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技術話題—商業文明的嶄新時代 >>> | 簡體 傳統 |
喬治·希爾施(Jorge Hirsch)是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一位普通物理學教授,阿根廷裔美國人,原本在他自己的專業領域之外默默無聞。使他在文獻統計學領域甚至整個科學界名聲大噪的是一篇2005年11月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上的論文。在這篇題為“個人科研產出的一個量化指標”(An Index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l’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的文章中,希爾施提出了所謂“希爾施指數”(Hirsch index,或簡稱h指數)的概念,用來表征一個科研人員的學術產出和影響力。假如某人迄今為止總共發表了N篇學術論文,其中h篇論文的單篇引用率大于或等于h次,那么此人的希爾施指數就等于h。該指數的值越大,就表明他或她在領域內的學術成就或專業影響力越高。不同學科之間的希爾施指數一般沒有可比性。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科學界很快就采用了希爾施指數,把它作為量化指標之一來衡量一個學者的科研產出。如今很多歐美的年輕學者在申請基金或職位的時候,都在申請材料中特別注明自己的希爾施指數值,以強調自己的學術地位和影響力。由此可見,希爾施指數的火爆流行如同學術期刊的影響因子一樣,成為學術界的一道奇特風景線。不妨讓我們舉例說明怎樣計算希爾施指數。如圖所示,假設某位青年學者已經發表專業論文16篇,其中落在橫軸上的3篇論文引用率均為0;位于綠色虛線及其上方的7篇論文的單篇引用率大于或等于7;另外6篇論文介于綠色虛線和橫軸之間,它們的單篇引用率都大于0而小于7。因此該學者的希爾施指數目前等于7。假如這位學者暫時不再發表論文,已經發表的這16篇論文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得到更多的引用,那么他或她的希爾施指數就會逐漸攀升。換句話說,如果某位科學大鱷的希爾施指數為100,就意味著他或她已經發表了單篇引用率至少為100次的論文100篇,而這與該學者的論文總數沒有直接關系。這也是為什么希爾施本人寧愿把“h”解釋為“高引用”(highly cited)而不是他的姓氏字頭。他承認該指數的局限性,并強調只有把它和其他學術指標結合起來,才可能比較準確地反映一個學者的真實學術成果和專業影響力。 毫無疑問,希爾施指數不適用于早年的科學宗師們。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日本物理學家湯川秀樹(Hideki Yukawa),他一生只發表了10篇學術論文,希爾施指數僅為6(數據來自INSPIRE高能物理數據庫)。湯川出生于1907年,在28歲時發表了他的第一篇學術論文,提出了著名的介子理論。該理論認為原子核之間通過交換一種尚未被發現的p介子而實現強相互作用。湯川的這一科學思想是革命性的,原因在于他首先認識到: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通過傳遞“力”粒子來完成的。盡管湯川將他的處女作發表在了日本國內不起眼的學會刊物上,但他的理論卻震驚了國際學術界,令愛因斯坦、海森堡等物理學大師刮目相看。1947年,英國物理學家塞西爾·鮑威爾(Cecil Powell)領導的團隊在實驗中發現了湯川教授所預言的p介子,從而將湯川送上了194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領獎臺。憑借自己的第一篇學術論文摘得諾貝爾獎的桂冠,湯川向世人完美地詮釋了什么叫真正的“一炮而紅”。但是按照今天粒子物理學領域對論文的評判標準,產量和質量都是必需的,因此一個希爾施指數僅為6的學者充其量也就是博士后水平,其成為大師之路遙不可及。 作為弦理論的頭面領軍人物,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愛德華·威藤(Edward Witten)獲得了希爾施指數等于148的不二身價,坐實了他在學界內無可匹敵的影響力。不過,威藤的論文單篇引用率最高為7000余次;相比之下,他的年輕同事胡安·馬爾達西納(Juan Maldacena)則創造了論文單篇引用率10000余次的巔峰,盡管他的希爾施指數只有76。由此可見,學術評價僅僅依賴個別量化指標是不夠的,盡管它們不乏客觀性,卻無法完整地反映一個學者的思想深度和創新水平。 本文已正式發表在《科學世界》2015年6月號。 來源:科學網邢志忠博客
中科院物理所 2015-08-23 08:55:06
稱謂:
内容: