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技術話題—商業文明的嶄新時代 >>> | 簡體 傳統 |
先說我是怎么看到【足記】這款應用的吧, 周五的時候,朋友圈里有幾個朋友曬起了看似電影中長鏡頭似的圖片,我一度以為是電影的截圖,但通過留言發現這圖片是自己拍攝的,因為加了濾鏡之后甚是精致。但是回頭我就把下載足記的事兒給忘了。 周六時,慣性打開了app store排行榜, 此時可以看到,除了市場上的主力玩家以及蘋果的親兒子們,足記這款APP已經赫然站在了總榜的第二名。出于對職業的敏感,下載了這款APP。這款產品,確實是挺有意思,大片模式下,使得任何圖片通過他都會有種電影的戲劇感,總之我很喜歡,甚至,也幫足記在自己的朋友圈安利了起來(見下圖)。很快,就有很多朋友問我這是啥APP,并且一兩個小時候后,一些朋友已經用這個大片模式開始發朋友圈了。當然不僅僅我在安利,我的其他小伙伴不約而同在微博、微信上都體驗了這款APP,如同前兩天純銀做的那款生辰·光陰的魔法一樣,因為喜歡、有趣,自傳播就開始了。當天足記就沖到了總榜第一,直到今天。通過我的分享軌跡可以知道,一款APP引發自傳播的最重要的屬性就是有趣。 好了,話說回來。我們看看【足記】到底是從哪一天火起來的吧。 之后,排名算是有起有落,包括2月18號時候,孔連順發了一張足記大片模式的照片。(在此類明星微博中,大家對如何拍出這種大片效果的提問與好奇特別明顯。) 之后2月22號-27號,幾天的垂直上升使得足記沖到了總榜千名以內,分榜44名(不得不說旅游類的競爭相比相機之類的算是輕松一些,以及能夠良好的隱藏起自身的特點不易被競爭對手學去。將來我猜足記應該會更改到社交或者攝影分類中?) 從微博的互動來看,此時,安卓端小米的推薦起到效果,微博上與部分攝影師、設計師專門的人員進行了一些互動,目測已經進入此類部分人員的社交圈。從現在足記的使用人群看來,攝影師和設計師占了相當一部分,而這群人卻又是社交平臺上分享的主力,從這點使我隱隱想起了當年Instagram的推廣方式。(至于足記是如何進入到這些攝影師與設計師的圈子中的,這應該就是背后操盤最大的秘密了吧?) 再之后的發展每天都是一個臺階,非常漂亮的曲線。特別是從3月8號之后。 我們可以看到,包括了數字尾巴的推薦、好奇心日報的推薦、何炅的轉發,以及與黃曉明的互動,最重要的是無數攝影師設計師們的自傳播。再后來的事看看大家的朋友圈就知道了。 包括今天新聞,所有的媒體都不約而同的開始瘋轉足記的消息,甚至還出現了一些虛假的傳聞的消息。 舉朋友圈一個例子:據說足記這個APP,本再是兩星期團隊就要解散,無意中開發出這大片功能。本是做旅游圖片社交的一個項目,卻因為無心之舉一夜成名,風投紛至沓來,服務器Down掉了n次,幸福來的如此突然。很多時候你所想的和你真正成的南轅北轍,無非就是在堅持一下。 這怎么可能呢,據小編所知,足記里的8個人,各個都是牛逼人物,他們做了這么多努力?會輕易的解散團隊嗎?這只是讓大家正確分辨雞湯而已。 關于足記的前景,有人羨慕,也有人担心,羨慕的是大部分人想復制他的成功,担心的是他只是一夜爆紅,是不是想起了臉萌? 記得原來思考過臉萌為什么極盛而衰,最重要的是他缺少了一個沉淀的過程,一件事情如果突然從10分到了100分,那么就缺少一個長期的沉淀,除非擁有超人的產品運營能力,否則產品的不完善帶來的爆紅必然對產品是反噬的作用, 對于已經火起來的足記,被抄襲肯定是必然的。如何把當下之火燒向未來,這是足記團隊分秒必爭的問題。 當下,我只是把足記這款產品當成一款好玩的,充滿逼格的濾鏡工具。但當工具變成路邊攤時,衰弱就是必然的。 看過最近足記的產品經理和團隊的一些采訪,還是挺喜歡他們團隊的感覺的,希望他們能做出一些更有意思的東西,要是操作牛逼些做成中國的instagram 那就算走上一條康莊大道了。 在這里我祝福他們,也希望中國能有更多充滿創意的產品與靈感散發。 文|饅頭 2076842171 本文來源于鳥哥筆記,轉載請注明出處
(圖片截圖來源于應用雷達,周六早上時候的數據)
從傳播路徑上看,2月7-2月8號是特別的一天,足記從分類排名738名,飆升到了156名。通過探究他們的微博、微信以及谷歌搜索時,發現主要的原因是最美應用當天的推薦。
熟悉最美應用的同學應該知道,最美應用平均的美一下在50個以下,足記的在103下,相對而言是超出了平均水準一倍以上,排名飆升到旅游分類的156名雖然不需要多少下載量,但是產品的質量肯定受到了最美應用受眾的肯定。從最美應用開始,足記完成了從零到一非常好的過渡。
鳥哥筆記 2015-08-23 08:46:25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