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 簡體 傳統 |
(何籽/圖) 在加拿大的那一個月,來自北京的曾濤夜不能寐——“文清學院這個樣子,耽誤了孩子的教育怎么辦?” 據家長們介紹,當初正是看了決勝網的宣傳才想把孩子送去留學。發現受騙后,眾家長找決勝網討要說法,直到現在,決勝網仍用“公司在討論方案”“再等等”“我也決定不了”的理由搪塞。 目前,全國具有留學中介服務資質的公司約有400家。據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自費出國中介服務分會秘書長鄂學文估計,全國范圍內無資質且在從事留學中介服務的公司或機構,其數量是“正規軍”的十倍。 南方周末
2014年7月30日,曾濤帶著15歲的兒子從北京飛抵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市。未來幾年,他們將在北約克區的文清學院就讀。給他們提供留學中介服務的是決勝網(即北京決勝嘉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平臺上的中國教育服務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教服)。
在決勝網“親子陪讀”項目的宣傳網頁上,文清學院成立于1980年,有兩個校區,占地上百英畝,足球場、跑馬場等設施一應俱全;校長宋健是教育界資深人士,從業24年。家長和孩子共同進入文清學院學習,留學之余,最快三年還可移民。其中,最讓曾濤看重的是,文清學院數百學生中有98%是當地學生。“和本地人一起上學,孩子可以迅速融入當地文化。”但當真正進入文清學院時,42歲的曾濤覺得“受騙了”。
沒有想象中的規模,文清學院偏居于北約克區消費者路旁的一棟三層民房里。“實際上只占三樓四分之一的面積,”曾濤說,“和學院同樓層的還有個按摩中心和化妝品公司。”與曾濤同批參加文清學院“親子陪讀“項目的還有其他7個家庭。每個家庭連服務費加學費平均花費約20萬元。
開學后,家長們發現,整個文清學院的學生只有他們8個家庭的孩子,中介口中“98%的當地學生”根本不存在。
據多位家長介紹,文清學院起初有英語、數學和科學三門課,但后來突然減少到兩門。校方給出的解釋是:“孩子聽不懂”。文清學院將7個不同年級的孩子置于一個班授課,老師、學生使用教學材料都是臨時打印的。而老師流動性也大,僅有5位老師。師資不夠時,宋健也會客串授課。
“我孩子該上高中了,依照加拿大教育法規是要修滿學分的!”雖然校方承諾給學分,但曾濤覺得,學分要拿到,但更重要的是孩子要學到真東西,而文清學院滿足不了這一點。
9月30日,曾濤等5位家長在索要學費無果的情況下,將孩子轉到當地一家教會學校。說起轉校過程,曾濤一把辛酸,“很難!我們在加拿大人生地不熟,語言又不通,跑了教育廳無果,又一家家學校挨著找人說,最后是教會學校接收了孩子。”
10月初,號稱有30年歷史的文清學院因“財務問題”關門,另外3位家長也不得不轉走了,但直到現在也沒能追回學費。目前,8個孩子轉學后臉上笑容多了。
據加拿大教育網站ourkids.net顯示,文清學院成立于2013年。
就上述情況,宋健稱,文清學院從2013年中開始與加拿大Thor College進行合作,并委托決勝網在中國進行招生。今年5月,Thor College取消與文清學院的合作。合同終止后,在多倫多的決勝網工作人員于5月知曉這一消息。目前,由于無法完成協議要求的招生任務,學院陷入財務困境。就這一情況,南方周末記者聯系決勝網,但未得到正面回應。
至于為何拒絕退費,宋健稱,為預防部分人士利用學習簽證落地后,不參加學習而變相非法停留。“雖然家長未必是緣由上述原因要求退費,但是沿用當地通常做法,且家長確實屬于在未經學校同意的前提下自行放棄在文清學院學習,學費依理依法都應不予退還。”
南方周末記者聯系到決勝網經理龍明,他拒絕回答南方周末記者的問題。當被問及決勝網是否為虛假宣傳時,龍明回應“決勝網在這件事上沒有錯”。但就在此前一天,曾濤當著南方周末記者面撥打龍明電話時,龍明還在與家長討論事情的解決方案。
決勝網公關總監程榮榮稱,“決勝網沒有收家長們一分錢,在這件事上也是受害者。現在本著負責任的態度,決勝網幫助中教服解決此事。”
表面上,決勝網和中教服的關系好比淘寶網與入駐商家。實際上,兩者的關系遠非這般簡單。
2014年5月,天津家長趙安向中教服交納5萬元的二期服務費,刷卡憑單上注明的商戶名稱卻是“北京決勝教育”,收據單蓋章為“北京決勝嘉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當時趙安提出質疑,“為什么服務主體是中教服,收款人卻是決勝網?”決勝網工作人員稱,“中教服賬號凍結,決勝網暫代收。”
為家長提供咨詢服務的中教服工作人員,包括留學顧問唐曉紅、靳迥,現都在決勝網的辦公地辦公。決勝網一位內部員工稱,中教服和決勝網實際是一班人馬。在一位家長的合同上,蓋章的是中教服,簽字人卻是決勝網董事長闕登峰。經決勝網員工確認,闕登峰原為中教服執行總裁。
11月19日,家長們和決勝網高層就此事進行談判。在家長們錄制的長視頻中,闕登峰無意間講出,“中教服現在已經停止運營”。
中教服原屬教育部,是中國最早一批拿到留學中介服務資質的公司之一。在中教服的官網上,“原屬教育部”和“始于1984年”的字樣被放在顯著位置。沈陽家長張國說,“正因為它的國字背景,我才選擇中教服,且深信不疑。因為我本人在事業單位工作過,很信任‘中字頭’公司。”
但中教服已不是國字背景。在教育部涉外監管信息網上,“非教育部所屬”被特別標注在中教服的名后。
據北京企業信用信息網,中教服的住所地和稅務登記地地址分別為“北京市東城區東直門內海運倉1號”和“北京市海淀區常青園二區通匯路18號”。南方周末記者前往兩地,卻發現根本沒有中教服的蹤影。
在我國,留學中介行業為特許經營行業。依據教育部發布的《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服務管理規定實施細則》,留學中介機構應當具備辦公地點及辦公設施,住所發生變化應向相關主管部門報備。
中教服的異常狀況已經引起北京留學服務行業協會的注意。在2013年的留學機構評估中,北京留學服務行業協會已敦促中教服向工商變更登記地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監管部門人士稱,中教服的注冊法人已不做業務,實際借中教服之名經營業務的是決勝網。教育部明確規定,“中介服務機構不得以承包或者轉包等形式委托其他機構或個人開展中介服務業務”。
我國自費留學中介服務機構的資質審批權起初一直由教育部掌握。根據教育部官網數據,自2005年以來,新通過審批的中介機構數量并不多,約50家;而在同一時期,我國自費出國留學總人數增加了約28萬。這意味著市場供給離需求間的差距。據中國教育在線《2013年出國留學趨勢報告》,中國留學行業產業規模約達2000億人民幣,其中留學中介市場至少有50億。
在市場大蛋糕當前,爭食者蜂擁而來。一位要求匿名的留學中介機構資深從業人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沒有資質的留學中介機構有的打著“咨詢”“培訓”之名運營,有的通過繳納管理費的形式與有資質的機構合作,資質掛靠的現象非常普遍,甚至出現層層轉包的現象。
有些中介機構為了逐利,弄虛作假、夸大宣傳、過度承諾、巧立名目。為了提升形象,有些機構甚至自我排名。而對于留學市場的種種陷阱,家長和學生不了解,也很難甄別。
曾濤說,他對國外情況不了解,當初,留學中介一手拿著圣經一邊介紹,怎能不相信,“現在回過頭來看,當時我該提前飛到加拿大去文清學院看一看”。
政府主管部門在市場監管上做了一系列努力。定期公布自費留學中介服務機構名單,發布留學預警;推行《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服務委托合同》。
北京留學服務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溫樂群講,這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留學服務市場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但留學服務行業自1999年放開以來仍未形成統一的行業標準。留學中介服務行業的規范,需要政府、行業協會和機構三方共同努力,其中政府的作用應該是有限的,政府無需代替消費者去做選擇,市場會促使機構優勝劣汰。
從歷年資質審批的政策來看,自費出國留學市場,從最初的完全由教育部掌管到教育部與省級主管部門的“共建共管”再到2013年的審批權徹底下放至省一級,呈現出越來越開放的態勢。
教育部直屬事業單位中國留學服務中心黨委副書記程家財稱,審批權下放雖不意味著準入門檻降低,但會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有利于打破市場的地域性壁壘,而全國留學服務市場可能會形成統一的服務標準。
2014年6月,留學中介服務機構工商登記由前置審批改為后置審批。國務院主要領導表示,現在是事前審批多,而事中事后監管少,很多時候是拿到審批的單子后就沒人管了。轉變政府職能的核心要義,是要切實做好“放管”結合。放活不放任,管好不管死。
多位業內人士稱,這一政策將激起中小企業的新一輪增長,留學行業將朝著精細化方向發展。鄂學文說,“我希望看到行業的未來發展是百花齊放式的,大企業像大醫院一樣提供全門類的服務,小公司做出自己的特色,比如專做俄羅斯留學、專做藝術類院校等。”
截止到目前,曾濤等家長已向公安局、工商局、中國駐多倫多領事館求助。曾濤說,“做這些事情,我一是要回自己的錢,二是想把這件事傳播出去,讓準備出國留學的人引以為戒。”
微信號:nanfangzhoumo
南方周末 2015-08-23 08:42:50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