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戌學制與民國私塾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清華大學百年校慶公布了29位從清華走出來的享譽海內外的大學者,吊詭的是,這批大學者接受的全都是民國教育而非建國后的教育,于是民國時期那段群星璀璨、百家爭鳴的黃金時代再次被提起。而民國教育的興盛年代,不可忽視其影響最深的教育變革——壬戌學制。

王麗先生曾在中青報冰點周刊發表的《溫故壬戌學制》中介紹道:在壬戌學制之前,中國已頒布過臆次壬戌學制:1902年壬寅學制、1903年癸卯學制、1912年壬子學制、1913年壬子癸丑學制。由于此學制系統由清末遞嬗而來,而清末學制幾乎完全抄自日本,當時已不能適應中國社會發展的需要,尤其是1915年以來新文化運動開創的生機勃勃的局面。故1922年的壬戌學制便是在此歷史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與現今出臺的各項教育制度開宗明義便如數家珍的指導思想不同,壬戌學制并不帶有如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等等帶有政治色彩的虛無理論,而是非常實用的“7項標準”:1、適應社會進化之需要;2、發揮平民教育精神;3、謀個性之發展;4、注意國民經濟力;5、注意生活教育;6、使教育易于普及;7、多留各地方伸縮余地。這7項標準十分重視教育為社會發展服務,同時兼顧人的個性發展。其中,“多留各地方伸縮余地”的彈性規定,是民國教育得以煥發勃勃生機的原因之一。

比如,對民國時代的私塾保留和發展上,彈性學制便起到極為關鍵的作用。胡適當年曾如此解釋“壬戌學制”的彈性特點:“中國這樣廣大的區域,這樣種種不同的地方情形,這樣種種不同的生活狀態,只有五花八門的學制是適用的。”

據民國教育部1919年底統計,該年全國初等小學性質的私塾共有29425所,其中男塾28947所,女塾478所;而同年公立小學總數為69357所,其中男子小學67353所,女子小學2004所。私塾幾乎占公立小學的一半;高等小學性質的私塾總數為1904所,其中男塾1792所,女塾112所。該年公立高小總校數為5459所,其中男子高小5125所,女子高小334所,私塾占高小總數的30-40%。1936年,教育部對1935-1936學年度全國私塾進行了統計,該年度全國私塾共有10144所,有塾師110933人,私塾學生1878351人。

陶行知在《我們對于新學制草案應持之態度》一文中有明確主張:“我們的舊學制,多半應當改革;但因國中特別情形,或亦有宜斟酌保存之處。……所以,當我們歡迎新學制出現的時候,也得回過頭來看看掉了東西沒有。”還說“本國以前的經驗,如有適用的,就保存他;如不適用,就除掉他。去和取,只問適和不適,不問新與舊。”

因此,經過教育家們的努力和推動,民國教育部在保留私塾的前提下,1937年6月1日頒布《改良私塾辦法》,對私塾做出了改良性的規定。比如規定私塾基本課程為:一、國語(包括讀書、作文、寫字);二、常識(包括社會、自然、衛生);三、算術(包括筆算與珠算);四、體育。其補充課程得依地方需要,由塾師自定之。教育部要求抓住私塾塾師這一關鍵,促進私塾教學內容的革新改造。

據此可知,私塾在民國后期仍得以較好地發展,壬戌學制并沒有借助行政力量一刀切地規定各地私塾一律停辦,全部改為新學制小學。私塾跟公立學校比起來有靈活自由的優點,其在民國得以生存發展既有賴于民國教育家們的眼光和胸襟,也得益于當時的文化環境,社會上對于私塾也沒有偏見。在這樣的情況下,綿延了兩千多年的私塾和現代新學制小學處于新舊并存的互補局面,較好地滿足了城鄉各種社會人群對教育的需要,直至1949年后被逐步取消。

李華興主編的《民國教育史》中提到“從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到抗日戰爭爆發前的十年間,是民國教育穩步發展、趨于定型的時期。由于社會政局相對穩定,教育投入的逐年增加,教育管理的漸次完善,尤其是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勤勉敬業,各級各類教育都取得了較大的發展。”

毋庸置疑,在壬戌學制推出的這一年,可以說是中國基礎教育體系建設趨于完備的開端。值得一提的還有,在這一年,商務印書館發行了一套涵蓋各個學科的“新學制教科書”,其中就有公民教科書,公民教育開始貫穿中小學階段。而壬戌學制推行的小學、中學之“六、三、三”制則一直沿用至今。

如果在森林里迷了路,最好的辦法是回到起點。重溫1922年的壬戌學制,對比當今千方百計取締私立學校的現實,不難看出當今教育培養不出大師來的根本原因。那么,曾經開放、多元化的教育黃金時代,我們是回不去了還是不愿意回去呢?

(本文發表于2011.6月《云中往來》)


云中往來 2011-06-16 08:56:39

[新一篇] 百年轉型中的公民教育

[舊一篇] 抗戰時期國民教育的“師荒”及其原因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