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中國最大的挑戰是貧富差距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很多外出的工人沒有戶口、教育、醫療保險等福利,他們的收入沒有得到很大提高,但中國城市需要他們,這是最大的挑戰。

當88歲高齡的“新加坡國父”李光耀走進圣淘沙圓桌論壇的歡迎晚宴時,你不禁會感嘆歲月的力量。那顫抖的雙手、滿頭的白發、間或喃喃地低聲自語,伴隨著大廳音響的混響,讓你必須非常仔細才能聽清楚李光耀的回答。
但不要被表面的現象所迷惑。面對主持人拋來的各種問題,李光耀雖然惜字如金,但思路清晰,觀點鮮明鋒利。這種風格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笑聲,但一個負作用就是太耗問題,幾個回合下來,老練的英國查塔姆研究所(Chatham House)主席迪安•朱利葉斯(DeAnne Julius)也明顯有些招架不住,場上局面一度有些尷尬。
在這個500多萬人口的島國,空間上的鄰近感似乎也可以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當地人一般都簡稱李光耀為“老李”。2011年5月14日,李光耀與吳作棟聯合宣布退出政壇,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但這并非意味著李光耀的政治影響力就此完結。晚餐之前,一位記者告訴我,她最想提問李光耀,自己過世后,新加坡會變成什么樣?但最終考慮到場合問題而作罷,不過一些當地人在聽說了這個問題之后都會心一笑,“這是每個新加坡人都想知道的問題,”他們說。

中國與印度

問:目前主導全球地緣政治的主要力量似乎是由于經濟重心的作用正在由西方向東方轉移,大多數人起初可能認為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積極的過程,但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到來,西方人心態上發生了變化,很多歐美國家可能會面臨長期低增長的前景,而中國為首的亞洲國家繼續快速增長。十年之后,這個世界會變成什么樣?在地緣政治重心轉移的過程中,東西方最大的風險是什么?
答:這種轉移是不可避免的。隨著可掌控資源的日益豐富,中國與印度在GDP方面最終會超過美國,但問題是這兩個國家在軍事與技術上的實力與美國相比依然相去甚遠。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這種轉變的速度是如此之快以至于中國在戰略上有些操之過急,這并不符合中國的長遠利益,相反,中國應該將這些南邊的小國家贏至自己這邊。這是中國現在面臨的一大矛盾。
問:您認為在中國崛起過程中將會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么?有何建議?
答:我想中國最大的問題就是貧富差距,特別是沿海地區與內陸地區的差異,這種差距正越來越大。很多外出的工人沒有戶口、教育、醫療保險等福利,他們的收入依然沒有得到很大提高,但中國的城市需要他們來做建筑工人,所以我認為這是最大的挑戰。這個場合,我沒有能力和地位可以向中國提供什么經驗,或許我們可以私下聊聊。
問:您對印度的未來如何看待,對印度與周邊國家的關系怎么看?
答:印度會迎來持續幾年的8%-9%的高增長,人群非常年輕,去年需求更多是來自國內,這會使得經濟增長具有可持續性。不過印度的崛起對于中國是否構成挑戰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中國現在的主要輿論認為,印度還不足以成為中國的真正對手。如果我們比較中印兩國的經濟增長基數,印度的GDP是中國的三分之一,即使印度的增長率最終達到現在中國的水平,也很難超過中國。
問:在您出任新加坡總理時,澳大利亞在東南亞版圖中扮演了很小的角色,但現在似乎越來越融入這一地區,特別是東盟10+8機制提出之后。您如何看這一機制的未來?
答:對于10+8當中新加入的觀察國俄羅斯,我認為一個大國如果沒有長期考慮,不可能維持其地緣實力。俄羅斯對于太平洋有著自己的看法,與美國、日本、韓國、東盟的看法都不一樣。所以10+8更可能是一個討論的集團。
如果只有七個國家,形成10+7,可能在某種原則方面可以趨同,可以起到一定的影響力。
至于澳大利亞的融入與角色定位,我認為東南亞小國經濟與軍事實力孱弱的時期已經過去,澳大利亞進行干涉的能力正在變得有限。在20世紀40年代至70年代,澳大利亞軍隊可能會與英國軍隊一起防止東南亞一些地區沖突的發生,但隨著英國軍事力量的撤退,新西蘭不要空軍,我看不到澳大利亞如何能夠獨自進一步影響東南亞地區。
問: 您認為非洲在未來十到十五年當中會扮演什么角色?如何提高非洲在世界的影響?
答:非洲的50多個國家,經濟發展狀態不同,面對的問題不相同,影響世界的能力也不同。除了南非之外,其他比較工業化的國家,主要為原材料的輸出,并沒有能力去影響全世界思考的方式。對于南非而言,之前與納米比亞一道,能夠控制非洲的南部,但這種能力正在降低。
問:有一些新加坡的年輕人期待亞洲的崛起。您認為亞洲內部組成一個經濟集團是否可行?
答:為什么你認為會有一個亞洲的集團呢?我認為在亞洲有共同目標的集團是不可能的,中國與印度有自己關心的問題,1962年之后,邊境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所以我不認為,亞洲各國的力量可以將大家集中成一個集團,事實上,就連拉丁美洲與非洲都不可能團結成一個集團。
問:那亞洲各國是否有可能組成類似北美自由貿易區或者歐洲內部市場的可能?
答: 新加坡已經與主要的國家簽署了自貿協議。即使有這種亞洲的自貿區也不會對整個世界的貿易格局起到大的作用。
問:究竟是兩極世界,還是多極世界更加穩定?在未來十年當中,世界需要面對的最重要的問題是什么?
答:多極世界是否比兩極世界更加安全是由第三極來決定的。兩極世界當中,雙方都有摧毀對方的能力,如果第三極的軍力很強,但目標不一致的話,會引起一些問題,甚至是三個國家之間的緊張對立。所以我認為兩極世界更加安全。
對于第二個問題,我并沒有預知未來的能力。

新加坡與東盟

問:新加坡的模式是有紀律的資本主義國家,但今年大選之后,有一些新的力量出現,會對這種模式構成什么樣的沖擊?
答:大選時發生的問題是遲早會發生的。一黨不可能永遠主導政壇。年輕一代希望看到一些競爭,而把票投給反對黨。如果只是競賽的話,可能最終會發展成為兩黨制,這可能是另外一個問題,這取決于反對黨的表現如何,而年輕一代經過五年之后的心態是否更加成熟。
問:新加坡未來十年會發生什么,是讓外來人群更加驚嘆的?
答:新加坡之所以能夠達到目前良好的狀態,首先是由于有好的政府治理,反貪污,能夠采取務實的政策。這三大政策對于新加坡的“沖勁”來說,缺一不可。我們必須要保持政府的高效、廉潔,并且不管語言、文化背景有多不同,都平等待人,公平擇優,沒有歧視,這是維持一個多元社會良性循環的根本。
新加坡目前的快速增長還主要集中在社會的某一個族群,即華人群體,馬來族群被拋在后面,這種發展是不能持續的。為了新加坡的國家利益,必須確保財富的分配能夠更加平均,對于弱勢群體,應該給予特別的照顧。
問:新加坡如何定位與馬來西亞的關系?在印度尼西亞興起成為主要經濟體的背景下,兩國將來在經濟、政治方面是否可有交集?
答:新加坡曾經被驅逐出馬來西亞聯邦,我們現在不要重復這樣的一種做法。印度尼西亞成為一個大國,對新加坡沒有什么大的影響。
至于新加坡與馬來西亞雙邊的經貿合作,我認為前景是樂觀的。馬來西亞也準備在與新加坡接壤的州發展類似于香港和深圳關系的城市集群,這是一種互補的力量。我們希望雙邊關系能夠朝著更加友善的方向發展,雙邊的投資是兩國關系的穩定器。
問:新加坡在處理周邊國家關系當中有何心得?小國在處理國際關系當中是否比大國更容易、靈活一些?
答:這并非是一個零和博弈。中國與印度發展的同時,我們應該做的是趁勢發展,同時也不應該減少對韓國和日本的興趣。新加坡的貿易伙伴越多,外來投資越多,就越有利于新加坡的經濟發展與政治穩定。
大國之間的確有大的問題,并不容易解決。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中印關系。中國與印度也想加強政治經濟合作,但兩國的競爭使得這一目標很不容易達到。 (注:問答由本報根據現場錄音整理,未經本人最終核定)來源:經濟觀察報
 


李光耀 2011-09-29 09:11:06

[新一篇] 汪丁丁:駱家輝的中國效應

[舊一篇] 中國樓市不會“抄底”只會“抄家伙”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