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論道』[古典文學]詩綰《無雙譜》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題記
  
   吾今詩綰無雙譜,塊壘胸中次第除。古井漣漪夢邊撥,文辭奇想寸心書。
  
   幼承庭訓凌云志,長就莊周撲蝶廬。自有平生詞一段,寧知寄得數行歟?
  
   幾年前在蝶園論壇偶爾聽詩友在回復里提到了無雙譜四十奇,當時就有了想以詩寫之的念頭。那時只寫了前兩個人物,張良和項羽。當時感覺自己尚需要認知上的提高,且向來耽于詞作,于詩不擅,就沒再寫下去。直至07年初重又想起這個愿望,幸天助我思,得以了此愿。
   謹以此獻給我所敬愛的父親。中華上下五千年,他所講的那些故事,栩栩如生。對幼年時的我,思想影響很大。以至到現在,我已經分不清楚,哪些是他灌輸的,哪些是我后來自己讀到的。這些詩中的人物,很多也聽他講到過,有的人物詩評也有他的影響在。一向是個很疏懶的人,少寫長些的文字,寫的時候會覺得沒有必要。在午夜夢回的時候,卻會感覺慚愧。
  
   無雙譜簡介
  
   無雙譜是清代岔曲.《無雙譜》又名《南陵無雙譜》,刊刻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無雙譜》是清初人物版畫的代表作,從清初到民國,其間此書不斷被翻刻,對后來的版畫發展具有一定的影響,其藝術價值和版畫地位在版畫史上不容忽視的。
  
   《無雙譜》的作者是紹興人金史,字古良,又字射堂,別號南陵,擅長人物畫,曾師陳洪授,乾隆《紹興府志》載其行跡。作者從漢代至宋一千四百多年間,挑選了四十位名人,繪成繡像并題詩文。作者編撰此書的意圖,我們從其《自敘》中可知一二:“客居寡歡,輒引古人晤對飲酒。周秦以前紀傳雜淆,余顧弗深,考自漢迄宋一千四百數十余年之中,其間有忠孝、才節、事功、品性、人蔑與京與妖亻妄之從來亡有者得四十人,約其生平大端,擬為樂府歌辭以自娛。適然因事命題,寄之言詞,未為眾情悅暢,兼為繪圖,以揣索其形似,名曰《無雙譜》。無雙,不再見也。世之君子,按圖披覽,窒于心者,或以目遇之,歡悲啼笑,亦詩教之一助與!南陵金古良書于鄧州之春風閣”作者撰此書的目的除自娛外,就是宣揚詩教,想借此書達到教化人心的目的,用心可謂良苦。
  
   《無雙譜(四十奇)》原文:
  
   譜冠無雙,滅贏秦,報韓仇,佐漢興王。無面目返江東,羞見父老,自刎烏江,只落得,拔山蓋世的英雄喪。何如那,書生年老尚傳經。大夫割肉稱豪爽。河源正浮槎.荒邊好牧羊。龍門悲司馬。斷袖笑云陽。雖有那,富春煙雨,一蓑一笠人歸隱。終不如,沉瓜覓父意堪傷。封侯因投筆。續史盡成章。都亭報父仇。江左稱名望。似這等孤忠大孝異志奇才隱逸豪杰同欽仰,誰比那,算就三分臥草堂?絕口不語,抱恨終天,塊然獨處,隱士流芳。守節應同死,城破奈何降?最可羨,輕裘緩帶雅歌投壺敵陸抗。除害英雄酬父老。墜樓紅粉報石郎。采菊酌酒比羲皇。捫虱披褐為秦相。圍棋曾賭墅。折屐矯情常。又有那回文織錦。替父從軍。錦車持節。終不羨入宮惑主掩袖工讒武媚娘。因此上勾惹起梁國公反周為唐,皇嗣冤枉。又有那中書令拜汾陽,富貴壽考身俱享。休論百篇詩。領取十年相。終身誤老奴,仰天哭更傷。最可笑,四世恩榮,惜身保命朽名揚,腆顏無恥廉潔喪。塵骸歸華岳。潮弩射錢塘。愚民猶自有天良,鐫碑不忍稱奸黨。誅秦檜,任李綱,上書伏闕遭讒謗。更可恨,十二金牌下詔班師,兵威戰績成虛謊。堪與那正氣歌聲萬古揚。
  
   指歷代舉世無雙的四十位名人,他們是1張良、2項羽、3伏生、4東方朔、5張騫、6蘇武、7司馬遷、8董賢、9嚴子陵、10曹孝女、11班超、12班惠姬、13趙娥、14孫策、15諸葛亮、16焦孝然、17劉諶、18羊祜、19周處、20綠珠、21陶淵明、22王猛、23謝安、24蘇若蘭、25花木蘭、26冼夫人、27武則天、28狄仁杰、29安金藏、30郭子儀、31李白、32李泌、33張承業、34馮道、35陳摶、36錢镠、37安民、38陳東、39岳飛、40文天祥。清代瓷器上常繪有這些名人的畫像。
  
   PS:26 錦車持節,個人認為應該是馮嫽。據《漢書》記載,馮嫽才貌雙全,曾為“特命全權大使”、“錦車持節”,多次往返西漢與烏孫之間,解決了千軍萬馬無法解決的政治、外交的難題。馮嫽成為歷史上最早的、最杰出的女外交家。
  
  
   中國國家博物館圖書館藏有清代康熙年間的刻本《無雙譜》。其版框高19.5厘米,寬12.5厘米。書名頁中間題“無雙譜”,左上題“於越金古良撰”,并鈐有“南陵”朱文長圓印,右下鈐有“古良之印”白文方印。書名頁右側有民國十年的購書題記“此南陵無雙譜殘本也,民國十年七月以銀五囗在京小市購得之。圖中人物多古英賢烈女可矜式者。則天后制行,雖有可議,而英明果決為中國巾幗中不可多得之材,仍存其像于冊后,至董賢則刪去云。南宮李葆光”。由上可知此書在民國年間曾被李葆光收藏,并且刪去了董賢的繡像。李葆光字子建,出生在晚清,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民國和現代。著有《涵象軒集》、《涵香軒聯語》。卷首有毛奇齡《引言》,其末署“七十七老人奇齡”,下鈐有“筆吐五花”朱文方印。毛奇齡,生于1623年,卒于1716年,七十七歲時,當為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那么此書的刊刻時間當在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以后。其后依次為王士禎《讀無雙譜復言》、宋俊《弁言》、徐咸清《南陵先生無雙譜序》、董良木蕭《讀無雙譜引》、金古良《無雙譜自敘》,最后為金古良門人盧詢題詞。殘存圖三十幅。
  
  
《無雙譜》木蘭



《無雙譜》27

此書原有四十幅圖,右邊為人物繡像,旁邊有題名,其空白處記人物生平事跡;左邊繪各種符合人物事跡的器物,空白外有金古良的自擬題詞。如第一幅圖張良繡像旁題“留侯張子房”,空白處記人物生平為:“子房名良,其先人五世相韓,秦滅韓,良為韓報仇,悉以家財求客狙擊秦于博浪沙中,誤中副車,良與客俱亡去,大索不得。后良佐漢定天下,為三杰首。”左頁器物像為冊籍,空白處題為:“博浪沙六王伏辜無完宅,六經雜燒無完籍。祖龍一怒天地傾,匹夫之錘奪其魄。大索十日徒追呼,子房逸去客亦無,黔首何智秦何愚。徙來豪杰十萬戶,乃獨不徙子房乎。”在繪畫手法上,采用工筆細描,以人物繪畫為主,略去景物映襯,運用想像創作古人的形象,使人物的體態、服飾、動作、神情十分傳神。
  
  
  
   康熙年間刻本的鐫刻者為朱圭,此人是康熙朝御殿刻工,因刻《凌煙閣功臣圖》、《行跡圖》、《無雙譜》而聞名,曾入養心殿供事。除康熙年間刻本外,清代的《賞奇軒四種合編》中也收錄此書,民國間還有石印本,鄭振鐸先生編的《中國古代版畫叢刊》也收了此書。
  
  
  
   由于史料的缺乏,金古良編成此書歷時多久己不可考。2006年1月份,上海崇源藝術品拍賣公司曾拍賣金古良《無雙譜》的手稿,以200萬元起拍,286萬元的成交。此手稿是金古良手繪的版刻《無雙譜》的原稿,冊中畫面與版刻均能一一對應,其間的演化加工軌跡清晰可尋,同時在古代美術史、印刷和民俗文化等的研究上,都有可能帶來重大突破。

無雙譜人物志 其一 張良——滅贏秦,報韓仇,佐漢興王
  
  
  
   其一 張良
  
   擲冠歸去信天游,豈恨風前不自由.從赤松追千古夢,化流云罷剎那留.
  
   蕭歌對影終沉寂,寶劍倚天曾運籌.愿棄人間誰記取,一朝掃卻亂塵浮.
  
  
  
   張良(?—前186)
  
   簡介
  
   張良,字子房,漢初三杰之一。傳為漢初城父(《后漢書注》云:“張良出于城父”,即今安徽亳州市東南)人。先世原為韓國貴族。秦滅韓后,他圖謀恢復韓國,結交刺客,在博浪沙(在河南原陽東南)狙擊秦始皇未遂,逃亡至下邳(今江蘇睢寧北)。秦末農民戰爭中,率部投奔劉邦,不久游說項梁立韓貴族成為韓王,為韓司徒。后韓王成被項羽殺害,復歸劉邦,為其重要謀士。楚漢戰爭期間,提出不立六國后代,聯合英布、彭越,重用韓信等策略,又主張追擊項羽,殲滅楚軍,都為劉邦所采納。漢朝建立,封留侯。見劉邦封故舊親近,誅舊日私怨,力諫劉邦封夙怨雍齒,釋疑群臣。劉邦曾贊其“運籌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外,子房功也”。傳見《史記•留侯世家》、《漢書•張良傳》。
  
   成大業者固英雄,真正值得欽佩的卻是應天命而出,視功名富貴如浮云,翩然歸隱。也就免去了“狡兔死,走狗烹”的凄慘結局。什么樣的一生不是一生,無論你在這世上曾經做過什么,最后的結局不過是死亡。當你的肉體活在世上,不要忘記了精神的重要。
   小時候就聽過張良拾履的故事。
   一天,張良閑步沂水圯橋頭,遇一穿著粗布短袍的老翁,這個老翁走到張良的身邊時,故意把鞋脫落橋下,然后傲慢地差使張良道:“小子,下去給我撿鞋!”張良愕然,但還是強忍心中的不滿,違心地替他取了上來。隨后,老人又蹺起腳來,命張良給他穿上。此時的張良真想揮拳揍他,但因他已久歷人間滄桑,飽經漂泊生活的種種磨難,因而強壓怒火,膝跪于前,小心翼翼地幫老人穿好鞋。老人非但不謝,反而仰面長笑而去。張良呆視良久,只見那老翁走出里許之地,又返回橋上,對張良贊嘆道:“孺子可教矣。”并約張良5日后的凌晨再到橋頭相會。張良不知何意,但還是恭敬地跪地應諾。
  
   5天后,雞鳴時分,張良急匆匆地趕到橋上。誰知老人故意提前來到橋上,此刻已等在橋頭,見張良來到,忿忿地斥責道:“與老人約,為何誤時?5日后再來!”說罷離去。結果第二次張良再次晚老人一步。第三次,張良索性半夜就到橋上等侯。他經受住了考驗,其至誠和隱忍精神感動了老者,于是送給他一本書,說:“讀此書則可為王者師,10年后天下大亂,你可用此書興邦立國;13年后再來見我。”說罷,揚長而去。這位老人就是傳說中的神秘人物:隱身巖穴的高士黃石公,亦稱“圮上老人”。
  
   張良驚喜異常,天亮時分,捧書一看,乃《太公兵法》。從此,張良日夜研習兵書,俯仰天下大事,終于成為一個深明韜略、文武兼備,足智多謀的“智囊”。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后來的發展,也證明了這一點。張良可以稱得上一個成功的謀士。天道無情,無善無惡。法乎自然。我小時候曾納悶,假如張良傲慢一點,沒去替老人拾鞋子,那兵法會落到誰手呢。后來明白了,是你的就是你的。大如天下,小到感情。
   過程可以忽略不計。而結果呢。從赤松追千古夢。據《史記·留侯世家》記載,張良說:"愿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耳。"此后,張良"乃學辟谷",想要成仙。于是,退隱驪山西麓的密林中,閉門謝客,不問政事,專習道家導引之術,云游山水之間。相傳黃石公是秦朝的隱士高人,他的《素書》文字簡略,含意精湛,黃石公知道秦國將亡漢朝將興,因此把《素書》授予張良,張良又怎么能了解到這部書的全部含意呢?張良之所以是豪杰的張良,而不是圣人,是故他僅能使用這書的十分之一二而已。書中說:‘絕嗜禁欲,所以除累。’張良拋棄了人世間一切享受,跟從赤松子周游四海去了。(赤松子,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仙人,相傳為帝嚳之師。《漢書張良傳》愿棄人間事,從赤松子游耳。顏師古注:“神農時為雨師。能入火,自燒昆侖山上。隨風雨上下也。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
  
  張良廟山門前的對聯:
  博浪一聲震天地,
  圮橋三進升云霞。
  
  殿堂立柱飾有眾多對聯,如:“秦世無雙國士;漢廷第一名臣,“富貴不淫,有儒者氣;淡泊明志,作平地神”。
  
  
  
  
   蘇軾《留侯論》:
  
   古人所謂豪杰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夫子房受書於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隱君子者出而試之。觀其所以微見其意者,皆圣賢相與警戒之義。而世不察,以為鬼物,亦巳過矣。且其意不在書。當韓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鋸鼎鑊待天下之士,其平居無事夷滅者,不可勝數。雖有賁、育,無所復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鋒不可犯,而其勢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於一擊之間。當此之時,子房之不死者,其間不能容發,蓋亦危矣!千金之子,不死於盜賊。何哉?其身可愛,而盜賊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蓋世之才,不為伊尹、太公之謀,而特出於荊軻、聶政之計,以僥幸於不死,此圯上老人所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鮮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人事,故曰:「孺於可教也。」
  
   楚莊王伐鄭,鄭伯肉袒牽羊以迎。莊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踐之困於會稽,而歸臣妾於吳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報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剛也。夫老人者,以為子房才有余,而憂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剛銳之氣,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謀。何則?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於草野之間,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驚而項籍之所不能怒也。
  
   觀夫高祖之所以勝,而項籍之所以敗者,在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矣。項籍不能忍,是以百戰百勝,而輕用其鋒。高祖忍之,養其全鋒以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當淮陰破齊而欲自王,高祖發怒,見于詞色;由此觀之,猶有剛強不能忍之氣,非子房其誰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為魁梧奇偉,而其狀貌乃如婦人女子,不稱其志氣。嗚呼,此其所以為子房歟!
  
   有友說,象無雙譜四十奇這樣的歷史人物不好寫,的確,有的即使寫部小說都不過分。前人言之已多。厚德以載道。不再贅言。

 

 


天涯芊若 2011-12-27 19:29:04

[新一篇] 趙啟太律師《新出師表》

[舊一篇] 千字文 梁 敕員外散騎侍郎 周興嗣 撰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