務尤其是亞洲事務中,中國的立場和觀點舉足輕重。美國在涉及中國問題時不得不慎重考慮。這種影響一直持續到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建交、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今后還將發揮作用。美國在制定國家戰略方針政策時,無不把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的經驗教訓考慮在內。中國人民是不好惹的,惹翻了是不好辦的。可以這樣說,美國人對朝鮮戰爭的教訓是刻骨銘心的。
   四、關于第三次戰役
  第三次戰役到底該不該打?什么時候打?國內史學界存在不同認識。第三次戰役前,聯合國大會通過成立“朝鮮停戰三人委員會”。該委員會提出“先停火,后談判”的建議。當時,為中朝方面所拒絕,認為這是一個陰謀,以利美國爭取喘息機會,準備再戰。朝鮮戰爭經過3年9個月的戰爭,雙方在停戰協定上簽字,并以三八線南北雙方實際接觸線為軍事分界線。從戰爭結局看戰爭雙方在停戰協定上簽字,以和平方式結束了戰爭,中朝軍隊并沒有把敵人趕下海;從最后的劃定的軍事分界線上看,劃定的軍事分界線和第二次戰役后中朝軍隊的占領線相差無幾,而且在東線還后退了,于是有人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第三次戰役不應該進行。如果當時即接受停戰談判,那么朝鮮戰爭的結束將提前兩年多的時間。
  發動第三次戰役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呢?筆者認為是正確的。其理由有以下幾點:
  (一)志愿軍進行第一、第二次戰役,將敵人從鴨綠江邊驅至三八線以南地區,但殲敵不多。兩次戰役共殲敵4.1萬人。美軍雖然在戰場上遭到沉重打擊,損失嚴重,但并沒有完全放棄以武力占領全朝鮮的軍事計劃。
  (二)志愿軍入朝參戰的目的,就是力爭在朝鮮境內殲滅和驅逐美國軍隊,為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創造條件。毛澤東曾指示志愿軍“應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毛澤東軍事文集》第六卷,141頁,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發動第三次戰役就是在可能的條件下,盡最大的努力去爭取最好的結果,不給敵人以喘息機會,繼續擴大勝利的成果。
  (三)此時美國提出停戰談判的要求,也不是真心實意的。正如周恩來總理所說:“當著美國侵略軍登陸仁川港,越過三八線直逼鴨綠江的時候,他們不會贊成立即停戰,也不會愿意舉行談判;只有在美國侵略軍失敗的今天,他們才會贊成立即停戰,并在停戰后舉行談判。很顯然地,昨天反對和平,是為著美國可以繼續擴張侵略;今天贊成停戰,也是為著美國可以取得喘息時間,準備再戰,至少可以保持現有侵略陣地,準備再進。”“三人小組——就地停戰——和平談判——大舉進攻,”(《中美關系資料匯編》第二輯上,356頁,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60)這才是美國的真正意圖。
  (四)能戰方能言和。美軍最后能在停戰協定上簽字,是中朝軍隊浴血奮戰,是軍事斗爭與談判斗爭緊密結合的結果。“美帝國主義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講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講理,要是講一點理的話,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毛澤東選集》第五卷,102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1951年7月10日雙方開始舉行停戰談判,但雙方并沒有很快達成協議,而是拖了兩年多的時間。美方在談判中設置了一個又一個障礙。朝鮮戰爭出現了邊打邊談、打談結合、以打促談的局面。在此期間,雙方投入兵力最多,物資消耗、人員傷亡遠遠超過運動戰階段。如不經過長期激烈的軍事較量,要想美軍在第二次戰役后就在停戰協定上簽字,是不可想象的,既使能達成協議停戰,也難保證戰事不會再起。
  抗美援朝戰爭是復雜的,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是由雙方的戰略目標、軍事實力、戰略戰術、國際環境等因素決定的。對第三次戰役的認識,不能簡單地從戰爭結局來看。
  與前一個問題聯系在一起的,說彭德懷和毛澤東在何時發動第三次戰役越過三八線問題上存有分歧,以此證明彭德懷的意見正確。彭德懷曾經設想,在第二次戰役結束后,部隊停止于三八線以北數十里地區進行整補,暫不越過三八線作戰,經過充分準備后,待1951年開春再戰越過三八線。而毛澤東指示志愿軍,必須越過三八線再打一仗,然后進行休整是必要的。如到三八線以北即停止,將給我們政治上以很大的不利。美英各國正要求我軍停止于三八線以北,以利其整軍再戰。
  志愿軍經過兩次戰役的連續作戰,部隊傷亡嚴重,極度疲勞,極待補充休整,第9兵團凍傷嚴重不能立即投入作戰,時值天寒地凍,物資補給運輸困難。作為戰場統帥的彭德懷,從恢復和保持部隊戰斗力,堅持長期作戰來考慮問題,提出進行休整,準備充分后再進行第三次戰役的設想是無可非議的,在戰役前提出不同意見也是正常的。
  而毛澤東主要是從政治上、戰略上,從對國際國內的影響上考慮問題的。美英等國希望志愿軍停在三八線以北不再南進,以利于整軍再戰。美國同時操縱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玩弄先停火后談判的陰謀。毛澤東指示志愿軍立即越過三八線再打一仗,目的就是為了粉碎敵人的陰謀,不給敵人以喘息的機會,打破三八線在人們心目中的舊印象。毛澤東還陳述了利弊:“如不打這一仗,從十二月初起整個冬季我軍都在休整,沒有動作,則必引起資本主義各國甚多揣測,民主陣線各國亦必有些人不以為然,發生許多議論。如我軍照你們目前的部署,能于一月上半月打一個勝仗,爭取殲滅偽軍幾個師及美軍一部,然后再休整兩個月,準備春季攻勢,則對民主陣線及資本主義各國人民大眾影響甚好,對帝國主義則給以新的一擊,加重其悲觀失敗情緒。”(《毛澤東軍事文集》第六卷,252頁)同時,從軍事上看,敵人經過兩次戰役的打擊已成驚弓之鳥,慌亂撤至三八線以南部署防御,士氣十分低落。志愿軍雖然有許多困難,但并非不能再打一仗。
  毛澤東與彭德懷的分歧,不在要不要打這一仗,而是什么時候打的問題。在打的問題上,雙方意見是一致的。
   五、關于砥平里戰斗
  砥平里戰斗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一次失利的戰斗。第四次戰役中朝軍隊取得橫城反擊戰勝利后,志愿軍為擴大戰果以8個團的兵力圍殲固守砥平里美軍1個加強團。激戰兩夜,未能攻克,后因敵援兵突入,被迫撤出戰斗。
  砥平里戰斗失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客觀上講,部隊經過3次戰役的連續作戰,減員較大,甚為疲勞,未來得及休整即投入作戰。加之運輸線延長,補給困難,糧彈缺乏,尤其是缺乏反坦克武器和攻堅器材,給戰斗帶來很大的困難。但在作戰指導和進攻戰術上存在著錯誤和缺點。主要是:
  (一)沒有認識到敵軍戰術上的變化。以為取得橫城反擊戰勝利后,砥平里、原州兩處之敵均會南逃,沒想到敵軍會構筑堅固陣地,利用其優勢火力,不惜一切代價固守一點。
  (二)在作戰部署上,既想殲滅砥平里之敵,又想抓住原州之敵,這就分散了兵力,削弱了對砥平里的攻擊和打援的力量。
  (三)攻擊前缺乏對敵情的偵察和了解,造成判斷錯誤。原以為砥平里之敵系法國等附庸國的軍隊,最多不到4個營的兵力,也沒料到敵人構筑了較堅固的工事。實際上砥平里守敵為美第2師第23團全部、1個法國營、1個炮兵營和1個坦克中隊,共6000余人。
  (四)準備時間倉促,建制零亂,戰場缺乏統一指揮。采取添油戰術,8個團逐次投入戰斗,并缺乏協同。
  (五)沒有打堅守防御之敵的準備。首先缺乏有力的炮火支援。戰斗中實際參戰的炮兵只有3個連,每門炮只有二三十發炮彈,而且缺乏周密的射擊指揮和炮火準備。其次沒有很好地步炮協同。
  是先打砥平里還是先打橫城之敵?當時志愿軍領導就有不同意見,鄧華主張先殲滅橫城之敵,再殲砥平里之敵。韓先楚主張先殲砥平里之敵,再殲橫城之敵,最后彭德懷決定同意鄧華的部署。從當時雙方的實際情況看,砥平里進攻戰斗失利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是先打砥平里還是橫城。如敵情判斷正確,部署得當,砥平里之敵是完全可以殲滅的。
  另將第四次戰役后期志愿軍的被動,轉入機動防御的原因歸結為砥平里戰斗的失利。此種觀點也是不符合客觀實際的。從當時戰場的形勢來看,志愿軍地面部隊已不占優勢,即使殲滅砥平里之敵,也不能改變戰場上一時被動的局面。志愿軍連續進行3次戰役,部隊極度疲勞,傷亡嚴重,極待補充。隨著戰線的南移,后方供應越來越困難,糧彈奇缺,部隊已有餓飯現象。李奇微接替沃克担任美第8集團軍司令后,一改過去的戰法,采取磁性戰術,組織機械化的部隊,始終同中朝軍隊保持接觸,并利用優勢炮火殺傷消耗中朝軍隊。同時,發現志愿軍后勤供應只能維持一個星期進攻的問題,稱之為“禮拜攻勢”。一旦中朝軍隊停止進攻即組織大規模反攻。因此,志愿軍采取運動防御,以空間換取時間,等待新的兵團聚集,從被動中爭取主動。由此可以看出,志愿軍第四戰役后期的被動,是由戰場的形勢決定的,是由敵我雙方軍事力量所決定的。砥平里戰斗失利只是堅定了美軍固守一點的信心。
   六、關于麥克阿瑟被撤職
  1951年4月11日,美國總統杜魯門撤銷了麥克阿瑟美遠東軍司令、聯合國軍司令的職務。圍繞麥克阿瑟被撤職的問題,美國參議院和外交委員會舉行了為期10多天的聽證會。對于麥克阿瑟被撤職的原因,史學界有一種觀點:杜魯門和麥克阿瑟在侵朝政策上存在嚴重的分歧,直接原因是麥克阿瑟3月24日發表了一項聲明。
  杜魯門和麥克阿瑟在政策上的分歧,主要在于:杜魯門主張以歐洲為重點稱霸世界的全球戰略,也就是歐洲第一的觀點。而麥克阿瑟則主張亞洲第一的觀點,尤其是志愿軍入朝參戰后,麥克阿瑟叫囂要將戰爭擴大到中國境內,要求盤踞在臺灣的蔣介石出兵朝鮮或反攻大陸。這種分歧早就存在。要說麥克阿瑟對杜魯門不恭,敢于向總統叫板,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為什么沒有在美軍仁川登陸成功后、進至鴨綠江邊時解除麥克阿瑟的職務呢?相反,杜魯門從美國本土親自到太平洋威克島,向麥克阿瑟授予橡葉勛章。
  “戰爭是政治的繼續。”一切軍事活動都要服從于政治需要,實現政治目的。毫無疑問,麥克阿瑟與杜魯門在政策上的分歧,是麥克阿瑟被撤職的主要原因。李奇微曾說過,麥克阿瑟是個合格的軍事家,但不是合格的政治家。將解除他職務的時間選擇在第四次戰役之后,這不能不說還有另外的原因?
  應該說杜魯門和麥克阿瑟在武裝干涉朝鮮內政、占領全朝鮮等問題上是一致的,并沒有分歧,都希望盡快用武力解決朝鮮問題,遏制共產主義在東方的勢力,以避免亞洲出現“多米諾骨牌效應”。
  麥克阿瑟在仁川登陸后,氣焰十分囂張。美國不顧中國的警告,大肆越過三八線,進逼鴨綠江,占領全朝鮮勝利在望。就在此時,志愿軍突然出現在朝鮮戰場,打破了美國武力占領全朝鮮的計劃。美參眾兩院議員和共和黨猛烈抨擊杜魯門的侵朝政策,國內人民怨聲載道。同時美國與其盟國的矛盾日益加深。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杜魯門撤銷了麥克阿瑟的職務,以推卸戰爭責任,好向國人和盟友交待。麥克阿瑟是美國侵略政策的犧牲品,杜魯門的替罪羊。與其說麥克阿瑟是被杜魯門撤職的,不如說是被中朝人民軍隊撤職的。麥克阿瑟有一句名言:戰爭沒有替代品——那就是勝利。歷史從來不會追究勝利者的責任。美軍在戰場上的失敗,才是導致麥克阿瑟被撤職的真正原因。
   七、關于第五次戰役
  對于第五次戰役,國內史學界有不同看法。有的認為第五次戰役是一次失利的戰役。筆者認為該戰役是一次勝利的戰役,但勝利得不圓滿。其理由:
  (一)此次戰役經過連續奮戰50天,殲滅敵人8.2萬余人。殲敵數比一至三次戰役殲敵總數還多1.5萬余人。但中朝軍隊也付出了傷亡8.5萬余人的代價。
  (二)此次戰役第一、第二階段,中朝軍隊取得了勝利,并在縣里地區取得一舉殲滅南朝鮮兩個師大部的勝利。
  (三)此次戰役的結果,迫使敵人對志愿軍的力量重新做出估計,不得不轉入戰略防御,并接受停戰談判。同時,使志愿軍加深了對朝鮮戰爭長期化的認識。
  (四)所謂勝利不圓滿,主要是戰役第三階段志愿軍在后撤過程中,部隊傷亡較大,其中第60軍第180師遭受了不應有的損失。同時,志愿軍后撤轉移遭到敵人的追擊,一度使戰場局面極為被動。
  此次戰役在作戰指導上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打急了一些。為盡早擺脫第四次戰役后的被動局面,爭取主動,志愿軍提前發起戰役進攻。這樣就使得戰役準備十分倉促,尤其是新參戰兵團各部隊對敵情、地形不了解。無論是思想準備還是戰術準備、物資準備均感不足,以致作戰行動受到很大影響。
  (二)打大了一些。即在殲敵目標上定得大了些。第一階段作戰預定殘敵5個師另2個旅,第二階段預定殲敵6個師。這在當時敵我技術裝備懸殊,后勤供應狀況未得到根本改善的情況下,是難以完成的。
  (三)打遠了一些。這個問題是和戰役殲敵目標過大有關。對敵進行較深遠的突擊,勢必加大后勤物資補給的困難,影響部隊的機動,傷員的轉送。在整個運動戰階段,志愿軍后勤跟進保障問題始終未能解決。第二階段作戰未能繼續發展進攻,固然與敵人及時封閉戰役缺口,使志愿軍失去殲敵時機有關,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糧彈供應不上,有的部隊已出現餓飯現象。第180師不能及時后撤,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掩護傷病員的轉移。
  總之,在作戰指導上缺乏對現代化戰爭特點的認識,尤其對現代化之敵攻防轉換迅速思想準備不足,對部隊后撤缺乏周密的組織和部署。
  盡管在第五次戰役中,志愿軍存在這樣和那樣的問題,如在作戰指導上存在上述三個“一些”,后撤過程中的一時被動,第180師受損等,但不能以此來否定第五次戰役是一次勝利的戰役。判斷戰役勝利與否的標準,主要是看它是否達成戰役目的,戰役的結局如何?具體到第五次戰役,不能因有第180師的損失,就否定整個戰役。第180師的損失僅僅是個局部,不能以偏概全,況且此次損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八、關于細菌戰
  1952年初,美軍在朝鮮和中國東北地區實施了細菌戰。對于這一違背國際公約和慘無人道的行為,立即遭到中朝兩國人民的反對和世界輿論的譴責。美國政府當時極力否定,說什么美軍在朝鮮戰場上從來沒有使用過細菌武器。美國國務卿艾奇遜發表聲明說:“聯合國軍過去沒有進行過現在也沒有進行過任何細菌戰”。美軍被俘飛行員,供認了在朝鮮戰場執行此項任務的經過。當釋放回國后,他們立即翻供,說是受赤化宣傳,不得不那樣說。最近,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外交檔案已部分解密。從解密的檔案材料中,我們了解到許多美國當局的決策過程,但沒有看到有關細菌戰問題的文件。美國當事人的回憶錄,不是極力否認,就是避而不談。西方學者也盡量回避此問題。
  美軍實施細菌戰的歷史事實,應該說是證據確鑿的,不容推翻。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收羅了德國、日本的細菌戰專家從事細菌武器的研制。美軍在朝鮮實施細菌戰后,中國和國際上的著名科學家,經過實地調查、實物檢驗,寫出長篇調查報告向全世界公布,證明了美軍在朝實施細菌戰的事實。說到美國當時邀請國際紅十字會到朝鮮和中國東北地區進行調查,為什么朝中方面不同意?因為聯合國組成的聯合國軍是戰爭的一方,國際紅十字會是其下屬組織,它的調查結論不可能是實事求是的,當然為朝中方面所拒絕。何況國際紅十字會不但要訪問戰俘營,還要在整個朝鮮北部和中國東北地區進行調查,這是絕對不能允許的。國際民主法律工作者協會調查團和國際科學委員會調查團,應該說是具有權威性的。俘虜的美軍飛行員也提供了大量事實。中國新華社公布了25名美國飛行員的供詞和公開信,其中供詞是講話錄音。至于美軍飛行員回國后否定,那也是可以理解的,為了生存的需要。說到既然美軍實施了細菌戰,為什么朝中軍民受細菌感染的人數不多,死亡人數很少?即使有受鼠疫等病菌感染而死亡,是因為衛生條件太差所致。在朝鮮嚴寒的冬季,地面上不可能生存大量的昆蟲,如蒼蠅、老鼠等。這些實物包括細菌彈都在北京、沈陽等地進行了展覽。美軍在朝鮮戰場上實施細菌戰,是帶有試驗性質的,看在嚴寒條件下細菌能否存活,危害性到底有多大?同時由于中朝軍民采取有力的反細菌戰措施,使敵人的細菌戰未能得逞。這是未能造成人員重大傷亡的主要原因。
  朝鮮戰爭對于美軍是一場全新的戰爭。美軍將朝鮮戰場作為新式武器的試驗場,通過戰爭檢驗各種技術和戰術。在戰爭中,美軍使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各種新式武器,使用了各種新戰術。跟近期的海灣戰爭一樣,美國通過海灣戰爭全面檢驗其武器性能、技戰術水平,甚至包括局部戰爭的理論和思想。至于說美國其它檔案相繼公開了,至今沒有公開有關細菌戰的檔案,可以斷言:美國現在不可能公開、今后也不會公開這方面的檔案。這畢竟是不光彩、不人道的事情。
  美國不承認這一歷史事實,不等于沒有這件事。加拿大歷史學家出書證明:美國曾在朝鮮戰爭中使用生物武器。(《參考消息》,1999年11月20日)有些歷史事實,要讓當事人承認是不可能的。
軍事歷史京69~74K4中國現代史鮑明榮20022002抗美援朝戰爭/熱點問題研究鮑明榮,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副研究員 作者:軍事歷史京69~74K4中國現代史鮑明榮20022002抗美援朝戰爭/熱點問題研究

網載 2013-09-10 21:57:01

[新一篇] 對我國石油供需的研究和建議

[舊一篇] 對文化保守主義和現代新儒家的再認識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